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取蜂毒
有人说蜜蜂浑身上下都是宝,除了蜂蜜外,还有哪些宝贝呢?
蜜蜂的确浑身都是宝,有7种: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蜂蛹、蜂毒。具体如下:
1.蜂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葡萄糖、果糖、酶值、蛋白质以及18种氨基酸。
2.蜂王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酶类脂类等上百种营养物质。有王浆酸即10-HDA,乙酰胆碱、活性多肽类、酶类物质,主要成分核酸。
3.蜂花粉。含有22种氨基酸、14种维生素、30多种微量元素,大量的活性蛋白酶、核酸、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它活性物质。花粉含的蛋白质超过牛奶、鸡蛋的5-7倍,含的维生素C高于新鲜水果和蔬菜,素有“天然维生素之王”的称号。
4.蜂蜡。蜂巢的主要成分就是蜂蜡,是蜜蜂分泌出来的一种脂肪性物质,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5.蜂胶。蜂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在医疗、食品、工业、日化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6.蜂王浆虫、蜂蛹。就是蜜蜂成形前的虫和蛹,主要是食用价值,具体参见蜂王浆。
7.蜂毒。就是工蜂尾部毒刺上的毒液,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蜂毒提取物可以杀死艾滋病病毒,将来艾滋病真的有可能战胜么?
蜂胶提取物能杀死艾滋病毒?不知道这是哪听来的消息,也许是曾经风光无限的保健品明星,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做最后的挣扎吧。不过,把目标定位在艾滋病人群,是感觉艾滋病人比较好骗?
艾滋病感染者人群属于弱势群体,这种“弱”,不但表现在免疫力的弱,还表现在社会、经济关系上的孤立无援。
艾滋病是一种破坏免疫力的疾病。免疫力低像魔咒一样,时刻纠结着艾滋病感染者的心。曾经有各种各样的商家,向艾滋病感染者兜售各种各样的,能提高所谓的免疫力的药物。
当这些药物和保健品一一证明并没有什么作用的时候,艾滋病感染者终究会领悟到只有抗病毒才是治本时。保健品开始摇身一变,试图变成抗病毒药!
骗术年年有,招数各不同。
艾滋病在体外的抵抗力是很弱的。体外实验中,甚至不需要药物,病毒也活不了多久。一种成分在体外有杀艾滋病毒的作用,不代表一定能用来做药物,比如碘伏,也不代表这个成分进入人体成分改变之后,是否还具有抗病毒作用。
目前所使用的抗病毒药,还停留在抑制病毒复制的阶段,并不是直接把病毒杀死。因为病毒一旦侵犯感染人体以后,是跟人的免疫细胞绑定在一起的。倘若一种药物要证明可以用于杀艾滋病毒,需要证明这种药物进入人体以后是安全和有效的。
将来能不能战胜艾滋病?以现有的对艾滋病的了解,在理论上存在着很大的可能性,但这个目标实现要经过多长时间实现,这是无法预测的。
科普最用心,靠谱龙医生!欢迎留言、讨论、点赞、转发并关注!谢谢!
蜂产品有哪些?
你好我是毛小厨关于蜂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产品!
一、蜂蜜
蜂蜜是最主要且最常见的蜂产品,由蜜蜂采集植物花蜜并反复酿制而成,因酿制蜂种不同可分为中蜂蜜、意蜂蜜及黑蜂蜜等,因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自然蜜、蜂巢蜜及浓缩蜜等,又因主要蜜源不同又可分为百花蜜、槐花蜜及椴树蜜等。
二、蜂胶
蜂胶是蜜蜂采集树脂并混以腺体分泌物加工而成的,在蜂群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修补蜂巢和维持蜂群健康,更因其富含多种天然资源而素有“紫色黄金”之美誉。
三、蜂王浆
蜂王浆是蜂群中最为神奇的物质,由蜂群中饲喂幼虫的青年工蜂分泌而来,若工蜂小幼虫能一直吃蜂王浆则将发育成为蜂王,同时蜂王因始终吃蜂王浆而有比工蜂更短的发育周期和更长的寿命,与蜂胶一样蜂王浆也是保健食品领域的常客。
四、蜂蜡
蜂蜡是蜜蜂修筑巢脾的主要材料,由蜂群中13~18日龄工蜂蜡腺分泌而来,超过18日龄后工蜂的蜡腺开始退化并逐渐停止泌蜡,养蜂人将巢脾和蜡盖等融化后可得到蜂蜡,事实上蜂蜡在化妆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及医药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五、蜂花粉
蜂花粉是蜜蜂采集并带回蜂巢的花粉团,除了含用花粉的全部物质以外还含少量的蜜蜂腺体分泌物,与蜂胶和蜂王浆一样蜂花粉也是保健食品领域的常客,养蜂人在蜂箱巢门口安装花粉收集器可获取大量的蜂花粉,此外蜂花粉因粉源植物不同可分成百花蜂、茶花粉、油菜花粉等种类。
六、蜂蛹
蜂蛹是蜜蜂的幼虫和蛹体,在昆虫食品普及的今天绝对是难得的纯天然美味食品,更是高蛋白、低脂肪且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营养食品。
七、蜂毒
蜂毒是蜜蜂毒腺分泌的透明物质,平时这些毒液存储在蜜蜂毒囊中,蜜蜂用螯针攻击时毒液由螯针注入被蛰者皮肤中,但蜂毒提取极为不易且蜜蜂排毒量又非常低,一只成年工蜂终身只能生产出0.1~0.3毫克蜂毒。
蝎毒怎么提取?
提毒方法分人工刺激提毒法与电刺激提毒法。
(1)人工提毒法比较简单。用金属镊子夹紧蝎子触肢或尾部的第5节,再用牙签等细小工具轻轻碰撞其头胸部或前腹部,这时便可看到蝎子尾刺处有毒液排出。(2)电刺激提毒法。提毒前,把蝎子捉入铺有湿毛巾的洁净塑料盆中,打开提毒仪开关,电压调至8~10伏,频率调至128赫兹,用1个电极夹住蝎子的1个触肢,再用1个金属夹夹在蝎子后腹部第5节,用另1个电极接触金属夹后,便有毒液排出。怎样取蜂蜜、生产蜂王浆、蜂胶和蜂毒?
怎么提取蜂毒?在蜜蜂的养殖中,除了向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蜂蜜、蜂胶、蜂王浆等,蜜蜂还向人们提供一种珍贵的天然药物-蜂毒,蜂毒是工蜂的毒腺和副腺分泌出来的一种透明物质,在医学方面应用的价值非常高,也同时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现向尚要来土蜂蜜大家介绍下蜂毒的提取与加工方法:
一、蜂毒提取工具的自制
电取毒器主要构件是:木框架、栅状电网、尼龙布、玻璃板、电线、开关、电池盒等。木框架长41厘米、宽27厘米、高1.2厘米,玻璃长40厘米、宽26厘米、厚0.4厘米。尼龙布长43厘米、宽29厘米,电线长约4米,开关一个,可装20节1.5伏普通干电池的电池盒一只(串联)。栅状电网用14号或16号不锈钢丝制作,将两根钢丝拉直平装在木框上,相间距离为6毫米、呈平面排列,两根钢丝的一端分别接到电池箱的正负极上。当工蜂与任何两根钢丝同时接触时,电路即发生短路,工蜂受电刺激,开始进行蛰刺、排毒。
二、蜂毒提取的操作方法
蜂毒的提取有直接刺激取毒法、乙醚麻醉取毒法、电刺激取毒法等。
直接刺激取毒法是最原始的一种取毒方法,取毒时蜂死、毒少、费工费时,不适于大量生产;
乙醚麻醉取毒法较前一种方法先进,取毒时不用牺牲蜜蜂,但取得的蜂毒不够纯净,乙醚用量不易掌握,有时会对蜜蜂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死亡。
60年代以后,国内外普遍采用电刺激取毒法,它靠电取蜂毒器来协助完成。
电取蜂毒器式样较多,但基本原理和构造相似,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控制器,靠它产生断续电流刺激蜜蜂排毒;另一部分是取毒器,包括栅状电阿、紧绷其下的尼绒布和尼绒布下的玻璃板。
采蜂毒前,先将尼龙布紧贴在电网下绷紧固定,电网与尼龙布之间应不大于2毫米,然后把玻璃板放在尼龙布下面约2毫米处且固定在木框上。采毒时,把取毒器平放在蜂箱巢门口,接通电源,用木棒轻敲蜂箱,以驱赶工蜂爬上取毒器。工蜂一旦落到电网的任何两根钢丝上即可受电击,会把蛰针刺人尼龙布,将蜂毒排在玻璃板上,蜂毒很快挥发成透明结晶。工蜂在受电击排毒时,发出报警信号引来更多工蜂冲向电网触电排毒,操作时应间歇通电,一般每通电8~10秒钟停电10秒钟,然后再通电,如此反复循环进行。
一般每箱采毒5~10分钟左右整理,当工蜂在电网上飞舞不排毒时,即可停止另换一箱。换箱时应先让采毒蜂群安静10分钟左右,然后扫除电网上余蜂,再搬走取毒器。一般每二箱蜜蜂为一组,用两个取毒器同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