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泥鳅苗为什么死亡

泥鳅苗为什么死亡

时间2023-01-07 11:57:03发布德德沐农业分类水产浏览142
通常泥鳅寿命与水质的好坏、池底是否有淤泥以及病害有关,可减少投喂量并注入新水补充氧气2、泥鳅养殖如何日常管理?1、鳅种放养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80~300公斤,鱼苗长到1厘米时即可转入到鱼种池中...

泥鳅苗为什么死亡,不给泥鳅喂食不换水能活几年?

命一般有4-6年,因为其适应力强,所以个别泥鳅也能活10年左右。通常泥鳅寿命与水质的好坏、池底是否有淤泥以及病害有关,当水质差且水中没有足够的氧气,泥鳅便会游到水面浮头吞气,当缺氧的时间过长,泥鳅就容易死亡,因此在出现浮头现象后,可减少投喂量并注入新水补充氧气

泥鳅养殖如何日常管理?

泥鳅市场价格稳定,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也比一般的水产养殖高,但是养殖泥鳅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我们在养殖泥鳅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饲养池建造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1、鳅种放养

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80~300公斤,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在水温10~15℃时,浸泡消毒15~25分钟。

鳅苗孵出3天开始摄食。此时应投喂煮熟研碎的蛋黄或鱼粉悬浮液,一日数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限。过2天~3天改投水蚤、轮虫、捣碎的丝蚯蚓或蚕蛹等。经10天左右的培育,鱼苗长到1厘米时即可转入到鱼种池中饲养。

泥鳅是喜温的鱼类,最适宜的水温在25-28度,在这个温度内泥鳅的活跃度高所以摄入的食物多,它就能快速生长。

2、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二至三龄的泥鳅性成熟,水温在二十五度左右为最佳,四到九月都可以繁殖,五月下旬到六月下旬是盛产期。

3、日常管理

泥鳅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才能获得较高成活率和产量,特别是在当前高温多雨的季节。在暴风雨期间,塘基或田埂单薄处最容易逃鱼,因此,在放养前要将塘基或田埂加固夯实,在雨季要加强巡视,如发现有裂缝处要及时填补。在进排水口要加固栏栅,以防鱼逃逸。同时在暴雨过后,要及时排出内涝水。

红尾鳅养殖方法?

1.池塘养殖: 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

设置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泥鳅苗入池前,也应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待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每亩放养30-50公斤,有丰富水源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 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投喂量可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5-6月为鳅体重的4%一5%;7—8月为8%一10%;9—10月为5%一6%。池塘内要搭设饵料台,饵料要投到食台上,每池可根据大小设3—4个饵料台。一般以投饵后2—4小时吃完为度,还要每隔3-5天清洗一次饵料台,以防疾病发生。池塘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2.池塘混养: 即和其它鱼类混养。如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混养。这种养殖方式其选塘、清塘,消毒、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混养的优点是: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

3.稻田养殖: 我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1)稻田选择。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2)放养与管理。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其饵料种类可以农副产品为主,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粉即可。后期可在集鱼坑多投喂一些饵料,利于集中捕捞。

4.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最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

5.坑塘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一般常规鱼类在这种坑塘中会因有机质过多、溶氧不足而导致缺氧死亡。泥鳅因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而在这种坑塘中生长良好。坑塘养鳅,每千方米可放养120尾左右,其管理方法亦与池塘养殖相同

养小龙虾田间很多泥鳅怎么办?

1.养龙虾,尤其在孵苗阶段,如果虾田里无论是泥鳅过多,还是黄鳝过多,还是其它野杂鱼过多都会对孵苗不利,因为它们会捕食龙虾幼苗,这直接会影响到后续虾苗的多寡;

2.对于这种泥鳅很多的情况,可以使用茶枯进行杀灭,因为泥鳅、黄鳝和其它野杂鱼的血液属于红细胞,而龙虾属于蓝细胞,茶枯对红细胞有剧毒,不影响蓝细胞;

3.使用茶枯的时间段一般在当年的放种虾前和第二年的放苗前,因为泥鳅、黄鳝和其它野杂鱼不仅仅会捕食龙虾幼苗,还是争夺龙虾饲料,因为为了降低龙虾育苗损失和饲料损失,这两个时间段都务必使用茶枯杀一下;

4.使用茶枯杀完后,毒死掉的泥鳅及野杂鱼要及时捞除掉,一方面以免腐烂坏水,另一方面减少有害菌的滋生,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解毒,加强水质调理;

5.为了杜绝泥鳅及野杂鱼以及卵进入到虾田,进水口的管道要注意套上双层80-100目密网,平时也要注意巡塘检查是否有漏水口,有则及时堵住,总之尽量杜绝,尽管不能完全阻碍。

泥鳅苗太多?

泥鳅苗太多,不长怎么办?

感觉题主不是养泥鳅的或者是才刚入水产行业的人,要不这种问题不会拿到这里来说,这个是水产养殖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您所说的太多这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最好是说一下当时一亩水面放了多少苗,这个才能好说。国;另外泥鳅不长也不全是因为泥鳅密度高的原因,这个是各方面引起的,在这里做为养了几年泥鳅的踏火来给您点建议?

调整密度:如果塘多的话可以将各个塘的密度作个调整,让各个塘的密度都大体差不多,这样更好管理,如果塘口好的话,台湾泥鳅一亩放3-5万的寸片是完全没问题的,踏火曾一亩放过8万尾(您所说的过密有没有超过每亩5万尾这个数?),本地泥鳅的话每亩放5-8万尾寸片是正常操作。如果密度比这高出太多的话可以考虑分塘或出售一部大的都可以,但这季节价格低建议先压着养。

调好水位:所谓宽水养大鱼,如果密度确实过高的话,可以将塘口水位加到最深,这样可以增加整个水体的空间,以起到减少密度的作用。合理选择饲料:密度可以影响到鱼的生长这个没错,但鱼不长也不能全怪密度过高,有时饲料占很大原因,因此在选择饲料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不能一味地贪图便宜,这样很易因小失大。

合理投喂和调水:为何要将这两者放一起来说呢,因为密度高了的话要想养好鱼这两个是分不开的,密度大喂的多这时水质很易变坏,因此平时要注意多换水及适时用药来改底、调水,而当水质好的情况下则要伺机加强投喂,所以说这两者是分不开的。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泥鳅为什么
三浴养殖法,给你的兰花洗个澡泥鳅为什么要夏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