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啄肛怎么治
鸡啄肛怎么治,散养鸡出现相互啄毛吃怎么办?
1、经常保持鸡舍清洁,囚禁不要过火,每天应放运动场地让鸡休息。
2、鸡群的密度要适当,不要过于拥挤,并注意舍内通风良好。
3、青饲料要充足,以补充维生素的不足,要保证矿物质营养和食盐的进食量,并饲喂动物性的蛋白饲料。
4、公鸡和母鸡分开饲养,减弱光照强度,减少光照时间,一般二平方米的鸡舍只需二只15—25瓦的红色灯泡,每天照8—10小时。
5、散养鸡互相啄毛、啄肛、啄趾要喂什么?对已发生啄癖症的鸡群,在饲料中加入2—3%的食盐和适量的生肉,连喂3—4天,同时可加喂每只鸡0.5克石膏粉、0.2克硫酸镁、0.2克骨粉及适量的维生素。
6、及时隔离被啄伤的鸡,并在受伤出血处涂抹有气味的药物,如紫药水、臭药水等,待伤口好后再放入鸡群。
雏鸡啄肛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饲料营养不全
饲料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引起鸡啄肛发生的根源。如果饲料中的钠盐等矿物质不足,会促使鸡啄食带有咸味的血迹。如果饲料中的维生素和泛酸不足,也会导致机体代谢机能紊乱而发生啄肛。
2、鸡舍光线过强
鸡舍光照时间过长或光线不均匀,是引起鸡啄肛发生的主要诱因。多数情况下,对于开放鸡舍或半开放鸡舍,午后鸡舍光线较强时,更容易刺激鸡啄肛发生,光线较暗的晚上很少发生啄肛。
3、存在肠炎或输卵管炎
鸡群感染细菌或寄生虫,如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球虫引起的肠炎和输卵管炎,是引起鸡啄肛的直接原因。
二、防治方法
1、及时断喙
合理断喙能减少鸡啄肛的发生率,减轻啄肛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讲,第一次断喙在雏鸡前一周完成,上喙切掉1/2,下喙切掉1/3,根据鸡群的情况,可在70-80日龄修喙一次。
2、确保饲料营养全面
建议使用正规厂家的全价饲料,确保饲料配方全面营养,自配料要按照不用阶段鸡群对营养的需求,提供营养充足全面的饲料。
3、合理调整光照
合理的光照管理能降低啄肛的发生,在光照强度方面,以每平方米3瓦的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在光照时长方面,育雏前2-3天24小时光照,第4天光照时长降到22小时,第2周龄降到20小时,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每天光照时长8-10小时稳定,17-18周根据体格和整齐度以及换羽情况来重新启动加光。
4、定期消炎保健
根据临床经验来看,一般在10日龄和100-110日龄前后,往饲料中添加含有穿心莲、地锦草、青蒿的中药,能够凉血解毒、止血止痢、杀菌消炎、驱除球虫,预防肠炎、球虫、输卵管炎的发生,减少肠道和输卵管炎症引起的啄肛。
5、制止啄肛
消除原发病因后,对于啄肛严重的鸡场,可在上午10:00至13:00在饮水中加食盐1%,连饮3小时撤去,换上清水,连续3天,可基本制止啄肛。同时,发现被啄的鸡只,要在受伤部位涂上紫药水,防止继续被啄。
小鸡为什么啄肛门?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表现为啄肛癖、啄尾根部羽毛癖、喙趾癖、逐头癖、喙蛋癖等。是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多种营养物质缺乏以及环境因素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
一、病因
(一)饲养因素
主要是没有喂全价饲料造成的。如食盐缺乏,禽就寻求咸味食物,引起啄肛、啄肉。缺乏蛋氨酸、胱氨酸时,禽就啄毛、啄蛋,特别是高产禽群。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饲料粗纤维含量太低或限饲时,处于饥饿状态下等,都易发生本病。
(二)管理因素
光线太强,密度过大,禽舍潮湿,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垫料不足,饲喂时间安排不当。或不同品种、不同年龄、强弱混群,以及笼养缺乏运动比等均可造成啄癖的发生。
(三)激素因素
母禽即将开产时,血液中所含的雌激素和孕酮,公禽雄激素的增长,都是促使啄癖倾向增强的因素。
(四)疾病因素
一些外寄生虫病,如虱、螨等因局部发痒,而致使禽只不断啄叼患部,甚至啄叼破溃出血,引起恶食癖。其次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输卵管炎、腹膜炎、泄殖腔炎症等病后引起脱肛,也会引起啄肛症。
(五)遗传因素
在鸡中白壳蛋禽啄癖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刚开产的新母禽,啄肛引起病残和死亡的较多,而褐壳蛋禽较少。
二、防治措施
(一)及时将恶癖禽隔离单独饲养并断去喙部:
被啄伤的禽也要及时分离饲养,并在啄伤处涂上有气味,并且有杀菌消炎作用的药品,如在被啄的部位涂擦龙胆紫,黄连素、氯霉素、松馏油、鱼石脂、樟脑油、碘酊等苦味并有强烈气味的消炎药物,一方面消炎,一方面使禽知苦而退。作为预防,可用发电机用过的废机油涂于易被啄部位,利用其难闻气味和难看的颜色使禽只失去兴趣。
(二)光照不可过强:
以3瓦/米2的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给予,光照过强,禽啄癖增多。育雏期光照控制不当,产蛋期易发生啄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降低密度:为禽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减少啄癖发生的机会。
(四)加强通风换气: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
(五)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环境不适而引起的拥挤堆叠,烦燥不安、啄癖增强。
(六)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完善的平衡日粮:动物性饲料的比例增加到8%左右,雏禽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8%,中雏不低于15%,矿物质不低于3%,食盐不低于0.5%。
家里养的鸡出现啄肛?
房海霞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啄癖又叫异食癖,指啄肛、啄羽、啄蛋等。虽然大小鸡都可发生,但以产蛋鸡、特别是初产蛋鸡、高产蛋鸡和450日龄后蛋鸡发病率更高。 一、病因 1.饲养管理不善 (1)鸡群密度太大,造成雏鸡运动不能自如,产蛋鸡产蛋后休息不好和拥挤,产蛋后泄殖腔难以恢复正常,造成脱肛,进而引起啄癖。 (2)光线太强,产蛋鸡不能充分休息,造成脱肛,引发啄癖。 (3)鸡舍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大引起脱肛、啄肛。 2.饲料营养方面原因 (1)日粮营养水平不平衡,蛋白质过剩时产大蛋、双黄蛋,发生产蛋困难引起脱肛、啄肛。 (2)饲喂方式改变,喂料量剧增。 (3)饲料中缺少某些物质。如含硫氨基酸缺乏,引起啄羽、啄蛋;维生素A不足引起泄殖腔黏膜角质化,产蛋不畅,当用力过度时造成泄殖腔外翻,引起啄肛。 (4)钙磷不平衡,食盐不足,引起脱肛。 3.环境因素环境不安静,随意合群,鸡群受惊吓。另外鸡发生外伤易引起啄癖。 4.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引起的输卵管炎、腹膜炎、泄殖腔炎症等病引起脱肛。 5.寄生虫感染特别是外寄生虫引起局部发痒时,可引起啄毛。 二、防治办法 啄肛、啄羽、异食癖很顽固,因此应着眼于预防,消除引起啄癖的各种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 1.断喙。一般7日龄到10日龄断喙。 2.营养平衡,使用优质饲料。尤其要加入足够的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 3.密度不要太大,给产蛋鸡充分的活动空间和安静的休息环境,使生殖道尽快恢复原位。 4.光线不要太强,啄肛严重时,换上小型灯泡,糊上窗纸,使鸡看不出肛门的红色,待啄癖消失后,再恢复正常。 5.防止脱肛:饲料中食盐提高到2%,喂两天,并保证足够的饮水。因为鸡的饮水量比采食量大,故不可在饮水中加入食盐,否则易引起食盐中毒。 6.发生啄癖时也可将蔬菜吊于鸡群头顶,以转移其注意力,有一定效果。 7.药物防治:啄肛灵、羽毛粉、蛋氨酸、硫酸亚铁、核黄素和生石膏等。其中以生石膏效果最好,按2%~3%加入饲料中即可。 8.驱除体内寄生虫。 9.注意每日定时定量饲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责任编辑:珍珍 2008年5月26日) 查看原帖>>
为什么鸡缺水缺粮互啄?
1营养方面 1.1 蛋白质不足或日粮氨基酸不平衡:因为羽毛为含硫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当鸡发生啄羽癖时主要是由于蛋白质不足而导致含硫氨基酸不足或日粮蛋白质虽然很高但氨基酸不平衡。 1.2矿物质缺乏:日粮中常量元素(钙、磷、氯、钠等)或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硒、碘、硫等)缺乏或比例失调而不能满足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要而使新陈代谢紊乱,而食盐缺乏是诱导鸡啄羽、啄肛、啄蛋的主要原因。 1.3粗纤维缺乏:对于杂食性的鸡来说,粗纤维过多导致鸡特别是雏鸡的消化不良、腹泻、严重时会造成消化道阻塞;粗纤维过少,肠道蠕动不充分,胃肠道空虚产生饥饿感而引起啄羽、啄肛等恶癖。 1.4维生素缺乏:VA、B1、B3、B12等缺乏常会引起啄趾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