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种植蘑菇
怎么种植蘑菇,菌类如何培育?
1.首先需要种子,蘑菇是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蘑菇属于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蘑菇有超多种类,可食用的蘑菇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2/7
种植蘑菇需要选择地方,这个地方需要足够的养分可以供蘑菇生长,蘑菇的生长不需要阳光直接照射,具有一定湿度、温度、通气就可以,种植蘑菇的混合床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做,用棉籽,玉米芯,木屑,草粉,莲子壳,稻草等,这些材料可以为蘑菇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而且种植的时候,注意消毒防止污染
3/7
种植蘑菇菌丝前2天,需要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做好种植准备,培养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稍微偏碱,辅料厚度为13~17cm温度在28度以下就可以播种了,菌丝要入土5cm深,种好菌丝之后,用木板轻轻压实
4/7
播种后3天内,不要去管它,遮光,保持温度与适度就可以了,不要去管它,让菌种自然萌发与成长,晚上可以适当的通通风,透透气。15天之后,菌丝就长满了,然后再覆盖一层土,均匀的覆盖好,等着菌丝继续生长
5/7
当菌丝长到出土的程度时,开始补充水分,让蘑菇更快的生长,喷水的时候,要轻一些,可以少量多次,保持覆盖土的适度就可以了
6/7
保持土壤的适度温度,这个时间需要3~4周,期间要勤观察,避免菌种被感染
7/7
断定蘑菇是不是需要采摘,需要看蘑菇的伞盖,伞盖没有完全打开或者是刚刚打开的时候,需要尽快采摘,这个时候的蘑菇,营养价值是最高的,采摘的时候,用剪刀或者小刀切断根部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蘑菇种植的时候一定要勤观察,还要多加小心,一旦发现有菌丝被感染,就需要重新培育
在树林地里怎么种植蘑菇啊?
林下种植食用菌是一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致富项目。
市场前景很好。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大面积发展。蘑菇种植方法?
如何种植蘑菇
现在由于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好,从事生产的农户越来越多。究竟怎样才能种植好食用菌,记者采访了有关农业专家。
食用菌是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是三分栽培七分管理,要用科学的态度来指导发展食用菌,没有成熟、过硬的技术,想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肯定不行。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降低市场风险,一是选择营养价值高、无霉烂的原料作为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料。二是适时栽培。如果夏季栽培秋冬季品种肯定不行,冬季栽培夏季品种同样不行,迟栽也不行。三是选择优质、高产的菌种。俗话说“好种出好苗”,没有好的菌种就达不到好的产量。
四是提高产品质量。做到适时采摘。食用菌生长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后期大量的孢子已经分生、老化,重量和品质都会下降。据了解,市场上最常见的平菇,大部分采收都在后期,同时有些从事食用菌销售的商贩还加些水,但消费者对此不清楚,买回去后烹饪,出现大量的水,一点鲜味也没有,逐渐地消费者对这种产品就不再购买。
还要注意增加室内通风和湿度,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发展一个产品要了解和掌握其市场信息,不能凭空想象。要了解市场上哪一种品种今年会走俏,哪一种品种适合在当地销售,投入有多大、产生的效益如何、技术能不能接受等。靠“自产自销”的思路来发展食用菌是不行的,可以考虑找一家有实力、技术过硬、信誉度好、可靠的单位与其联手或签约合同,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单位来销售。
必须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方式来发展食用菌,由公司提供技术、新品种和市场,通过基地来生产,跟销售方签订合同,带动农民一家一户生产,才能把食用菌生产风险降到最低
如何用牛粪种植蘑菇,及如何发酵,及如何选种子?
答:双孢蘑菇牛粪、锯末堆料发酵制种
传统的双孢菇制种技术成本高,成功率偏低,菌丝不易长到瓶底,水分不易控制,菌种易老化2000年夏季,我们采用了牛粪、锯末堆料发酵技术进行双孢菇制种,制母种的成功率达99.9%,制原种的成功率达98.1%.制栽培种的成功率93.2%。
制种方法如下: 牛粪、锯末的发酵 选未变质的锯末,过筛后在阳光下暴晒2~3天。晒时要摊匀、晒透。然后贮存备用。将牛粪晒干、打碎后备用。另外,备足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将牛粪、锯末,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牛粪和锯末总重量0.3%的碳酸氢铵、2%的磷酸二氢钾、约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据其质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匀后,pH值为7.5~8)、2%的轻质碳酸钙。
混合均匀后加水,使水分含量达68%~70%。然后建高1米、宽1.2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后插入温度计。当温度上升到75℃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时间约为10 天)。每次翻堆前,给料堆表面喷少量的石灰水,在发酵过程中,若发现料堆的中下部有变黑的趋势,可用木棍适当打孔通气。
一般翻堆4~5次,时间间隔为10、9、8、7天。若时间来不及,可翻堆3次。发酵完后晒干备用, 发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办法:
(1)料堆不升温或升温缓慢。锯末发酵不如秸秆升温快,若发现升温较慢,可适当加入碳酸氢铵,调节碳氮比,促其升温。
若温度能升到60℃以上,则不必调节。
(2)料堆中下部变成黑褐色,有异味。这种现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过大或过实,应抓紧翻堆,翻堆后打孔通气。 配制培养基 将麦粒煮透后,加入麦粒体积1/4左右的锯末发酵料,然后加人生石灰,将pH值调至7.5~8。
按干麦粒的重量,加人1%~2%的轻质碳酸钙,拌匀后装瓶。锯末料必须细碎,不能有大块,防止因块内干心而导致灭菌不彻底装瓶时要将料充分混合。装瓶时瓶子要放正,不能过度倾斜。否则,装瓶后麦粒偏向一侧,锯末偏向一侧,装料后接入菌种。
。
蘑菇栽培中如何防治杂菌污染?
蘑菇(食用菌)栽培中的杂菌污染,是个很重要的难题,它贯穿食用菌栽培的每一个环节,从接种到出菇都有它的身影,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就会给栽培者带来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所以杂菌污染的防治尤为重要。
一,接种过程中的杂菌污染防治。
①临时接种室的搭建。食用菌养殖的接种过程,需要在密闭的空间里实现,以紧邻养殖场地的门口或就搭建在养殖场地内为宜。如在养殖场地内搭建,需在搭建完成后对养殖场地采取熏蒸法进行消毒灭菌,为放置栽培袋养菌做好准备。一般为相通的大小两间,大间为接种操作间,小间为更衣室,按按面积大小安装紫外线灯(一般三平米一支)。材料一般采用塑料布和竹竿即可。地面也需用铺塑布铺满。
②接种前准备。把接种所用工具接种盆、接种铲、橡皮筋、75%酒精等置于接种操作间,在接种前24小时用熏蒸法消毒。把工作服、鞋帽、口罩、橡胶手套、75%酒精消毒棉等,置于更衣室,接种前8小时打开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灭菌。
③接种操作过程。接种开始,参与接种人员进入更衣室。换好作业服装、鞋子,戴好帽子、口罩、手套,用酒精擦拭戴好的手套,方可进入接种区。进入接种区后,用酒精擦拭接种铲,有条件的,可以安装臭氧消毒机,接种时全程开启。
二,养菌期的杂菌污染防治。
①控制养菌场地的温湿度,切莫形成高温高湿环境,一般温度在22~25,空间湿度60%~65%,最为适宜。去温度过高或过湿,需立即放风降温降湿。因为高温高湿是适宜杂菌生长的环境。
②注意观察菌袋,有精力的可3~5天倒袋一次。如不能按期倒袋需及时抽查菌袋,查看菌丝生长状况的同时检查有无杂菌感染情况发生。一旦发现有杂菌感染的菌袋,需立即用塑料袋装好并扎紧袋口,带出养菌区域,并于远离发菌区焚烧。并对养菌区域空间进行杀菌药物喷洒,或必洁士熏蒸消毒灭菌。此期绿霉菌、毛霉菌、链霉菌感染均可发生。
三,出菇期杂菌污染防治。一般出菇期,食用菌菌丝已经生长成熟,杂菌污染较少,但也有发生。此时杂菌以绿霉菌、毛霉居多。一般只需清除染菌菌袋,注意场地温湿度,掌握好通风时间和时间长短即可。
总之,据本人的经验,对食用菌栽培中的杂菌感染,在于防而不在于治,治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养殖过程中,细心操作尤为重要,望能引起栽培者重视。本文主要针对熟料袋装栽培而述。
蘑菇农场怎么种植?
蘑菇农场的种植方法是将牛粪晒牛来种植蘑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