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的裸藻怎么治
鱼塘的裸藻怎么治,鱼塘浑浊裸藻爆发怎么办?
1、生物防治方法
(1)在池塘中移栽适量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草鱼池塘以移栽浮莲为宜)。
(2)进水20-50cm(水中含有丰富的硅藻、绿藻),然后施加生物肥,培养其它的藻类。
(3)在池塘中合理套养鲢鱼、鳙鱼和罗非鱼等滤食性鱼类。
2、物理防治方法
(1)经常更换新水,保证池塘水质清新,可以有效抑制裸藻大量繁殖(裸藻水华初期形成后,立即换水30-50%)。
(2)在每天的下午5-6点,准备一个密布网,在水中捕捞裸藻,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裸藻数量。
(3)每天的中午12点至下午的1点,开启增氧机1-2小时左右。
(4)使用絮凝剂。
3、化学防治方法
(1)裸藻对于水体的ph比较敏感,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水体ph来控制裸藻数量。一般情况下,每亩池塘使用20kg的生石灰(如果是盐碱地,不宜使用)。
水面漂浮的各种颜色的藻类水华应如何如理?
进入夏季,高温高热下,除了容易在水面滋生蓝藻外,养殖户们还经常会碰到漂在水面上的各种各样颜色的藻类水华,这些水华中,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还有铁锈色的,最难看的就是由角甲藻引起的黑色水体,就像臭水沟里的水色,看上去极不舒服。
形成这些藻类水华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这些藻类,大多虑食性鱼类不吃,即使吃了也不消化。所以稍有一点,就容易形成优势种群。在对水体营养、光照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当光照强度在这些藻类的适宜强度范围内时,这些藻类就运动至水体的表面,在水面上形成厚厚的一层。所以,根据光照强度的不同,有时是上午有,有时又是下午有。
处理的办法:
过去传统的办法就是用硫酸铜杀,但硫酸铜会对水体中所有的藻类都有影响,而且有时候,把其他有益藻类杀死了,但想杀的目标藻类却仍然存在,效果有时候不见得好。如果有显微镜,对于椭圆形的裸藻,也是有专门的针对性药物可以杀,但对甲藻作用效果不是那么明显。
在杀藻中,要注意的是,切忌想一次性杀完。杀藻是风险很高的,原因是容易引起缺氧。鱼塘溶氧的主要来源于藻类光合作用,为了去处理这一部分藻类,当全池施药时,一旦所有的藻类死亡,那会给池塘带来灾害性的结果。最先表现出的就是缺氧浮头,当藻类死了还会继续消耗氧气,进一步加速缺氧;同时藻类在死亡时,分解过程中,还会产生毒素,引起鱼中毒。所以用药都是局部用药,在下风口,一次用三分之一,连续几次使用,让有害藻类逐渐减少。
处理中,我发现先用改底药,然后解毒并结合调水,一些轻微的有害藻类水华就能抑制住。具体用法是:可用底质改良剂“超强底改”改善底质,在改底的同时也要注意稳定水质,一公斤四亩,配合解毒净水宝一公斤也是四亩,用微生态制剂“益菌能”(适当用“超强氧”增氧)来调节水质,使有益菌群占优势,营造一个适于鱼类健康生长的水环境,这样也是不错的。有关更多的相关资讯,可以随时联系我咨询
海藻生长过程?
海藻根据生长地点温度的差异可分为3种类型:①冷水性种。生长和生殖最适温小於4℃,其下又可分为适温为0℃左右的寒带种及适温为0~4℃的亚寒带种。②温水性种。生长和生殖的最适温为4~20℃,其下又可分为适温为4~12℃的冷温带种和适温为12~20℃的暖温带种。③暖水性种。生长和生殖适温大於20℃,又可分适温为20~25℃的亚热带种及适温大於25℃的热带种。多数海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在海水温度变化大的海区,一年中种类的变化很大,冬天有冷水性藻类,夏天有温水性藻类,它们能在较短的适温时间内完成生命周期。但有些底栖海藻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如石蓴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全年生长。淡水藻中多数硅藻和金藻类在春天和秋天出现,属於狭冷性种;有些蓝藻和绿藻仅在夏天水温较高时出现,为狭温性种。
光照是决定藻类垂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水体对光线的吸收能力很强,湖泊10米深处的光强仅为水表面的10%;海洋100米深处的光强仅为水表面的1%;而且由於海水易於吸收长波光,还造成各水层的光谱差异。各种藻类对光强和光谱的要求不同,绿藻一般生活於水表层,而红藻、褐藻则能利用绿、黄、橙等短波光线,可在深水中生活。水体的化学性质也是藻类出现及其种类组成的重要因素。如蓝藻、裸藻容易在富营养水体中大量出现,并时常形成水华;硅藻和金藻常大量存在於山区贫营养的湖泊中;绿球藻类和隐藻类在小型池塘中常大量出现。此外,生活於同一水域的各藻类相互间的影响对它们的出现和繁盛也有重要作用,某些藻类能分泌物质抑制其他藻类的形成和发展。连续雨后塘角塘边水变红?
养殖水体水变成砖红色、黑褐色、酱油色的原因,一般是水中有大量的原生动物、裸藻、鞭毛藻(甲藻和金藻)等赤潮生物的繁殖造成的。
有些鞭毛藻会分泌毒素,使水中的虾蟹鱼等中毒死亡,要加强解毒、改底,以鞭毛藻为主的池塘容易缺氧底质更容易发臭,还要加强增氧。
鱼塘水面呈铁锈为什么?
水体铁锈水的成因:主要有
一是养殖水体中裸藻的过度繁殖,导致水体的表层或者整个水体呈红褐色,俗称“铁锈色”、“铁锈水”,属于一种清瘦的水质,水表层具铁锈色油膜,有黏性,以变形裸藻和血红裸藻为优势种,因其色素为红色或橘黄色,加之趋光性强,常呈红色或褐红色,并聚集在水面表层,形成浮膜,多出现于在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时节,形成后,水面覆盖率可达30%~100%,这种水华还常有“晴红阴绿”、“昼红夜绿”、“朝红夕绿”的变化。
二是养殖水体的底泥中的铁超标,随着底质的渗出进入到养殖水体,造成养殖水体中的铁超标。
三是使用了地下水作为水源水,地下水中的铁超标,这种情况通常可以见到池塘的进水管道发红或者发黄。
具体区分主要看2点,取水镜检,在显微镜底下,如果是水样中裸甲藻占优势,说明导致水体铁锈水的成因是裸甲藻的过度繁殖。如果不是,就说明是养殖水体中铁的含量超标造成的。
二是铁含量超标引发的铁锈水通常发生在抽取地下水做水源,池塘底部有水渗出或者靠近海边的红树林地带。
养殖水体铁锈水的危害
1,裸藻大量繁殖形成的铁锈水对养殖的危害主要有,在水体表面形成的油膜阻碍了油膜以下的水体接受到光照,阻碍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油膜的存在也影响水体鱼空气的接触,导致水体溶氧的降低。裸藻大量死亡后产生的藻毒素对水生动物的毒害作用,导致水生动物的厌食,生长缓慢。
2,养殖水体中的铁含量超标导致鱼虾的慢性中毒,生理机能受影响,对呼吸器官的腐蚀,影响水生动物的呼吸和摄食,生长缓慢等。由于养殖水体中的重金属超标,导致水体的藻类很难生长起来,肥水困难。
养殖水体铁锈水的处理
1,裸藻大量繁殖引起的铁锈水的处理:
使用红水灭 {杨凌乾尔坤生产} 兑水全塘泼洒然后解毒,分解,培养有益藻类。
2,重金属超标导致的铁锈水
使用黑坑2号干撒化学处理地质,而后用水里爽兑水全塘泼洒泼洒,吸附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