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桂鱼怎么养(池塘鲮鱼养殖技术和方法)
活桂鱼怎么养,池塘鲮鱼养殖技术和方法?
一、鲮鱼养殖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5-8亩为宜,水深1.2-1.5米,池塘淤泥的20厘米大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鱼苗放养前3天需做好干塘、晒池,然后用漂白粉2.5公斤、亩清塘消毒。
二、鲮鱼养殖池塘水质要求
鱼苗下塘后5-7天以清水为主,不能用肥水,水位控制的0.6-0.8米,5-7天后可适当施肥,一般鸡粪颗粒5-7.5公斤、亩,全池均匀投放,池水透明度控制的30厘米左右,正常塘在7-10天内加水一次,水位控制的1.2-1.5米。
三、鲮鱼养殖的夏花分塘
鲮鱼苗首先是采用夏花发塘,时间为6月上旬到7月下旬,规格0.3厘米,亩放量为30-60万尾,需经过15-20天培育分塘出池,2至3厘米,成活率为60-65%。然后根据养殖条件和鳜鱼吃食量有计划分养。
四、鱼苗分塘放养
养殖时间为6朋下旬至10月上旬,可分为三段。目前按我市养殖生产主要进行第一段6朋下旬至8月上旬的发塘生产(一般按本市市场供需以第一次繁殖为主),放养规格为每公斤5000-7000尾,鲮鱼苗4-5万尾/亩,出塘规格每公斤120-150尾,亩产300-320公斤。第二段8朋上旬至9朋上旬,放养规格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放养规格每公斤为1000-1200尾,鲮鱼苗1万尾/亩,出塘规格50-60尾,亩产160-180公斤。合理安排好每期茬囗搭配,亩产可达500-600公斤。
五、鲮鱼养殖投饲管理
鱼苗下塘后发塘阶段,以豆浆为主,菜饼为辅,泼浆时分两次投喂,鱼苗培育一周后,待鱼苗上滩,在池滩脚上“种浆”,饲料要投足使鱼苗健康生长,一般每培育1万苗需0.5黄豆。分塘后鱼苗根据底质肥瘦用有机肥,一般每亩100-150公斤培育红虫作为开囗料,后投喂菜饼。一般生产1公斤鲮鱼需1.5公斤菜饼。
六、鲮鱼养殖病害防治
鱼苗下池一个星期左右,主要预防“气泡病”的发生,为此,要清水下塘并定期加注清水,养殖期间主要防治车轮虫、斜管虫,1亩1米水深用0.5pmm百虫净全池泼洒,隔日再用0.2公斤鱼蛙烂皮止血灵全池泼洒,使鲮鱼健康生长。
钓回来的桂鱼怎样才养得活?
钓回来的桂鱼是一种对水温适应性非常好的鱼,但它们的适应范围也有极限。桂鱼不喜欢水温太高,若水温远远高于30度并持续很长时间,桂鱼就可能死亡。水温太低也不行,低于零度可能导致它们被冻死。一般保持在15-25度之间是比较合适的。
桂鱼观赏鱼生存温度?
养桂鱼水温在15-32℃时不会死。
其生长摄食的最佳温度为23-28℃,繁殖最佳水温21℃,在水温7℃以下时就会减少活动和摄食,所以饲养时一定要控制好各阶段水温的变化
季花鱼养殖技术和条件?
桂鱼鱼种放养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检查进出水口是否完好,防止渗漏。如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其次要对放养的水体情况进行观察,尤其要对池塘逃鱼状况进行了解,以摸清底细,便于确定放养品种和放养量。最后还要对水体进行一次改良。由于现时气温高,水体普遍浑浊,水中污物较多,水质很差,病菌容易繁殖,应用EM菌或生石灰或明矾等化水泼洒,澄清水体,净化水质。若水体偏瘦,还要泼洒EM菌并根据需要略施肥料,培养水中天然饵料。放养前3-6天,用100倍的EM菌菌液稀释液泼洒水面(EM菌菌液用量视水质情况,一般1.5米以下1公斤菌液/亩),水质较差的地方应适当缩短泼洒时间。水质以绿色为好。
桂鱼鱼种放养后,要根据放养的品种、数量等情况,认真做好投饵、施肥、水质调节、鱼病预防等项工作。饲料一般以精料为主,以加快鱼体的生长。日投喂量以池鱼总重量的5%~8%较为适合,具体以投喂后略有剩余为度。若池中放养链鳙等肥水鱼较多,可增施肥料,施肥应少量多次为原则,有机肥要经EM菌充分发酵后施入水体,亩施放量为50公斤~100公斤。化肥可用碳铵(每亩5至8公斤)或尿素(每亩3至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在放养后7天~10天内,再用强氯精(0.3ppm)、漂白粉(1ppm)等泼洒,以杀灭细菌。同时可间隔使用晶体敌百虫(0.4ppm)、硫酸铜(0.5ppm)和硫酸亚铁(0.2ppm)合剂泼洒,以杀灭寄生虫,有效地防止鱼病的发生。
桂鱼吃什么东西?
桂花鱼一般吃活饵为主 苗种培育 根据桂花鱼苗要吞食鱼苗的摄食特点,苗种培育宜在水泥池、环道或网箱中进行。水泥池面积以10-20平方米、水深1.1-1.3米为宜;鱼池要有进排水设备,有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以利于桂花鱼吞食鱼苗;另要附设配套的家鱼苗培育池,以保证有足够的活饵料供应。鱼苗放养密度为:水泥池、环道池为3000-4000尾/立方米,网箱2000-3000尾/立方米。当鱼苗长到1.5-2厘米时,应将密度减少一半,分稀培育。在鱼苗下塘后一周内,应投喂刚孵出的小鱼花,以后再逐步投喂规格小于桂花鱼2-3个筛位的鱼苗,以利桂花鱼摄食。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鱼苗经过10-15天的培育,可育成3厘米的规格,成活率约60%左右。这时,即可放入成鱼池进行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 (一)池塘主养 池塘面积以1-3亩,水深1.5-2.0米为宜;要求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有微流水和增氧机,池底以沙底或沙泥底为好。放养鱼种前,应做好池塘的清整工作,每亩放养桂花鱼夏花1000-15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500-1000尾,或混养鲢鳙亲鱼,以利调节水质。在饲养期间,要根据鱼存量合理投喂野杂鱼类,以低挡鱼饲养高档鱼。或在池塘清整后,先施放基肥,培育水质,然后每亩投放80-100万尾鲮鱼花,半个月后当鲮鱼花长到4-5朝时,将原塘水排出一半,再加入新水,每亩放入7朝(约0.5克)的桂花鱼700-900尾。也可先将桂花鱼进行标粗培育,每亩放养桂花鱼苗5000尾,经40多天培育,全长达到12厘米,重约50克时,再分塘饲养,每亩放养500-700尾,这样可加快桂花鱼的生长速度,提高成活率。若饵料充足,从夏花长到400克以上的成鱼,约需180-200天左右。每亩可产成鱼100-150公斤。 在饲养期间,要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1.培育好饵料鱼 因桂花鱼只食活饵,因此,这是养好桂花鱼的养键。解决活饵的主要途径有:①在桂花鱼夏花下塘前,先在池塘中培养四大家鱼苗;②在放养桂花鱼种苗的同时,放入50克左右的鲫鱼或20-30克的鳑鲏鱼,让它们在桂花鱼池中自行繁殖,为桂花鱼提供适口活饵;③同步培育活饵。一般要求养,亩桂花鱼应配备3亩饵料鱼塘,专门培育鲂、鲮、鲢、鳙等鱼苗,以保证日常供应;④从其他水体收集活饵放入桂花鱼养殖池中。 2.饵料鱼要选择体形细长,无硬棘,易于吞食的鱼类,如鲂、鲮、鲢、鳙鱼等。 3.饵料鱼的规格要根据桂花鱼生长情况,由小到大,逐步增大,一般应比桂花鱼小3-5个筛位。 4.掌握好饵料鱼的投喂量 在放养桂花鱼后的第一个月,可按桂花鱼总体重的70%投喂,以5-7天累计投放一次;第二个月按总体重的30-50%投喂,以3-5天累计投放一次;第三个月以后,每天按总体重的10%投喂。总之,要保证桂花鱼吃饱、吃好。一般由7朝(3厘米)鱼苗养到400克以上的商品鱼,约需饵料鱼2.2-2.5公斤,养殖时间200天左右。 5.调节水质 桂花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饲养期间,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40厘米左右,pH值宜控制在7.8以上;平时应及时换水和注水,特别是在9-10月的生长后期,应每隔两天排灌水一次,每次换水1/3左右;同时还应适时开动增氧机,以促进桂花鱼的生长。 (二)混养 1.家鱼亲鱼池套养 每亩可放3厘米的桂花鱼夏花鱼种30-50尾。主要以亲鱼池中的野杂鱼作饵料,一般饲养4-5个月,可长至300克左右的商品鱼,当年即可上市。每亩可生产桂花鱼5-7.5公斤。 2.成鱼塘混养 在野杂鱼较多的成鱼塘中,每亩可投放桂花鱼夏花30-40尾。但要注意几点:①成鱼塘中的水质不宜过肥;②桂花鱼的放养时间应比家鱼推远三四个月;③成鱼塘中不宜再放养家鱼夏花鱼种或其他肉食性肉类;④因桂花鱼对药物比较敏感,故在池塘中施用鱼病药物时,应准确计算药物浓度。夏、秋高温季节,要采用低剂量或停止使用药物;⑤适时开机增氧,定期排灌池水;⑥年终要干塘,可采取灌江纳苗的办法,引进野杂鱼类供桂花鱼摄食。也可在成鱼塘中套养一定数量的罗非鱼,让其繁殖鱼苗供桂花鱼吞食。 鱼病防治 在苗种培育期间,桂花鱼容易感染水霉、烂鳃、车轮虫、锚头鳋、斜管虫等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大批死亡。可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