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如何认巢(中蜂转场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中蜂如何认巢,中蜂转场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你好,我是蜜蜂战神,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随着养蜂业的不断发展,中蜂养殖也吸取了意蜂养殖的优点,采用了标准化的中蜂箱和标准的巢框,进行活框的养殖方式。这样也使得中蜂养殖也可以像意蜂养殖那样,进行转场赶花期,以取得蜂蜜的高产。比起传统的定点养殖,采用活框养殖中蜂,通过转场去追花夺蜜,对中蜂的养殖来说,是一个具大的进步。
我们的中蜂蜂场为什么要转场呢?第一,由于我们自己客观的原因,蜂场需要搬迁到另一个更适合的位置。
第二,为了取得蜂蜜的高产,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花期,把我们的蜂场转移到有蜜源的区域。这让我们能够采到更加多的蜂蜜,比定点饲养的效益更高。
第三,转场到单一的蜜源区域,能够使得蜜蜂采集的蜂蜜纯正。可以很好地让蜜蜂采集到同一种的花蜜,比如我们转场到一个板栗树盛开的地方,那么蜜蜂在这个时间段所采到的蜜就是板粟的蜜。又比如我们转场到一个乌桕花盛开的地方,那么蜜蜂在这个时间段釆到的就是乌桕蜜。
那么中蜂转场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呢?第一,我们要选择好新蜂场的场地。一定要适合蜜蜂的居住,有丰富的蜜源,附近要干净的水源。尽量做到有靠山,座北朝南,因为蜜蜂不喜欢风大的地方。最好能摆在大树荫下,蜜蜂喜欢比较阴凉的地方。
第二,做好蜂场转场前的准备工作。
1.我们要在傍晚或者晚上等所有的外勤工蜂回到了蜂窝以后,用巢框固定条或者自攻螺丝,把蜂箱里面的巢脾,牢牢的固定好,不能够移动,摇晃。
2.然后关上巢门,用自攻螺丝拧住巢门,以防运输过程中,蜜蜂从巢门走出。盖好蜂箱盖,用连接的锁片,把蜂箱盖和蜂箱体固定好,这样蜜蜂就不能够出来了。
3.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关上了巢门,盖好蜂箱盖以后,一定要记得打开透气窗哦!否则蜜蜂在蜂箱内,会被蜂箱内的高温闷死的。因为中蜂很容易会受到惊吓,而产生突发的应急反应,从而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使得巢温迅速升高,如果我们忘记了把透气窗打开,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三.我们在转场运输蜂群的过程中,要做好路线的规划,选择最平坦的路线,运输车辆的速度不能够过快,要匀速前进,不能够急刹车或者猛加速,也不能急转弯。蜂箱在运输的车辆上面一定要固定好,不能够左右摇晃,避免我们的蜂群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伤害。
第四,当我们的蜂群到达了预定的蜂场后,要及时地进行系列的操作。
1.我们要及时把蜂群卸车,把蜂群摆放到预先计划好的位置,因为车辆的运输是震动比较厉害的,中蜂是非常怕震动的,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蜂群在车辆上的时间。
2.卸完车后,先让蜂群安静下来,再选择适当的时机打开蜂箱的巢门。蜂群在运输的过程中是非常躁动的,到了新的蜂场后,我们要等到蜂群安静下来才可以打开巢门。避免蜂群因为蜂内闷热烦躁不安,一开巢门就猛涌出来,造成混乱。
3.我们在摆放蜂箱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蜂群有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要及时处理。比如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坠脾,而导致失王。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因为巢温过高而导致的蜂群被闷到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处理好的。坠脾失王了,我们可以把蜂脾固定好,再重新介一只王进去,或者是把它合并到其它的蜂群里面去。尽最大的努力去减少我们的损失。
中蜂采取转场进行追花夺蜜,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蜂蜜产量,提高我们收入的方法。比我们传统的中蜂定点养殖是有明显的优势的。只要我们在转场的过程中,按照上面讲到的内容去做,就可以顺利的完成蜂群转场的工作。让蜂群尽快投入到生产当中去,为我们生产更多的蜂蜜,提高我们的收益。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觉得有道理,可以关注我哦!我是蜜蜂战神,我会持续分享更多关于养蜜蜂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度过养蜂的快乐时光。
刚搜回一群中蜂足有4斤多?
刚收回一群中蜂足有4斤多,五天后还剩3两,但蜂王还在,这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是蜜蜂分蜂时又时会出砚的问题。这在平时找野蜂或去收捕分蜂团时,会有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
那么根据题主提出的问题,我们在平时中确实遇到过这种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它既不是回蜂,也不是死蜂。养过蜂的人都知道4斤多的蜂群足有8、9脾蜂,假设这是一分蜂群,这群蜂的原群也就太强盛了吧?要知道,蜜蜂分蜂差不多都是均等地分蜂,它们是不会分为一强一弱的蜂群,因此可推算,这群蜂在未分蜂时应有16脾蜂之多。所以、这应不是分蜂群。如果有这么强盛的分蜂群,是不会弃王飞逃的。蜜蜂其实清楚知道自己无论多强盛,没有蜂王,蜂群将逐步消亡。所以,蜜蜂绝不会弃王飞逃的,另外,分蜂群有王在,蜜蜂也不会飞回原群的。如果是在外面的野生巢窝收捕的蜂群,这样的蜂群都属强群,这样的强群必有大量的幼蜂,有好一部份刚出房,还有相当一部份还没试飞认巢的幼蜂,加上有那些还没有出去采食过的、大量的内勤锋。個此这样的蜂群被收捕回来,就算会有回蜂,但也不可能只剩大半脾蜂在。因为8、9脾蜂那么强盛的蜂群,.就算那刚出房的幼蛘和内勤蜂、护王蜂等就有好几脾蜂了,这些蜂绝对不离弃蜂王的。加上人们在挖蜂毁巢时,已经将蜂巢蜂窝全毁坏,使整群蜜蜂都受到一定的惊吓。蜂群中的每一只蜜蜂都很清楚,它们也知道,此巢窝已被毁,再不能居住了,它们都会把原来的位置忘记掉,然后会重新认记新算窝。这在1平时收捕野生巢窝蜂时都会清楚知道蜜蜂这一特性。综上情况,就可排除是蜜蜂回蜂的问题了。
至于是因蜜蜂死蜂亡的原因造成,我觉得更不能成立。要知道8、9脾蜂死剩大半脾蜂应该会有迹象可查的。如果因冻饿而死的,蜂箱内外应有大量死蜂,如果因中毒死亡的,蜂箱周围就会尸横遍野,一查看就知道了。所以,也不是因死亡造成的。
既然回蜂又不是、死蜂又不是,这又是什原因呢?前面已经讲过,只有长期进行野外收蜂或经常收捕分蜂群的人,他们都会碰(看)到过蜜蜂冲群。即有一群蜜蜂正在飞行途中,与另一群相冲,两群混在一起纷飞,在混乱中只能找地方结团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安静之后,就会从新分离,在这段时间蜜蜂之间没有打斗,只有在各有蜂王从新发出信息素后,工蜂各自|向各自蜂王处集结,蜂团会漫漫分离开,再在旁边重新分成两个蜂团,最后才各自飞去。其实蜜蜂冲群并不奇怪,有时候甚至会发现三群蜂冲撞结团在一起,它们会因在混飞中相护的信息索,气味混在一起,在混飞中分不清谁是谁,这样的冲群也不会产生打斗。最后蜂群只能选择找地方先结团,然后等待蜂王分泌出信息索之后,各工蜂再逐渐凝结在各自蜂王处。.因此,我觉得题主提出的收捕回来的蜂群出现了的问题,应属此类问题。
那么.、剩下的蜜蜂已变成弱群了,该怎办呢?这样的弱群,只能加强饲喂或合群。或可向强群调一脾子脾丰富的,进行补强。把多余的巢脾全部抽出来,可以按情况需要调入其它蜂群。
在野生蜂群旁诱蜂需要注意什么?
广东梅州石扇镇中蜂养殖户和金柚种植户为您解答:在野生蜂群旁诱蜂靠谱吗?在野生蜂群旁诱蜂需要注意什么?
经常找野蜂或者诱捕野生蜂的人都知道,野生蜂群经常在树洞,石洞,泥洞等天然洞穴里筑巢,树洞,泥洞里的野生蜂群比较好收捕,但在石洞等不易开凿的地方,收捕野生蜂的就会困难重重,想尽各种办法,烟熏,放樟脑丸等等都无济于事,蜂王还是不出来,于是有人就想到在野生蜂群旁边放置诱蜂箱是不是可以把这群蜜蜂诱出来,梅州石扇金柚认为这种方法不靠谱。
想要诱捕蜜蜂就必须等蜜蜂分蜂,逃群,而蜜蜂分蜂飞出来也会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分蜂的蜜蜂飞到蜂场附近的树上树下或者屋檐下聚集结团,如果不进行收捕,蜜蜂则会寻找其他适宜筑巢的地方飞去。蜜蜂飞逃的距离更广,高度更高,通常都是“呼”的一生就不见了。蜜蜂很少会飞到离着蜂巢这么近的诱蜂箱里筑巢。有人会说,诱不到这群野生蜂可以诱到别群的。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比较小,根据中蜂的特点,认巢能力弱,嗅觉灵敏,在我养殖中蜂的人来说都会把蜂箱错开一定的距离,巢门的方向也会错开一定的方向,你把诱蜂箱放到野生蜂群旁边,其他野生蜂群的分蜂也不敢飞过来了。
综上理由:我认为在野生蜂群旁边诱蜂不靠谱,但是在有野生蜂群的附近选择一处好的地方诱蜂则非常靠谱。因为有野生蜂群筑巢的地方说明蜜粉源丰富,水源充足,小气候适宜。在这些地方寻找诱蜂地点和位置,诱蜂的成功率非常高。尤其是在这些地方的岩石下,石头边,前方开阔的大树下,都是非常优质的诱蜂地点,说不定可以让你收蜂不断。
在野生蜂群旁诱蜂需要注意的地方1、跟野生蜂群有一定的距离
2、在石头边、岩石下,前方开阔的大树下放置诱蜂箱
3、诱蜂箱要除气味,涂蜂蜡
以上是我对问题“在野生蜂群旁诱蜂靠谱吗?在野生蜂群旁诱蜂需要注意什么?”的看法和自己多年来从事养蜂所获得的个人经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喜欢的朋友还请多多关注我,您的关注是我分享自己经验的动力己经验的动力,感谢您的阅读!蜜蜂咬巢门口会有什么情况?
不是分蜂,应该6-7日龄蜜蜂的认巢学习,分蜂一般在雨后的当天下午或者次日下午,时间是12-15点。中意蜂的习性也不一样,是意蜂的话,没有十张以上脾的蜂是不会分蜂的。中蜂么,在清明前后确实也是分蜂的季节。不过可以加隔王片,蜂王飞不出来就行。或者可以剪短蜂王一个翅膀的三分之一,这样蜂王飞出的时候就会掉在巢门口,蜜蜂会把他团团围住,你捡进去就行了。
分蜂了其它工蜂跟不上?
关于蜜蜂分蜂了其他工蜂跟不上蜂群是不是会返回老巢的问题,蜂部落小编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具体的情况来分析,如果这个过程没有经过人为的干预,通常蜜蜂分家并不会出现其他蜜蜂根本上的情况,但是如果这个过程中经过了人为的干扰,具体蜂群是返回原巢还是跟随蜂王,需要看人工干预的具体情况,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为什么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其他工蜂跟不上?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出现蜜蜂自然分蜂,蜜蜂飞行的整个过程是比较严谨的,而且每个步骤都注重蜂群的一致性。比如蜂群飞出巢门以后,并不是直接就飞走了,而是在蜂场附近结团,这个位置距离原来蜂群的位置并不远,对于这个结团来说,虽然在蜜蜂生物学的研究上认为是蜂群对新的住址的选择,但是也是检查蜂王是否在蜂团中的一个过程,如果蜂王没有跟随这些蜜蜂一同分蜂,则蜂群分蜂失败。
蜜蜂的自然分蜂结团,只有在蜂团中有蜂王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然后对新的住址进行选择,同时蜜蜂分家时的结团,也相当于是蜜蜂离开蜂箱后的第一个结合,所以这个结团的过程,实际上其他没有跟上的蜜蜂,会陆续到这个蜂团上集结,因为首先到达蜂团的蜜蜂,会通过发臭的方式吸引没有集结的蜜蜂,这个过程长达几个小时,并不会有蜜蜂会被甩掉。
在蜜蜂找到新的住址,离开的时候也是一样,飞行的蜜蜂速度往往不是很快,而且是成蜂云状的飞行,蜜蜂始终是在一起的,到了新的住址以后,蜜蜂同样通过发臭的方式吸引吸引飞得慢的蜜蜂,同样不存在有蜜蜂被甩掉的情况。
人工干扰导致工蜂根本上由于现在蜜蜂进行了人工养殖的比较多,反而在人工养殖中出现在蜜蜂分蜂的时候有点工蜂跟不上的情况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是我们有的养蜂人对蜂箱上了防逃片、还有就是我们收捕分蜂团的时候。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情况下跟不上的工蜂最后去了哪。
①上了防逃片:如果是我们的蜂箱上了防逃片,这种情况下,蜂王由于个头比较大,工蜂先飞出了巢门,然后寻找地方集结,进行集结检查蜂王这个过程,很显然,由于蜂王没有飞出蜂箱,工蜂无法检查到蜂王的存在,这就会导致分蜂失败,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飞走的蜜蜂又飞回原来的蜂群。
②蜂群被收走:如果我们是发现了一群分蜂的蜜蜂,在某个地方结团了,然后我们准备好蜂箱之类的收捕了这个蜂群,相当于就是这个蜂群中有蜂王存在,而且已经完成了飞出蜂箱的集合,突然我们把蜂群收捕了。
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蜜蜂被甩掉,一部分是飞出去寻找新的住址的侦察蜂,另外一部分是我们收捕蜂团的时候留下的蜜蜂,在我们把较多的蜜蜂带走以后,蜜蜂结团的位置会留下一部分的蜜蜂 ,这些蜜蜂实际上相当于结团以后发现蜂王不在的蜂团,所以这些蜜蜂最大的可能就是回到原来的蜂群中,当然,如果我们收捕蜂团的时候,蜜蜂就地养殖,一般在我们过箱以后蜂群中的工蜂会通过发臭吸引其他工蜂,如果被吸引到,则进入新的蜂群,如果没有被吸引,则回到原来的蜂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