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巢虫的
怎么防巢虫的,腊螟飞蛾怎样防治?
蜡螟飞蛾怎么防治?蜡螟是在自然界中活动的,进入蜂箱后产卵孵化出来就是巢虫,会危害蜂群。所以想要蜂群不发生巢虫害就必须要想办法阻止蜡螟进入蜂箱。防治蜡螟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蜡螟只能防难以治蜡螟是巢虫的成虫,是一种小飞蛾。巢虫蛹在蜂箱里羽化出蜡螟后,蜡螟就要跑出蜂箱到外面完成交配,具备产卵能力以后再重新进入蜂箱产卵。会飞的蜡螟就必须要飞出蜂巢,蜡螟是在自然界外活动的,只有在产卵时才进入蜂箱,产卵完成就会飞走,不会长期停留在蜂箱里面。蜡螟昼伏夜出,基本上都是在晚上出房以后,在天亮前飞出蜂巢。所以在蜂箱里我们能看到巢虫,但是很难看到蜡螟的。想要等到发现蜡螟后再来用药来治,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所以想要避免巢虫害发生,只能想办法阻止蜡螟进出蜂箱。
要修补好蜂箱破洞缝隙,防止蜡螟进入蜂箱。蜡螟是在晚上活动,白天是看不到的。蜡螟灰褐色,只有指头大小,飞行时无声无息是很难注意到。蜡螟并没有攻击性,蜡螟进入蜂箱首先就是寻找蜂箱可以进入的破洞缝隙,在巢门口比较大防守能力的情况下,才会趁虚钻入蜂箱。如果实在没有能力进入蜂箱,蜡螟会把卵产在缝隙处,卵孵化出来后,巢虫在自己爬入蜂箱里面。
想要防止蜡螟进入蜂箱,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要把蜂箱的破洞缝隙修不好,让蜡螟无法进入,也没有可以产卵的缝隙。然后再把巢门口尽量缩小点,在蜡螟活动量大的时候,可以安插防逃片阻止蜡螟进入。因为蜡螟比蜜蜂大,比蜂王大一点,防逃片就能起到阻止蜡螟进入的作用。
蜂场里不要有灯光引诱蜡螟来蜡螟是夜行活动,与普通的飞蛾一样十分喜爱光亮,会朝着有光的地方飞去。如果蜂场里有灯光,就会引诱来大量的蜡螟,这些蜡螟需要产卵了,就会想尽办法进入蜂箱,这样就容易引来巢虫害的爆发。
所以在蜂场里不能有灯光,周围也要尽量减少灯光的照射,让蜂箱在黑暗中就会少招来蜡螟。
蜂场要保持洁净卫生,不要有巢脾垃圾物蜡螟是能够自由飞行的,是没有办法真正挡住的。巢虫喜欢吃巢脾蜜蜂虫蛹,所以蜡螟对于蜂巢的气味也十分敏感,会千方百计寻找蜂巢产卵。蜡螟视力并不好,寻找的方法主要就是气味。如果蜂巢周围有巢脾蜜粉垃圾物,浓烈的气味会引诱周围的蜡螟来。气味越多引诱来的蜡螟就越多,就会给蜂群造成更大的危害。
所以养蜂人一定要注意洁净卫生,不仅要及时清理蜂巢的垃圾,修补好蜂箱破洞缝隙,还要把蜂箱周围的垃圾物清理干净,不能把废旧巢脾乱扔,蜂箱清理出来的垃圾物也要清扫干净,蜂场里不要有蜂巢的气息,这样就会减少蜡螟的到来。
好了说明了这么多应该明白了,想要防治蜡螟只能注重防,要根据以上所说,防止蜡螟进入蜂箱产卵。自然界中的蜡螟很多,昼伏夜出是很难杀灭的。不能等到发现了蜡螟才知道怎么治。
圆桶土养蜂巢虫防治最佳药品有哪些?
感谢邀请:干预圆桶土养蜂巢虫防治最佳药品有哪些的问题,在蜂部落看来,要说现在防治巢虫比较好的又方便的药品,可能被广大蜂友广泛接受的就是巢虫清木片吧,使用方便,见效也还可以,但是从养蜂的角度说,其实巢虫是不用药品也可以防治的。
巢虫产生的原理巢虫产生的原理主要是中蜂具有咬脾习性,一旦蜂群中出现旧脾,中蜂会咬掉另造新脾,在这种情况下,中蜂的蜂箱底部经常会有大量的巢脾蜡屑堆积,这些蜡屑是巢虫最喜欢的,往往巢虫就在这些蜡屑中筑巢,孵化以后上脾威胁,所以巢虫产生的条件从这里来看有两个问题,一是中蜂咬脾习性,二是巢脾过旧。巢虫是不会在新脾上筑巢的。
管理原因造成的巢虫滋生除了蜜蜂习性和巢脾问题,一般我们的管理也会造成巢虫滋生,主要有长期饲养弱群、蜂脾比例不相称。
预防巢虫方法从上面几点我们不难找到预防巢虫的方法,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饲养强群
一般巢虫的滋生并不是瞬间发生,而是有一个过程的,从轻微到严重,如果中途不注意管理巢虫自然会更加严重。所以预防的第一步就是养殖强群,强群对轻微的巢虫有防御作用,同时保持蜂多于脾,只要巢虫上脾,蜜蜂马上发现。
第二:定期打扫蜂箱底部蜡屑
可以说巢虫危害都是从蜂箱底部开始的,所以我们要减少蜂箱底部的蜡屑,方法就是定期彻底的打扫蜂箱底部的蜡屑,不给巢虫在蜂箱内繁殖的机会,这样可以从根源上阻断巢虫的滋生。
第三:勤换脾保持蜂脾新鲜
上面已经说了,巢虫喜欢在旧脾上筑巢,所以我们应该减少蜂群内旧脾的存在,方法就是定期更换巢脾,保持蜂群内巢脾的新鲜,这样巢虫就无法在蜂群内生存。一般中蜂采用一年更换一次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巢虫。
圆桶土养的蜜蜂如何预防巢虫?从上面几点我们已经看出来巢虫产生的原理,但是圆桶土养我们不好更换巢脾,那么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呢?
第一:土养巢虫滋生的位置
对于土养的蜜蜂也是一样,巢虫也是在蜂箱底部滋生,也是由蜜蜂咬下的碎脾引发,所以土养的蜜蜂可以通过定期打扫蜂箱底部的蜡屑来进行预防。
第二:如何保持蜂多于脾?
这是很多使用土法饲养的朋友容易遇到的问题,那就是不知道如何保持蜂脾关系,虽然说土养的蜂脾是固定的,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调整,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割脾的方式来保持蜂多于脾。中蜂造脾快,我们只要看到巢脾外露,说明蜂少于脾了,应该把暴露出来的割掉,这样就达到了蜂多于脾的目的。
第三:如何更换巢脾?
这也是传统养殖遇到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要解决也不难。方法就是在取蜜的时候将上部分的蜂蜜或者左边的蜂蜜先取掉,因为桶养有竖着的和横着的,竖着的取上边,横着的去两边。竖着的取蜜后将上下颠倒,通过两次取蜜,让蜜蜂把一边的巢脾做满了又取另一边,这样就将整个蜂群中的蜂蜜全部取光,巢脾也进行了一次彻底更换。
关于巢脾倾斜角的问题一些细心的朋友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蜜蜂的蜂巢并不是平衡的,巢房有一个倾斜度,大约十多度的样子,所以很多朋友担心竖着的蜂桶取蜜后倒过来蜜蜂造脾慢,恢复时间长。关于这个问题,这是的确存在的,但是一般在大流蜜期蜜蜂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复,毕竟是土养,目前除了上下颠倒还没有更好的方法,希望我们有更好办法的朋友们多多分享。
饲养中蜂箱内巢脾?
感谢邀请:关于饲养中蜂的过程中巢脾如何抽老添新的问题,蜂部落认为可以根据我们养殖蜜蜂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抽老添新,一般可以分为在蜂群检查过程中抽老添新、在日常管理中抽老添新、根据蜂脾使用的时间来进行抽老添新几种方式。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该如何操作。
为什么中蜂养殖巢脾要抽老添新?很多朋友不知道为什么中蜂养殖需要抽老添新,其实对于中蜂来说,养成巢脾抽老添新的习惯,对于中蜂养殖的好处是很多的,其中最大最明显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便于培育优质的蜜蜂,另一个则是预防敌害发生。
第一:培育优质的蜜蜂
对于培育优质的蜜蜂来说,主要原因是蜜蜂在孵化幼虫的过程中每一次的幼蜂出房,其巢房壁上都会留下一层茧衣,这层茧衣是工蜂不能完全清除的,如果我们使用巢脾的时间过长,则巢房壁上的幼蜂蜕皮时留下的茧衣会越积累越多,最后导致巢房壁变厚,巢房空间变小,这样培育出来的蜜蜂个体会受到限制,相对来说培育出来的幼蜂质量并没有在一个充足的空间培育出来的大,所以蜜蜂质量会下降。一般来说,一张巢础可以培育蜜蜂的代数大约是20代,经过20代以后巢房就会变小很多,所以如果巢脾损坏不大,一般培育出20代蜜蜂的巢础也是需要更换的。
第二:预防巢虫
我们都知道,中蜂最大的敌害是巢虫,但是巢虫有一个特点,巢虫在纯的蜂蜡上是无法生活的,而中蜂的巢脾都是纯蜡做成,但是如果巢脾经过哺育的幼蜂过多,最后巢脾上会留下较多的蜜蜂幼虫蜕皮时的茧衣,同时还会含有花粉、蜂蜜以及蜜蜂幼虫在巢房中没有出房前的排泄物。虽然巢虫对于纯的蜂蜡不喜欢,但是却喜欢这些垃圾,可以说是巢虫的温床,虽然巢虫一般从蜂箱底部上脾,但是如果蜂脾崭新,就算上脾后危害也不大,但是如果巢脾过旧,则巢虫很容易就在蜂脾上生活,给蜂群造成危害。
检查蜂群时抽老添新在我们检查蜂群的时候,如果发现有比较旧的巢脾,上面没有蜜蜂幼虫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取蜜后淘汰,然后换入新的蜂脾,完成抽老添新的过程。
在日常管理中抽老添新其实日常管理中包含了我们检查蜂群,取蜜等情况,比如我们在取蜜的时候更加能清楚的判断一张蜂脾的新旧程度,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对这些蜂脾进行淘汰。其次是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发现变黑的巢脾,如果这些巢脾使用的时间已经较长,上面还有幼虫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预先的做好准备,让这些巢脾在淘汰前再次发挥余温。
其实在取蜜的时候是比较伤巢脾的,如果我们有巢脾需要淘汰,最好选择在取蜜的时候淘汰,而老旧蜂脾是最容易损坏的,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蜜蜂习性,将我们需要更换的巢脾逐步移动到边上,让旧的巢脾变成蜜脾,等待蜂蜜成熟后取蜜后淘汰,这样我们就不怕损坏巢脾,同时也让需要淘汰的巢脾发挥最后一次余温,达到我们抽老添新的目的。
根据巢脾使用的时间淘汰上面蜂部落已经说过了,对于一张巢脾来说,大约可以哺育20代幼虫,而哺育20代幼虫,大约使用的时间是一年左右,所以在中蜂养殖中有每年更换蜂脾的说法,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这对于中蜂养殖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对于提升蜜蜂质量和预防巢虫有着重要作用,而参考的依据就是一张巢脾能够哺育的蜜蜂代数,所以中蜂养殖每年更换蜂脾,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科学的总结。
但必须进行操作时?
个人觉得不靠谱
一是气味太冲,只会导致蜂群的更加混乱,凶猛,处理不好还会引起飞逃
二是气味过大会影响蜂王产卵下降
三是有的蜂群野性强,可以先开盖几分钟再检查,等蜂群稳定再检查
四是在有蜜,有子情况下蜂群也凶,这是护子护蜜
五是温柔检查,不要粗暴检查
巢虫清灭灵配方?
苦楝树根和树皮按1:2的比例煎成药水,再用煎成的药水拌米糠、麦麸或锯末配成毒饵,然后将毒饵撒在蜂箱底靠后的位置,同时蜂箱的缝隙处也抹一些,用药两天后就能在箱底看到死巢虫,此方法不但对蜜蜂无害,而且还能防止蛾进箱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