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蜕怎么养殖(农村最热门的养殖项目是什么)
蝉蜕怎么养殖,到哪里学习方法?
在皖北、苏北、豫东、鲁南、鲁西南这一带地区的农村,如果您做一项调查,在农村现在最热门最赚钱的养殖项目是什么?估计会有一半的人不加思索的脱口而出,养金蝉,也有人会说种金蝉,于是乎伴随着养金蝉,现在农村大田地或是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柳树,据说金蝉这东西最喜欢吸食柳树根的汁液,因为利益,也打破了农村“前不栽桑,后不栽柳”的禁忌。
随着野生金蝉越来越少,金蝉价格也是年年攀升,由1角钱个长到2角,3角,4角,5角,6角,今年居然长到了7角,刚下来时,甚至长到了1元/个。有人做过测重,单个金蝉约4.5-5克,1斤约有100-110个,也就是说刚上市时,价格划到了100-110元/斤。
利益的驱动下,也便产生了种金蝉,繁育金蝉的专业户,专门卖金蝉的种条。
10多前先是百度网页上、再到各大平台,现在的抖音上、快手上、火山小视频上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种金蝉,做金蝉种植培训,卖金蝉种子的,信息太强大了。所以您可以上这些平台和这些商家联系联系,问问情况。
不过我的建议还是您最好实地现场看一下,毕竟种金蝉的投入并不低,而且时间也很长,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看到成效,如果三年后不是理想中的那样好的话,估计个别卖金蝉种子的商家都找不到了。
可能是本人孤陋寡闻,或是固步自封,小农庄的周围有几家种植柳树养金蝉的,有的已经三年了,也未见到有多少金蝉出来,有的时间短了一些,还未到三年,有的是今年刚刚种下的,我在几年前和几个朋友在杨树林下也种过,可能是因为方法不对头,以失败而告终,可能是因为我和几个朋友的意志不太坚决,种金蝉的信仰还未深入骨髓,从此和几个朋友再未提过金蝉种植。
这些仅是个人的经历与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人看到有不同意见,可以理性的在留言区留言评论,将您种植的成功的经验与大家分享,非理性者请绕行。
我是@我和我的小农庄,从事农业种养殖16年,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关注交流。听说豆虫批发价是60元一斤?
豆虫是优质的蛋白质资源,豆虫蛋白质比肉类、鱼类、植物类的蛋白质更适合人体需要,组成也更合理。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养殖豆虫,他们想知道豆虫怎么养殖?养殖前景如何?一亩地需要放多少豆虫卵呢?具体为大家整理如下:
“养殖豆虫一亩地放多少豆虫卵为好?”影响放虫卵的数量主要有两点
(1)大豆植株生长状况
(2)是否建有防虫网
(一)如果大豆植株生长状况不好,建议稀放每亩5000粒。
如果大豆植株生长茂盛,可适当增点放养数量。如果数量太多,豆叶不够食用,会影响豆虫的生长发育,一般10000粒即可
(二)如果没有防虫网的情况下,建议不要放养太多豆虫,不然容易吸引豆虫的天敌来捕食。
如果设有防虫网,可以密放,每亩13000~15000即可。
相关建议:
(1)建议施用叶面肥提高豆丹产量.
(2)挂卵前十天用辛硫磷灭杀大豆毒蛾、尺蠖、蜘蛛等其他害虫。
(3)建议大青豆种植株距40厘米,行距60厘米。其它大豆品种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
豆虫养殖技术
1、如果你只想单纯饲养豆虫(豆天蛾),那么可以不用施肥;如果二者兼顾,那么施肥还是有必要的。以下提供一些技术:
2、放养时期:
根据田间调查观察,本地豆无蛾幼虫多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到8月底至9月初陆续入土越冬。因为从幼虫个体发育来看,放养适期提前有利于幼虫取食生长,增大个体虫重。太迟则不能发育到5龄,虫体小,影响幼虫产量。
综合分析豆天蛾幼虫以7月下旬至8月初大豆结荚初期放养为宜,早的可提前到7月上中旬放养。此时大豆叶片生长旺盛,豆叶已充分展开。接入的l-2龄幼虫小,食量少,对大豆生长影响不大,从而使豆荚生长与幼虫生长两者相互影响最小,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3、大豆品种的选择:
为了能提供尽可能多的豆叶食料,大豆品种应选择具有植株高大、生长旺盛、叶片多而大的无限结荚习性的类型,可增加养虫量,提高单位面积的幼虫产量。
4、根据大豆的长势具体掌握养虫量:
长势好、枝叶茂盛的豆田,可适当多养,反之应减少放养量。如放养过多,总虫量虽有所增加,但因食料缺乏,虫体发育不良,提前人士,经济效益差。从本次试验看,以每平方米放养l-2龄幼虫10-15头为宜。
5、天敌影响:
在笼罩外大田条件下,豆大蛾幼虫还会遭到寄生蝇、螳螂、青蛙和鸟类等的寄生和取食,从而影响幼虫的产量。根据田间观察,大田条件下天敌对豆天蛾幼虫的取食约占总养虫量的5%-10%,1-3龄幼虫被寄生、取食率略高于4-5龄幼虫。平均损失率约80%。因此在大田条下放养低龄幼虫可适当增加放养量。
6、综合效益:
豆天蛾幼虫按每平方米放养10头计算,则667m2可得虫6670头,平均单虫重8.15g,共可获虫54.36kg,按天敌损失8%计,则损失虫重4.35kg,实得虫重约50kg,按目前市场售价10元/kg计,每667m2养虫收入约500元。大豆产量损失约为6%,若按200kg/667m2计算,则大豆损失12kg,按市价2.2元/kg算,则大豆损失为26.4元/667m2。两者综合,饲养豆天蛾的大豆田比普通豆田每667m2增加收入为500-26.4=473.6元。
7、此外在豆田中饲养豆天蛾幼虫,不需喷药防治豆天蛾,既可减少用药费用,同时又可以生产出无农药污染的大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又为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与途径。
8、此外在豆田中饲养豆天蛾幼虫,不需喷药防治豆天蛾,既可减少用药费用,同时又可以生产出无农药污染的大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又为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与途径。
豆虫养殖市场前景
豆虫是优质的蛋白质资源,豆虫蛋白质比肉类、鱼类、植物类的蛋白质更适合人体需要,组成也更合理。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豆虫的组成除了水分之外,干物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占干重的63.2%。在干物质内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丰富且含量高,钙、镁、磷、铁等含量非常高、维生素E的含量也较高。豆虫还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是人类理想的蛋白质资源。此外,豆虫加工后的豆虫皮可以作为药材,其物质基础就是虫体甲壳素,与蝉蜕相似。
近年来,随着豆虫营养价值的发觉和人们对绿色昆虫资源食品需求的提高,豆虫市场逐渐活跃,豆虫变害为宝,给人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和生态效益,得到了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2、豆虫制成特色菜,大受欢迎
豆虫加工做成的美味佳肴,被人们誉为“豆参”“地珍”,成为款待亲朋好友的特色佳肴。最早起源于来江苏灌云县出差或者旅游的客人都爱点这道菜,后来这种独特的食虫文化逐渐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辐射作用。
豆虫入菜,形式多样,可烧、可炒、可清炯、可制汤,甚至可制浆加工成水饺馅料。在山东、江苏、安徽北部地区将豆虫体内的蛋白质部分手工取出,清洗干净之后,配以其他蔬菜、调料等加工,味道鲜美可口,特别是越冬老熟的豆虫或储藏至冬季和来年春季的高龄幼虫,更是冬天或来年春季食用的上等佳肴。在某些地区将老熟的豆虫烧烤食用,成为一种新型烧烤品种。目前,市场上的豆虫,产品也从豆虫菜肴衍生出豆虫罐头、速冻豆虫等。
3、效益分析
①经济效益分析:以每平方米放养并获得10头的标准计算,则每667平方米((1亩)可获得商品虫6670头,平均单虫重8.15克,共可获虫54.36公斤,按敌害及自然灾害造成损失8%计算,则损失虫重4.35公斤,实得虫重约50公斤,按目前豆虫市场售价45元公斤算,每667平方米养虫收入约为2250元。大豆损失产量约为6%,按每667平方米大豆产量300公斤计算,则损失18公斤,按大豆市场价6.0元/公斤计算,则大豆每667平方米损失108元。两者综合,饲养豆虫的大豆田比普通豆田每667平方米增加收入为2250-108=2142元,效益十分可观。
如何防治仔猪的渗出性皮炎?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有的是因为仔猪身体长了疥螨后导致的皮肤病,一般的仔猪渗出性皮炎主要的是由于葡萄球菌造成的,而这种葡萄球菌也是会感染在刚出生的仔猪身上的,有的时候仔猪在仔猪刚出生的时候,由于没有及时擦干仔猪身上的羊水给粘液,也会导致仔猪出现皮肤性疾病,有的母猪体内也会含有葡萄球菌,然后通过产道直接传染给仔猪,然后导致仔猪患病,有的仔猪在断奶期和母猪分窝的时候,由于喂养的环境突变也可能导致仔猪患渗出性皮炎,治疗渗出性皮炎刻不容缓!临床证明一般的仔猪在7-30天的时候最容易患渗出性皮炎,仔猪在患病后,出现皮肤红斑后然后结疤,然后仔猪皮肤出现一层油性,时间久了仔猪皮肤会慢慢变黑,像油烟一样!仔猪患了渗出性皮炎后也会继发其他的疾病,所以患病的仔猪也是一个传染源,在防控上也要加强管理,发现有患病的仔猪已经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尤其是夏季的炎热天气也是导致仔猪发病的季节,这个季节要注意防控,尤其是一些为生条件差的养殖场,一定要做到定期消毒的措施,控制好猪圈的温度,保持通风良好,避免这种病毒通过环境感染其他猪。有的刚出生的仔猪由于剪牙断尾时可能由于用具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养猪患渗出性皮炎,由于渗出性皮炎传染非常迅速,所以我们就要在前期进行预防,尤其是母猪在前期对体外要进行驱虫,尤其猪疥螨是重要的感染源,所以没有配种和怀孕的母猪身体要定时驱虫,每个月用螨净每半个一次,一个月两次驱虫。在怀孕母猪产前七天用贝特溶液对母猪体外进行喷洒,注意仔猪产后由于在猪圈进行奔跑或者喝母乳时造成外伤,可以在猪圈用一些土让仔猪不容易接触到地面,有的仔猪出现创伤时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有伤口发炎时应该及时注射抗病毒消炎的药物,如阿莫西林或者环丙沙星!有的仔猪在平时在没分窝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互相冲撞或者打架的因为,主要是15天左右的仔猪最容易出现打架和撕咬其他仔猪的习惯,所以在刚出生时的仔猪一定要进行剪牙,有的仔猪为了避免打架,我们可以在过氧乙酸喷洒在其他猪身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仔猪之间打架!对一些患有渗出性皮炎的仔猪,如果皮肤有结疤的情况后,可以用个高锰酸钾兑水进行仔猪身上擦拭,去掉疤皮在伤口处涂抹碘酒,注射阿莫西林或者在饲料里拌入阿莫西林粉剂进行仔猪喂食,如果患病严重的仔猪全身出现黑色了,那么这个建议及时淘汰,没有任何价值!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全面还望大家补充,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头条号三农堂广讯,点赞太容易,点个关注更显真情🙏🏻🙏🏻🙏🏻
马蜂窝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一男子为泡马蜂酒,独自上山抓马蜂身亡,找到他时,马蜂还继续蛰着。众所周知,马蜂的毒性特别强,为什么人们还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寻找马蜂呢?
以前老人就说过千万别惹马蜂,一只马蜂可以杀死一头牛,马蜂的攻击力十分惊人。
既然马蜂这么恐怖,那我们不去招惹他就好了。即使是生活人群密集的城市,马蜂也是到处在,以前上学的时候,学校地处于城市中央繁华地带,在我们的实验楼的外墙上,有着一个大大的马蜂窝。
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到它,密密麻麻的马蜂让围绕在蜂巢周围,看得头皮发麻。夏天时,在实验楼下边都能听见它们嗡嗡的声音。
马蜂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也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这些年不断有新闻报道,有些人为了去山上找马蜂,被马蜂蜇新闻屡见不鲜。
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寻找马蜂的原因。
2021年的夏天,浙江省某市一男子为了泡马锋酒,竟然独自一人上山寻找马蜂。结果失联了好几天,当人们在深山老林中找到他时,他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然而马锋却不肯放过他,还有马锋继续在他的身上蛰,马蜂的攻击力不一般。
马蜂这类生物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如果有人惊扰到它的蜂巢,做卫兵的工蜂会不断地去攻击人或者是动物,一直会追赶着人和动物。直到它认为威胁已被消除为止。
马蜂的蜂毒素毒性强,然而蜂蛹却十分美味现在在市面上售卖的野生马蜂的蜂窝一斤能达到三四百元。从蜂窝里面摘取出蜂蛹,只要加一点点油与食盐将其爆炒,即十分美味。
不过有些人不能食用蜂蛹,蜂蛹富含高量的蛋白质,有些人食用会过敏。
马蜂窝是一味中药材,在中药中也叫作为蜂房中药材来源广泛,无论是动物的粪便,还是动物的本体,都是重要的中药材,在我们认识当中,有五灵脂、士元、地龙等等,它们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蜂房是来源于胡蜂科昆虫果马蜂,日本长脚胡蜂,或者异腹胡蜂的巢。很多种本草书籍中将蜂房也称作为露蜂房,或是马蜂窝,蜂巢等,马蜂窝只是其中一种。
在市面上售卖的马蜂窝大多数是呈圆盘状的,或者是不规则形的块状,有些像莲花房一样。
表面有灰白色,或者是灰褐色,腹部大多数有整齐的六角形的孔,背面是黑褐色的块状。这些孔里面有未孵化的马蜂,有些是马蜂的幼虫形式,有些还是一颗蛋,还有些是蜂蛹。人们就是拿这些蜂蛹来食用的。
马蜂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寻找
在市面药店干蜂房价格一公斤达到上千元,可见其经济价值还是蛮高的,在药用价值高,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作用比较广泛。
1、马蜂窝具有攻毒,杀虫的功效,可用于各种痈肿,瘙痒等症马蜂窝质轻,略有弹性,气味辛淡,马蜂窝与蝉蜕一样善于走表,在中医中,常常适用于皮肤常用药,可用于治疗红肿热痛。因红肿引发的皮肤瘙痒,疼痛等症状,起到消肿止痛的功效。
马蜂有毒,同样的在本草书籍中记载”马蜂窝入阳而质明也。”与马蜂一样,自带有毒性。
中医上有以毒攻毒的用法,常用于马蜂治疗皮肤方面的顽疾。
杀虫这一用法经常是用外洗来体现。比如说杀虫止痒,可用于治疗皮肤方面,皮肤科方面的诸多搔痒,比方说是隐疹,疥疮,顽癣等。
在《本草纲目》中有用马蜂窝研成粉末与猪油一起调用,抹在患处来治疗头癣。
2、马蜂窝具有祛风止痛,对于风湿痹痛牙痛,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风湿这一类疾病在中医中称作为痹症,多数是由于寒湿外邪入侵于肌表,或关节所造成。
在中医治疗中,常常用各种风湿类的药材泡酒外用与内服治疗风湿痹痛。同样的具有祛风除湿功效的马蜂和马蜂窝,同样也能用于泡酒,可以缓解风湿疼痛这方面的作用。
然后我们要明确知道的是,马蜂和马蜂窝的毒性比较强。使用马蜂窝这类药材时,我们应该外用比较好,避免了马蜂窝的毒性,也能够减少因马蜂的毒性对于我们的不良作用,起到治疗的作用。
在《本草纲目中》,就写道用于治疗风虫牙痛,可用马蜂窝用醋煎煮,然后热敷。
3.马蜂窝在现在应用十分广泛据研究发现马蜂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挥发油和蜂蜡组成,具有抗炎,镇痛等功效,可常应用于牙痛,慢性鼻炎等症。
马蜂窝是位好药材,然而这味药材却十分难得,在马蜂窝周围的马蜂攻击得十分强,人畜不敢靠近。
马蜂窝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用于治疗疾病方面,祛风湿攻毒,杀虫方面的作用还是十分显著。作为野味也是十分吸引人们尝试。
如需要用的话,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马蜂窝。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收藏或者分享给更多的人。
农村常见的癞蛤蟆可以入药吗?
蟾蜍是宝啊!我家住农村,对这个家伙太熟悉了。
药用及采收:
癞蛤蟆(就是蟾蜍)肯定是可以入药的:
它身上最有名的就是蟾酥了。
蟾酥在癞蛤莫的眼睛后面的包包里,是一种白色的液体,数量不多。
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说蛤莫就是靠蟾酥来捕食的。如果人要是把它的两个包包里的都给取出来,它就活不了了。
有爱心的人,捉住了它就只取一个包包里的蟾酥,给它留一个活命的。
可是有人就是狠毒,为了多取一点药,多挣点钱。竟残忍地全部都采光蟾蜍的蟾酥。
每到春天蟾蜍产卵的季节,就有人来祸害它们。因为这个季节它们都集中在水塘里产卵繁殖。往往是一个水坑里就会聚集着成百上千的蛤莫。又特别的好捉。
采收者往往弄得水塘边小河边,蟾蜍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这是我亲眼目睹的场景。
(至于怎样采收,我是不写了。以免又有人按照此法去害它们去啊)
还有蟾衣也是药材,这个怎么弄我不太清楚,大概就是它的皮吧。
至于蟾酥的用途,医治的效果那是医生的事了。
二、蟾蜍的繁殖和生活习性:
春天,是它们繁殖的季节。
它们聚集于有水的河,塘,坑里。交配产卵。
卵孵化出蝌蚪。
这些蝌蚪长大后就是蟾蜍(和青蛙的蝌蚪差不多,它的尾巴比青蛙的短)
成长中的蝌蚪。
最后就变成了大癞哈莫 。
长大的蟾蜍离开水,分布在田野各处。
在土里挖洞,坐等昆虫上门捕获。但到了下雨前的时候,它们就纷纷从洞里爬出来,四处捕食,满地都有它们的身影。
三、国家政策:
中华蟾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禁止蟾酥出口。
禁止捕捉野生蟾蜍,捕捉几十只就要负法律责任,甚至蹲监狱。
我就知道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