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泥鳅吗(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怎么养泥鳅吗,金泥鳅怎么养?
1、选择池塘
黄金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强,选择水源充足、向阳、排灌水方便且含有腐殖淤泥的长方形鱼塘,安装两个进出水口,四周围防护网,以免泥鳅逃出,也能阻止其它动物进入,养殖前需要清塘消毒并深耕淤泥,使用石灰水消毒暴晒后,灌入池水。
2、选苗放养
挑选健康、有活力、规格相等的泥鳅苗,在盐水中浸泡消毒后放养,养殖密度过大会造成泥鳅拥挤、引发传染病,造成泥鳅苗死亡,3厘米左右的泥鳅苗,每平方米不超过0.2千克泥鳅,泥鳅长大后,需要根据合适密度分群养殖。
3、饲喂方法
黄金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以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虫、水蚯蚓等动物性食物为主,搭配水藻等植物性食物,每天清晨和傍晚分别喂食1次,白天大部分时间在淤泥中休息,夜晚觅食较多,傍晚投喂的食量要是整天饵料的2/3。
4、注意事项
黄金泥鳅养殖时,池塘的水温要控制在18-28度之间,温度过高不利于生长,温度过低会出现冻害,在繁殖季节需要及时取走鱼卵,泥鳅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尤其爱吃鱼卵,亲鳅产卵后如果没有及时取走鱼卵,会被泥鳅吃掉。
金泥鳅的饲养方法?
1,准备一个合适的池塘
泥鳅的养殖肯定是离不开池塘的,这是最基础的养殖条件,但是池塘里面朋友们要保持水质清新,没有受到过污染而且水源还得充足,各种的排水和蓄水的功能都得齐全才行。当然,池塘的面积最好是选择50到100平米的,深度则在50厘米左右为最佳。这个时候大家伙还要检查池塘的这些池壁,如果有漏水的情况一定要进行改善,可以用一些工具把它夯实,这样就能够防止它渗漏的情况了。池塘的底部也得有十厘米左右的淤泥,整个养殖场的四周,也尽量用那些石棉瓦或者是铁丝给做成围墙,这样能够防止一些其他动物进入池塘伤害泥鳅。
2,池塘的处理工作
光准备好了这样一个池塘还不行,我们还要把池塘进行处理一下,首先,在放泥鳅苗两个月之前,先要把池塘里面的这些淤泥给深耕一遍,然后让它暴晒30天左右,再用一些生的石灰粉对池塘进行消毒杀菌,同时给池塘里面放上大量的肥料,但是肥料一定要注意必须是发酵过的有机肥还有生物肥,这样才能有利于泥鳅的生长。整个池塘是泥鳅生长的场所,如果先前的处理工作没有做好的话,那么你就也不会好好的长大,同时,没有对池塘进行消毒工作,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疾病,那么大家伙就别想什么丰收了,泥鳅还有可能造成死亡。
3,泥鳅的养殖密度
很多朋友在养泥鳅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成功,有可能是与泥鳅的养殖密度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认为投放得越多产量就会越高,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养殖密度,那么就会让泥鳅产生大量的疾病,而这些疾病往往会传染,所以,泥鳅的死亡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如果朋友们选择的泥鳅苗在三厘米左右那么,平均每平米投放的数量是0.1到0.2千克左右,但是随着泥鳅不断的长大,大家就要及时的减少养殖密度,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泥鳅出现损伤,也能提高一定的产量。
4,水质的管理工作
投放好了泥鳅种苗以后,下一步我们就要关心水质的问题了,因为,关系到泥鳅生长好坏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池塘里面的水质了,水温朋友们一定不要让它超过30度,否则会对泥鳅的生长造成不利,如果超过30度的话,就要往里面注入一些水,这样水温就能够及时的下降,但是温度也不要低于15度,否则泥鳅也会被冻伤。经常性的调节一下水温,能够给泥鳅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好处,但是,如果想要水质更加的清澈,还要注意平常的遮阳措施,大家可以在池塘里面种上一些水葫芦还有浮萍,这样不但能够给泥鳅制造出多余的肥料,也能够起到遮阳的效果。
5,泥鳅所需要的饵料
其实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所以它什么都吃,可是,在泥鳅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它的幼苗期间,养的时候千万不能直接给它吃人工的饲料,尽量的给它吃些藻类还有枝角类的生物,这样才能保证幼苗的存活性提高,也能保证泥鳅的一个高产。随着泥鳅的不断长大,饵料就可以适当的改变了,可以给它吃点鱼粉与肉粉或者动物的内脏等等,当然如果给你它适当的搀杂一些五谷杂粮的话,那么它生长的速度就会有所加快。
泥鳅要死怎么救活?
日常饲养或者养殖泥鳅鱼的过程中,发现泥鳅鱼的生命质量比较差,要死的时候可以通过增氧造浪的方式把泥鳅鱼救活。
秋泥鳅是本土原生的底栖鱼类,对于生存的环境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是水温不能过高,溶解氧,气浓度含量要充足,发现泥鳅鱼的状态不好,要死的时候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解决。
水缸养泥鳅的方法?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泥鳅很皮实,对于水温、水质没有特殊的要求,甚至还可以过冬,属于比较容易饲养的生物。适合没有饲养经验的新人入手。
根据泥鳅的种类不同,个头也有差别,大的能够长到20公分左右,选用多大的水缸要根据成年泥鳅的体长而定。那么泥鳅该怎么养呢?
如果想要再现自然界中泥鳅的生长环境的话,需要在水缸底部铺上5公分左右的泥土、或细砂。泥鳅原本是潜藏在水底的泥中生长的,虽说泥土是它们的最爱,但是如果在鱼水缸中铺上5公分的泥土的话,这些小家伙一旦藏进去就很难再找到,失去了观赏的价值,所以最好还是选用河边的细砂。幸好这些差别对泥鳅的日常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
泥鳅的进食特点是将饵料连同砂砾一同吞进嘴里,然后再把砂砾从腮里单独排除,从这一点来看的话还是河砂比较合适。另外,冬季泥鳅还需要潜入砂砾中借用冷水护体来进行冬眠。
泥鳅夜间的运动量比较多,它们身体细长,很容易从水缸的空隙中跑出来。除此之外,它们对于震动很敏感,一旦受到惊吓也会从缸里跳出来,所以说,必须要给鱼水缸盖盖。从这一点来说,鱼水缸的深度要尽量高一些,40公分以上的水缸的话它们基本上跳不出来了。
泥鳅是杂食动物,水蚤、藻类等几乎什么都吃。家里自制饵料的话可以给它们吃一些豆腐、麸皮之类的,市场上贩卖的饵料的话只要是金鱼、青鳉鱼、鳗鱼等吃的都没问题。如果是跟其他鱼类混养的话,最好投放一部分下沉的食物。泥鳅的食量非常大,有优秀清洁工的美誉。
综合来看,饲养泥鳅的难度系数不算高,可以跟金鱼等一起饲养,可以帮助清除水底的饵料残渣,可谓是一石二鸟。
养泥鳅十大忠告?
一、生活习性
泥鳅是底栖小型淡水鱼类,生存水温范围0~41℃,最适生长水温22~28℃,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杂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小型甲壳动物、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人工养殖可投喂豆渣、米糠、麸皮、禽畜内脏及下脚料、配合饲料等。
泥鳅养殖
二、鱼塘建设
泥鳅养殖鱼塘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池深约1.0~1.5米,水深0.4~0.5米,池底铺厚约0.2~0.3米的软泥,池壁四周要夯实或用水泥浇灌,进水口、溢水口、排水口要用密网布包裹,鱼塘周边要种上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植物覆盖面积约占鱼塘总面积的1/4。
泥鳅养殖
三、清塘消毒
泥鳅苗下池前10天每亩撒生石灰60~70千克,2~3天后加水至0.3厘米深,一周以后将水排干并重新注入新水,水深约0.2~0.3厘米,然后每亩施300~500千克腐熟人畜粪或10000~20000千克沼液,待水色开始变绿且透明度约15~20厘米后即可投放泥鳅苗。
泥鳅养殖
四、鱼种投放
泥鳅苗要确保大小均匀、个体饱满且有活力,每亩放3~4厘米的泥鳅苗3~5万尾,套养鳙鱼10~20尾、鲢鱼15~30尾用以防止蓝藻爆发,若泥鳅苗是用充氧尼龙袋长途运输的要“缓苗”后再放苗,即将充氧尼龙袋放在池内20分钟,等内外水温一致后再缓缓放出。
泥鳅养殖
五、饲料投喂
泥鳅苗刚下塘可投喂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饵料,同时投喂少量熟蛋黄、鱼粉、豆饼等精细饲料,等泥鳅苗体长达1厘米时已经可摄食水生昆虫、有机物碎屑等,可投喂粉碎的禽畜内脏、豆饼、配合饲料等,初期日投饲量为泥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为5~10%。
泥鳅养殖
六、水质管理
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发酵的有基肥,每次用量300~500千克/亩,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宜,当水温达到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要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冬季要增加水深并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以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泥鳅养殖
七、病害防治
泥鳅常见的病虫害有烂鳍病、打印病、车轮虫病等,其中烂鳍病可用10~50毫克/千克的氯霉素溶液或土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连用5天,打印病可用漂白粉全池消毒,浓度1毫克/千克,车轮虫病可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浓度30毫克/千克。
泥鳅养殖
八、注意事项
1、泥鳅养殖要注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