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菲鱼怎么养
罗菲鱼怎么养,罗非鱼怎么养殖最快长大?
第一个是池塘养殖,池塘养殖罗非鱼成本低,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如果是在长江流域,一般从五月份开始饲养到十月,有六个月左右的生长期,在我看来只有充分利用生长期,合理放养,加强施肥投饵,才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养殖这种鱼的池塘没有特殊的要求,水塘或者沟渠等都可以养殖。罗非鱼的鱼种有普通鱼种、早繁鱼种和越冬鱼种,普通鱼种的生产成本低,鱼种来源广,但是养成商品鱼的时间短,所以规格就比较小。
罗非鱼养着为什么变白色?
罗非鱼养着变白色原因1、不合理的养殖模式华南地区为罗非鱼养殖的大区,可以说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养殖。而目前罗非鱼养殖户普遍采用立体式养殖模式,立体式养殖模式主要是利用禽畜粪便代替一部分饲料,以达到降低养殖成本的效果。
在人工贵、塘租贵、饲料贵的情况下,立体养殖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法。
想法是好的,可是,很多养殖户的习惯就是,把这些禽畜粪便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池塘,最终的后果只能是水中氨氮、亚硝酸盐过高,畜禽粪便里面有大量的链球菌也进入了池塘的食物链,随着养殖水环境的不断恶化,罗非鱼的生长环境受到威胁,再加上逐年升高的气温,是罗非鱼链球菌产生的原因之一。
红罗非鱼养殖技术?
一、养殖条件
红罗非鱼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强,不论新、旧、深、浅的池塘均可养殖,高产池塘要求水源好,pH6.8~8.5,盐度0~20%,排灌方便,面积4~10亩,水深1.3~2.5米,并配备1~2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二、苗种放养
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便开始放养冬苗,放养前要进行池塘消毒,每亩可用75~100公斤的生石灰干法毒塘,约过5~7天毒性消失后开始放养红罗非鱼种。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红罗非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流水养殖可亩放5000~10000尾;与其它鱼混养时可亩放200~500尾;网箱养殖一般放养150~350尾/米3,为减少雌鱼产仔对饵料的损耗,提高生长率,最好放养全雄性的红罗非鱼苗种,也可混养适量的个体比红罗非鱼种小的斑鳢、加州鲈等肉食性鱼的鱼种进行控制。由于红罗非鱼苗种起捕运输易受刺伤,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种处理,使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三、饲喂管理
红罗非鱼可摄食各种商品料和池塘里的生物饵料,主养应投喂全价的罗非鱼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8%~32%较合适;按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方法投喂,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3%~5%计算,每日分两次投喂,并根据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适当增减。
四、水质管理
高密度养鱼过程中鱼类粪便和剩料易导致水质变坏,因此,要对鱼池采取适当的换水或加注新水等方法进行调节,使水质保持淡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20~25厘米。可每亩用15~20公斤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每月1~2次,调节池水pH至微碱性。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控制池塘有害物质,改善水质,防病效果较好。
五、鱼病防治
红罗非鱼抗病力强,正常养殖管理情况下很少得病,但在养殖条件不好时也会发病死亡,影响成活率。冬春季节受冻伤或运输、扦捕受伤容易引发水霉病,应尽可能避免。高温季节主要病害为嗜水性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该病主要是养殖水质变坏、低氧、饲喂不善等应激因素导致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引起,该病可以用口服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等进行治疗,用量为每100公斤鱼每天用药3~6克拌料投喂,连喂5天。防治鱼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保持良好的水质,做好日常投喂管理是防病的关键。
以上就是有关红罗非鱼的知识介绍。红罗非鱼的食性非常广都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或者吃一些杂食性的鱼类,且非常谈事,食量也很大,养殖者们可以选择一些小麦或者是玉米等作为它的饲料来进行喂养。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者们要注意预防鱼病的产生,做好防治工作,这也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鱼缸养罗非鱼水温最佳几度?
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其生存温度为15 ~35度。当水温低于 15度时,罗非鱼潜于水底,不摄食,不活动。所以,生产上,当 自然水温降至临近151之前,应及时出池或移入温棚暂养。据 测定,罗非鱼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28 ~32度
十亩可以养多少罗非鱼?
罗非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一亩鱼塘可以放800—3000条,一般在1500条罗非鱼左右!密度的高低要看增氧设备的多少和池塘条件的好坏!所以十亩大概能养15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