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殖泥鳅如何育种

泥鳅如何育种

时间2022-11-21 18:06:04发布伊厘热点分类养殖浏览46
1.静水孵化把粘有受精卵的鱼巢放入孵化池、孵化网箱或产卵池内孵化,是把受精卵放在孵化缸、孵化箱或孵化环道中进行孵化。掌握好流速放入孵化设施中孵化,其放卵密度一般孵化环道、孵化缸等流水孵化为每升水放800一1200粒卵。这种方法放卵孵化密度不...

泥鳅卵不孵化怎么回事?

泥鳅在繁殖过程中,受精卵的孵化是很重要的,其在室内或室外都可进行,有静水孵化和流水孵化。设备有孵化池、孵化网箱(可用集卵网箱)、孵化缸、孵化桶、孵化环道等,或就在产卵池内孵化。 1.静水孵化 把粘有受精卵的鱼巢放入孵化池、孵化网箱或产卵池内孵化,水质要清新。每升水可放 400 一 600 个受精卵,要注意防止受精卵挤压在一块,若发现受精卵相互挤压,要用搅水的方法或用吸管使之分离开来,以避免因缺氧而影响孵化率。 2.流水孵化 用流水或微流水孵化,是把受精卵放在孵化缸、孵化箱或孵化环道中进行孵化。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 附巢流水孵化:受精卵附在鱼巢上,放入孵化设施中进行微流水孵化,其水流速度以不冲落附在巢上的卵为宜,每升水可放 800一 1 200 粒卵。 ② 去巢流水孵化:受精卵脱黏或不脱黏,掌握好流速放入孵化设施中孵化,其放卵密度一般孵化环道、孵化缸等流水孵化为每升水放 800一 1 200 粒卵。 3.注意事项:(1).泥鳅在孵化缸、孵化桶及孵化环道的流水中,因流速不好调控,而且孵化时间较长,费工耗时,往往孵化效果不理想;在孵化池、孵化网箱和产卵池的静水孵化中,又往往因没有新鲜水体流入,而整个孵化的时间均在这个水体,水质变坏或缺氧,导致孵化率低。采用网箱微流水孵化,可解决这些问题,网箱入水 20 厘米左右,阳光直射箱内,水温随光照延长而缓慢上升,受精卵发育较快,很少发生水霉病,孵化率一般为 70 %一 80 % ,高的可达 90 %以上。这种方法放卵孵化密度不宜太大。 (2)① 防止受精卵发生水霉病:预防方法是将黏附有卵粒的鱼巢放入漂白粉溶液(每立方米水体用药 1 一 2 克)中浸泡 20 一 30 分钟再去孵化。 ② 捡出未受精卵:未受精卵会腐败,容易使水质恶化,可以用吸管将之吸除掉。一般来说,未受精卵约经 12 小时后就变成白色,很易识别。 ③ 孵化期间要防止缺氧和敌害生物:可以在孵化设施上覆盖尼龙网片,以防止敌害生物的侵入。若静水孵化则要注意充氧。 ④ 孵化期间水温不能发生较大的升降:防止寒潮与暴风雨的侵袭,可以在寒潮来临之前用塑料薄膜将孵化设施盖上,但要留下气孔,也可以采用其他保暖的方法进行处理。孵化用水的水温变化要控制在士 3 ℃ 以内。 ⑤ 受精卵对食盐溶液较敏感:仅用 3 %一 4 %食盐溶液处理,受精卵即迅速萎缩死亡,因此,最好不用食盐溶液处理。

青鳅人工繁殖技术?

青鳅苗入池前,也应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待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每亩放养30-50公斤,有丰富水源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鱼人工育种过程?

如何进行鱼类的人工繁殖,怎样才能获得质量好、数量多的鱼苗呢?只有进行人工繁殖。本文聊聊鱼类人工繁殖过程包括哪些工序,以及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如何使用催产剂,供参考。

一、鱼类人工繁殖过程包括

鱼类在人工饲养和控制的条件下,使其达到性腺成熟、产卵和孵化的过程,就是鱼类的人工繁殖。鱼类人工繁殖的全过程,一般包括下列工序:亲鱼的筛选、培育、催产、人工受精、孵化以及鱼苗的精心护理和科学管理等。

鱼类的人工繁殖可以发展经济价值高的品种、保护濒临衰竭的珍贵鱼种,并恢复其资源。有计划育苗,并能获得单一品种、个体一致的渔获,供应市场,还可通过人工杂交培育优良新品种。

二、注射催产剂的操作方法

首先说明:在进行鱼类的人工繁殖时催产剂需“现配现用”,配好的催产剂最好在半小时左右注射完毕,以免催产剂失效影响效果。

1、注射次数

分一次注射和二次注射两种。一次注射,就是把配备好的药液全剂量作一次注入鱼体。两次注射,就是将全剂量分作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入的药剂量极少,大约为全剂量的l/5左右,第二次约5/6左右。第一次注射又叫“打预备针”。

两次注射比一次注射效果较稳定,就是操作较为麻烦些。成熟好的雄鱼不用打预备针。

2、注射时间

注射时间应以水温和工作需要而灵活掌握。第二针与第一针的相隔时间一般为6 -12小时。常规操作,一般预备针多在中午进行,第二针多在前半夜6 -11时之间进行。这样第二天清早或上午可以收卵操作。

如若时间计算和配合得不好,则收卵时间落在夜晚,操作起来就不及白天方便。筒受阻时,不要硬推,应迅速换一只备用的针筒或针头,注射过程中遇鱼挣扎厉害,应精停后再继续注射,注射器在使用前一定要煮沸消毒。

泥鳅繁殖技术全过程?

1、孵化温度与受精率、孵化率密切相关,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受精率、孵化率都较低,因此孵化最好在水温22~28℃时间段进行。

2、当受精卵全部破膜后,应迅速及时捞出卵膜及污物,以免腐败造成水质恶化,影响苗种成活率。

3、苗种培育期间定时开启增氧机或加注新水,泥鳅苗在营肠呼吸、皮肤呼吸之前,完全靠水中的溶氧进行呼吸,这与成鳅不一样,以免因水中缺氧造成浮头大批死亡。鳅苗下塘后15天左右,肠呼吸器官才能初步形成,但并不完善。

4、泥鳅苗下塘时最好把池塘水温与孵化池水温调节一致,避免因温差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泥鳅苗培育过程中最常见的鱼病为气泡病、烂鳃病,烂鳃病多发生在鳅苗下塘12天左右,因此在鳅苗下塘8~10天左右,用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提前预防。而气泡病在泥鳅苗下塘的当天就有出现,发现病情应及时加注井水,同时每亩用食盐10~1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

6、泥鳅苗长到3~5厘米后,应进行分塘,每亩10~15万尾。

7、当年5月份繁育的泥鳅苗,由于生长期短、生长快、饵料系数低,经过5个月左右的养殖即可达到商品规格60~80尾/千克左右。

黄金鳅如何繁育?

1/5分步阅读

1,准备一个合适的池塘

黄金泥鳅的养殖肯定是离不开池塘的,这是最基础的养殖条件,但是池塘里面朋友们要保持水质清新,没有受到过污染而且水源还得充足,各种的排水和蓄水的功能都得齐全才行。当然,池塘的面积最好是选择50到100平米的,深度则在50厘米左右为最佳。这个时候大家伙还要检查池塘的这些池壁,如果有漏水的情况一定要进行改善,可以用一些工具把它夯实,这样就能够防止它渗漏的情况了。池塘的底部也得有十厘米左右的淤泥,整个养殖场的四周,也尽量用那些石棉瓦或者是铁丝给做成围墙,这样能够防止一些其他动物进入池塘伤害黄金泥鳅。

2/5

2,池塘的处理工作

光准备好了这样一个池塘还不行,我们还要把池塘进行处理一下,首先,在放泥鳅苗两个月之前,先要把池塘里面的这些淤泥给深耕一遍,然后让它暴晒30天左右,再用一些生的石灰粉对池塘进行消毒杀菌,同时给池塘里面放上大量的肥料,但是肥料一定要注意必须是发酵过的有机肥还有生物肥,这样才能有利于黄金泥鳅的生长。整个池塘是黄金泥鳅生长的场所,如果先前的处理工作没有做好的话,那么你就也不会好好的长大,同时,没有对池塘进行消毒工作,黄金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疾病,那么大家伙就别想什么丰收了,黄金泥鳅还有可能造成死亡

3/5

3,黄金泥鳅的养殖密度

很多朋友在养黄金泥鳅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成功,有可能是与黄金泥鳅的养殖密度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认为投放得越多产量就会越高,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养殖密度,那么就会让黄金泥鳅产生大量的疾病,而这些疾病往往会传染,所以,黄金泥鳅的死亡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如果朋友们选择的泥鳅苗在三厘米左右那么,平均每平米投放的数量是0.1到0.2千克左右,但是随着黄金泥鳅不断的长大,大家就要及时的减少养殖密度,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泥鳅出现损伤,也能提高一定的产量。

4/5

4,水质的管理工作

投放好了黄金泥鳅种苗以后,下一步我们就要关心水质的问题了,因为,关系到黄金泥鳅生长好坏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池塘里面的水质了,水温朋友们一定不要让它超过30度,否则会对黄金泥鳅的生长造成不利,如果超过30度的话,就要往里面注入一些水,这样水温就能够及时的下降,但是温度也不要低于15度,否则黄金泥鳅也会被冻伤。经常性的调节一下水温,能够给黄金泥鳅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好处,但是,如果想要水质更加的清澈,还要注意平常的遮阳措施,大家可以在池塘里面种上一些水葫芦还有浮萍,这样不但能够给泥鳅制造出多余的肥料,也能够起到遮阳的效果。

5/5

5,黄金泥鳅所需要的饵料

其实黄金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所以它什么都吃,可是,在黄金泥鳅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它的幼苗期间,养的时候千万不能直接给它吃人工的饲料,尽量的给它吃些藻类还有枝角类的生物,这样才能保证幼苗的存活性提高,也能保证黄金泥鳅的一个高产。随着黄金泥鳅的不断长大,饵料就可以适当的改变了,可以给它吃点鱼粉与肉粉或者动物的内脏等等,当然如果给你它适当的搀杂一些五谷杂粮的话,那么它生长的速度就会有所加快。

泥鳅如何
如何取猪精徊鱼是什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