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图谱哪个出版社的最好
园林树木图谱哪个出版社的最好,大学看哪些书比较合适?
我刚看完《平凡的世界》,因为我特别喜欢西北高原的生活(我是南方人),我喜欢西北的那种景,而平凡的世界恰巧是描绘西北的生活,这是它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
书一共有三部,看第一部的时候,就把我吸引住了,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连作业都是匆匆忙忙写的(不要像我这样呀),其实我特别感慨的是孙少安和润叶两个人,原来相爱的两人走不到一起竟那么容易,后来的他们,都选择或被选择了合适,输给了喜欢,各自曲折,各自悲哀。
回过头来,这部书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一群普通的人演绎着悲壮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蒸腾着不平凡的真情。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也会有很多绚丽的花朵悄然的绽放着,你也是那朵绚丽绽放的花。我推荐《平凡的世界》,我们都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小说版权哪里买?
英国DK出版公司:瞄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7月31日,中国国际出版集团邀请十多家世界著名出版机构的同行聚会北京,就对外出版选题策划进行为期一周的研讨。来自英国DK出版公司(英国多林金德斯利有限公司)的版权经理彭恺羚女士也应邀出席。
彭恺羚是她的中文名字,她在英国DK出版公司从事版权贸易工作已经8年。她学习中文只有4年时间,但她的中文发音很标准,和记者交谈起来颇顺畅。采访时间不长,记者却从她对英国DK出版公司的介绍中获得不少启示。
“DK公司的出版目的,就是把每本书卖给10个以上的国家”
英国DK出版公司是一家年轻的出版公司,成立于1974年,1982年才开始自己出书。但是公司的科普、百科、生活等图书畅销全球,其图文并茂的出版风格,影响着世界出版同行。DK公司出版的《急救手册》被翻译成45个国家的文字,在全球发行了上千万册,《摄影全书》、《地球百科》从诞生之日起至今畅销全球。
DK出版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树立了为国际市场出版图文书的出版理念,他们有着鲜明的主张和目的,就是把每本书卖给10个以上的国家。法国是公司最大的版权贸易市场,其他还包括南美洲、亚洲和中国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DK出版公司先后在美国、法国、德国和澳洲成立了分公司。针对不同国家的需要,DK出版公司专门设立了中、韩、西班牙、葡萄牙等十多个不同语种的销售部。
为开拓中国的图书市场,DK出版公司1997年在北京设立了办事机构,主要加强与中国出版社进行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妈妈宝贝》在中国定价168元,已经卖出12万册;《阶梯儿童百科全书》定价350元,在中国销售10万册以上。
DK出版公司1992年开始连续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与中国的出版社进行版权交易。现在,每年有50到100种图书出版到中国。他们根据图书种类的不同,和中国五六十家出版社开展了合作,如浙江少儿出版社、接力出版社、上海少儿出版社、上海科普出版社、希望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时尚》、《瑞丽》等。
今年9月,DK出版公司的中文网站即将开通,这一做法在英国乃至其他国家的出版界是不多见的。DK出版公司的中文网站将向读者介绍已经在中国出版的图书,方便中国读者了解图书的内容,了解中国哪家出版社出版了DK的图书,还将为中国出版同行提供公司最新资讯,如新书计划、在国外的发行情况。此举无疑拉近了国际著名的出版公司与普通中国读者的距离,与中国出版同行的距离。
“正准备出版全面介绍中国人当代生活的书”
对中国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有关中国的选题开始为国际出版界重视。彭恺羚女士告诉记者,DK出版公司正准备出版一部全面揭示中国人当代生活的书。他们邀请了中国专家和老百姓来谈他们的生活,试图向英国读者来介绍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况。DK出版公司也在利用自身优势,和中国出版社合作,出版适合中国题材的图书,如中国园林方面的园艺设计、园艺栽培等。
彭恺羚本人对中国古代汉语和中国当代小说很感兴趣,她正在等《狼图腾》的英文翻译,希望能对照着来看。她愿意看到更多的反映当代中国的作品。
因为有学习汉语的经历,彭恺羚特别指出中文教材的出版应该请英美专家来翻译,这样文字的表达会更准确。
“更多地考虑外国读者的需要和阅读习惯,图片可能是突破”
DK出版公司的两位创建者所创造和追求的彩色图解书,不仅展现了传统图书未曾有的亲和力,也形成出版界无法效仿的独特风格。
DK出版公司二十多年来一直秉承高品质的出版理念,图书内容权威并配有大量珍贵、美观、实用图片,所以他们出版的图书多数能超越语言的障碍,成为版权交易中最受各国买主青睐的对象。对此,彭恺羚女士建议,中国的出版同行应更多地选择适合国外读者需要的选题,图书设计更吻合他们的阅读习惯,比如多些图片、少些文字。“图片不分国界、没有语言障碍,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这可能成为中国图书的突破”。
中国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取之不尽的题材,正在成为世界出版界关注的选题,相信未来的国际图书市场这类中国图书将越来越多,这也是国外越来越多对中国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期待的。(文/陈方 图/武越明)
人文社科四方面的代表书?
42本人文社科好书,与亲们春读好书!
1.《唐诗画谱》
畅销四百余年的风雅读物
诗、书、画、刻合璧的经典之作
“诗诗锦绣,字字珠玑,画画神奇”
书由明代徽州藏书家、刊刻家黄凤池辑录
以“诗中有画”为准绳
遴选出五言唐诗、七言唐诗、六言唐诗
“诗诗锦绣,字字珠玑,画画神奇”
书求名公董其昌、陈继儒挥毫
画请名笔蔡冲寰、唐世贞染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光景如见
2.《宋词画谱》
原名《诗馀画谱》
刊行于万历四十年
以词配画的宋名家词作选本
词、书、画、刻四绝合璧
晚明徽派版画之精粹
书请名公董其昌、陈继儒等
再由徽派木刻家摹刻历代名家画作
一词一图,相映成趣
“案头展玩,流连光景,益浸浸乎情不自已”
开创了中国古代版画的鼎盛时期
3.《四库全书图典》(全12册)
以文津阁本为底本
筛选出手绘插图20593幅
基本呈现《四库全书》所附插图的全貌
含跨页大图812幅,共涉及132部书
经部22部,史部39部,子部62部,集部9部
所涉题材广泛:
易象、天文、数学、植物、器物
肖像、服饰、纹样、山水、方志
建筑、诗词、戏曲、农耕、水利、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4.《四库全书记事》(全4册)
从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两万多张手绘插图中
精选400余幅
根据经史子集进行分类
以宣纸制作成线装笔记本
从装帧和排版上再现《四库全书》的原貌
兼具艺术收藏和书写实用价值
5.《笺谱雅集》
中国笺纸艺术的典藏之作
集历代笺纸之精品
《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笺谱》《北平笺谱》
色彩古雅,图案内容丰富,珍贵异常
成为雕版彩笺的绝唱
保留了民国年间的笺纸全貌
6.《茶典》
2017“中国最美的书”
2018“世界最美的书”
茶文化百科全书
十大名家,“茶”画作汇经典
陈洪绶、唐寅、刘松年、赵原、金农、
王蒙、仇英、文徵明、米芾、苏轼等人的
《品茶图》《事茗图》《卢仝烹茶图》《陆羽烹茶图》
《玉川先生煎茶图》《煮茶图》等传世经典
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八种经典茶书结集
收录《茶经》《茶录》《品茶要录》《宣和北苑贡茶录》
《北苑别录》《东溪试茶录》《续茶经》《煎茶水记》八种茶学经典
只为给爱茶之人奉献
一道兼具古书与现代工艺之美的佳品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
—— 梁实秋
7.《梅花喜神谱》
诗书画合一
一花一画配五言诗一首
精选各色梅花美图100幅
江西铅山连史纸,纸白如玉,传承600余年
朱砂手工刷印,传统线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承1300余年
每本书配梨木雕版一块、注释本一册
专属收藏编号证书
樟木盒装
限量发行999套
兼具纪念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8.《楚辞》——《楚辞集注》《钦定补绘离骚图》合编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开创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
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2000多年前
文学史上瑰丽奇崛的诗篇
900多年前
纵逸隽美的画卷
800多年前
权威详尽的注释
200多年前
乾隆钦定画师手绘插图
囊入1册
诗情、画意、义理皆有之
《流金文丛》(第一辑)
9.《苏雪林日记选》
我行我素言行无忌的女性
苏雪林自幼便喜欢写日记
12岁时的日记遭家人偷阅,她一气焚之
自1937年她恢复记日记,直至终老
她的日记,上不看“天”色,下不看脸色
此岸的鲁郭茅、巴老曹,冰心、钱钟书等
彼岸的胡适、林语堂、梁实秋、谢冰莹
乃至学界蒋梦麟、王世杰(雪艇)、张道藩
以及海外的陈西滢、潘玉良等
这些中国现代文坛的风云人物均有记载
10.《金陵五记》
“比南京人还南京”
六朝古都南京的经典读本
作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汇报》常驻南京的记者
黄裳对金陵的历史、人文、地理及掌故了如指掌
其文得古文之精髓
含今文之韵致
谈古论今,令人回味无穷
11.《旧时淮水东边月》
江南才子用才情和学识撰写的人文小品
列《故人故事》《吃吃喝喝》《坛坛罐罐》等八个栏目
“小疏谈往”等栏目的文字
系卢佶先生刚整理出其父的“新作”
是研究卢氏文学创作不可多得的新史料
12.《漂泊者》
一位只有小学文凭的大师
金克木早年是个少年漂泊者、文丐、译匠
一个以“啃报屁股”为生的穷困潦倒的文学青年
他用以“金”克“木”的精神
成就了自己卓越的学术人生
一本“自传”式的随笔集
13.《杨宪益诗文》
“最后的士大夫”
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全本《红楼梦》《儒林外史》
本书为杨宪益诗文菁华,分为四个栏目
“漏船载酒”主要收录世事沧桑、人生轨迹类文字
“去日苦多”收怀念故人文字
“零墨新笺”收花鸟虫鱼及其他文字
“银翘拾遗”则为诗选
14.《梓室随笔》
跟园林艺术大家陈从周先生一起赏园析美
15万字散文选,分六部分
说园悟趣、赏园析美、梳典拾史
剪烛忆旧、缅师怀友、呼兮吁兮
他并不善于言辩
但他的演讲报告却风趣横生
虽受过许多打击、排挤
但他从没有害人之心
彰显陈先生的人文精神
突出他做人处世的风骨
《杨宪益诗文》 杨宪益 著
《漂泊者》 金克木 著
《金陵五记》 黄 裳 著
《旧时淮水东边月》 卢 前 著
《梓室随笔》 陈从周 著
《苏雪林日记选(1948-1996)》 苏雪林 著
15.《横眉·俯首》
横眉冷对的鲁迅与俯首甘为的许广平之鹣鲽深情
被誉为“民族魂”“民族的脊梁”的鲁迅
为人之厚、处事之忠的许广平
本书收录鲁迅和许广平的散文、杂文、书信等共20万字
鲁迅部分收录散文20篇,杂文25篇
许广平部分收录散文16篇
另收录与胡适、周作人、蔡元培等书信十余通
16.《京腔北韵》
人民艺术家伉俪的北京乡情和京味
老舍、胡絜青都是正宗的老北京
老舍,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胡絜青,书法家、画家、散文家
本书为老舍胡絜青夫妇的散文合集
其中老舍30篇,胡絜青13篇
主要收录了他们怀人忆旧主题的散文
17.《舞台上下》
一对旧时代艺人在新时代至真至性的生命历程
吴祖光,当代中国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
新凤霞,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
他们毕生献给艺术,舞台是他们的立身之所
本书为吴祖光、新凤霞夫妇的散文合集,
齐白石说他们是“夫妻画”,“霞光万道”可谓精辟
18.《沉墨幻彩》
艺坛双子星座的幻彩人生
一册《沉墨幻彩》,半部中国现代绘画史
他们夫妇的作品,如一叶扁舟
引领我们到艺海徜徉
本书为黄苗子和郁风夫妇的合集
收录他们与艺坛人物交往的回忆
齐白石、黄宾虹、沈尹默、张大千、徐悲鸿
李苦禅、林风眠、叶浅予、吴冠中、黄永玉……
19.《击鼓行吟》
击鼓其镗,琴瑟行吟——柏杨张香华的诗性人生
鲁迅精神传承不乏其人,柏杨当算一个
张香华是在柏杨横槊赋诗行进的鼓点中行吟的诗人
本书为柏杨张香华夫妇的散文随笔类合集
展现柏杨横眉怒目的金刚,横扫污浊的战神姿态
也突出他手拨五弦、儿女情长的父亲形象
张香华部分,精选其怀人忆旧的散文
20.《砚田内外》
文学翻译大家伉俪的砚田耕耘人生
萧乾文洁若一辈子都在砚田躬耕
有“一个作坊,两个工匠”之誉
可与《傅雷家书》媲美的亲子书信
与萧乾的相识相知相爱、相濡以沫的心路历程
读出世事的沧桑与变迁
可做历史的脚注
21.《劳工神圣——中国早期社会学的视野》
关于中国早期社会学的学术史研究
重访早期社会学前辈
陶孟和、陈达、费孝通、史国衡、苏汝江、邓中夏
等人关于劳工问题的研究和著述
揭示劳工社会学研究如何逐步发展
对其演变脉络和逻辑进行考察
指出构成劳工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域:
劳工治理与劳工革命
22.《爱欲与共同体》
解读西方近代以来具有典型意义的政治思想
反思自霍布斯以来现代政治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第一章 霍布斯的“恐惧政治学”
第二章 权利、激情与国家
第三章 洛克的“自然状态”神话
第四章 孤独者的政治学
第五章 论作为审美状态的自然状态
第六章 康德的鉴赏判断与审美的政治哲学
第七章 施米特论隐秘的自然状态
第八章 施特劳斯与反启蒙的政治哲学
23.《重新发现法家》
探讨中国法家学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中国近代的法家学研究与法家思想的复兴
这是一项介乎学术史与思想史之间的工作,
以求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中国近代
“法家研究史”“法家评说史”“法家重估史”乃至“法家开新史”
几种主要立场与方法、脉络与路线
24.《传承:认知与宗教人类学的探索》
从认知人类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宗教文化传承
本书的立论基础,源于法国人类学家Dan Sperber在新演化论(Neoevolutionsim)和社会生物(Sociobiology)的启发下提出、倡导的“文化传承(Cultural Transmission)研究”,主张“传承”是解释文化的演化与现状的核心范畴,并进而提出“表征的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Representation)”模型来将其操作化。这也是中文世界里第一本用这一理论视角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宗教现象的人类学著作。
25.《近代中国的司法》
综合运用法律史、比较法学与宪法学的研究方法
贯彻“通过法教义学,超越法教义学”的宗旨
实现多个法学二级学科的交叉整合
26.《早期中国礼的演变:以春秋三传为中心》
古礼具有等级与对等的双重特质
从春秋三传解读中国礼的演变
27.《遗产·空间·新制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社区、人与社会交汇的重要空间
探讨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
中华现代佛学名著
28.《胡适之禅宗考论》
本书以胡适手稿为底本
参考《胡适文存》《胡适口述自传》等著作
从胡适对禅籍、禅史、禅法和禅僧的考据、论述等四个方面入手
选编二十三篇重要著述
勾画出中国禅宗的历史
胡适对中国现代禅宗史研究模式的基本思考和学术结晶
29.《名山游访记》
我国现代佛教记游文学中空前绝后之作
涵括了高鹤年先生58年的行脚生涯
足迹几乎遍及全国
“凡所经过之土地人情,与夫古迹胜境,
及道场寺宇,并高僧名士所有事迹根据,
语言问答,各皆备载”
30.《杨仁山文集》
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父的述志弘法之作
杨仁山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居士佛学家
清朝末年中国佛教复兴的关键人物
也是唯识宗复兴的播种者
他一生十分执着地为弘扬佛教事业而尽心尽力
其学说融贯儒释道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以至整个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1.《佛学大纲》
民国时期最受读者欢迎的佛学入门系统之作
谢无量是近代著名学者
他借鉴西方研究方法
重新审视中国佛教理论
32.《虞愚文集》
令中国因明研究重放光辉,必自此书始
揭开因明学的神秘面纱
因明是古代印度佛家五明之一
“因”是指推理的根据、理由,
“明”是知识、智慧
33.《欧阳渐内学集萃》
近代著名佛学居士欧阳渐佛学研究集萃
反映欧阳先生关于佛教内学的见解
34.《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比较东西方文化异同
中国新儒学开山之作
本书首次出版于1921年
主张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
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
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
35.《八指头陀禅意诗文》
被誉为“当世第一流诗僧”
中国近代禅诗至八指头陀而达于顶峰
八指头陀到底是禅僧,还是诗客?
是出世之和尚,还是救世之怪杰?
此本诗文集将他的灵魂呈现于您面前
36.《章太炎佛学文集》
收录太炎先生佛学论述
反映其佛学思想的全貌
对佛学的考证
对佛教现状的反思
对大众的佛学开示
37.《梅光羲文集》
梅光羲先生一生以法相唯识为弘教之宗趣
本文集收录了梅先生相关专著六种
堪为了解法相之钥
38.《鲁迅是一种力量》
中国鲁迅研究学会会长郑欣淼带您感受鲁迅的力量
为大众读者提供了一个融贯的视角认识鲁迅
“一百年来,讨论鲁迅、研究鲁迅从未停止过。”
39.《飞鸟集》
融汇三位大师三种富蕴美感的经典文本
在天空、草木、阳光、云朵的艺术遐思中
觅得生命与精神的归守之所
流传近一个世纪的“东方叶芝”泰戈尔的哲理短诗
荣获2018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奖
处处呈现出飞鸟的痕迹。以两个线条贯穿全文代表飞鸟的飞行轨迹,也代表着两位翻译家的作品版本。本设计颇具诗意,材质轻巧,契合飞鸟的意象又不露声色。
——2018最美的书组委会
40.《井上有一 ——书法是万人的艺术》
用书写宣泄生命
在二十世纪的日本艺坛,井上有一有“巨匠”之称,他是一位代表了20世纪后期日本的艺术家。井上有一用生命不断完善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他勇于审视自己,反省自我,同时又意识超前,寻求突破。
41.《栋方志功 ——美术与人生》
无限的真实之美
栋方志功(Shiko Munakata,1903-1975)是二十世纪日本现代版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小向往艺术,渴望学习西方现代艺术,创造新的日本绘画,追求实现一种“无限的真实之美”。本书是栋方志功的评传,也是研究栋方志功生平和版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42.《八木一夫 —— 现代陶艺》
日本陶艺从传统器物性向非实用前卫性转型的关键人物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陶艺迎来蜕变的时候,那就是八木一夫的登场。他把陶泥自由地捏成了无用之用的陈设品,是为“陈设陶”,对陶瓷从杯盘碗碟等实用工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向造型艺术的过程,踏出了划时代的一步。
《八木一夫》《栋方志功》《井上有一》
推动20世纪日本艺术的现代转型
世界舞台上代表日本现代书法和版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2018“中国最美的书”
书籍整体设计由知名设计师曲闵民担纲,设计师以敏锐的艺术触觉,捕捉到了艺术家们的作品带给观者的真诚和震撼,带给了我们一组直击人心的书。西式的窄天头,灵巧的开本,传达着现代艺术的气息;注释的层次梳理,正文和引文的版式转换,引导着读者的阅读节奏;黑色的函套封面,黑色的辅文,黑色的插图,凸显着艺术作品的冲击力;柔软的内文瑞典纸,褶皱的封面手造纸,构成触觉的反差:书籍的设计已成为书籍的内容之一,文本、设计、工艺三者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金锁玉关谁的书最好?
陈益峰,著名风水学家,金锁玉关风水传人。
陈益峰、著名地理师傅,民间地理学家。重庆石柱人,土家族,风景园林硕士,正宗传统地理学传人,研究风水地理近二十年,职业从事风水地理工作14年,对于阴宅、阳宅地理技术上,都有很深的研究,先后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古建园林研究院等单位工作,长期从事地理风水研究。
其风水技术解决了各个风水门派之间的冲突,是综合性的技术型风水学大师。长期在各地从事风水实践,成功的案例和作品极多,是风水界实践和理论兼备的一流高手。
准大一新生可以提前看什么书籍?
风景园林专业的准大一新生,这个应该是刚参考加高考,且志愿基本上被录取的,在大学开学前,准备先熟悉一下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和视野,还是蛮值得鼓励的,能有这么强的兴趣爱好点的准大学新生毕竟不多。
根据上面这些信息量,我结合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反复筛选了一下,我个人推荐以下几本书籍较适合于你,供你参考。
强调一下,风景园林这个专业,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学院直接发到我们手里的教材相对来讲比较少,与设计这个专业课直接关联的更是少之有少,大部分的书籍很多都得自学自买,或者去图书馆里借阅学习。
以下,我推荐的几本书,其内容主要是针对风景园林这个专业刚开始入门级别的学生来进行使用和了解,虽然是基础性的专业书籍,但却又是风景园林这个行业中的精品读物,不可不读。
第一本推荐的书籍:《园冶注释》《园冶》这个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分系统总结和表述造园法则和技艺的著作,这本书在风景园林专业的学习上,意义重大,考研的时候,很多学校还考这个知识点,书中分门别类,图文并茂,从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等十个系列分别总结,是我们园林史上特别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让我们看到古人对于园林的理解和认知,我们今天所学到的所看到的很多实际生活中设计作品,很多都是从园冶那里开始真正探寻出来的。
这是一本古书,明朝造园家计成所著。在我们风景园林专业这个行业里,在中国的园林史上,这本书,可算得上是最受推崇的古书。学园林,不可不读园冶,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今人好好借鉴和学习。
由于原著都是文言形式,不易阅读,所以,市面上这本书的翻译版有很多,这里,我个人推荐《园冶注释》这本翻译版,原因就在于它的作者是园林大师陈植先生,陈植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园林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园林行业里基本上也属于开拓者和先行者,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个翻译版的更值得我们好好研读,从园林大师的角度,能看到我们难以理解的独特的观点和认知。
准大一新生,通过这本书,可以初步建立我们对于园林这个行业的直观系统性了解,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前辈大师对于园林设计这一行业的解读,对于初入门坎的我们新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从一开始的源头,就直接提升我们对于风景园林这个行业,这个专业的相对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一个整体提升和基础奠定。
建议选购: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年,第二版重排本,作者(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 第二本推荐的书籍:《说园》这个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我国近现代了不起的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所著,这本书的创作,对于造园的理论、分别从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建筑,栽植等各个方面,从作者本人的实际经验和工作考察出发,皆都有陈从周先生自己的独到精辟的见解。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园林理论著作,又是文学作品,陈从周先生的文笔非常好,读起来意境很美。
这本书,对于后面我们学生在进行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作业设计,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和总结,书中的很多见解,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我们设计的经验总结和归纳,这其中,我们现代园林设计中所常说的筑山,理水,建筑和植物四大要素,都是有着深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园冶注释》这本书主要是对古人造园的方法论,而《说园》则是今人对于园林的一次现代解读,更接近我们现代人的观念和认知,由于陈从周先生在园林界的地位和专业权威性,此书的著成,也是汇集陈从周先生毕生很多的心血。
建议选购: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年,《说园》典藏版 作者:陈从周以上所推荐的两本书,在这个暑假中,在新学还未开始前,可以好好仔细地反复研究精读,我个人比较喜欢慢慢地来看这两本书,由于自身这两本书的信息量也较大,内容较多,系统性强,作为史料,科普和专业性的版本都可以,弹性较大,如果像读小说那样,快速阅览一次而已,那基本上只是读个一知半解,根本体会不出大师们对于园林的喜爱和执著,更感受不到园林的静谧之美,对于园林的探知,估计更是难上加难。
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我个人的建议:请静下心来,慢读,细读,精读,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制定一个读书攻略,作一个小小的阅读计划,每天,每周阅读量和对应的读书笔记,用这样的执行力来品味书中的知识和立意,我觉得才是最正确的阅读之法,也是最对得起这两本书在行业中的地位。
这两本书比较厚实,一个月的时间,应该可以系统地阅读完,但提醒一下,最好是多读几次,比如半年内读三次,也就是说你在大一上学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反复阅读三次,当然,第二次第三次,不用像第一次这么精读,可以节选某个片断或章节来进行点对点式阅读,不断提升和加深对书本内容的深度。
大学的四年,学校真正发到我们学生手中的专业课,不会超过六本,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靠自己去找找,去收集,去主动阅读,学校也不会把它们作为专业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来供学生研读学习,我觉得这一点有些小遗憾,很多大四的学生,甚至毕业的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都不了解或者都没有读过这两本书。
风景园林专业的书籍,值得可以好好研读的有三,四十本左右至少 ,但作为一个刚入门的准大一新生,我觉得不用那么着急,不用读那么多,也不用读那么深奥难懂的内容,把对于风景园林这个行业最开始的起点打好,把最开始的认知提高,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个人再补充两点重要建议:
建议一:观看央视记录片:园林在阅读完这两本书后,可以在央视记录频道里搜索记录片:园林,这个记录片还是拍得不错的,用分集的形式,把现代人对于古人,对于园林的探知和实践作了一个展示,通过现代人所设计的园林,所理想中的园林,分别呈现出来。这部记录片镜头画面很美,解说也很到位,片中的配乐充满人文气息,格调也画面也很搭,很有韵意,比较值得观看。
建议二:苏州园林旅行考查在暑期或者十一放假期间,抽时间去苏州这个城市,呆上一周左右的时间,好好逛一逛苏州的各个园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考察旅行,可以让你结合所看的这两本书,把书中的感悟,对园林的审美,对园林的喜爱,对园林的感知,在实践生活中,用切身的实际体验,直接客观地感受出来。
通过这种实地考查的形式,可以让你对书本中所描述的内容和观点,有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解读。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我觉得这个园林旅行考查是第三本,更是意义非凡。
提醒一下,不要去北京的皇家园林,也不要去岭南园林,江南园林的精华在苏州,中国的三大园林中,前两者都或多或少借鉴于江南的私家园林,所以,去苏州看园林才是较为正确的选择。我们的这两本书,所介绍的案例基本上也都以江南的私家园林为典范。
以上所推荐的两本书,以及阅读形式和补充建议,均为我个人观点,主要也是考虑到更好地为风景园林这个专业的学生,在初入门时打一个好的开始,好的开端,好的起点,好的基础。进而给出的针对性的意见,希望对学习和从事风景园林这个行业的学生,在未来都有一个好的帮助和借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