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殖平竹的养殖方法

平竹的养殖方法

时间2023-01-31 04:10:02发布湖南24小时分类养殖浏览80
人工竹荪栽培一般是采用农林业下脚料露天生料仿制野生栽培,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竹荪分野外生长和人工培植,最后才膨大为菌束幼龄的竹荪菌丝体颜色洁白,我们进行人工栽培的竹荪可以在整理好的田地,栽培地块的选择对于将要进行竹荪栽培的地块,二是最好选择从...

平竹的养殖方法,栽培竹荪需要掌握哪些方法?

竹荪又叫竹参,竹笙,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味道鲜美可口的名贵食用菌,我们常说的山珍海味中的山珍,其中就包含了竹荪

竹荪的营养价值高,深得人们的青睐,一直在市场上的反响很好,进行人工栽培还是比较有前景的,人工竹荪栽培一般是采用农林业下脚料露天生料仿制野生栽培,播种后60天左右出菇,每亩地可收竹荪干品80公斤,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竹荪分野外生长和人工培植,虽然同为粉末,但是竹荪跟鸡枞不一样,人工栽培对于所要求的各种条件要求没有那么复杂苛刻,但也不是说随随便便往往里里放就能够长出来,这里就简单分享一下人工栽培竹荪需要掌握的一些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具体如下:

一栽培前工作

1,了解竹荪的生活习性

要想栽培竹荪,首先肯定是要详细了解竹荪的生活习性的,竹荪属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其本身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构成,菌丝体最初为白色,绒毛状,而后逐渐加粗成线状,最后才膨大为菌束

幼龄的竹荪菌丝体颜色洁白,在培养时期长可变为粉红色,淡紫色或黄白色不一而足,达到采收标准的竹荪子实体由菌盖,菌裙,菌柄和菌托四部分组成

我们印象中的竹荪一般是在夏秋季节单生或群生于竹林,竹子与阔叶树混交林,以及房子庭院林边等处地方,但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我们进行人工栽培的竹荪可以在整理好的田地,果园林下等等地方生长,正是因为其适应性还算比较强,才是我们选择它来作为人工栽培的对象

2,栽培地块的选择

对于将要进行竹荪栽培的地块,一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竹林和闲置的农地和放干一年左右的种植,首要条件是要求土质肥沃疏松,含有比较丰富的腐烂质素,还有就是土质颗粒要散碎不易板结

选好地块之后,要进行翻耕,在准备种植前一个月左右的样子,遇到下雨天,在地里按照一亩地30kg的量施撒一些尿素和草木灰,增加土壤的养分

地块选择还要注意一些,一是地块应该防旱防塌,要有水源但是也要浪费排污条件,二是最好选择从来没有进行过竹荪种植的地块,三是完全细沙通常的地块保水性差,不宜种植,四是当年种植过红薯,玉米等等作物的地块最好不要进行竹荪的种植

3,菌种的制备

竹荪菌种的制备一般在专业制备菌种的场所集中制备,对于技术条件和环境有严格的要求,一次可以制备大量的菌种,但是我们有时候有时候时间,技术限制和方便性上的考虑,也会建议直接购买已经制备好的菌种直接进行栽培,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竹荪的栽培

1,原料选择

栽培竹荪的培养料比较广泛,高粱,玉米,水稻,棉花,油菜,芝麻,大豆,小麦等作物的秸秆,以及花生壳,谷壳,松树皮,松针等;林木,果树,桑树等枝桠及边材碎屑;各种竹子的茎根枝叶,及茶树粉碎下来的枝条;还有野草类,芦苇,茅草等等都可以进行进行竹荪栽培

需要注意的就是不管什么原料,都要太阳暴晒晒干,严重发霉的不能要,原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几种混用

2,畦床整理

前面说到了竹荪栽培的地块选择,在选择好了地点之后,提前7〜10天翻土整理,畦床整理成宽约50〜60厘米,长度不限,四周开好排水沟

3,播种时机

竹荪属于高温型菇类,菌丝生长的温度区间在8〜35℃之间,日常栽培以25〜28℃最适,栽培季节为春季播种,夏季长菇,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有利于菌丝发育,南方通常3月下旬至“清明”前播种,北方省区在地温10℃以上时播种为宜。播种后60天左右,正值夏季6〜9月为最佳长菇期,整个生产周期5个月

4,播种方法

竹荪菌种播种采取二层料一层菌种的播种法,也叫做堆料播种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把培养物料混合,加清水打湿,堆积成料堆,让水分渗透物料基质,1〜2天后翻开排气

堆料播种时,先把2/3的培养料铺放在田垄上,并把培养料踏实;再把竹荪菌种掰成小块状,撒播于培养料上,并轻轻按压使菌种与物料密接,然后再把剩下1/3的物料铺在上面,并按压规整

整个物料层高约15厘米,形成底部宽,上层稍窄的形状,每平方米用干料12至15公斤,菌种2至3袋,最后把畦沟边上的泥土敲碎,覆盖料面,覆土厚度3〜4厘米,覆土要细,不要有大的土块,春季低温低,播种覆土后,可采用畦面覆盖地膜保温发菌,10天后揭膜,用玉米秸秆或芦苇秸秆秸秆秸秆等盖面;要防止雨水冲刷表土露出菌种

5,出菇管理

竹荪播种覆土后,进入菌丝萌发发生发生,主要靠土基内的养分和水分及自然环境生长。春季雨水多时,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止畦床积水漫灌侵害害害菌丝。发菌期有时候霉菌会从从畦旁土缝中出现,这时候可撒石灰粉进行杀灭

正常温度下经过30〜40天的培养,菌丝不断繁殖,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覆土表面,附近菌索的尖端就会出现白色米粒状原基,很快形成菇蕾。通常播种后50〜60天菌蕾逐渐长大形成菌球,并在短时间内破口抽柄,撒裙,形成子实体,竹荪就长变成

竹荪长菇期处于夏季高温季节,中午太阳大时人都不一定受得了,何况是娇嫩的竹荪,气温过高时,可在畦床上方用95%密度的黑色遮阳网遮阴避光防热,出菇期覆土层的含水量理论上应该不低于20%。菌球生长期除非遇上阴雨天外,每天上午都要用喷雾器喷水1次,使种植空间相对湿度不低于90 %。长菇期如果遇到长久康复,可在夜间灌水,清早排泄,并保留沟底浅度蓄水。平常喷水时掌握覆土发白多喷,勤喷;菌蕾小要轻喷,雾喷,菌蕾大则多喷,重喷;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多喷,阴雨天不喷,多种转化,灵活掌握,确保长好菇

三竹荪的后期采收

1,采收时机

竹荪子实体形成大部分都是在每天上午10〜12时;也有些在下午2〜3时,竹荪从破球抽柄到最后撒裙绽放仅有短短的2〜3个小时,所以说当菌裙下撒1/3时,就要及时采收,切记速度要快,过分成熟就会躺在倒发生自溶,这就得不偿失了

2,采收方法

竹荪本身娇嫩脆弱,采收时要拿好力度,不要碰断捏坏,还要防止泥土粘连菌柄和菌裙造成后续加工出的成品卖相差,产菇高峰期人手跟不上,可提前在菌球即将破口露白,含苞待放时摘下,放在箩筐竹篮内竹荪其实也会照常撒裙,并且菇体更加洁白干净

3,竹荪加工

竹荪采收的原则就是当天采收,当天就要用烘干设备脱水烘干,如果是隔夜加工其质量会直线下降,所以说掌握加工时机很重要

有些菇农由于没有掌握好烘干的速度,造成成品发黄,会偷偷添加一些药物进行二次熏蒸漂白,这种情况是我所不提倡的,做农产品就要凭良心做事,消费者在市场上看到竹荪的颜色白得异常就要注意了,如果有刺鼻的异味就更要当心,不要选购

竹荪鲜干品烘炕的比例为8∶1,干品反潮力极强,脱水烘干后应及时用双层塑料袋包装,并扎牢袋口,防止受潮变质,降低商品价值

以上就是关于在竹荪栽培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些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竹荪栽培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竹林土地,技术操作简单,产品附加值比较高,只要掌握了技术,面积又有一定规模,前景还是很好的

养殖
什么药可以杀绿弧菌在广东称江团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