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要怎么养
养牛要怎么养,山地养牛该怎么管理?
放牧的话一般牛都是早上赶出去,晚上自己会回来的 但是一定要有围墙,有防盗措施 辽宁沈阳肉牛 养殖户结交养殖朋友
养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址
养牛场的选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择养牛场的时候要注意建立在地势较高、较为干燥的地方。要远离城区、工厂等,既为牛提供一个安静的生长环境,又能防止扰民。而且要合理规划养牛场,生产区与活动区保持一定距离。并且要配备好消毒设施,防止病菌传播,影响牛的生长。
2、消毒
在养殖的时候,为了防止病菌入侵,应尽量避免外来人员参考。在每个养殖区域都要有消毒池,并且要定期更换消毒液。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的时候也要注意做好消毒工作。特别是一些外来人员及车辆,不可随便出入,防止携带病菌。在进入前一定要进行彻底消毒,创造一个无菌的养殖环境。
3、驱虫
大多数新手养殖户都是没有养殖经验的。所以一般在养殖的时候以牛苗为主,在购入牛苗时,如果舍内有老牛的话,不可将其放在一起饲养。防止牛苗携带病菌,应将牛苗消毒后单独饲养一段时间,大约两周左右后,没有出现异常情况的话便可一起饲养。然后要注意每年要定期对牛进行驱虫工作,通常在春秋季寄生虫活动高峰期进行。
4、牛粪清理
牛粪作为牛的排泄物是有着很多的细菌的。因此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每天一定要及时清理牛粪。如果没有及时清理的话,很容易便会导致细菌大肆传播,导致牛发病。我们要将牛粪远离牛舍,可将其堆在一起进行发酵杀毒,充分腐熟后,牛粪还可作为农家肥使用,可提高经济效益。
有什么好办法?
现在的大型养牛场,他都是有一个养牛通道。现在的养殖场它都是散养的,然后需要抓手时把牛赶到养殖通道里。
他那个通道只能容纳一头牛,通过这样把牛全部赶进去,想抓哪头抓哪头是非常容易的同时做个疫苗,检查留置的健康情况都是非常好的。是非常省时省力的一个办法。
牛托所养牛技术?
传统养殖业的痛点:1、分散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2、传统养殖只能满足部分人的养牛需求。
托牛所很好地解决了以上两个痛点问题,满足了地方政府、养殖户及城乡大众的需求。
挑战在于:现代规模化养殖是个系统工程,从饲料准备、犊牛选择、饲养技术到粪污处理和利用,均需要一体化设计和运营。单一环节的运营不仅成本高,而且难以借助政策和政府力量快速发展。
机会点:1、国家对规模化养殖及养殖废弃物利用的推动和鼓励;2、环保的严格要求使得现有分散中小养殖户成为我们的基础客户;3、国家“平猪、减羊、增牛”政策使得肉牛价格稳中有升,激发了城乡大众投资肉牛养殖获利的积极性,为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客户来源。
托牛所是一个农业服务共享平台(共享养殖),为客户提供托管式肉牛养殖服务,获得托管服务费收益及肉牛交易提佣。其服务模式类似于托儿所。
托牛所针对两张人群提供服务:1、现有的中小分散养殖户,他们将自己现有的牛托管在托牛所饲养,向托牛所交纳托管服务费,养成的肉牛可以自己去卖也可以委托托牛所卖;2、其他希望投资养牛获利的城乡大众,他们委托托牛所购买犊牛后委托托牛所饲养,向托牛所交纳托管服务费和购牛费用,托牛所与客户签订托管养殖协议,确定饲养期限和饲养目标重量,由托牛所回购养成牛后统一卖给屠宰企业。
托牛所是一个集秸秆利用、现代化规模养殖、粪污沼气化利用、绿色种植为一体的综合经营体,不仅提供科学的肉牛托管养殖服务,而且环保完全满足国家要求。
1、对现有中小养殖户而言,通过托牛所养牛的综合效益高于自己养殖,而且省事省力。
2、对其他城乡人群而言,不仅实现了养牛挣钱的愿望,而且其投资养牛的年化收益高达20%以上。
该项目是个分布式的共享养殖平台。在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都将建立托牛所,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建成和运营100家托牛所,使肉牛存栏量达到20万头,年收入达到20亿元、利润超过3亿元。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共享养殖企业。
与此同时,项目将以循环农业开发为核心,以养殖为中心向上下游发展,如有机种植、有机费加工生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目前竞争对手主要是规模化养殖企业。与其对比,本项目具有如下优势:
1、养殖规模:本项目由于是托管代养平台式服务(轻资产运营),因此不受资金、地域限制,在肉牛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养殖规模。
2、高速发展:共享养殖吸纳了更广泛的参与者,比封闭的现有养殖企业发展更快。
3、抗风险能力强:由于平台的托牛所分散建在各地,在饲草准备、对抗不良自然气候、疫病防治、处理地方关系、获得更加优惠政策支持等方面择优安排。
肉牛有哪些品种?
根据产地不同,我国牛种大致划分为北方牛、中原牛和南方牛三大类型。北方牛包括蒙古牛、哈萨克牛、延边牛;中原牛包括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等品种;南方牛包括南方各省、自治区的黄牛品种,如湘西黄牛等。三大类群中,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牛和晋南牛是当前公认的“五大良种”。
秦川牛
产于陕西省关中地区。毛色以紫红和红色为多。头大小适中,角短而钝,多呈肉红色。公牛前躯发达,甲高而宽,背腰平直,肋骨开张,后躯发育较差,产奶少,育犊8力弱。
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2厘米,体长160.5厘米,胸围20.5厘米,管围22.4厘米,体重594.5公斤;母牛体高124.5厘米,体长140.4厘米,管围16.8厘米,体重381.3厘米。本品种为役肉兼用型,产肉性能较好。据6月龄犊牛育肥结果,在中等饲养水平下,325天公牛平均日增重 700克,肉质细嫩,柔软多汁,屠宰率一般在 5 5%左右,净肉率45~48%。具有良好的役用性能。
南阳牛
主要产于河南省的南阳地区。属大型役肉兼用品种。毛色分红、黄、草白三种,其中以黄色最多。体格高大,结构紧凑,譬甲较高,肩部宽厚,背腰平直,荐部稍高。前胸发达,原部较斜,肌肉欠丰满。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4.9厘米,体长159.8厘米,胸围199.5厘米,管围20.4厘米,体重648公斤;
母牛平均体高126.3厘米,体长139.4厘米,胸围169.2厘米,管围16.7厘米,体重412公斤。在一般育肥条件下,青年公牛1.5岁体重可达441.7公斤,日增重813克,屠宰率55.6%,净肉率46.6%,以精料为主强度育肥,屠宰率可达60%以上,净肉率能超过50%,且肉质良好。今后的育种方向,向肉役或向用方向发展。
鲁西黄牛
中心产区为山东的菏泽、济宁等地区。属役肉兼用牛。毛色以棕黄色为多,且具有“三粉”特征炮眼圈、四轮、四肢下端均为浅粉色X体躯高大,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垂皮明显。公牛前躯发达,肩峰高大,胸深而宽,但后躯发育差,臀腿肌肉欠丰满,而母牛后躯发育尚好。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6·3厘米,体长160·9厘米,胸围206·4厘米,管围21厘米,体重644.4公斤;
母牛平均体高123.6厘米,体长138.2厘米,胸围168厘米,管围16·2厘米,体重365.6公斤。农田耕作能力较强,且有着较好的产肉性能。在一般饲养水平下,1~1.5岁的青年牛,日增重600~700克,屠宰率55~57%,净肉率43~45%,高者达49%。从1976年引入利木赞牛杂交改良鲁西黄牛,效果良好,提高了产肉性能和早熟性,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延边牛
也叫朝鲜牛。产于朝鲜和我国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目前,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的部分县也有分布。毛色从浅黄到深黄,以黄色居多。前躯发达,后躯较差,呈前胜体型。皮厚有弹性,毛长而柔软。肩部稍隆起,背平直而稍窄。
四肢较高,迈步畅快。公牛平均体高131厘米,体长152厘米,胸围187厘米,管围19.9厘米,体重465.5公斤;母牛体高122厘米,体长141厘米,胸围 171厘米,管围16.9厘米,体重365.2公斤。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18月龄的公牛育肥180天,平均日增重813克,屠宰率57.7%,净肉率47.2%,肉质鲜嫩,呈大理石状花纹,是较好的役肉兼用地方良种。
晋南牛
产于山西省的晋南盆地一带。中等个体,被毛多为枣红色。公牛前躯发达,臀部较窄,呈现役牛的“前胜体型”。母牛头长而清秀,后躯发育良好。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38.7厘米,体长 157.4厘米,胸围 206.3厘米,管围 20.2厘米,体重607.4公斤;
母牛体高117.4厘米,体长135.2厘米,胸围164.6厘米,管围15.6厘米,体重339.4公斤。10月龄的阔牛,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日增重450~500克,屠宰率52.3%,净肉率43.3%。目前,在选育提高的基础上,计划用毛色相近的良种肉牛品种杂交改良,逐渐向肉役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