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什么颜色
水肥时鱼饵怎么调?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水肥,顾名思义是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藻类、浮游生物等有机物,营养成分丰富。作钓时,水质的肥瘦很容易进行辨别,常规情况下水色为碧绿或深褐色,水体中带有浓郁的藻腥气则多是肥水的表现。那么水肥时鱼饵该怎样调整呢?本篇,结合实际作钓经验咱们来聊聊这一话题。
肥水钓场,鱼类的习性分析通常,夏季是水体富含养份最高的时期,且常见于自然环境下的河流、池塘等小型水域。彼时蚊虫的大量繁殖,藻类的衰败等无疑给鱼类的摄食提供了方便。
以本地大龙湖支流为例,该水域资源丰富,鲤鱼、鲫鱼、翘嘴、白条等密度较大,缺点是水质偏肥。随手打一盆开饵水,肉眼即可识别大量的浮游生物以及蚊虫退下的躯壳等。不仅如此,作为城市景观河道,该水域周边多为绿色植被、树木,水底堆积了大量的落叶、水草等腐殖物质,水体颜色为深褐色,水质肥沃程度可想而知。
那么生活在这种水域的鱼类习性又会有哪些变化呢?从实际作钓经验来看,一是鱼类可选择的食物较为丰富,包括水体中的藻类、浮游生物以及岸边的花果、草籽、昆虫等都是摄食的主要来源,所以其摄食性更偏向于天然的动植物蛋白;二是以上列举的食物多为微粒、细小的状态,鱼类对于饵料的适口性要求比较高,常有轻口的表现;三是藻类、腐殖物较多的水域常会有溶氧量不足的现象,鱼类开口率降低甚至会有离底上浮的表现。(下图为钓场实景图)
肥水钓场,用饵的分析与使用根据前文所述可以得出结论,肥水钓场的鱼类具有开口弱、摄食性偏天然、对饵料的适口性要求较高等特点,给予我们的用饵奠定了基础。具体分析:
首先是开口弱的问题,通常夏季的高温、低气压以及藻类、腐殖物较多会使水底的溶氧量将低,鱼类的开口较弱或离底上浮。那么除了严重的缺氧浮头之外,使用麝香型酒米打窝可适当的缓解这一现象。麝香浓郁的味型可刺激鲫鱼中枢神经,使其处于兴奋状态增加开口率。此外,也可以在饵料中添加麝香米促使鱼类进食。
其次是口味偏自然的问题,实际上水质偏肥时,使用蚯蚓、玉米、麦粒等纯天然饵料更符合鱼类的摄食性。然而以上饵料皆缺少诱鱼性,需要配合窝料以及逗钓来使用,这一点倒不如商品饵的诱钓效果突出。
关于商品饵的使用,目前多数钓鱼类文章推荐使用味型清淡或纯香的饵料作钓肥水,但经笔者测试实际效果却并非如此,最根本的变化是使用含有腥味元素的香腥型饵料,小杂鱼的鱼口较多且能够钓获鲫鱼,改为清淡、纯香的饵料后鱼口却逐渐减少直至停口,后期笔者又经过多次验证,直接使用纯香、清淡的饵料诱钓效果确实不及前者。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诸如腥香或香腥类饵料多为麸类、虾粉、薯粉、促食剂组成,其中谷物原料以及虾腥的味型符合自然水域食物的特性,此外,多数淡水鱼类对于腥味的需求属于原始的本能,腥味代表了动物蛋白的摄入,更容易唤起其摄食的欲望。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在夏季作钓时更偏爱使用主香淡腥的饵料,比如60%的九一八野战+30%的蓝鲫香腥版+10%的速攻2号,九一八亦可用大板鲫、疯钓鲫、奶香鲫等香型饵料代替。总之,腥味素是作钓肥水时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是添加比例多少而已。
最后是适口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来自与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线组、鱼钩要小,较大的线组与鱼钩很容易导致挡口,常规情况下1.5号主线、0.8号子线、5号溪流钩的搭配即可在野钓的环境下大小兼顾。二是使用拉饵作钓,拉饵具有饵团小、比重轻、附钩性强等特点,可对应肥水鱼类开口轻、适口性高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拉饵中添加新四季、速攻2号等状态饵,可使饵料蓬松以及增加溶散性。
延伸阅读:以上内容主要阐述的是在自然水域水质偏肥的前提下用饵的调整,此外,一些水库、养殖池塘等管理场还存在抛洒生物化肥、动物粪便等用于人工增肥,那么在上述饵料调整的基础上,还需要避开增肥后数天的闭口期方可选择出钓。
关于最后的总结本文重点回顾:一、肥水水域的鱼类具有开口弱、摄食性偏天然、对饵料的适口性要求较高等特点;二、使用麝香型酒米可缓解因水底溶氧量不足产生开口弱的问题;三、肥水塘作钓宜使用天然的饵料,商品饵则适合使用主香淡腥饵料;四、以小钩细线搭配、拉饵的方式作钓,饵料则更具有适口性。以上内容便是笔者结合实际作钓经验做出的回答,希望给钓友的作钓带来帮助。
原创:乐园之失,欢迎关注留言互动,感谢阅读!
深秋肥水怎样钓鲫鱼?
肥水鱼比较难钓,主要是肥水中天然饵食充足,鱼儿吃食比较挑剔。如果你未摸清楚该肥水塘中鲫鱼的对鱼饵的偏好,就不会有好的收获。
钓鱼和天气是密不可分的,瞅准出钓时机。如天气晴朗,而且还有二三级风,钓下风口的顺风方向。平时溶氧不足的肥水塘,这时溶氧量骤增,鱼儿异常活跃,是钓鲫的大好时机。
肥水塘水质比较肥应该会有很厚的淤泥,可以钓离底尝试一下,在挂上钓饵找底后将浮漂下移10-15cm开始试钓。另外水下生物很丰富,鱼儿有足够的营养,没有特殊的味型钓饵是很难开口的,这是关键。
饵料要用对, 深秋天气变凉,但是肥水中没有必要用太腥的饵料,可以尝试一下香甜味型的钓饵,稍微加一点高蛋白的饵料在里面,只需一点点就可以了。若没口继续换味型,在换上淡香本味的鱼饵,钓鲫鱼要多做尝试才可以。我一般用的是野战蓝鲫、化氏的大板鲫、4#、6#。大板鲫50%、4#30%、6#是浓腥,加5%–10%,野战蓝鲫加10%,在加少许拉丝粉!如果没有顿口或者顶漂,那就抓小动作也可以,抛竿频率要打起来。
另外一种饵料我们这里叫沾粉,沾小米用,是一种纯素饵,可以避开小杂鱼,也是可以的!
上图是我十多天前在我们这里的一条河里钓的,就是用我上面的配方,就是拉饵+沾粉+蚯蚓,拉饵没有口了就用沾粉,沾粉没有口了就用蚯蚓,蚯蚓招小杂鱼了再换上沾粉或拉饵,钓无定法,灵活运用!!!
欢迎批评指正,如果回答对你有用,更希望你能点赞、关注、分享,谢谢!!!
冬天鱼塘水变黑怎么办?
冬天鱼塘水变黑怎么办?
做水产养殖的都知道,一般的鱼塘到冬季之后水质很易出现变黑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有时会很难改变。那么在养鱼时在冬季遇到鱼塘水变黑怎么去办好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去了解下鱼塘里的水质为什么会变黑,知道原因之后再去处理时就好多了。正常来说,冬季水质出现变黑主要有以下原因:
鱼塘底质黑:一般鱼塘的底质都是黑色的,到冬季之后因气温下降水温相对来说也比较低,这时水中的浮游生物繁殖也会慢很多,从而导致水体的透时度上升,这时若塘底是黑色的时则整个水体看上去也是发黑的,特别是水位浅的鱼塘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这一情况则问题不是很大,平时多注意一下水质变化就可以了。
藻类出现变化:在低水温季节里,或者是刚消毒后加好水的鱼塘,通常都是利于硅藻的繁殖,塘里的硅藻一多水质便会呈现褐色,远看也像黑色。其实这种情况只要水中的氨这些不偏高的话,也是没多大问题,一般只要水温一升高,到时通过换水则可以将水变绿。水中的有害物过多:这是最危害的一种情况,其原因就是水中的有机质过多,一到低温季节之后有机质分解变慢,这时会导致有机质进一步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水中的溶氧不够,水中的氨氮和硫化物之类的对鱼有害的物会质升高,这时水色变黑。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直接用水质测试剂来检测水质时可以得出数据,如是这种情况则建议平时勤换水,严重的话在温度稍高的晴天中午用药物来改底会有很好的效果。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龙虾塘水色是棕色好吗?怎么办?
龙虾塘水色是棕色好吗?怎么办?
龙虾塘里的水质好不好,有时也不能单看水的颜色,而要从多方面来综合考量才行,正常来说龙虾塘的水以嫩(草)绿为好,这种水通常水体中溶氧高,水中的藻类活度好,但是我们不可能每个塘的水质都能达到这种状态的,因此只能退而求次,只要水对龙虾没有过多的危害我们都可以接受,正如您所问龙虾塘水色为棕色好不好?踏火的看法是:
如果是稻虾轮作模式,在放虾前田中有稻草或是其它杂草之类的,这时水质出现这种情况后,需要小心,很可能是草腐烂之后温度一高很容易出现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过多(主要是氨),这时水会呈棕褐色,对于这样的水质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大量换水,如果没有放虾之前出现这种情况可将水全部换掉都可以,同时在塘里加芽孢杆菌来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如果已放了虾在塘里除了换水、用益生菌外,还需要注意水体增氧,通常这种情况下水体中的氧很低的,如不增氧的话水质易出现进一步恶化。
如果不是稻虾轮作的池,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塘里的水质过老了,平时没有及时换水,但只要之前水质是正常的话,一般没有多大问题,这种季节的话很可能是隐藻或实球藻之类的藻类在水体中占优势,这种水体相对来说问题不大,只是过老。但虽要注意的是要看下水中的水草有没有问题,有时水草过多死掉后水也会变成这样,所以这个一定要区分开来。另外也可以根据虾的活动情况来判断水质的好坏,当水质异常时虾是很喜欢爬上岸边或水草上来的。所以说水好不好有时不能单从水的颜色上来看,而是要从各方面来综合判断。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可供您参考使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肥水是什么是藻吗那藻对虾是什么作用菌又?
肥水培养藻类,培养出来的绿色的都是藻类,春天茶褐色的也是藻类,藻类作用很多,给池塘提供氧气,给虾吃,分解水里脏东西,菌和藻类作用差不多,但是可以人为的补充,比较好控制,有益菌有个作用可以防病,抑制其他有害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