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如何养殖
蚂蟥想要成功养殖,该如何做?
水蛭(蚂蝗)生命力较强,全国很多地区都可以养殖,湖北、广东、广西、东北等,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饵料丰富,温湿度条件适宜就可以了,水蛭,我国传统的水生药用生物,在一定的温湿条件下,水蛭(蚂蝗)生命力旺盛,但是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破坏,水蛭的生存也成了问题,野生资源的数量大不如前,供应量少,我国人工养殖兴起,一些人开始探索水蛭养殖,解决供需矛盾,目前我国的水蛭养殖基地规模化,产业化的(如大蛭汇),专业技术的并不多,水蛭养殖不同于传统养殖,需要注意水蛭这种生物的特性和逐渐掌握一定的养殖规律,养殖小白可以去些基地考察,向有经验的人学习,这条路走得会容易些,但是也是需要坚持,勇于面对困难!
蚂蝗养殖全过程?
蚂蟥又称为水蛭,亦称医蛭。属于蛭类,一般生活在淡水中,少数栖于海水中,也有的生活于潮湿土壤、草丛及树枝上,是中药资料记载的传统的药用水生生物,在中医疗法中,对中风、高血压、清淤、跌打损伤、闭经等病状有治愈效果。水蛭一般生长在野外,一般的捕捞手段为自然捕捞为主,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上人工化肥、杀虫剂的应用,野外的水蛭数量已经远远下降,再加上水蛭的医用效果逐渐被大众所认可,水蛭的供给量远远低于需求量,所以水蛭的野外捕捞已经转化为以人工饲养为主。一、养殖池
一般将养殖池设定为宽3米、深1米、长度不限的水池,池塘、也可将水沟及低产田等地挖沟起埂成连沟式的养殖场,沟宽3米,埂宽40厘米、高80厘米,保持水深60厘米即可,进水口和排水口在两头设置,水蛭栖息地设置在底部,并铺设石块或树枝。
三、选种
引种需要选择高产性、稳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和广适性的良种,良种的慎重选择关系到单位面积产量和养殖效益,所以种蛭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苗蛭数量的多少,成活率的高低、生长的快慢、个体的大小。
四、饵料
螺类为水蛭的主要食物,每亩水面可放养25公斤左右的田螺,作为水蛭的食物,蚯蚓、昆虫等也可适当作为其食料,动物血也需要每周定量的投入,比如说小块的猪、牛、羊血凝块物质。
五、捕捞
10月份一般是蚂蟥的收成时间,要在这个时候进行打捞,并且一般要将打捞上来的蚂蟥分类成大中小号。大号的作为种蛭进行保留继续入池饲养,中号的进行加工售卖,小号的保留并继续饲养。
养殖水蛭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水蛭养殖虽然不太难,但在引种之前,应首先学会养殖技术。不懂技术的农户,不要大规模引种。第二,引种时应以水蛭临近产子期为好,这样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经济效益,节约成本。第三,要掌握市场行情,不要被高价回收的假象所蒙蔽。目前,水蛭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炒种现象,有的场家回收价格高得离谱,目的是为了炒种。因此,一定要以市场价格为准,以与大的养殖场或食品加工厂签订销售回收合同为宜。第四,注意打开销路。目前,水蛭养殖有盲目扩大的趋势。养殖户只有注意拓宽销售渠道,做好销售文章,养殖前景才会广阔。
?
初学养者如从苗开始,你就已成功一半了,以后的工作就是管理了。
1、食台 凡是带网眼的物体皆可做投食台,只需投食台能浮于水面即可
2、饵料 小水蛭在5厘米以下只能投喂黄豆大小的幼螺,这种小螺只能投于食台中。
3、投食 一次性将黄豆大小的幼螺投在投食台里让小水蛭自己取食,投在投食台里的螺壳一般一个星期清理一次 水一定要保持清新, 投喂时间是晚7点左右
4、巡塘 坚持每天巡塘两次,主要检查水蛭的吃食情况,有没有天敌,塘边有无损坏,螺壳的清理等等工作。
总之,水蛭虽是特种养殖,虽在养殖过程中一定需要技术,但只要掌握了一些养殖方法,养殖起来还是轻松愉快的。一亩地的养殖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养殖业有句经典:“水产水产,三分养,七分管。”此话意思是说,水里的东西不是养 出来的,而是管出来的。所以敬告朋友,在您选择好一个好的养殖项目后,您的收获和你的付出永远成正比的。当您一旦选择了水蛭业,东北黑龙江水蛭养殖基地就是您事业路上最诚挚的朋友,愿我们能将水蛭业做大、做稳、做强。
?
水蛭养殖怎么养水?
若是新开挖的池子,水不肥透明度高,浮游生物生长少,可在放养前一星期每667平方米施畜禽粪便250—500千克,几天后即可达到肥水的目的,很快就会繁殖大量的浮游生物。
水质碱性不能过大,碱性过大的土壤和碱性过大的水质都能致水蛭死亡。偏酸性的土壤和水质对水蛭生长影响不大。但过于酸性说明水质已坏,应更换。水蛭养殖池要防止化学污染,农用化肥,农药以及各类洗涤化妆品用水不能流入养殖池,以防水蛭中毒死亡。
以上就是水蛭对于水质的要求了,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养殖,这样才能够使得水蛭更好的生长,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蚂蟥价格一路走高,如何进行人工养殖?
野生蚂蟥在农村最常见,在水田里干活经常被蚂蟥咬,真是谈蟥色变。童年的时候,父母常常吓唬我们,不要喝生水,生水里有蚂蟥幼虫,不然喝到肚子里会在肚子里长大,然后就会吸干身体里的血液,听起来就很恐怖。
蚂蟥(水蛭)。在农村老家,一户邻居就在养殖,养殖池子一般是4至5米的土池,池子形壮有圆形、椭圆形。土池的建造方法很简单,先根据养殖要求挖池,把池底夯实就可以了。池底面垫适量的秸秆和猪牛粪,以增加泥中的有机质,然后放入河泥,大约厚30厘米左右,泥土上面上保留30至50厘米的水位,水面上的池壁至少保留25至30厘米高,土池里边可以种上少量的植物,比如茭白、莲藕、或者水草,作为蚂蟥潜伏栖息,遮阳避暑之处,在水面相平的地方设一个排水口,必须在排水口的对面设一个进水口,进出水口都要用铁丝网拦住,以防蚂蟥外逃,整个池子周围用塑料网布围住即可。
在蚂蝗整个养殖期间管理是否得法,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正常生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水的质量要求肥、活、爽、含氧量充足,有利于蚂蟥的生长,淤泥不宜过多,放入猪厩肥,牛粪等有机肥料,防止水质过肥而造成污染,如果水中的含氧量过低会出现蚂蝗浮出水面的现象。2.一定要保持水质良好,是取得产量的高产的措施,要注意观察水质的情况及时换水。3.水源要防止农药污染,碱性重的泉水不能用,或者是水温过低的泉水或者井水,要经过一段时间,等温度升高后才能使用,温度过低的水流入土池里会造成土池里的水温下降,会使蚂蝗感冒造成不应有的损失。4.在夏天高温季节,为了避免因池水温度高,而蚂蟥生长不良,应该搭棚或利用瓜豆藤遮阳,改善池内环境。
蚂蝗一年可以收获两次,一次在六月中旬,第二次是在9月到10月入冬之前,蚂蟥一般长到6至8克就可以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