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殖虾苗怎么运输(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虾苗怎么运输(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时间2022-12-18 23:15:03发布人民融媒体分类养殖浏览94
虾苗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现在投放虾苗的成本是比较高的,虾苗大小一致这样就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大虾弄伤小虾。除了以上运输虾苗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在虾苗达到塘口后还需要做一些事情来提高虾苗的成活率,投放虾苗时不能直接一下子全部倒入池塘中。...

虾苗怎么运输,虾苗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虾苗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确保成活率

从过完年到现在,南方大多以连续性的阴雨天为主,很多人说太阳度蜜月去了,还有很多人发起了寻找太阳的“寻人启事”,大家可想而知多久没有见到太阳了。由于长时间的阴雨,再加上低温,今年虾苗规格比去年小,价格却比往常高。现在虾苗价格高达35-40元每斤。所以,现在投放虾苗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虾苗的价格高,更是需要注意在运输途中避免虾苗出现不必要的损伤,以免在放养后降低虾苗的成活率。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在虾苗选取上,要选择规格大小一致的装在同样的一个运输箱里,而且选取的虾苗要求健壮、附肢健全。虾苗大小一致这样就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大虾弄伤小虾。

第二就是在运输的过程中要注意遮阴,而且要恒温运输。特别是长距离运输的,最好使用恒温运输箱来运输。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恒温并不是要使用风扇来吹,否则小龙虾的腮部会被吹干,这样成活率会大大的降低。

第三就是装虾苗的网箱或者框子要放置一些水草。水草既可以作为小龙虾的食物,又可以为小龙虾在运输途中发生颠簸时提供缓冲作用,而且水草还可以为虾苗提供一定的水分滋润,延缓腮部的干燥。

第四注意运输时间的控制。运输时间越长小龙虾死亡率越高,在一个半小时内成活率可达80%以上,而3小时成活率降低到60%,超过6小时基本都难以成活了。所以,虾苗最好就地解决,不要长距离的运输。

除了以上运输虾苗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在虾苗达到塘口后还需要做一些事情来提高虾苗的成活率。

1,抗应激。一是需要进行温度上的缓和处理。一些用塑料袋装有水来保护虾苗的,需要经过缓苗过程。也就是塑料袋不打开,放在由新塘口打出来的水盛满的缸或者大人盆里,过十来分钟后再将虾苗提出来放入新塘口。二是用框或者虾苗箱装虾苗的,需要用VC水泼洒后才可以投放。

2,经过上面的抗应激措施后,投放时应当经过6次左右的浸水和沥干水过程,这样可以让虾苗的腮部尽量的润水,从而避免出现鳃部脱水粘合到一起导致虾苗窒息死亡的可能。

3,投放虾苗时不能直接一下子全部倒入池塘中,而应该慢慢的随水放在岸边或者水草上,最后让它们自己爬入池塘。

以上是一些提高虾苗成活率的基本方法,欢迎大家补充。

虾苗放了一般几天就稳了?

对于这一情况其实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时间限制,我们在养殖过程中通常都是根据苗的活动情况及水质变化等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喂食,但是一个大家都比较认可的做法是苗下塘之后前面3天是不会去喂食的。

因为虾苗刚放下去之后需要一个时间来适应水体环境,同时虾苗在经过转水和运输之后都会产生应激反应,这种情况下就算你去喂虾苗,其也不一定会吃下去,因为这时的苗是根本就没有食欲的,喂下去之后若不吃反而会影响到虾塘的水质,这样对于虾苗来说更加不利,因此前面几天都不会去喂饲料。

3天过后则可以根据虾苗和水质等状况来决定是否要喂,如果水质和苗的状态好,这时可以先少量喂一些饲料,别一次性喂的过多,因虾几天没有吃饲料一下吃的过多会引起虾不适,因此要先少量喂,之后再根据苗的吃食情况慢慢将量加一来,这样可以让虾苗来慢慢适应。同时开始喂的时候可以在饲料中加一些多维或者益生菌之类的,来提高虾的免疫力,能够让苗的体质能够快速恢复过来。

当然如果苗或水质3天之后还是不理想的话,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勉强去喂,可以先将水质调好或是在水中用一些多维或益生菌来调水也行,总之,一定是要等到水质和虾苗的状态都正常之后才能去喂。一亩水面放苗100-120斤,一斤70个左右的成活率高!

大面积池塘养殖青虾如何适时放苗?

每年的7月份,是青虾苗种放养的最佳时机。正确应用虾苗放养操作方法,是提高青虾苗成活率和提高青虾养殖产量的重要环节。

(1)放入同一虾池的虾种要求规格大小一致,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肢体完整,活力好、反应敏捷,逆水能力强,一次放足且尽量避免杂鱼苗掺杂其中。(2) 放养时间宜选择在阴雨天进行,晴天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闷热。

(3)做到先增氧后放苗,单养青虾的池塘一般提前一星期左右进水培育肥水,肥水较 好的池塘浮游生物、藻类较多,这些塘在阴雨天或晴天的上午时分往往水中氧气也不会十分充足,因此,放苗前要及时增氧,使虾苗在经过操作、运输受惊过程中进 入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有利于迅速恢复体质。在放养的池塘内已经养有其他品种的(一般池塘都采用河蟹、青虾混养或蟹、青虾、鱼混养),更应该及时增氧。

(4)放苗时人要站到水中操作,切忌人站在岸上一倒了事,防止虾苗栽入泥中。

(5)放养时要注意水温差不宜过大。

(6)做到肥水下塘,避免清水放苗。

日本对虾养殖技术?

1.池塘要求及放苗前的准备

目前一般养虾池塘均可养殖日本对虾,考虑到日本对虾有潜沙的习性,养殖池应选择沙质或沙泥质土壤为好,泥质次之。虾池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生产后,池底会沉积一些淤泥和有机碎屑。如果不清理掉,就会逐渐恶化虾池底栖环境,使对虾生长缓慢,甚至得病死亡,降低养殖成活率。因此,每年进水前1个月左右,要对虾池进行清淤消毒、固堤整池,同时使池底得到充分的晾晒。池塘消毒可选用生石灰、漂白粉等。生石灰用量每亩50~100千克,既可进行消毒,又可提高土壤的pH值。漂白粉对原生动物和细菌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使用时选择进水前,虾池放少量水,用量3×10-5~5×10-5混水泼撒。使用茶籽饼清除害鱼,用量一般1.5×10-5~2×10-5。

进水施肥,培育基础饵料。一般在放苗前10~15天,虾池进水80厘米左右,选择晴天进行施肥,每亩施尿素2~3千克,以后每周视池水肥度情况进行追肥。天然基础饵料较好的虾池,对虾养殖前期体长在3厘米前,基本可以不投饵料。

2.虾苗放养

(1)虾苗的选择和运输。日本对虾的养殖苗种,应选择全长在0.8厘米以上、个体差异较小、体表清洁无寄生物、健壮活泼、弹跳力强的虾苗。同时应对培育池水质、使用的饵料、亲虾来源及状况,进行认真了解和观察。

虾苗的装运使用无毒的塑料薄膜袋较好,一个容积为30升的薄膜袋,在水温20℃情况下,运输时间在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5万尾;10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2万尾;1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0.8万尾,最好不超过20小时。

(2)放苗条件。

①池水深度:1米左右,不宜太浅,水色呈黄绿,肥而清爽。

②水温:放苗时虾池水温最好在18℃以上,温度低时生长缓慢,养殖池与育苗池水温温差不超过2℃。

③pH值:虾池pH值应在7.7~8.8,最低不应低于7.5。

④盐度:虾池盐度应在10‰~30‰,与育苗池盐度相差不能超过5‰。

(3)放苗密度。养虾放苗密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虾池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等现实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确定放苗数量。一般条件较好的池塘,每亩放苗在1.5万尾左右,也可进行双茬或多茬养殖。第一次放苗6000~8000尾/亩,7月中旬捕获后再进行第二次放苗,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提高经济效益。注意应在虾池顺风一端放苗,避免逆风将虾苗刮到堤坝边上;尽量避免放苗时将池水搅浑。

皮皮虾可以水产养殖吗?

1、虾苗的选购

选择优质虾苗是养殖成功的必要条件。

优质虾苗的主要特点是:体表干净,飘苗少,活力强,肌肉饱满,肉眼可清楚看见腹部肌肉和整个肠道,游泳活泼,个体整齐,趋水性强,对外界剌激反应灵敏。

不健康虾苗体色异常,常带有黄色、浅黄色或红色等颜色出现。

购买虾苗时,如果发现不健康虾苗,坚决不能购买。因为这种虾苗已经带病或正在发病,即使没有看到死亡个体,也会影响成活率。

虾苗的具体选择应掌握以下事项:

(1 )虾苗规格尽量均匀;

(2 )体形比较粗壮;

(3 )体色白色透亮;

(4 )规格最好是在1.0cm左右;

(5 )游动活泼,逆水能力强,在净水状态下大部分虾苗呈伏底状态后有顶水现象。活动强而有力,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不打圆游动),身体平进,逆流触力强;

(6)虾苗的触须要并在一起挺向前 ,尾扇要完全打开,腹节较细长;

(7)胃肠内食物饱满;

(8 )无畸形,一般高温育苗或用某些药物就容易造成畸形;

(9 )体表光滑,无聚缩虫等附着物、无斑点;

( 10 )抗离水试验,从育苗池内随机取出若干尾虾,用拧干的湿毛巾将虾苗包埋起来,约5-8分钟后取出放回原水。

如果虾苗存活,则是优质苗,否则为劣质苗。如果观察虾苗身体瘦弱、无游泳顶流能力,体色发红,白浊者均属不健康虾苗。

有些虾苗体表有聚缩虫,应多次观察,慎重选择。

( 11 )虾苗淡化要求盐度2%o以下(或根据池塘水质情况而定),淡化全程不少于7-10天;

(12 )有条件的单位最好进行病毒检测。

2、 虾苗的计数方法

虾苗计数采用干称量法或杯量法。

这两种方法称量,虾苗的数量较为准确,以便养殖期间的管理。

3、虾苗的运输

1、虾苗运输应根据路程远近、运输时间及运输者所具备的条件而定。通常近距离采用拉鱼箱运输,远距离使用尼龙袋充氧运输。

(1 )拉鱼箱运输;将鱼箱加水1/3,充氧,在水温20“C以下时,每0.1立方米可装全长1cm虾苗40万尾,可经受5- 8小时运输。

运输时避开中午炎热天气,中途不能停车。

(2)尼龙袋运输:使用容量为30升的尼龙袋,装水1/3,可运输体长1cm虾苗2万尾,充入氧气,在20“C左右可经10- 15小时运输。

4、放苗数量

每亩放苗量(尾/亩)=计划产虾量(公斤/亩x要求出池时每公斤尾数) ÷预计成活率

一般情况下,未经中间培养的虾苗一般成活率为30%-50%,经过中间培养的虾苗一般成活率为70%- 80%。

在养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生长速度与放苗密度成反比,即放苗密度越大,生长速度就越慢。

此外,放苗密度越大,对虾的排泄物就越多,就越容易污染水质,对虾也就越容易发病。

5、放苗条件

(1)养成池水深应达70-80cm,水质肥沃,水色为黄绿色、黄褐色、绿色,透明度在30-40cm.

(2 )池水温度恒温在18C以上,放苗时温差不超过+2°C。

(3 )虾池盐度不得低于千分之0.5,育苗池水与养虾池水的盐度差不应超过千分之2。否则应采取逐步过渡法,使虾苗适应池水盐度后再放苗。

(4 )养殖池水PH在7.8- 8.7之间。

(5 )大风暴雨天气,不宜放苗。

6、放苗时的注意事项

(1)放苗要对池水进行分析,确认符合养殖水质条件后方可放苗。必须采用后未发死苗再大批放苗。

(2)一个养虾池的虾苗应一次放足避免多次放苗 ,否则容易造成虾苗体长大小不一,在缺饵料的情况下会出现大虾吃小虾的现象。

( 3 )放苗地点应选择虾池避风的一边,切忌在迎风处或浅滩处放苗,以免虾苗被风直接吹到滩面死亡。

( 4)虾苗计数要准确,放苗时最好重新计数。

( 5)长途运输苗种而不进行中间培育的单位,在放苗时 可取出0.5%- 1%苗样置于该养殖池中的网箱中,正常管理一日后,再次计数,借以估计放苗成活率。

怎么
生态城市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在农村如何发展生态种植)冬梅花怎么养(梅花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