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总结怎么写
肉鸡总结怎么写,在树林下放养的鸡怎样喂可以使肉质更胜一层?
我生活在农村几十年了,养了100多只鸡,都是在树林下放养的,这就问对人了!
在树林下放养的鸡,本身的肉质比圈养的更胜一层;如果还想使得肉质更胜一层,那么我会从喂养方式开始入手,做一些调整!从今年2月多号开始调整之后大概过了半年的时间,鸡肉质提高了,来问我买鸡的人也多了,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喂养方式!
树林下放养的鸡提高肉质的饲养周期经过我多年的经验分析得出:一般养殖6个月的鸡,鸡的肉质更好,但是,如果达不到6个月,肉质就会下降!以前,刚养殖的时候,不怎么看重多少个月能出栏,只是看重鸡长了多少斤,但是每次吃鸡的时候,肉质都有些老,嚼起来口感有些老!我慢慢摸索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终于发现养殖6个月左右的鸡,口感肉质更胜一层;所以,现在我选择鸡苗的时候,会选择养殖了6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栏的那种,保证肉质更好!
还补充一点,如果我们林下放养的鸡,饲养周期超过6个月的话,我们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饲料成本,但是,鸡的肉质还下降,出了这么的力,反而会得到相反的结果,是没必要的!
树林下放养的鸡提高肉质的饲料成份就在前年,我还没调整饲料,每天都是喂些饲料,剩饭,米糠,等到过年,准备弄一只鸡,但是吃起来的时候,闻起来是有一股腥味,而且很重,我就在想,能不能减少肉质里的腥味,翻阅了很多资料,终于让我发现了,原来,饲料可以调整一下,降低肉质里的腥味!
我自配的饲料方案是:玉米40%、米糠2.4%、豆饼12%、草灰12%、棉籽饼7%、骨粉2%、微量元素1%、食盐0.5%等,这种方案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目前效果还算明显,但是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效果!
树林下放养的鸡提高肉质需增加益生菌这也是我多年总结出的经验:给鸡适当喂些益生菌,可以促进鸡的代谢功能,使得营养吸收更快!现在,我们家养的鸡很是受欢迎,顾客都说吃鸡的时候,肉质更胜一层,还附带些香味,这都是益生菌的作用!
我每天的喂养方式是:按1比200的比例混在水里面,给鸡饮用,喂水的器具我会经常洗!或者,有的时候按这个比例混在饲料里也行!没什么副作用,还是比较方便的,至于什么牌子的,大家可以咨询当地的商店,毕竟每个地方都有不同之处!
综上,我觉得树林下放养的鸡通过调整饲料比例、增加益生菌等,可以使得肉质更胜一层,还可以增加一些香味,降低腥味!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鸡的饲养时间要保持在6个月左右,肉质是最好的!
阿婆一直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活,知晓俗语,欢迎大家关注,一起探讨农业问题冬季肉鸡养殖怎么才能少生病?
您好!发财马来解答这个问题。
前言:我们国内肉鸡的消费,目前是仅次于猪肉消费的第二大肉食消费。众所周知,肉鸡养殖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每天每时每刻都要下足干劲。在养殖中更需要真功夫,说其是个精细活一点也不为过,稍有疏忽便会前功尽弃→诸如料肉比增高、出栏体重不达标或疫病高发等。
冬季肉鸡养殖需要真功夫,减少疾病诱发,做好:1.选好雏鸡,合理喂养。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致胜的关键。肉鸡养殖更是如此!选择雏鸡时,要挑选信得过的厂商;雏鸡健康挑选,保证品种纯正。喂料选择少喂勤添,1周内做到2小时喂料1次。10天后要合理控料,一来让雏鸡肠胃有个缓冲休息期,二来利于发育。前3天保证24小时光照,而后逐步适量减弱光照。2.注意保温、减少应激。
冬季外界环境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如不注意保温,鸡只容易压堆取暖,继而造成互相伤害及增大耗料量。温度高低对饲养影响重大。雏鸡前3天育雏舍温度建议保持在33-35℃,大环境温度以20℃左右。一般人进入棚舍后,以体感舒适为宜。温度分布一般层养时,上面温度高、中下部温度稍低。随时观察鸡群状态:有无张口、匀散、乌龟状或伸腿及鸡群活跃度等。
3.卫生清洁与环境净化消毒。
减少或杀灭致病菌。进鸡前,对棚舍进行合理的烟熏与消毒,消毒剂可用过氧乙酸与2-4%烧碱溶液。肉鸡舍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及时清理灰尘及清扫地面。饲养员每天进舍前加强消毒,脚踏烧碱水、更换鞋帽及穿戴工作服。注意消毒剂喷洒,并每天适时清洁水线。鸡舍过道与门口,用烧碱消毒。水线消毒清洁→浸泡24小时,清水冲洗2-3遍,直至近闻无气味即可饮用。
4.湿度调控。
冬季养殖肉鸡为了保温,鸡舍密闭严。特别是育雏期间,温度较高,容易造成棚舍湿度过高、空气污浊,继而诱发大肠杆菌或呼吸道感染疾病。湿度一般结合温度存在,育雏舍湿度以55-70%为宜。另外冬季合理增加湿度。棚舍过于干燥时,对地面及墙壁要适时洒水。水中掺入适宜消毒剂。注意棚舍湿度过高、过低,易诱发肉鸡呼吸道感染疾病及腺胃炎。
5.适时防疫。
选择好疫苗,提高鸡只免疫力。适时有效防疫,注意疫苗处理。1日龄滴鼻或点眼,传染性支气管炎Ma5。7-10日龄滴鼻或点眼,新城疫苗(新威灵)。14-18日龄滴口或饮水,法氏囊苗(法倍灵)+传支Ma5。20-22日龄滴鼻、饮水或点眼,新城疫苗。25-28日龄滴口或饮水,法氏囊苗。6.合理保健用药。
防重于治,合理用药、提高鸡只免疫力(特别是呼吸道病保健药)。1-7天内,饮水适量添加杆灭→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葡萄糖、维生素C、大舌康。7-10天内,饮水添加盐酸多西环素、黄芪多糖,饲料中适量添加甘草、清热健胃散等。10-14天,饮水添加适量硫酸粘杆菌素可溶性粉。15-18天,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或青霉素。20-23天,饮水添加恩诺沙星可溶性粉。26-29天,配合饲料中适量添加清热健胃散、脱霉剂、葡萄糖。👍👍建议:合理保健用药,提高鸡只免疫力。每5000只肉鸡添加10公斤黄芪多糖、1公斤清热解毒散、板青颗粒、芪贞增免颗粒。
7.适时分群。
7日龄免疫分群,建议一分为二。18-22日龄,建议按二分三,且大鸡放在下层养殖。👍👍分鸡建议:注意上下层温差、逐层分鸡(上下中或中下下方式)、注意提水线,适时检查、注意卫生清理,及时清理死亡鸡只、健康的放下行养殖,留在上面的便于观察。
8.合理加料。
优选饲料原料,合理保存、防止霉变。雏鸡时注意加料次数及顿料→利于生长及消化。注意饲料投放均匀。9.饮水适宜。
饮水要保证充足、清洁适宜。日常养殖要关注水压是否合理,冲水线、水桶及药桶是否正常。👍👍建议:自动饮水,设置足够的水槽并注意卫生清洁。
10.通风管理。
是肉鸡养殖的重中之重。应适时通风换气,防止瞬间通风过大。合理通风能降低鸡舍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防止刺激肉鸡呼吸道黏膜、减少鸡只呼吸道病发生机率。预防“贼风”。一般用塑料布或饲料袋订在门窗上抵御风寒。小结:适逢冬季,昼夜温差大、雾天及连阴天增多、气侯不正常等。假如鸡舍内又高温高湿或高温低湿、霉菌毒素蓄积过量等极易诱发肉鸡呼吸道感染疾病(支堵、气囊炎)。因此要注意合理通风→做好温湿度调控、适时免疫保健→提高肉鸡免疫力、优选雏鸡→合理分群、适宜充足饮水→减少应激、合理加料→促进快长等工作。
我是发财马(张宏中)关注三农助力三农,欢迎寄语!
2019-12-27
果园林养殖土鸡有哪些优势?
果园养殖土鸡,也是应对“转方式、调结构”而进行的提高附加值、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种种养模式。而且,与常规的土鸡养殖相比,果园养殖土鸡有着几点优势。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节省养殖成本。果园的面积相对传统的土鸡养殖场所要大一些,这就意味着在一块土地上可以进行果树种植和土鸡养殖两个行当,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其次是果园养殖土鸡一般都会在果园保留一定的杂草数量,以此来吸引一些昆虫。土鸡就可以通过刨食的特性来搜寻这些草籽、昆虫,减少饲料的消耗量。
2、对果园土壤的保护。大部分的果园都是使用除草剂清理杂草,虽然说效果比较好,只不过不可避免的会破坏果园的生态多样性以及对土壤的健康情况造成一定的破坏。但是通过果园养鸡以及保留一定量的杂草,可以在果园中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对于维持果园的生态以及土壤的健康情况是有着很好的效果。而且,鸡粪对于培肥土壤也有一定的效果。
3、对果园虫害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鸡,是杂食动物,动物性蛋白也是其必须的营养物质。鸡获取动物性蛋白的重要途径就是土壤害虫以及地上部昆虫。特别是对于果园来说,虫害的发生几率还是比较高的。有了可以短暂飞行能力的鸡的进驻,就能对果树发生的一些害虫有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所以,果园养土鸡也是非常好的增加附加值、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收益的一种手段。但是,不能盲目的进行,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去实施才可以。
1、控制土鸡的数量。土鸡有刨食的特性,对于土壤也有一定的破坏能力。但是只要数量不超标、对土壤的破坏在土壤的可承受能力之内,不会对土壤造成实质性的破坏。所以,控制土鸡的数量是很有必要的,建议养殖密度控制在10-15只/亩左右即可。
2、土壤表层要有丰富的杂草保护。如果果园的土壤光秃秃的,土鸡怎么寻找食物?没有了天然的食物怎么能够减少饲料的消耗?没有了杂草的保护,怎么能够提高土壤抵抗鸡群的破坏呢?没有了杂草,果园养鸡甚至会对果树造成一些影响。所以,放养土鸡之前,必须要保证果园土壤上有着一定数量的杂草。
3、做好药剂施用的防护措施。果树种植,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哪一种对鸡群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施药之前,一定要把鸡群固定在一个能够远离作业区域的地方。同时,也尽量在施药之后能够间隔5-10天左右的时间再将鸡群赶进果园,减少药剂、肥料对鸡群的影响。
4、做好鼠、蛇、猛禽等天敌的防护工作。土鸡室外养殖,遭受蛇、鼠以及猛禽等天敌的侵扰造成非正常死亡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在果园养殖土鸡也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比如说果园围围网等等。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肉鸡吐水是什么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1、神经性麻痹;
2、白色念珠菌(俗称素囊炎);
3、新城疫、病毒性疾病;
4、热应激;
5、腺胃炎;
6、呕吐毒素;
7、胃酸过多;
8、舍内温度高,湿度大,通风小。
总结了以上8种因素,每一种都会引起肉鸡的吐水现象,但因素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是不同的,下面教大家辨别各种因素引起的症状。
1、神经性麻痹:蛋鸡较多,日龄均在150天以上,外观嗉囊肿大,吐水程度较轻,其他并无明显症状。
2、白色念珠菌:地养鸡多发,采食不卫生,易食入腐败的稻壳垫料,外观特点、羽毛松乱,慢慢减少或不增,吞咽明显,吐水程度不是特别大、偏瘦、一抓即跑。解剖主要在嗉囊形成白色荚膜,严重可引起像白色乳状溃疡。
3、新城疫及病毒性疾病:会引起体温升高,饮水大,但新城疫的吐水较为粘稠,并多数伴有呼吸道,采食下降明显,粪便黄绿较多,解剖会明显区分。
4、热应激:夏季多见,舍内外温度高,舍内降温不到位,饮水增加量大,吐水明显,但此症状容易区分。
5、腺胃炎:腺胃炎分很多种,会出现很多种症状,今天只和大家说说哪种腺胃症状会导致吐水严重,20天以后发病最明显,采食连续几天不增加或增加量不达标,饮水增加不明显,出现过料现象,羽毛发乌、嗉囊充满液体,无料,解剖嗉囊积水严重,腺胃肿大如肌胃,腺胃中储存大量饲料,松弛无弹性,肠道壁变薄、易碎,死淘不多,有此症状鸡,吐水及其严重。
6、呕吐毒素:一般存在于饲料,当肉鸡不断采食到含有毒素的饲料后,蓄积到一定量,就会发生中毒,外观表现为吐水,腹泻,采食不达标,吐出水的颜色一般为浅褐色,解剖嗉囊、腺肌胃内有黑褐色内容物,腐败严重,肝脏肿大,颜色淡黄。(就是同样饲料鸡的发病率是不同的,鸡的耐受率也不同,可能造成有的户发生,有的不发生,这是正常现象)
7、胃酸过多:酸性腺胃炎,饲料酸败、肌胃溃疡等原因均会造成胃酸过多,但一定有原因才会胃酸增加,它只是我们在养殖过程中看见吐水,就想象成人的烧心、吐酸水一样,觉得一个症状,就是胃酸多了。
8、舍内温度高、湿度、通风小:在一笼养鸡场观察二批鸡发现,同样温度,通风、湿度下,两个鸡舍面积相同,管理、用药一样,唯独鸡的数量不同,吐水情况相差很大,鸡数量多的舍吐水严重,鸡数量少的吐水很轻。
原因、症状都了解差不多啦,因不同客户养殖模式不同,我给大家讲讲地养、网养、笼养、不同养殖方式,最易发生哪些症状,针对不同原因及症状在与大家谈谈解决方案吧。
地养:
1、白色念珠菌(垫料与饮食卫生)最易发生的吐水现像。
2、新城疫及病毒性疾病(三种模式均有可能发生)。
3、热应激(夏季垫料产热,因风速加大,鸡活动量减少,更易产生热应激,但三种模式均可发生)。
4、呕吐毒素(这个我们解决不了,只能选择好点的厂家能好些)。
网养及笼养:
1、白色念珠菌,饲料本身问题或加料过多,时间长吃不出来引起真菌。
2、新城疫及病毒性疾病。
3、腺胃炎症状及呕吐毒素(是网养及笼养最易引起吐水的主要因素)
出现的不同症状,需要不同方案解决。
1、神经性麻痹:1%沙粒拌料3-5天,可以添加大黄苏打片拌料来健胃消食。
2、白色念珠菌:制霉菌素片每瓶150-200斤料集中5小时吃完。
3、 新城疫及病毒性疾病:用疫苗或中药(新流恨)治疗新城疫。其他对症治疗即可。
4、 热应激:VC,藿香正气水有效果!
5、 腺胃炎:加强型胃康灵一站式解决腺肌胃炎!
6、 呕吐毒素:保肝利胆的一些中药,有一定效果,其他效果不明显。
7、 胃酸过多:对症治疗,配合大黄苏打片有一定辅助作用。
8、改变管理方式:虽然面积一样多,但鸡的数量不同,通风、温度就要有所变化,加大风机排风量,降低舍内温度,比正常鸡舍低0.3度,不准温度过高,按此方法有效。
不要单纯的认为肉鸡吐水是正常的,当出现时,需分析原因,对症治疗。个人经验有限望各位多多指点,用以帮助更多的养殖朋友!
最近狂爱吃泡椒凤爪?
最早来源于重庆的餐桌,以川菜的做法泡椒浸泡为主流传到各。还有开胃生津、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具体如下:
· 泡椒凤爪既能登大雅之堂,也为普通老百姓之喜爱
【所需食材】
鸡爪 泡椒 大蒜 大葱 花椒
椒辣椒 大蒜 生姜 芹菜
胡椒粉 八角 味精 盐
---- 【开始制作】 ----
1、先烧开水,烧开后放进容器里冷却待用。
2、将鸡脚洗干净,再烧开水将鸡脚放入煮至大概20分钟左右,捞起放入凉水中冲洗(为了不黏在一起),捞起后再把鸡脚对角切,这样会比较入味。
3、准备调味料(大蒜、生姜、大葱、花椒、盐、味精、八角、胡椒粉)清炒均匀,根据各自的胃口把调料让入开始准备好的凉开水里面。
4、最后一步就把切好的鸡脚放入容器里,即可。
泡椒凤爪就做好了,酸辣爽口,皮韧肉香。
----【凤爪之"你问我答】----
问:没有泡椒也可做出泡椒凤爪的味道?
答:可用野山椒,将其剁细,装入盘中待出水加盐、味精少量开水勾成泡椒。
【结余小提示】
鸡爪一定要过冷水,起到爽口的作用,放醋和冰糖也能起到效果。泡上一天,每隔几个小时翻动一次,以便入味均匀。伦风味还是民间制作的才最为独特而新鲜。以上就是我对泡椒凤爪的做法和观点。
@悟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