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怎么词养
母羊怎么词养,羊的饲养标准是什么?
羔羊断乳开始独立生活到初配称育成羊,此时应针对不同生产用途制定不同的饲养标准。根据体重和生长速度决定营养物质供应,由于饲养标准高低不同,应对公、母羊分别组群。去势羊可参照育成母羊标准下限指标。 育成羊的饲养标准见表8-5、8-6。 表8-5 不同月龄的育成羊每增重100克营养需要量 表8-6 育成公羊的饲养标准(每只每日)
如何摆脱僵羊只吃不长?
如何摆脱僵羊只吃不长?
要想摆脱僵羊只吃不长,我们必须要了解清楚羊变成僵羊的具体原因。根据我养羊多年的经验,我认为羊发生僵羊的现象有以下几种:
一、羊体内外有寄生虫
在临床当中,我发现好多只吃不长的僵羊都是体内或者体外有寄生虫而造成的。羊的体内外寄生虫会直接导致羊身体消瘦、食欲不振,严重者还会继发其他疾病。解决方法:羊体外寄生虫疾病可通过一年两次洗药浴来解决,羊体内寄生虫疾病可通过内服驱虫药来解决。其中的伊维菌素几乎是万能驱虫药。
二、羊肚子里面有异物
经常出外放牧的羊群不小心就会吃到各种异物。尤其是在秋后收割完的庄稼地里放牧,羊很可能会吃到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在羊胃里面无法消化,吃的少点并不碍事,但如果吃的较多,基本就会变成题主说的僵羊。解决方法:依我的经验,这个真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案,网上说的那些方法几乎没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屠宰或者卖给羊贩子。
三、喂羊的饲料有问题
有些僵羊,从刚开始出生吃奶,到断奶,再到成年,这个过程当中的饲料或者饲喂方法有问题,这就造就了现在的僵羊现象。由于前期饲养管理工作没做好,要想通过后期补救难度非常大,大部分都无济于事。解决办法:早期羔羊哺乳期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吃好初乳并做好补饲工作,可杜绝变成僵羊。
四、从出生后就是僵羊
还有这么一小部分的僵羊特别奇怪,因为它们自打从娘胎里面出生,不论你用多好的饲料和多好的饲养方式去耐心饲喂,它们都是按部就班的老样子,比同龄羊的生长发育速度慢很多,遇到这种现象是最无奈的。解决办法:趁早处理,养的越久,亏损越多。
最后以上四种原因和解决办法可成功摆脱僵羊只吃不长的因素,重点是要分辨出它是通过哪种原因变成的僵羊,才好给出具体处理方法。
羊的养殖与繁育?
羊饲养的方法
羔羊一般在3.5月龄离乳,离乳直到第一次交配繁殖的羊叫育成羊,月龄约3.5-6个月,羔羊离乳后,根据生长速度越快所需营养越多的规律,应分别组成公母育成羊群,其饲养标准高低不同。离乳后的育成羊在最初几个月,当营养条件良好时,每日可增重250g以上,每日所需精饲料(玉米50%,麸皮30%,豆20%)250g,随体重的增加,对所需的精饲料也有所增加。
小尾寒羊在生后第一年的生长发育最旺盛,如这一时期饲养不良就会影响其一生的生产性能,如体狭而浅,体重小等。因此,预期增重是育成羊发育完善程度的标志。因此要定期测重以检查发育情况,称重要在早晨未喂前进行。
刚离乳的育成羊正处在早期发育阶段,如果饲养条件好,管理得当,平均日增重可达250g-300g以上,保证这一时期的合理增重主要靠放牧。夏季上午可早出早归,下午晚出晚归,中午多休息,放牧距离不可过远,每天要补精饲料,可按体重1%添加(不论任何季节精饲料每日都不得低于体重的1%)。为防止寄生虫病,应尽量避免在低洼潮湿的草地放牧。秋末冬初,放牧时主要防止羊跑秋青,吃不到好草时,应适当补给干草、青贮料或其他饲料。冬季尽量补充营养,原则上以补饲为主,放牧为辅,每天除放牧补饲外,还应投一次夜草。白天尽量坚持放牧,以提高采食量,增强体质。春季主要控制跑青,从干草到青草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不可突然更换。
1、配种前和妊娠前期的饲养
小尾寒羊的配种期因各地自然条件及饲养管理的好坏而有早迟(一般为7月龄),在配种前1-1.5个月,应把繁殖母羊放到最好的地上饱食牧草,并视个体营养情况给予适当的短期优饲,繁殖母羊在较高的营养水平下(以八成膘为宜)可以促进排卵,发情整齐,产羔期集中,多羔顺产,便于饲养管理。
2、妊娠后期母羊的饲养
妊娠后期的母羊除维持本身营养外,还需供给胎儿生长的营养。因此,对妊娠后期的母羊要适当增加精料。
配种时营养良好的母羊,到分娩时应增重10-15公斤,所以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后期更应增补优质饲草饲料。对大群饲养的羊群,应按营养水平加以区分。
妊娠后期的母羊,要让其适当运动,有助于母羊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在日常管理中,对腹围大、行走慢的母羊要特别注意出入羊舍和放牧时须防拥挤,放牧时不要过劳,且要压住羊头,不要紧迫急赶,临近分娩的母羊要适当减少放牧里程,防止跳沟及滑倒。
3、哺乳母羊的饲养
羔羊生后在一定时间内,其唯一食物是母乳,为促进母羊泌乳,有必要增加其饲养标准及饲喂定额。母羊的泌乳力通常是以羔羊生后20-30天内平均日增量表示的。在此期间,羔羊每增重1公斤需4.3公斤羊奶。生后20-30天内的羔羊体重乘以4.3即为母羊的泌乳力。又据测定,羔羊每增重100克,可需36克消化粗蛋白质,1.9克钙,1.2克磷。
生产实践表明,母羊在春季哺乳最易掉膘,迫切需要补给充分营养。哺乳前期可用大豆磨汁加水煮成豆浆饮用,对恢复母羊体力和促进泌乳有良好的效果。待当年能采食较多草料时,再逐渐降低母羊的饲养标准。
在天气炎热时,要在早晨、傍晚和夜间放牧,力求母羊在哺乳前期不掉膘,在哺乳后期保持原有体重或增膘。这是哺乳母羊饲养成功的关键,也是羔羊培育的保证。
总之,在整个哺乳期内,给予母羊丰富而完善营养是十分必要的。
羊繁殖的方法
(1)纯种繁育:即同一品种内的公母羊间交配的方法。其作用和目的是,保持和发展该品种的优良品质,增加品种内优 秀个体数量。它包括近交系繁育和品系(族)繁育。
(2)杂交繁育:指两个以上不同品种或不同种等公母羊间的交配方法。其作用和目的是,迅速改变低产羊为高产羊,获得与原来亲本品种不同的优良后代,改变原有羊群的基本方向,进而创造出新的品种。 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是育种工作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没有纯种繁育,就产生不了优秀纯种羊,杂交繁育的杂交效果就无法巩固;而通过杂交繁育,品种的改良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由于杂交改良创造了新品种,又为纯种繁育扩大了出路,不断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纯种羊。
小尾寒羊繁殖率的措施
1、繁殖率强是小尾寒羊的突出特点,在饲养管理中,利用小尾寒羊常年发情,缩短繁殖周期,掌握一胎多羔技术,提高繁殖率,是饲养小尾寒羊获取收益的关键所在。影响小尾寒羊繁殖率有许多因素,有单一因素,也有综合因素。在生产实践中只有对诸多因素正确分析,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才能获取最大的产出。
2、双羔或多羔具有遗传性,在选留种公母羊时,其上代公母羊最好是一胎双羔以上的后备羊群中所选出的。这些具有良好遗传基础的公母羊留作种用,能在饲养中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提高母羊一胎多羔的机率。
3、加强种羊营养是提高繁殖率的重要措施。充足的营养使种羊有健康的体况和适度的膘情,公羊保持旺盛的性欲,配种时精液中精子数量多、活力强、受精能力高;母羊可以常年发情,配种妊娠后体质健壮胎儿发育良好,产后奶水充足,羔羊出生重大,成活率也高,同时母羊产多糟糕的机率就会增加。因此,饲养小尾寒羊无论放牧或舍饲,都必须喂给充足的混合精料。种公羊在非配种期要求每只日喂混合粗料0.5―0.6千克,配种期每只日喂混合精料0.8-1.0千克,粗饲料1.7-1.8千克;母羊每日喂混合精料0.3-0.4千克,妊娠母羊随妊娠天数的增加(尤其后期),还应逐渐增加精料给量。精饲料中必须含有足量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其他矿物质,并保证充足的饮水。青绿饲料对种羊尤其重要。因为青绿饲料可以弥补精粗饲料中营养不足的缺陷,对提高公羊的精子密度和活力,促进母羊体内卵子的发育成熟和多排卵,增加产多羔的机率,促进妊娠母羊体内胎儿的发育和成长,保证产出羔羊初生重大,成活率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瘦羊调理配方?
方法步骤
1/7
分步阅读
羊的主要食物是草,豆类。这通常是他们在牧场上食用的第一选择。与牛相比,绵羊吃的植物种类更多,选择的饮食也更有营养,绵阳比山羊少一些。
2/7
绵羊平均每天要放牧7个小时,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黎明左右和傍晚日落时分。将补品喂给放牧羊时,最好在一天中途喂它们,以免破坏正常的放牧方式。
3/7
如果没有新鲜的草料或不足以满足其饮食需求,通常以储存或收获的饲料喂羊:干草,青贮饲料,农作物副产品。干草是指经过割草干燥后用作牲畜饲料的
4/7
通常将诸如大豆粉或棉籽粉之类的蛋白质源与维生素和矿物质一起添加到谷物定量中,以制成100%营养均衡的饲料。谷物定量不平衡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5/7
绵羊喜欢谷物的味道,如果谷物吃得太快,会遇到消化问题。饮食中的谷物消耗需要加以调节,缓慢引入并逐渐增加。同时,任何饮食变化都会破坏健康的消化系统。
6/7
羊等反刍动物的饮食中应始终添加一些粗饲料(纤维饲料)。通常建议绵羊每天至少接近一斤。
7/7
农作物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副产品也可以喂绵羊。这些副产品饲料包括大豆壳,花生壳,玉米面筋饲料,小麦中粒和全棉种子。羊也可以用南瓜,苹果,洋葱和其他剩饭喂养。
怎样才能养好母羊呢?
1.要精选母羊。养殖母羊,作为种羊,要选生长发育好,体格健壮,体大匀称,背腰平直、后躯及骨盆腔对称宽大,胸部宽深,腹园大不垂、四肢端正,两后肢间距离宽,乳房大圆、乳头排列整齐且粗长的母羊进行养殖。有条件的,可选择良种公羊冻精冷配所产杂一代、杂二代和杂三代母羊进行饲养。
2.要养好母羊。在饲养过程中,一要让母羊保持适当运动,最好,采用全天候放牧饲养,以通过运动,使母羊体格健壮,为母羊繁殖打下基础。二要注意适度补充精料,但不要过量,以便使母羊在配种时保持中等膘情体态。
3.要适时配种。配种时,一要了解掌握母羊排卵时间;黄母羊发情期一持续12~22小时,排卵时间一般是在发情结束后10~15小时。二要适时配种,提高配种受胎率,因此,对母羊实施配种时,如母羊上午?情,应在当晚21时左右进行第1次配种,第2天上午8时左右进行第2次配种,如是在下午发情,就选择第2天上午9时左右进行第1次配种,第2天晚21时左右再补配1次。三要尽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这样,即通过应用良种公羊冻精,有效提高黄母羊的杂交改良经济效益,又可以预防感染相关疫病。
4.要及时查孕。母羊配种后,要进行母羊是否怀孕情况检查,一是可通过外表查看:母羊配种后,没有表现发情症状,性情温顺,食欲增强,食量增加,皮毛光亮膘肥,出现这样的状态,可认为是怀孕了。二是可通过直肠检查:隔肠抚摸子宫没有反应,孕角略大于空角,这样可以确定母羊已怀孕。三是通过运用药物查孕,即母羊配种20天后,用乙烯雌酚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后,孕羊无发情表现,未孕母羊有明显发情症状出现。
5.要精心饲养。母羊配种怀孕后,为了保障孕母羊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要,应供给充足的优质青绿草料,并补充适量精料。
6.要注意保胎。母羊怀孕后,要全面做好保胎工作,一要注意适当运动,为日后母羊分娩提供体格保障基础,但放牧和使役过程中,不要让牛奔跑和不鞭打,惊吓母羊。二要注意母羊怀孕中期逐渐减轻使役强度,不使重役,产前1个月停止使役。三要注意日常观察工作,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7.要注意助产。母羊产前,一要做好观察工作,出现临产症状,及时处理。二要做好助产准备工作,备好脸盆,毛巾,消毒药品,照明灯具等。三要及时助产,母羊出现分娩症状,及时处理,是正产,胎儿产?后,要及时处理,如分娩异常,要及时进行矫正,并实施人工助产,确保胎儿及时产出。
8.要防控疫病。一要勤扫羊舍粪尿,勤换垫草,羊外出放牧后,将门窗打开进行换气透风,保持牛舍卫生清洁,干燥通风。二要定期对牛舍及周围进行消毒,可选用消特灵等药物进行消毒。三是定期做好相关疫病的免疫工作,即要做好口蹄疫,布病等疫病免疫工作。四要做好驱虫工作:母羊在产后1~2个月,小羊出生后1~2个月,要用驱虫药物进行体内外寄生虫。
9.要用新技术。对接和应?新技术,以有效提高黄母羊养殖经济效益。
选择和引进应用母羊双犊技术:对接和应用相关母羊双犊技术成果,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提高母羊繁殖效率。
选择和应用母羊多数同时发情排卵技术:对于母羊养殖量多的养殖户,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营销,能够同期进行配种,同期产犊,同期育犊,同期育肥,同期出栏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牛群,可以选择和采用抑制发情和溶解黄体技术,使母羊同期发情排卵,以实现上述目的,提高母羊繁殖效率和养殖经济效益。
选择和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对接和引进胚胎移植技术成果,通过胚胎移植技术,使母羊一胎产多犊,产优质犊,提高母羊繁殖效率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