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要怎么养
在养蚕过程中,如何饲养小蚕?
一般来说,把1-3龄蚕称之为“小蚕”,在该阶段蚕体的个头相对偏小,桑叶的投放量也不需要那么多,饲养时间跟4-5龄蚕相比,也少了好几天。但小蚕阶段,家蚕的抵抗力偏弱,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弱,如果养殖户管理不当,此时容易出现弱小蚕,同时还可能被一些病菌感染,进入4-5龄蚕期后,蚕房内温湿度异常时,会诱发一些蚕病,一旦家蚕发病量较大,那么能够上蔟的蚕就会较少,最终收获的蚕茧自然也不会很多,养蚕收益就会影响较大。
就像我家原来养蚕时,有一季夏蚕损失不小,4张蚕种收获的蚕茧不到40斤,而且收获的蚕茧中还有不少“血茧”,蚕房内的气味也很难闻,主要是出现了蚕脓病。在养蚕时,养殖户该如何饲养小蚕呢?微尘微视界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四个要点。
一、小蚕阶段卫生消毒需全面且彻底家蚕对周围生长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这种现象不仅仅体现在1-3龄蚕期,进入大蚕期后,卫生消毒的频率还要进一步提升。小蚕阶段的卫生消毒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蚕种未到来之前,养殖户要将蚕房、蚕具等消毒措施落实到位,一般是用漂白粉溶液浸泡4小时以上,水分晾干后,再将蚕具均匀摆放在蚕房中,用烟熏剂密闭消毒10小时以上。另一个是蚁蚕孵化后,1-3龄蚕期,每天要对蚕房进行清扫,并使用石灰水对地面、蚕座等进行消毒。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蚕体进行消毒,2龄蚕每天需撒一次石灰粉,通常在早上喂食桑叶前,3龄蚕每天早晚可对蚕体进行消毒,该阶段还需要用1-2次的防僵粉。无论用哪种方式进行消毒,药剂的使用量都不宜太多,需合理使用。
二、桑叶投放量需合理,并且注意桑叶品质在1-3龄蚕期,蚕体的生长发育相对慢些,此时需要喂食的桑叶不是很多,但该阶段对桑叶的要求比较高,比如1龄蚕,只适合采摘鲜嫩的桑叶,通常是桑树枝顶部第3-4片桑叶,而且桑叶上不能有虫卵、泥土等。2-3龄蚕,采摘的桑叶也不能过老,基本是在1龄蚕的基础上,往下采摘3-4片桑叶。在给1-2龄蚕喂食桑叶时,要先对桑叶做一些处理,使用专用剪刀或者其他工具,将桑叶切成小块,然后均匀投放在蚕座中,投放量一般控制在1-1.5层,每天的喂食次数,需要控制在3-4次,而且每天喂食桑叶的时间,最好是相对固定,这样有利于形成条件反射。进入3龄蚕期,喂食的桑叶不用再切碎,但此时对桑叶的品质也不能降低,采摘回来的桑叶,要及时抖散,不能喂食发热的桑叶,而且喂食桑叶前,可将桑叶放在漂白粉溶液清洗,晾干后再正常投放,这样可降低家蚕中招蚕病的概率。
三、适时除沙,控制好养蚕密度按照常规的养殖模式,养蚕是需要进行多次除沙的,而且随着蚕体不断长大,除沙的次数也要相应增加,1龄蚕可以选择在即将入眠时进行除沙;2龄蚕需要除沙2次,一般是眠起和即将入眠时;3龄蚕除沙的次数要进一步增加,除了眠起和入眠前各除沙一次,中间再除沙1-2次。每一次在除沙操作时,要观察蚕的生长情况,适当增加蚕座数量,给蚕一定的活动空间,如果遇到天气不太好时,需要适当稀养,这样有利于降低蚕病出现的概率。对于蚕沙,养殖户要统一安排好,既不要堆放在蚕房中,也不能堆放在蚕房外面,有的养殖户直接将蚕沙撒在桑园中,认为蚕沙是较好的肥料,这样的操作是很不妥的,因为蚕沙中可能含有不少病菌,使得桑叶品质受到影响,家蚕进食了不好的桑叶,会诱发蚕病。
四、蚕房内温湿度需符合要求,做好蚕病预防在小蚕阶段,蚕房内的温湿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养殖户要根据蚕龄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在1龄蚕期,室内的温度要在27-28℃,相对湿度需低于85%;2龄蚕期室内的温度为26-27℃,相对湿度需低于80%;3龄蚕期温度需调整至25-26℃,相对湿度为75%以内。从温湿度的变化来看,基本上是处于一个递减的状态,蚕龄越大,温度和相对湿度均下降,温度的降幅在1-1.5℃,相对湿度的降幅为5%左右。如果是遇到高温高湿或者低温干燥等异常天气,养殖户要及时采取措施,使得蚕房内的温湿度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一般来说,蚕房内的温度不宜高于30℃,相对湿度不能大于90%,或者低于65%,蚕房内温湿度异常容易影响家蚕桑叶进食量,一些病菌也容易繁殖,这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另外,在饲养环节,要重视一些蚕病的预防,尽可能减少蚕药的使用量,可适当使用焦糠。
总之,养好小蚕,可以为大蚕期做好基础,特别是蚕体的体质会改善较多,4-5龄蚕加强管理后,出现蚕病的概率就会较低,蚕茧的产量也会较好,养蚕收益自然会提升不少。不过想要把小蚕养好,养殖户还是不能大意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对待,比如说消毒环节要彻底、喂食的桑叶要干净、除沙时机要把握好等等,只要哪个环节没有落实好,那么家蚕的生长发育就可能出现异常,进而会影响最终的收益。小蚕阶段所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养殖户提前掌握了一些技术要点后,操作起来会相对容易些,遇到异常情况时,也不会慌乱,养殖技术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养殖方法。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养蚕过程中,如何饲养小蚕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怎么养蚕,养蚕时期要注意什么?
关于如何养蚕,说实话这个话题有点大,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如果之前没有了解过的,个人觉得可以买一些相关的书籍,学习下理论知识,或者到其他养殖户那干活,养了几季蚕就知道大概了。在农村养蚕,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说,是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途径,管理得当加上蚕茧价格可以的话,一张纸的蚕种可收入2000元左右,如果养5张纸的蚕种,一季蚕的毛收入就在1万元左右,在南方多地一年可以养4季蚕,也就是说通过养蚕毛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当然这只是理想的条件下,想要把蚕养好不是那么简单的,讲究的是“粗中有细”,特别是蚕病预防方面,不能有半点马虎,下面就来说说具体该如何养蚕,以及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如何养蚕?养蚕的具体操作流程,个人认为可以划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养蚕前的准备阶段、小蚕期、大蚕期和上蔟及后期管理,各时期具体操作如下。
一、养蚕前准备阶段
1、要有合适的桑园。按照目前的养蚕模式,养蚕是需要有充足的桑叶的,如果没有桑叶,那就没办法把蚕养好,因此开始养蚕前,要先把桑叶的来源落实好,自家种植桑树时,要注意地块的选择,尽量让桑园连片,这样对于蚕病的预防是有很大帮助的。
2、要有专门养蚕的蚕房。蚕房可以说是养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就跟桑叶一样,如果没有合适的蚕房,蚕就没有栖息的场所。但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来做蚕房,既要考虑采光问题,又要考虑通风保温,蚕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左右,高于28℃或者低于20℃都不利于蚕的正常生长。
3、要有蚕具、蔟具、蚕药等。实际养蚕时,需要不少辅助的东西,像蚕座、蚕架是不可或缺的,还有蚕在5龄后期,需要安排上蔟,此时就要用到蔟具,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方格蔟。同时还得有新鲜的生石灰,以及一些必要的蚕药,比如防僵粉、蜕皮激素等等。
4、预订适量的蚕种。通常情况下,蚕种是需要提前预订的,它不像其他的商品可以随时买到,如果没有提前预订,是没有蚕种的。预订蚕种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比如桑叶数量、劳动力、蚕具等,做到量力而行,特别是不能超出桑叶的供应量,桑叶只够养3张纸的蚕种时,预订蚕种就不能超过这个量。
二、小蚕期
1、蚕种催青、适时收蚁。领到蚕种后,要在蚕房中进行催青处理,这样有利于蚕的整齐度,通常选择上午8点至10点,如果蚕房中温度不够时,要想办法进行升温。当蚕种孵出差不多时,要进行收蚁,收蚁时尽可能一次完成,这样不容易出现大小蚕。
2、做好小蚕期管理。小蚕期是指蚕从1龄长到3龄,这个期间蚕的个头会逐渐长大,桑叶的进食量也逐渐增多,在喂食桑叶时,需要注意桑叶的新鲜度和成熟度,蚕龄越小时,就得喂越嫩的桑叶。同时,要控制好养蚕密度,要多次进行扩座,卫生消毒工作也不能马虎,目前比较倾向于小蚕共育,但这得看实际情况,具备条件的自然是好。
三、大蚕期
1、及时进行除沙、扩座。大蚕期是指蚕在4龄和5龄阶段,该阶段是蚕长的最快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蚕体变大了,此时要注意扩座。一般情况下,扩座是跟除沙一起操作的,养蚕除沙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要把蚕粪、蚕尿、剩余的桑叶等清理干净,给蚕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降低蚕病出现的概率。
2、加大桑叶喂食量。大蚕期桑叶的进食量基本上占据整个蚕期使用量的80%以上,小蚕期需要的桑叶相对较少,此时喂食桑叶就不能按照原来的方式,需要使用老一点的桑叶,靠近枝头的嫩叶就不要采摘,当然要确保桑叶是干净、安全的,含有虫卵、泥沙等异常情况的桑叶不宜使用。
3、控制好蚕房温湿度,避免诱发蚕病。在大蚕期是很容易出现蚕病的,有的可能是前期潜伏了某种病毒,只是在大蚕期表现出来了,有的则是大蚕期诱发出来的,养蚕一旦发病,蚕茧的品质和产量都会有较大的影响。而容易对蚕病有影响的是蚕房内的温湿度,高温高湿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脓蚕、僵蚕等。
四、上蔟及后期管理
1、把握上蔟时机。蚕进入5龄后期,养殖户就得观察熟蚕情况,当发现有10%左右的蚕成熟后,就可以使用蜕皮激素,按照比例兑水喷洒在桑叶上,要不了几个小时,蚕就会开始寻找吐丝作茧的地方。上蔟时机的把握非常关键,过早了影响蚕茧产量,过吃了容易出现柴印茧、双宫茧等。
2、选择合适的蔟具,轻拿轻放。蚕达到上蔟条件时,就需要及时放置蔟具,以便熟蚕吐丝作茧,蔟具的种类比较多,但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方格蔟。同时在放置蔟具前,要进行消毒,一般是清洗干净后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把蔟具放在蚕座里时,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能伤害到蚕体,发现有游离蚕时,要及时挑拣出来。
3、择机摘蚕茧,做好蚕房、蔟具等清扫消毒。蚕上蔟结束后,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得开始摘蚕茧了,摘蚕茧时也有一定的技巧,需要等里面化蛹后才能摘,一般先捏以下蚕茧,有一定的硬度,再剪开看下蚕是否成蚕蛹了。蚕茧摘完后,要及时清扫蚕房、蔟具等,再进行清洗消毒,需要做到里里外外,不留死角,下一季蚕来临之前,还有进行消毒。
养蚕注意事项(1)做好蚕房、蚕具、蔟具等卫生消毒。养蚕有时可以说是要求比较高的,特别是卫生消毒方面,需要做到面面俱到,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哪个环节消毒工作没有做好,蚕就容易得病,稍微轻的会减产,严重的会面临着绝收。因此各龄蚕期消毒工作都得落实到位,不仅要重视蚕房内部的消毒,而且还得注意蚕房周围,蚕沙、蚕具等不可随意堆放在蚕房周边。
(2)根据不同蚕龄控制好桑叶进食量,做到良桑饱食。科学的饲养方法是按需投放桑叶量,既要让蚕吃饱,又要不浪费桑叶,这对养殖户来说是不小的考验,需要了解到1-5龄阶段,蚕所需的桑叶量,平时喂食桑叶时可以观察进食情况,发现剩余的桑叶还有不少,说明给的桑叶多了,桑叶喂食后很快吃光了,那么下次可以适当多些。
(3)注意蚕眠期前后的处理。入眠和起眠是蚕的一种特殊发育方式,每经过一眠蚕就大一龄,养殖户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状态是入眠了,因为蚕进入眠期是不进食桑叶的,而且眠期抵抗力下降,如果没有做好防范,容易影响蚕的正常生长。在入眠前和起眠后,桑叶的喂食量要适当减少,同时要注意除沙,挑出个头偏小的蚕和病蚕。
(4)注意蚕病的预防,提倡综合防治。蚕病的预防可以说是整个养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该环节如果没有处理好,诱发了一些蚕病,那么前期的付出就可能得不到回报。当然在蚕病的预防方面,提倡综合防治,因为大部分蚕病一旦表现出相关症状后,往往是进入晚期,药物很难凑效,只有在前期养蚕时重视卫生消毒、控制好蚕房温湿度,才能降低中招蚕病的概率。
总之,养蚕的过程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很多细节方面需要做好的,需要养殖户具有信心、耐心、细心和恒心。也就是说要能够静下心来,每到一个阶段,就做好相应阶段该做好的事,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只要各环节做好了,最终蚕茧的品质和产量就低不了,养蚕的收益自然会显著提升。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怎么养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蚕宝宝怎么养要浇水吗?
答:不要。
蚕宝宝不用浇水,因为蚕太娇嫩,水会产生霉菌,导致蚕感染霉菌死亡。
蚕宝宝蚕卵孵化的适合温度为25-30度,拿到蚕卵后如温度比较低,可以放进贴身口袋,用体温加热加快孵化。蚕卵孵化期注意也要透气。
蚕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四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蚕以卵越冬,春天桑树萌发时孵化成幼虫,幼虫食桑生长。
蚕宝宝怎么养不会死?
蚕宝宝很娇贵的,养它要十分小心的呵护,首先桑叶不能是潮的,假如是雨天桑叶要晾干了,记得以前养蚕时都用电风扇吹,其次桑田要远离稻田,以防农药,蚕宝宝身上不定时的要用石灰消毒,温度也要保证,不能太冷……总之从孵化出来到结茧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不能有一点马虎的。
土蚕养殖方法?
一、蚕的养殖方法
1、选蚕卵以及孵化
(1)首先需要挑选颗粒圆润的黑色蚕卵,随后将其用纸巾包裹好并放在电热毯等温暖的环境中进行孵化,一般需要1天左右的时间,蚕卵就可孵化完成。
(2)然后把幼蚕放在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纸盒中,注意:纸盒底部应铺有嫩桑叶。
2、喂食
一般每天都需要为蚕提供新鲜的桑叶,同时需将前一天所剩的桑叶清理干净,注意:桑叶上不能有水,因此在饲喂前需将桑叶上的水渍擦干。
3、日常管理
(1)及时清理粪便,为蚕提供干净的生活环境并提供适宜的温度。
(2)养殖过程中需要防治蚂蚁等天敌,保证养殖环境的安全。
4、结茧管理
通常蚕在孵化1个月后就会进入结茧期,因此可在纸盒中放入无叶片且已消过毒的树枝,为蚕制造结茧场地。
二、养蚕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项
1、眠期管理
(1)在蚕进入眠期前需要进行除沙工作,避免蚕粪堆积过多,导致病菌滋生以及蔓延,从而在蚕眠期时侵入蚕体,使其患病。
(2)蚕在进入眠期前还需让其饱食,因为蚕在眠期不食也不动,需要靠在眠前所吃的桑叶维持生命活动,所以需要饱食就眠,若没有给足桑叶,会导致蚕体质弱,抗性差,容易患上疾病。
(3)眠期的蚕对于外来干扰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需要注意眠中保护。
2、保持合适的温湿度
(1)蚕是变温动物,生长适温为20-30℃,因此需要根据季节以及天气情况保持蚕室有适宜的温湿度,春季多遇低温多湿气候,需要注意补温排湿,而夏季高温多湿,需要注意降温排湿,保证蚕室有流动的空气。
(2)秋天的天气较为干燥,因此需要结合消毒进行补湿,可用新鲜石灰粉和漂白粉兑水喷洒在地面和墙面,保证蚕室的湿润,避免蚕出现蜕皮困难和半蜕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