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瘟如何防治
养鹅如何预防疾病?
养鹅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饲养到环境整理,都必须用心去做。 鹅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其消化能力较强,尤其是对一些青草粗纤维,消化率可以达到45%至60%。由于鹅的肌胃压力很大(比鸭大0.5倍,比鸡大1倍),因而可以有效的裂解植物细胞壁将其消化。如果是在鹅舍里喂养。主要注意的是鹅舍的消毒和保温!环境很重要,在养鹅的过程中必须搞好环境,这样可以让鹅健康快速的成长,另外在温度上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通常要保持恒温,一般是26℃至31℃之间有了这两项最基本的保障,其他的细枝末节再稍加注意,在鹅的饲养过程中便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鹅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1,小鹅瘟。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容易发病,期中1-20日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五至八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2, 小鹅流行性感冒。 由鹅流行性感冒志贺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减退,流鼻涕,缩头嗜睡,俯卧怕冷,不断摇头,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3,曲霉菌病 由烟曲霉和黄曲霉引起。多发于雏鹅。病鹅精神萎靡,缩头闭眼,减食口渴,气喘,流鼻液,消瘦,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防治: 不使用发霉垫料和饲料,鹅舍严格消毒,通风良好。多雨潮湿季节,每只雏鹅每天用制霉菌素。2-3豪克,拌入料中饲喂,连用三天。治疗病鹅,用量加倍。4, 鹅卵黄性腹膜炎。 由大肠杆菌引起,病鹅精神沉郁,离群落后,减食肛门外粘污物,粪便带蛋清或凝团的蛋白,发臭。停止饮水,衰竭死亡,病程2-6天。 防治:搞好鹅舍卫生,及时隔离病鹅。5,鹅出败病,由巴氏杆菌引起, 主要见于成年鹅发病,每年五至六月是发病高峰期。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注射禽出败菌苗,每年三至四次。病鹅立即隔离,鹅舍用具彻底消毒。6,绦虫病, 由绦虫寄生于小肠所致,多发生于15至90日龄的鹅, 病鹅减食口渴,消化不良,拉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伸颈张口,双脚乱刨,麻痹死亡。防治: 鹅群每年驱虫两次,粪便集中发酵处理。7,鹅口疮,由白色念球菌引起,病鹅生长不良,精神萎頓,羽毛松乱。 防治:搞好鹅舍卫生,种蛋严格消毒。8,鹅球虫病,由鹅球虫引起,多发于雏鹅, 每年五至八月是发病高峰期,病鹅食欲减少,精神萎靡,缩颈甩头,粪便红色粘稠,后期鲜红色。防治:青霉素10万单位,1次肌注,莫能霉素,混饲喂服。 9,鹅裂口线虫病,由鹅裂口线虫引起,主要危害雏鹅,防治:搞好环境卫生,雏鹅与成鹅,分开放养,定期驱虫。10,鹅链球菌病,由链球菌引起,病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腹泻,运动障碍,转圈痉挛死亡。 防治:搞好卫生,病鹅及时隔离诊治,严格消毒,种蛋药物处理。
小鹅不吃食,站不起来,是什么病?
小鹅有不吃食、站不来的症状表现,初步判断为患了急性型小鹅瘟。这是一种细小病毒引起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害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等特点,主要危害15日龄以下的小鹅。
急性小鹅瘟的症状表现患上急性小鹅瘟的小鹅,发病初期精神萎靡、缩头松毛、行走困难,还有离群独处的情况。随着病程的深入,小鹅有打瞌睡、食欲不振、喜欢饮水、严重下痢、排出灰色或者淡黄绿色并且混养气泡的稀粪。最后,病鹅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口角流出液体,呼吸用力,全身抽搐两腿麻痹,1~2天之后死亡。
急性小鹅瘟的病因急性小鹅瘟的危害非常大,一只小鹅感染,可以在几天之内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高达75%~90%,甚至能够导致全群覆没。那么,到底小鹅是如何感染这么可怕的病害呢?主要是小鹅接触了病鹅、带病毒的母鹅或者是病鹅的排泄物以及排泄物污染了饲料、饮水、器具等之后,便感染了小鹅瘟病毒。
急性小鹅瘟防治措施预防小鹅瘟最佳方法莫过于注射疫苗。如果是新引进来的小鹅,需要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如果是母鹅孵出的小鹅,则在3~5日龄对其接种雏鹅专用小鹅瘟疫苗。此外,母鹅在产前15~30天注射小鹅瘟苗。
如果发现小鹅瘟已经感染了,则立即进行隔离。把病鹅放在清洁无污染场地进行饲料管理。然后一只一只注射0.5~0.8毫升高效价鹅瘟特抗。当然,也可以在饲料或者饮水之中投入禽用抗病毒药物,配合使用急救扰干素。一般放入饮水之中,一次即可有效。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鹅舍用石碳粉消毒对鹅有没有伤害?
无论石灰水或消毒液都有可能对鹅造成伤害。
当前,严重危害养鹅业的疾病主要有:小鹅瘟、蛋子瘟、鹅副黏病毒和鹅禽流感等。
一、小鹅瘟
(一)临床特征
临床上见到的典型病状是病鹅离群独处,毛松颈缩,闭目呈昏睡状,重者废食;排黄绿色稀便,鼻孔周围粘附有污秽分泌物,死前发生颈部扭曲、两腿麻痹或抽搐等神经症状。
剖检可见特征性的消化道病变,小肠中下段肠腔内有黄白色带状假膜,堵塞肠腔,形成栓塞状物,质地坚实,形如腊肠;亚急性病例腊肠样物十分明显,据此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有赖于采取肝、脾、胰等病料作病毒分离与鉴定。
(二)防制措施
1.紧急防治:雏鹅群一旦发生小鹅瘟时,立即将未出现症状的雏鹅隔离出饲养场地,放在清洁无污染场地饲养,并每雏鹅皮下注射高效价0.5~0.8毫升抗血清,或1~1.6毫升卵
黄抗体,在血清或卵黄抗体中可适当加入广谱抗菌素。每只病雏鹅皮下注射高效价1毫升抗血清或2毫升卵黄抗体。患病仔鹅每500克体重注射1毫升抗血清或2毫升卵黄抗体。
紧急预防时,应用鹅副粘病毒病灭活苗进行免疫注射,比用油乳剂苗产生免疫力快。
2.免疫预防:
(1)种鹅免疫
若使用活苗,有两种方法:
一次免疫法:种鹅产蛋前15天左右,用1∶100稀释的鹅胚化种鹅弱毒苗(简称种鹅苗)1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在免疫12天后到4个月内,鹅群所产蛋孵化的雏鹅能抵抗病毒感染,有较高的保护率。4个月后雏鹅的保护率有所下降,必须再次进行免疫。 二次免疫法:种鹅产蛋一个月以前用1∶100种鹅苗1毫升进行免疫,产蛋前15天用1∶10种鹅苗 1毫升进行免疫,雏鹅的保护率可达到免疫后5个月。或在一次免疫法后10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免疫,用1∶10种鹅苗1毫升免疫,使免疫期再延5个月左右。 若使用灭活苗:单苗,产蛋前15~30天用小鹅瘟油乳剂灭活苗,每鹅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后15天到5个月内出炕的雏鹅均具有较高保护率;联苗,种鹅产蛋前半个月左右用小鹅瘟和鹅副粘病毒病联苗均具有免疫力。也可用叫、鹅瘟和鹅副粘病毒病二联油乳剂灭活苗,或鹅副粘病毒病和鹅疫二联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
(2)雏鹅免疫
无母源抗体的雏鹅,可根据本病的流行情况,在2~7日龄或10~15日龄进行首次免疫,雏鹅皮下注射鹅副粘病毒病油乳剂灭活苗0.3~0.5毫升。在免疫后2个月左右,再免疫一
次,每仔鹅肌肉注射0.5毫升;经免疫种鹅的雏鹅在15日龄左右进行首免,2个月左右再进行一次免疫。也可用鹅副粘病毒病灭活苗,或鹅副粘病毒病和鹅疫灭活苗进行免疫 。 小鹅
瘟主要通过孵坊传播,因此孵坊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发生本病后应立即停止孵化,对全场彻底消毒后方可再孵。
二、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
鹅的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是由几个不同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的产蛋鹅生殖器官疾病。主要发生于成鹅,但近年来育成鹅也时有发生。
(一)临床特征
本病的发生与不良的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天气寒冷、气温骤变、青饲料不足、维生素A缺乏、鹅群过度拥挤、闷热、长途运输等因素,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主要经消化
道感染,雏鹅发病常与种蛋污染有关。成年母鹅群感染发病时,一般是产蛋初期零星发生,至产蛋高峰期发病最多,产蛋停止后本病也停止发生。流行期间常造成多数病鹅死亡 。公
鹅感染后,虽很少出现死亡,但可通过配种而传播本病。
1.急性败血型:各种年龄的鹅都可发生,但以7~45日龄的鹅较易感。病鹅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怕冷,常挤成一堆,不断尖叫,体温升高,比正常鹅高1~2℃。粪便稀薄而恶臭,混有血丝、血块和气泡,肛周沾满粪便,食欲废绝,渴欲增加,呼吸困难,最后衰竭窒息而死亡,死亡率较高。
2.母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母鹅在产蛋后不久,部分产蛋母鹅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愿走动,喜卧,常在水面漂浮或离群独处,气喘,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嘴触地,腹部膨大。排黄白色稀便,肛门周围沾有污秽发臭的排泄物,其中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病鹅眼球下陷,喙、蹼干燥,消瘦,呈现脱水症状,最后因衰竭而死亡。即使有少数鹅能自然康复,也不能恢复产蛋。
3.公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主要表现阴茎红肿、溃疡或结节。病情严重的,阴茎表面布满绿豆粒大小的坏死灶,剥去痂块即露出溃疡灶,阴茎无法收回,丧失交配能力。 剖检,败血型病例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成年母鹅的特征性病变为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腥臭浑浊的液体,常混有损坏的卵黄,各内脏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渗出物,肠系膜互相粘连,肠浆膜上有小出血点。公鹅的病变仅局限于外生殖器,阴茎红肿,上有坏死灶和结痂。
(二)防治措施
1.药物治疗:可用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疗效较好。但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非常强,因此,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
2.免疫接种:当前较有效的办法是用从本场发病鹅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菌苗,对后备种鹅群2月龄、4月龄时各注射一次,可控制发病。 此病在产蛋前15天左右用氢氧化铝多价蛋子瘟灭活苗进行免疫,每鹅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 5个月左右,能有效地控制疫病的流行发生。在患病群内使用疫苗时,可同时选用抗菌素或磺胺类配合进行紧急防治,由于鹅对大肠杆菌内毒素非常敏感,因此不宜使用油乳剂型灭活苗。
3.消除不良因素:如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密度适宜,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等。带菌公鹅可通过交配将病原传给母鹅,因而有严重病变的公鹅应作淘汰处理。治疗:将交配器上的结节切除,清创消毒,肌注抗菌药物,使其康复。
鹅吃什么中草药预防患病?
你好:鹅是素食主义者对于中草药防治禽病还是很多的也很实用的。下面我把我养鹅多年的小小经验分享给大家。
第一小鹅对呼吸道疾病非常敏感一旦得病很容易造成死亡,首先先把得病的鹅先隔离开来,隔离开来是关键因为呼吸道疾病他会空气传播造成交叉感染。我在我这当地我是用一种叫地斩头学名叫地胆头的草药熬水加上我自己养的蜂蜜全天候饮水,地胆头是祛风湿清热解毒对肠胃炎症也很有功效,蜂蜜是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富含葡萄糖葡萄糖对能量补充提高免疫力是很迅速的,所以配伍起来对鹅的呼吸道疾病是疗效显著的。
第二鹅还容易得小鹅瘟小鹅瘟是传染性疾病侵犯出壳后几天的鹅苗,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只能是出壳后24小时内抢先机把小鹅瘟疫苗接种上一个星期内产生抗体。一旦发现有小鹅瘟迹象可以用两广地区都有的刺苋菜加上鬼针草熬水全天候饮用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
第三鹅不管大小很多都会得软脚病,就是趴在那里想走走不了站立不了食欲减退,在我们这可以把一种叫黄荆条的叶子放火里烤热把鹅放到上面经过几天可以有很好疗效,黄荆条是一种蜜源很好的草药他能祛风散寒对风湿等关节病疗效突出。这是我这里的养鹅的草药运用经验希望能帮到你,有养鹅方面的技术大家一起交流谢谢。
小鹅瘟的症状有哪些?
症状 小鹅瘟病毒潜伏期一般为3~5天。7日龄以内的雏鹅和雏番鸭感染后,往往无前驱症状即突然死亡。较大的鹅和番鸭发病后表现精神萎顿,缩头蹲伏,离群独处,步行艰难,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排出黄白色水样的混有气泡的稀粪。鼻分泌液增多,病鹅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曲,全身抽搐或发生瘫痪。一般病禽的日龄越大,病程越长,症状越轻,死亡率也较低。 病变 病禽泄殖腔扩张,附近羽毛被稀粪污染。口腔和鼻腔中有棕褐色液体流出。特征性病变是小肠的中段和下段,尤其是回盲部和肠段极度膨大,肠腔内充塞灰白色或淡黄色凝固物,形如香肠,往往使肠完全堵塞。部分病禽的小肠内虽无典型的凝固物,但肠粘膜充血发红,表现为急性卡他性肠炎。肝脏肿大,脾脏和胰腺充血,偶有灰白色坏死点。 防治 种蛋和孵化器具要严格清洗消毒,刚孵出的雏禽不要与新收进的种蛋或成年鹅和番鸭接触,以防传染。加强饲养管理可减少病禽死亡。 香港天宇生物针对小鹅瘟治疗方案:小鹅瘟血清抗体,预防时每只雏鸭皮下注射0.3ml,治疗时,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0.5ml ,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0.8ml,成鹅0.5ml/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