什么是絮团养虾(水温低及养殖虾后期氨氮和亚盐控制不稳定怎么办)
什么是絮团养虾,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
工厂化养殖对虾效益非常可观,亩产可达4到8吨,一般成本每斤10——12元,按以往市场价25元左右计算,一亩就算产一万斤也有十多万块钱的收益,养冬季虾效益更高,需要升温耗燃料成本也高,但虾的价格也高。春节前上市一般在50元以上。包括冬季虾一年可以养三茬,想象一下利润还是相当诱人的,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加入了养虾这个行业。
但养殖条件也很苛刻,制约了一些想养而又不敢养的人,一是要好的水源和配套的基础设施,这些自己建设投资是非常大的,二是要有养殖和管理上过硬的技术,关键日常管理要做好,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朋友还是要慎重。
目前养殖是外塘和高位池,再就是如东很火的小棚养殖,近几年随着养殖户的增多,外海污染比较严重,排塘的几率也在增大,一些养殖户也觉得越来越难养了,工厂化养殖也就是高位池的一种模式进行高密度养殖,风险比外塘和小棚虾要小,每个池都配备了进水管.加热管.和增氧的一些设备,池底中间还有排污口,目前主要通过水源消毒,低密度.换水和排污来降低风险,
近两年又兴起了一种新的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在原有的高位池进行高效生物调水,不换水,是一种生态养殖,但传说的各种版本,说法不一。目前掌握的人极少,而且相当成功,只要懂得控制投料.看虾和测水质的基本素质,成功率极高,希望能得到推广。
建议想养虾的朋友,最好到有经验的养殖场学习一段时间,只有亲身体验过从虾苗到养成商品虾,注意观察,认真学习中间的每一个环节,比在书本和网络上要实在些,只要自己掌握了一些临床经验,才能更好的把控养殖成功。
水温低及养虾后期氨氮和亚盐控制不稳定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工厂化养虾,水温低及养虾后期氨氮和亚盐控制不稳定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相信对于很多的养殖虾子的朋友们来说的话,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一般情况下都会碰到这样的一些问题,那就是水温低及养虾后期氨氮和亚盐控制不稳定,最近就有很多的朋友们在询问小编说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去进行解决,小编今天就告诉大家,你应该每天的去补充钙磷钾镁,如果是每天补充的话,则用量建议为氯化钙0.5克/立方米,磷酸二氢钾0.5克/立方米,硫酸镁0.1克/立方米;或者只是在对虾换壳的前夕补充,用量增加5-10倍左右,当然,每天补充最好,毕竟微生物繁殖是每天都需要的,对虾也在换壳前几天不断积累于体内;这几种物质中,其中磷酸二氢钾对微生物菌剂来说是更加需要的营养。大家记住了吗?
有10种养殖模式可以现实循环养殖?
一、池塘内循环
池塘内循环生态养殖系统将池塘养殖传统的散养模式变圈养模式。池塘內循环系统主要由养殖水槽、推水装置、投料装置、增氧装置、集污及排污装置、挡水墙、养水区、推水设备等组成,该系统的最大特别就是能有效控制养殖鱼类排泄粪便的范围,并能有效地收集这些鱼类的排泄物和剩余饲料,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后,再变为陆生植物的高效有机肥,既有效减少了水体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率。
二、内封闭循环养殖模式
泰国虾农Arunsopha的内封闭循环养殖模式,其系统由四种不同类型池塘配合在一起工作。第一种类型池塘用于养虾,池塘配有增氧机和集污系统,养殖污水流经第二种类型池塘,该池塘饲养有罗非鱼,罗非鱼用于处理虾池的残饵等有机物,并净化水质。然后,罗非鱼会进入第三种类型的池塘,该类池塘中饲养有尖吻鲈或鲈鱼,用以控制罗非鱼的种群数量。该池塘的水会通过落差进入第四类池塘,在添加了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并进一步净化后返回到养虾池。
三、水产养殖仿生学系统
水产养殖仿生学的重点在于让池塘水体模拟自然的河口条件,利用浮游动物大量增殖作为养殖虾类的营养补充并且有益菌可以调节水质。一般的操作是前期用发酵好的米糠等泼水培养桡足类,同时投喂发酵豆粕、花生麸等,全程不使用商业饲料。定期在池底缓慢拉动链条或绳索防止生物膜的形成,同时可以释放底泥营养,起到改底、调水、培养浮游动物的作用。
四、生物絮团技术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Technology,BFT)是借鉴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技术,通过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如糖蜜、葡萄糖等),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C/N),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含氮化合物转化成菌体蛋白,形成可被滤食性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凝体,能够解决养殖水体中腐屑和饲料滞留问题,实现饵料的再利用,起到净化水质、减少换水量、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对象存活率及增加产量等作用的一项技术。
五、离岸深海网箱养殖
由于近岸养殖易受人类活动,特别是陆源污染的影响,海水养殖与生态环境问题、食物安全问题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除了研究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与技术外,发展离岸深海养殖技术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海水养殖新方向与趋势。目前国际上深水养殖技术的研发主要聚焦于鱼类网箱和养鱼平台方面,关于深水抗风浪筏式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则很少。简单来说,就是把大海当成一个很大的水净化池了。
六、红树林-水产养殖藕合模式
通过在海边种植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等3种红树植物,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N、P含量,减轻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红树林恢复后在其水域生态放养斑节对虾或南美白对虾,养成后以有机虾的名号出售,获得不错的收益。
七、生态湿地
生态湿地的技术就是使用人工湿地生态环境净化池通过水循环来净化部分养殖排水水质,实现养殖废水对环境零排放。通过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从而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为水中营养物质提供了输出的渠道。同时还能提高水体溶解氧,为其它物种提供或改善生存条件。水生植物除了直接吸收、固定、分解污染物外,还通过对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调控来进行环境的修复。
八、鱼菜共生
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耕栽培系统,由微生物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进而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由于水耕和水产养殖技术是鱼菜共生技术的基石,鱼菜共生可以通过组合不同模式的水耕和水产养殖技术而产生多种类型的系统。
九、高位池封闭式循环水养殖
高位池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就是通过四周增设的增氧机不断运转,使塘水产生水平环流,残渣产生“水力聚污”现象,并向中央底部聚集,再由中央排污管和水泵将池塘底部污水抽到池边宽十多米的水槽里,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分离水中悬浮有机物,停留20——40分钟后,固液自然分离。溢出水槽的水,水层厚度小于0.3毫米,经过30——60度坡度的池壁斜面,利用薄水层自然光化学催化氧化原理脱氮解毒,最后返回池里。
十、浮动湿地和浮岛
浮动湿地和浮岛很容易理解,通过在浮床上种植植物,以减少水体的污染,增加水的透明度,去除营养物质、悬浮固体和重金属。此方法适用于水产养殖、湖泊、水道、池塘、水坝和其他淡水体,当然海水同样也是适用的,不过要找到适合海水环境下生长的植物。
养虾怎样形成稳定的工厂化养殖生物絮团?
养虾如果要做成规模化,系统化,是需要很严格的程序的,特别是对水质和水草的培养相当严格,如果把控正当,养出来的小龙虾产量会相当可观,个头比较大,而且不容易感染疾病,规模化养殖小龙虾,前期成本高,风险大,但是回报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