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鹅肝怎么养
肥鹅肝怎么养,鹅苗怎样养殖?
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因全身都有利用价值,商业价值高,近年来养殖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鹅苗怎么养呢?如何预防鹅的疾病传染
一、鹅的基本介绍
鹅作为常见的家禽,属于雁形目、鸭科。鹅的用途非常广泛,鹅肉可以吃、鹅绒可以做衣服、鹅肝是高等餐桌的美味。
鹅的抗病能力也比较强,具有喜水性、警觉性、耐寒性、生活规律性等,饲养污染小。
鹅是草食性家禽,饲料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雏鹅在1日龄起就可食用青草,如果每天可消耗约2kg的青草。
二、鹅苗怎么养?
1、需选择活泼、叫声清脆、眼大有神、肛脐清洁的鹅苗,这样的鹅苗比较健康。
2、提前将鹅舍消毒,再放入鹅苗,并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调节鹅舍温度。
如果鹅舍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那么最好是多消毒几次。
一般出生6天以下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8℃;7-14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5℃;15-20天的鹅苗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2℃;21天以上的鹅可在正常环境下生长。
3、饲料喂养需遵循喂食用量从少到多、喂食次数从多到少、从熟食转变成生食的原则。
前期一般每天喂食5-6次,后逐渐减少次数至一天2次。
4、鹅苗喂养密度要合适,密度过大容易压死压伤。
可根据鹅苗身体素质的强弱来将鹅苗进行分群,一般每群是一百五十只左右。
此外,由于鹅比较脆弱,在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预防疾病,以上就是鹅苗怎么养的相关知识了,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为什么很多人爱吃?
鹅肝这种美食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在有些版本的所谓“世界三大顶级美食”当中,鹅肝是与松露和鱼子酱并列而立的。
暂且不说这种“世界几大顶级美食”的说法是否真的让人信服,单就鹅肝本身来说的话,确实充满了争议性和话题性。甚至,现在很多人吃的“鹅肝”其实根本就不是鹅的肝,所以这次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鹅肝相关的问题,咱们一起来解个惑。
鹅肝到底是什么?提起“鹅肝”这种食材,很多朋友可能觉得它顾名思义就是“鹅的肝脏”,其实这还真的不一定,“鹅肝”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源自翻译上的不精准而产生的。
众所周知鹅肝是法国最为著名的美食,在法语中被称为“Foie gras”,它的准确翻译应该是“肥肝”,而不是“鹅肝”。在法国每年会有近2万吨的肥肝被生产出来(2011年1.93万吨),可其中绝大部分其实都是鸭肝,取自于鹅的大约只有4%左右。这是因为就算是用同样的方式来饲喂获取肥肝,饲养鹅的生长周期、人工成本等等都比鸭子要高,鹅的产卵数量又比鸭子少,导致鹅苗更加昂贵,所以毫无疑问用鸭肝来做为“肥肝”的原料是更合算的。
其实就算是在法国的一些词典中,“Foie gras”这个词的描述里也会提到鹅和鸭子两种鸭科动物(鹅是鸭科动物)。所以“鹅肝”的翻译本身就不够准确,它的本义就是“肥肝”,而这肥美的肝脏最主要还是来自于鸭子。
简单点总结就是:我们常听说的“鹅肝”,以及在餐厅里吃到的绝大多数“鹅肝”,其实本名应该叫做“肥肝”,它的原料几乎都是取自于鸭子而并非鹅。
“鹅肝”是如何生产的?相比较起“鹅肝(肥肝)”的鼎鼎大名,它饱受争议的生产方式好像更为引人注目,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鹅肝”一直被不少人所诟病。
“鹅肝”其实就是鹅或者鸭的脂肪肝,在它们被饲养到3个月左右之后,就会开始养殖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然后接下来是通过10天左右的预饲期来增强鹅(鸭)消化器官的能力,最后就进入每天大量“强迫性进食”的填饲育肥期。
填饲育肥就是用专门的填饲机器来让鹅或鸭超量进食,这个是通过机器直接将食物送进它们的胃里,根本就无需主动进食。最开始填饲的时候每天饲料在1斤左右,不过这个量会不断的增加,直到每天填饲4到5次,饲料总量可以达到惊人的6斤左右,而且其中占比最高的还是高糖易肥的玉米饲料。现在先进一些的气动填饲机甚至可以在2秒钟左右就将饲料送入鹅的胃中,就算老式一些的机器也可以在40秒左右完成一只鹅的一次填喂,在经历20多天的高强度进食之后,鹅(鸭)就会长出接近正常生长状态下10倍左右大小的真正“脂肪肝”。
其实我们北京烤鸭所选用的鸭子,在饲养过程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在最后阶段都是要经过专门的填饲育肥,才能得到食客眼前的肥美。
鹅肝那么油腻,为什么很多人爱吃?通过前文我们就已经初步了解到,“鹅肝”其实就是鸭子或者鹅的“脂肪肝”,是通过人工填饲育肥得到的食材。既然是“脂肪肝”,那么在香醇软嫩、入口即化的同时,它可能就比较容易油腻。所以有些朋友会有“鹅肝那么油腻,为什么很多人爱吃?”的疑问也比较正常,这个问题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之一:油腻与否取决于烹饪方式
其实食材本身的质地并不能决定其最终被烹饪好的状态,如果要说起油腻的话,那肥肠、甜烧白等美食也很油腻,但依然不妨碍它们同样有很多人爱吃,因为通过烹饪手段是可以解决、遮蔽掉食物油腻这种小缺点的。
所以鹅肝最常见、最经典的吃法之一就是香煎,这种方式不仅能降低油腻的感觉,还能最大化提升油脂丰盈充沛带来的甘香柔嫩,除此之外也可以搭配上其他的酱料、香料来进一步解决油腻的问题。
原因之二: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世界是不存在所谓“最好吃的”美食的,因为对于“好吃”的判断本来就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标准。而且这个主观的判断标准也是一直在变化的,根据年龄、境遇等等原因而逐渐变化。
简单举个例子:很多孩子小的时候最“讨厌”吃妈妈做的饭了,甚至有时候吃饭都得妈妈拿着碗跟在身后追着喂。但是等孩子长大,开始独立生活、背井离乡之后,妈妈做的菜就几乎永远都是魂牵梦绕的美味,这就是经历、年龄等等条件对于我们主观判断的影响。
在认为鹅肝是否油腻的这件事情上,大抵也是如此的,口味的喜好实在是没有什么标准和道理可言。有些朋友可能尝试一口就吃不下第二口了,比如我老婆就是如此,对于鹅肝的各种形态和烹饪方式都完全不能接受。但是也有一些人能够接受鹅肝的丰盈、香醇和柔滑,可能只是因为它的热量太高,才实在不敢多吃。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首先,“鹅肝”这个名字并不准确,它应该叫做“肥肝”,现在人们吃到的绝大多数“鹅肝”的原料都取自于鸭的肝脏。其次,“鹅肝”确实有些油腻肥润,但这也是它最大的特色,食材的缺点和特色是可以通过烹饪来解决或者强化的。而且所有人的口味未必相同,有些人就是喜欢那种比较极致的香醇软嫩、入口即化,所以爱吃“鹅肝”也不是件奇怪的事情。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鹅肝”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所帮助的话,恳请帮忙转发和收藏。
对于美食制作、饮食知识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肥鹅肝的养殖技术?
产肥鹅肝较好的品种是朗德鹅.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朗德地区,体型中等,羽毛灰褐色,颈部接近黑色,腹部呈银灰色。朗德鹅生长速度快,羽绒产量较高,肝用性能好,肉质细嫩,瘦肉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是养殖的理想品种。
雏鹅潮口与开食 出壳1~3天内,使雏鹅学会饮水和吃食。适时潮口可防止雏鹅脱水,减少早期死亡。潮口用水要清洁,可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氟呱酸、多维、抗应激药物等,有条件的还可添加2%的奶粉。开食用料以湿拌料为宜,可将蒸煮半熟的小米或切碎的青菜丝、黑麦草等撒在塑料布上,用手轻轻叩打塑料布,引诱和训练雏鹅采食。
饲料与饲喂 雏鹅在1~3日龄吃料较少,每天喂45次,其中晚上喂l次。以后随日龄相应增加喂料的次数和数量。4~10日龄,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喂2~3次。每天喂青饲料时可加入适量米饭粒,如喂混合饲料,日粮配合比例为青料60%~70%,配合精料30%~40%。11~20日龄的雏鹅应以青绿料为主,并由饭粒过渡到碎米,如喂配合饲料,日粮比例为青饲料80%~90%,配合精料10%~20%,每天喂6次,其中晚上2次。如天气温和,可以开始训练放牧。21~30日龄,日粮内可适当加入煮至裂开的谷粒,并逐渐加喂湿谷。舍饲,日粮配合比例为青饲料90%~92%,配合精料8%~10%,每天喂5次,其中晚上1~2次。3日龄后可放牧,晚上补喂1次精料。
温度和湿度 雏鹅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5°C左右。育雏期温度可按日龄、雏鹅体质状况调整。一般情况下,1~5日龄育雏温度为27~28°C,室温15~18°C,相对湿度60%~65%;6~10日龄育雏温度为25~26°C,室温15~18°C,相对湿度60%~65%;11~15日龄育雏温度为22~24°C,室温15°C,相对湿度65%~70%;16~20日龄育雏温度为18~22°C,室温l5°C,相对湿度65%~70%。一般雏鹅保温期为20~30日龄.
鹅肥肝和鹅肝的区别?
鹅肥肝是专门喂养的鹅类催大催熟的鹅肝。此种鹅肝多用于出口欧洲法系菜肴的制作。这种肥肝说白了就是脂肪肝,多食用对人体有害无益,但是口感非常香甜软糯,所以备受吹捧,这种鹅除了肝脏以外肉质垃圾。
鹅肝就是普通饲养的鹅的肝脏,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鹅肝是什么鹅?
朗德鹅。朗德鹅经过饲养之后肝脏十分肥大,是世界著名鹅肝的专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