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放养虾苗(晚上放虾苗可以吗)
怎么放养虾苗,晚上放虾苗可以吗?
虾苗放养注意事项
对于虾苗的放养,为了确保养成能获得良好的效果,除了要求虾苗的数量和质量要完全符合养成生产的要求外,由于虾苗个体小,身体脆弱,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也需正确掌握虾苗放养方法。
虾苗从室内育苗池移放到养成池,水体的光照条件、水温、盐度、水质、饵料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为了让虾苗能尽快适应养成池的环境,提高放苗的效果,放苗时应尽量处理好几个注意事项:
1.自然水温在22℃以上才能放苗。虽然南美白对虾的耐寒能力较强,但建议放苗的温度以高些为好,有利于提高虾苗的成活率。
2.育苗池与养成池的盐度不能相差太大。育苗场盐度通常在25以上,且较稳定。养成池的盐度往往变化较大,如港湾和河口地区的虾池在雨季的盐度偏低。因此,在放养前要测定养成池的盐度,若育苗场和养成池的盐度相差5以上,要进行必要的虾苗淡化。
3.尽量选择在晴天天气放苗。放苗时间应根据不同季节而定,一般早春季节气温较低,宜在中午或下午放苗;夏、秋季气温水温较高,宜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放苗。
4.一个虾池,最好一次放足苗,且虾苗要来自同一苗场,尽量避免多次放苗,导致池虾规格大小不一。
5.购苗时,应选择信誉好,产量较稳定的育苗场,虾苗的数量和质量较有保证,有利于计划生产和投喂管理。
6.放苗要在虾池避风一侧的深水处进行,而不要在风浪较大的下风处或浅水处放苗,以免体弱的虾苗被风吹到岸边的滩面而死亡。
希望这些注意事项可以为广大虾友带来帮助。
200个平方可以喂养多少虾苗?
一般情况下,精养虾塘在虾苗质量好、换水条件优越、饵料有保证、饲养管理水平高的条件下,每亩放苗量可在2万尾左右(不宜超过2.5万尾)。经过中间培育的虾苗(体长2.5厘米左右),每亩放苗量控制在8000~12000尾之间。
放苗密度取决于苗种规格、虾塘面积、池水深浅、池底状况、换水条件、饵料种类、饲养方式、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还应参考养虾者提出的产量要求和规格指标来确定。放苗量可参考下列公式计算:
放苗量= (计划苗产量(公斤)×要求养成1公斤的尾数)/ 预计成活率
式中:计划亩产量可参照邻近地区历年产量;养成1公斤虾的尾数,可按30~50尾(体长12~15厘米)计算;成活率以50%~70%计,中间培育虾苗以85%计算。
一条地笼装多少虾苗才合适?
龙虾塘一条地笼装五斤虾,属于密度正好。多了太密,少了太稀。
小龙虾养殖要保持合理的投放密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力,又能提高小龙虾的产量、规格和经济效益。如果片面追求产量,而提高放养密度的话,则会增加养殖管理方面的难度,小龙虾也会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自相残杀。
没有增氧机的虾塘如何放养虾苗?
前期准备
1、整塘清淤。在冬季,清除池底杂草和过多淤泥,修整池塘,曝晒池底,使池塘底部干裂。
2、消毒杀菌。放苗前一个月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或漂白粉15—20千克或茶籽饼50千克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菌、鱼卵等。清塘药物尤以生石灰为佳。
3、虾池进水。当清塘药物的药性消失以后,以及放养前10天左右,即可进水。但虾池进水前,还要观察池塘有否丝状藻类产生,若有则池塘先进水10厘米左右,再用清苔净进行全池泼洒,以杀灭丝状藻类。这样可达到更好的肥水效果。进水时还必须做好: 在进水口设置滤网。滤网采用60目锦纶网布或尼龙筛绢制成直筒网片,网长为2米以上,具体视进水泵口径大小而定。 把握进水尺度。首次进水以40—50cm为宜,以利施肥培养饵料生物,以后再逐渐提高水位,到放养时水位达到80—100厘米。
4、培养饵料生物。在养虾塘内培养繁殖饵料生物(基础饵料),是解决虾苗进池后的适口饵料,加速对虾生长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充分利用虾塘的自然生产力,降低养虾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基础饵料生物具有繁殖快、培养方法简易可行和营养效果明显的优点,因而成为养殖程序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实践表明,如果基础饵料丰富,虾苗入池后成活高,生长快。虾池肥水的方法为: 用有机肥肥水:使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发酵,用量视池塘底部环境状况而定,一般每亩用量为25公斤左右,具体用量视池塘肥瘦程度而定。但使用前最好用石灰进行拌和杀虫与消毒,以免产生虫害。 碳氨、磷肥肥水:用量为20公斤左右,碳氨与磷肥之比为3:1。 复配好的有机肥料肥水:如集凯南美白对虾专用有机肥。用量为为每亩20—40公斤,与复合肥结合使用,效果则更快更好。 其它品种:如市场上有售的生物肥料、活性肥水剂等。 说明:一般来讲,有机肥、化肥、生物肥料等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最好。具体用量视池塘的基本状况、肥瘦程度和水源水质等而定。 肥水后,水色呈黄绿水或茶褐色,透明度30;40厘米为好。 水质管理 虾池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南美白对虾生长和生存,养虾就是养水。如果能有效地管理水质,使虾的生活环境良好,则虾体质健康、生长迅速。水环境污染物质超过对虾忍耐程度,轻者会引起生长不佳与慢性中毒,以及导致生理机能减低,诱发疾病,活动行为异常,中毒死亡等。因此,水质管理在养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水质的好坏,受水源、气候、水中生物、残饵及生物排泄物等影响。这些影响有时不仅是单一作用,而且也有综合地相互作用,所以,对每一个影响因素必须加以注意控制,使水质安定良好,促使对虾健康生长。具体做好: 1、控制好水色: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理想水色是黄绿色或茶褐色。养殖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之间,中后期控制在30厘米左右。视水质肥瘦情况每隔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最好每10-15天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来改善水质,减少水体有机生物含量,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和有机物耗氧量。 2、调节好PH值:南美白对虾最适宜的PH值为7.8-8.6,偏低用生石灰进行调节,最好不要超过9.0。 3、改良好底质:随着虾的生长,饲料的增加,特别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到中后期,则底部环境相对较差,则需要进行底质改良。若水质过浓或过清,往往底部环境较差,则需要投放一些底质改良剂来改善底部环境,以减少对南美白对虾产生的不良影
河虾如何养殖?
河虾养法:
1、首先要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2、在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3、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4、虾苗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5、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
6、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