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林园艺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

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

时间2022-12-28 13:30:03发布创作者阿飞分类园林园艺浏览64
中式园林的特点有长廊、拱桥、楼台、亭榭、湖水石、树、竹、山、水等。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园林微地形施工方法?是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现状。园林地形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

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都有哪些?

从大范围来看就有:铺地、绿化、道路、园建、小品、水系等。细分下去:铺地包括 铺装的材质(如石材、红砖、沙地等) 铺装的样式; 绿化 :花草树木 园建:亭台楼榭 小品:花钵 雕塑 汀步 栏杆 座椅等等。在设计中采用不同的元素,会营造不同的风格。比如日式园林的特点:碎石、残木、青苔 植物:松柏、红枫 。 中式园林的特点有长廊、拱桥、楼台、亭榭、湖水石、树、竹、山、水等。在比如地中海风格的特点 白墙,红砖,拱门,沙石,游泳池 植物:开放式的草地 藤木。

一.筑山:山要表现的很自然,筑山是造园最主要的构景要素之一。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山"虽然有真山,但大多部分还是以假山为主。包括土山、石山及土石山,能够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的假山,主要是指石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个突出标志。为表现自然,叠山是造园最主要的要素之一。因此,成功的假山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缩写,是在小地段内展现出的咫尺山林和千岩万壑。

二.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1.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谢,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2.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3.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植物: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古典园林,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技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

四.建筑: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古典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航、亭、廊、桥、墙等。

五.书画:每个园林建成后,园主总要邀集一些文人,根据园主的立意和园林的景象,给园林和建筑物命名,并配以匾额题词、楹联诗文及刻石。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

园林微地形施工方法?

园林微地形”是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现状。本文就园林微地形的施工办法进行了简单阐述。

园林地形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园林微地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现状。在造园工程中,适宜的微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1.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原则

园林绿地可分自然式、平板式、台阶式、混合式等几种微地形模式。根据作者多年探究,根据其功效对不同微地形模式提出以下处理原则。

1.1结合自然地形、充分体现自然风貌自然是最好的景观,结合景点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体现乡土风貌和地表特征,切实做到顺应自然、返朴归真、就地取材、追求天趣。

1.2以小见大,适当造景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地表特征,为景观变化提供了依托的基质。在较大的场景中需要宽广平坦的绿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来展现宏伟壮观的场景;但在较小范围,可从水平和垂直两维空间打破整洁划一的感觉。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以创造更多的层次和空间,以精、巧形成景观精华。

1.3因景制宜,融建筑于自然景色和地形之中地形景观必须和景园建筑景观相协调,以消除建筑和环境的界限,协调建筑和周边环境,使建筑、地形和绿化景观融为一体,体现返朴归真、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心理。

2.微地形运用处理的技巧

不同的绿地有不同的微地形处理技巧。就笔者多年的探究,特以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为例探索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技巧。

2.1公共绿地

2.1.1路堤路堤是联系水和绿地的媒介,是现代城市中滨水绿地景观的常见园林地形要素。把路堤处理成微倾斜状、采用沙滩或草地模式使路堤缓缓延伸到水面,打破绿地和水的界面;或把路堤做成台阶式,并把台阶直接延伸到水中以提供人们戏水的可能,可以使人亲临水体,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2.1.2人工水系园林绿地的人工水系一般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规则式水体如喷泉等,其轮廓可处理成几何式,水岸整洁;驳岸常采用条石或瓷砖砌成规则式,垂直于池底,此形式多见于喷泉水景中。

自然式水体讲究“疏水之去由,察源之来历”,需要设计者对天然水体查看提炼,求得“神似”而非“形似”,以人工水面创造出近似于自然水系的效果。为避免水出无源,通常将水的轮廓处理成自然曲折、时隐时露、水岸为自然曲折的倾斜坡地。如设计成人工沙滩或草地缓缓倾斜延伸入水体中,驳岸主要用鹅卵石或石矶等天然材料修砌。宽广的水体还可创造洲、渚、滩等景观;狭窄的水体可形成瀑布、跌水,地泉等水体景观,使水具自然河流之秀色,潺潺山溪之灵性。

混合式水系的处理要因地制宜或根据造景需要,如在建筑四周,可用条石砌成直线或折线驳岸,而稍偏远的地方可处理成自然式以增加野趣,提高水体的欣赏性和艺术性。

2.1.2广场绿地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间,故有城市“起居室”和“客厅”的美誉。

在广场绿地设计中,往往对地形进行抬升和下降处理,以体现或表现不同景观。对纪念性园林,如纪念碑、塔、雕塑或主题标志性建筑的地形常作抬升处理,以体现崇高、宏伟和肃穆感,使观者油然而生一种崇拜之情。水景可高可低,喷泉池宜高或平,旱地喷泉则宜下沉,以仰视体现高大和壮观,以平视体现其平和而亲近,以俯视体现其生动活泼。对无主景的公共休闲广场常做成下降地形,如建造下沉式广场以交汇视线景观来营造群众文化表演和休闲乘坐的景点设施。

2.1.4街道绿地街道绿化是街道景观的要素,要使相对狭长、单调、封闭的道路上具有上乘的景观效果,立面空间至关重要。除了植物的高矮搭配,适当的地形处理也非常重要。整地时把地表做成“龟背状”或楔状,不仅可以增强道路的连续性、方向性,满足排水、地下管线、管沟的布置需要,丰富立面上的景观层次;又有利于阻止尾气、粉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扩散,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2.2居住区绿化的微地形处理由于居住区地域有限,且各种暴露的地面建筑设施较多,常使绿地显得小而零碎。一幢长42m、宽12m,总占地面积为1527.5m2的楼房,其建筑占地504m2,它的建筑散水为88.96m2,水电气检查井为9.04m2,化粪池18m2,后三项地面附属建筑合计占地7.52%.合理绿化这7.52%的面积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工作。解决这7.52%的面积绿化新问题既可解决国家园林城市30%绿地标准中的25%.由此可见居住区环境的微地形处理是挖潜力,找绿源的一项有效办法,对居住区的环境治理也极有意义。

2.2.1窨井、化粪池、建筑散水的处理生硬的窨井、化类池盖板和建筑散水常被认为是园中的一大败景,因为无论从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和四周景观格格不入。通过微地形处理可能有效改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中常采用花卉或绿篱、藤蔓植物、花坛的植物景观进行遮盖处理窨井、化粪池盖板和建筑散水。假如通过在窨井、化粪池盖板和建筑散水上置石或架空成微地形处理手法,则可使其和四周景致更加协调。

2.2.2园路在居住区、动态交通、游路设计中常见。园路的微地形处理上,可造成适当的地形起伏,或形成步道台阶以缓冲平坦路面,调节游人的步伐、缓解疲惫。园路两侧的地势呈起伏状,既满足了排水,又使道路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采用不同材料点化路面,如用卵石或用卵石拼成不同图案铺地,可从色彩、造型上丰富园林景观,且有利于健身;如用碎瓷砖铺地,既可充分利用材料又可增加园林景观色彩。

2.2.3楼梯下部楼梯下部空间一般比较狭小、阴暗潮湿,经常形成卫生死角,常被称为被遗忘的角落。经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则可使这个角落形成一定的视觉景观。可采用日本枯山水园林的手法,在楼梯下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景观,配以彩色灯光照明,颇具写意韵味。也可使楼梯下的地形呈自然起伏,配置耐荫植物、园林设施,形成精巧的微型园林景观。

2.2.4中庭、天井中庭、天井一般是视线比较集中的地方。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要使景观丰富而又不显得拥挤,可依不同的景观设计作微地形处理。结合建筑户型,在中庭、天井开挖规则式或自然式水池,营建喷泉、跌水、地泉、小溪流、水石等水体景观,引水入户,使人更加贴近自然。如将地面处理成自然起伏,配上植物,可呈现自然风貌,布满野趣。

2.2.5楼宇之间楼宇之间空间有限,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形成小土包,可代表自然界的山峰;也可形成主峰和副峰遥相呼应,两峰之间的低矮地段自然而然地形成山谷,峰谷相间形成自然山野的微缩景观。把自然搬进家门可做到足不出户便可享受自然之趣,使人居环境和大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

风景园林具体学什么?

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以下职业:

1景观设计:包括设计院和园林企业\工程预算\房地产方向;

2土建施工管理;

3苗圃管理和生产;

4苗木贸易;

5绿化种植;

6物业管理,绿化景观维护;

7旅游区管理;

8景观附属材料或成品生产贸易;

9喷灌设施生产贸易;

10土方施工;

11水景设施和配件生产贸易;

12草坪种植和管理;

13室内花卉租摆管理;

14山石贸易;

15室内装修;

16平面设计;

17导游。

园林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园林植物繁育、养护管理与应用,城乡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 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高考报考园林专业设计一定要有绘画功底?

园林需要画图,主要是画方案图,入学之后会学一定的美术,偏向工科,设计类专业。

园艺不用画图,主要学植物培育方面的内容,属于更偏向农科类的专业。园艺的就业前景我不是很清楚,无法做出正确的解答,抱歉

下面是我在对别人回答中对园林的介绍,希望能有用:

首先,园林是一个设计类专业,应该说更接近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园艺跟这个专业相关,但不相似,设计的东西一般是比较大的方面,比如公园,广场,庭院,也有一些小建筑的设计。通俗的来说,园林设计的人只是设计在一个地方该栽什么植物,大概怎么修剪,设么地方该是道路,设么地方该是亭子,而不去管植物怎么嫁接,怎么育种这类的问题。

学校里学的课程,主要是入学的美术基础,设计初步,之后是手绘表现,同时也在学植物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等植物方面的课程。大三以后以设计类课程为主,主要是园林建筑设计,公园,广场设计,居民区,单位绿化设计等。当然还有所有专业都要学的公共课,英语和政治类课程。

就业形势确实不是很好,但这个专业前途还是明朗的,如果学的很好,可以成为收入很高的设计师;退一步做园林施工也不错;考研可以考景观设计方向,也能有好的发展。当然,如果学不好,就业也是很成问题的,设计,施工,总要会一个方面才能在这个专业就业。毕业后的岗位主要一下几种,1.考公务员进入园林局,稳定的方向,但我不太推荐,浪费人的才华;2.进入设计公司,从事设计,一般只有顶尖的学生才能走的路,很有前途,也很有钱途;3.进行园林施工,施工也不是要你去栽树,而是让你做现场的监理,指挥,做好了也能发财;4.考研,然后留校做教师,学术方面的,但同时也可以再社会上接设计的活,不错的选择。

三大传统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第一,老庄的“无为而治,崇尚自然”之旨影响于园林,表现为园林活动追求天然之趣。其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园林选址很重视因山就水,利用原始地貌,园内建筑更注意收纳、摄取园外之“借景”,使得园内园外两相结合而浑然一体。二是,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宋代园林的天然之趣,更多的则是得之于突出园内的大量的植物配置,绝大部分都以花木种植为主,多运用成片栽植的树木,而构成不同的景域主题,如竹林、梅林、桃林等,也有混交林。

第二,道家强调的“清心寡欲”影响于园林,表现为朴素、简约的风格。造园的诸要素如山形、水体、花木、建筑不追求品类之繁复,不滥用设计之技巧,也不过多地划分景域或景区,建筑的密度低,数量少,个体多于群体,建筑布局着眼于疏,建筑物多用草堂、草庐、草亭等。

园林
多肉怎么拼盘牛蛙一只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