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羊驱虫(如何预防羊的寄生虫病)
如何给羊驱虫,如何预防羊的寄生虫病?
因为我长期进行绵羊的饲养管理工作,对该问题有一些个人的心得。
一般来说,羊每年应驱虫两次,时间选在绵羊春秋剪毛后,采用药物注射的方式进行体内外驱虫,有条件的羊场可以再增加一次药浴,进行体外驱虫。常用的体内驱虫药剂分为拌料用的粉剂和肌肉注射的水剂。一般主要成分为伊维菌素、阿维菌素、苯丙硫咪唑等。
寄生虫病的危害寄生虫病是羊经常发生的一种慢性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不会引起集中大批死亡,常不会被人发现和引起重视。
寄生虫在羊的体内生长发育,需要汲取羊的营养物质,排泄出有毒物质,影响羊只的正常发育,造成羊只生长发育迟缓,使羊只的饲料利用率下降。严重的可能诱发羊只疾病,导致羊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
常见的羊寄生虫疾病一、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胆管内而引起的。该病可导致感染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贫血、消瘦以及眼睑、下颌、胸前、腹下水肿。
二、消化道线虫病
羊的消化道内常见的线虫有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和毛首线虫等,它们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炎和消化机能障碍,导致病羊消瘦、贫血,严重者可死亡。
三、羊螨病
螨病又叫疥癣,是疥螨和痒螨寄生于羊体表面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结痂。该病的传染性强,对羊的毛皮危害严重,也可造成羊的死亡。
四、羊毛虱病
毛虱侵袭羊体后,造成皮肤局部损伤、水肿、皮肤肥厚,甚至还可进一步造成细菌感染,引起化脓、肿胀和发炎等。当幼虱大量侵袭羊体后,可形成恶性贫血。同时,毛虱可传播炭疽芽胞杆菌、立克次氏体等多种病原体。
五、羊鼻蝇蛆病
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病羊表现为精神不安、体质消瘦,甚至发生死亡。羊鼻蝇幼虫进入羊的鼻腔、额窦及颌窦后,在其移行过程中,由于口前钩和体表小刺损伤黏膜引起鼻炎,表现为患羊流鼻液,初为浆液性,后为黏液性和脓性,有时混有血液;当大量鼻液干涸在鼻孔周围形成硬痂时,可导致患病羊呼吸困难。病羊表现不安、打喷嚏、时常摇头、摩鼻、眼睑浮肿、流泪、食欲减退、日渐消瘦。症状可因幼虫的发育期不同而持续数月。通常感染不久呈急性表现,以后逐渐好转,到幼虫寄生的末期,疾病症状加剧。此外,当个别幼虫进入颅腔损伤了脑膜或因鼻窦发炎而波及脑膜时,可引起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旋转运动、头弯向一侧或发生麻痹;最后病羊食欲废绝,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六、血吸虫病
病羊表现为腹泻和下痢,粪便中带有黏液、血液,体温升高,黏膜苍白,日渐消瘦,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可导致母羊的不孕或流产。
七、绦虫病
感染绦虫的病羊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饮水增加、精神不振、虚弱、发育迟滞。病情严重时,病羊下痢、粪便中混有成熟绦虫节片,病羊迅速消瘦、贫血;有的病羊出现痉挛或头部后仰的神经症状;有的病羊因成团的虫体引起肠阻塞,产生腹痛甚至发生肠破裂。发病末期,羊常因衰弱而卧地不起,多将头转向后方,有咀嚼运动,口周围有许多泡沫,最后死亡。
八、羊肺线虫病
感染该病后,首先个别羊发生干咳,继而成群羊咳嗽,运动时和夜间咳嗽更为明显,且呼吸声亦明显粗重。在频繁而痛苦的咳嗽中,常咳出含有成虫、幼虫及虫卵的黏液团块,咳嗽时伴发啰音和呼吸促迫,鼻孔中排出黏稠分泌物,干涸后形成鼻痂,从而使呼吸更加困难。病羊常打喷嚏,逐渐消瘦,贫血,头、胸及四肢水肿,被毛粗乱。
九、脑多头蚴病(脑包虫病)
这是由于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绵羊、山羊的脑和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该病散布于全国各地,并多见于犬活动频繁的地区。
羊寄生虫病该怎么预防?1、保证饮水清洁
大家都知道,水是所有寄生虫最主要的滋生场所。在平常的时候,我们要保证羊只的饮水健康。在规模化的养殖场都是采用自动化饮水设备,水源基本上都是自己打的深水井,所以相对的羊的寄生虫疾病相对较少。但农户进行放牧时,就需要多加注意,因为自然环境下的河水、池塘水、雨水等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水内的寄生虫较多,如果在放牧的时候不注意,就有可能喝了含有寄生虫的水。所以一般来说,尽量避免羊只在放牧的过程中饮水。
2、处理好羊只粪便,最好能做到粪污分离。
粪便也是寄生虫最容易滋生的介质,所以为了保证防治寄生虫病工作的良好效果,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选择使用高床羊床,减少羊只与粪便的接触,就可以很好的预防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因为粪便为粪便中的寄生虫残体和虫卵提供了生长环境。能够使寄生虫大量的生长繁殖,危害附近的羊群。另外羊舍内的羊粪也要及时进行清理,不给寄生虫生存的空间。羊只粪便清理以后,要进行堆积发酵,利用堆积发酵产生的高温杀死寄生虫卵,减少因羊粪施肥以后污染土壤。
3、注意羊只营养,加强饲料管理。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羊只的营养水平,适时补充精料,保证羊只的营养需求,提高羊只自身的抵抗力,防治其生长发育不良。羊的体质好了,对疾病和寄生虫的抵抗力就强,这样就可以减少寄生虫疾病的发生概率。平时的时候,也要注意羊的微量元素的摄入,在饲料中添加合适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也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羊体抵抗力。
4、做好驱虫工作
每年对羊只进行定期驱虫,驱虫时要注意当地的天气变化,要选择天气情况稳定,遇阴雨天气可以适当调整驱虫时间。羊定期驱虫时间:一般在春季4~5月份和秋末10~11月份各驱虫1次,当年羔羊应在7~8月份驱虫1次,以减少羊群感染寄生虫的几率,保证羊只增膘复壮和安全越冬。
有条件的羊场可以对羊只进行药浴,常用的药浴药物有辛硫磷(0.25%~0.5%)、林丹乳油(0.025%)、杀虫脒(1:500)、双甲脒等。注意,药浴时应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空气温度应在20度以上的晴朗天气进行,在驱赶羊只进入药浴池时不可过分着急,尽量减少羊只出汗。药浴以后要让羊只在太阳下适当的进行晾干,并注意观察羊只,防止羊只感冒。
如果没有条件进行药浴,也可以使用洗车机的高压水枪对羊只进行喷淋药浴,但仅适用于育肥羊和空怀羊,不适用与孕羊与哺乳羊。喷淋药浴时水压不可过大,药浴时间不可过长。
驱虫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驱虫要正确选用驱虫药,熟悉驱虫药药性:选用广普、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才能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要了解所用驱虫药的药性,安全范围、最小中毒量、致死量和特效解救药。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2、要准确估量羊的体重,精确计算投药量。驱虫药的投药量是以体重计算的,准确估量体重对驱虫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药量不足,驱虫效果不理想;药量过大,容易造成中毒,危及生命。一般养殖户可凭经验采用目测方法估重。
3、要备有足量的解救药物以备急用:由于对体重估测的误差和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异,在进行驱虫时难免会有个别发生中毒现象,因此,必须备有解救药以备急用。
4、先用少数羊只做驱虫试验,以确保大群的安全:大群驱虫之前,一定要选择1-2圈有代表性的羊进行驱虫试验,观察驱虫效果及安全性,确认安全后才能进行大群驱虫,决不能盲目鲁莽贸然行事。
5、要正确投药,确保量够:体内寄生虫采用口服或注射方法驱虫,口服投药最好选择拌料给药。拌料给药应在喂料前先用少量精料和药物充分混合拌匀,依次投放,要避免抢食,少食,以防多食中毒,少食达不到驱虫效果。注射给药应逐个进行,一定要确保药物足量注入体内。
6、投药后要注意观察:投药驱虫后,一定要进行观察,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治疗。发生中毒一般是在投药后0.5-2小时内,不论发现何种异常现象均属中毒,应视中毒情节轻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救。
7、重复驱虫,确保驱虫效果:为取得理想的驱虫效果,驱虫1-2周后,再重复驱虫一次,除虫更彻底,效果更好。
大母羊快下羔了打去虫药可以吗?
可以。但如果操作不当,怀孕母羊会因为驱虫而流产。但如果寄生虫已经影响到羊的健康驱虫还是必须的。
一、推荐药物:阿维菌素等商品名的低毒驱虫药,用于给孕羊驱虫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等特点。
二、使用平时:春秋两季各给母羊驱虫一次,在接近分娩时进行产前驱虫,避免产后在4-8周发生粪便蠕虫卵“产后升高”。在寄生虫污染严重地区必须在产后3-4周进行驱虫。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敌杀死可以治羊疥癣病吗?
可以,而且效果好。
羊疥癣病是养羊生产过程中的常见寄生虫性皮肤病,主要由螨虫寄生于体表而引起;本病在寒冷季节多发,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病羊主要表现脱毛、皮肤瘙痒、皮炎甚至出现化脓病灶,机体消瘦,严重的可造成死亡;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羊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药物驱虫;治疗本病可采用注射驱虫药或药浴方式给药,严重的皮肤局部做抗炎和抗感染处理。
刚出生的小羊多少天打虫?
母山羊生完羔羊1个月。在正常情况下,羊的驱虫时间为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各驱虫一次。如有必要,在夏天再进行一次药浴。 为了防止在羔羊出生后,母羊的排泄物中出现蠕虫卵的“产后升高”现象,以免对羔羊形成寄生虫病的威胁。
冬天能给哺乳的母羊灌驱虫药吗?
现在常用的驱虫药基上是泌乳期不能用,妊娠期又慎用。那么母羊能驱虫吗?
健康母羊产后一个月驱虫,此时驱虫不仅能驱除母羊体内外,而且有利于哺乳,并减少寄生虫对幼羔的感染。剂量按正常剂量的2/3给药即可。建议使用皮下注射,此药为广谱体内外驱虫药,可驱除体内及体外虱、、等,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驱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