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如何秋繁
全国养蜂管理时间表?
秋繁是养蜂生产最关键的环节,目的是快速将蜂群发展成强群并培育出大量的适龄越冬蜂,原因是冬季中蜂靠群体在蜂箱中结团越冬,蜂群中适龄越冬蜂越多越冬相对越安全,反之则可能无法顺利越冬,因此养蜂人在越冬期来临之前往往会通过秋繁将蜂群调整到最佳越冬状态。
二、秋繁时间
地区 时间 地区 时间
北京 8月中旬~8月下旬 天津 8月中旬~8月下旬
河北 8月中旬~8月下旬 山西 8月中旬~8月下旬
内蒙古 8月上旬~8月中旬 辽宁 8月上旬~8月中旬
吉林 8月上旬~8月中旬 黑龙江 8月上旬~8月中旬
上海 8月下旬~9月上旬 江苏 8月下旬~9月上旬
浙江 8月下旬~9月上旬 江西 8月下旬~9月上旬
安徽 8月下旬~9月上旬 福建 9月上旬~9月中旬
山东 8月中旬~8月下旬 河南 8月中旬~8月下旬
湖北 8月下旬~9月上旬 湖南 9月上旬~9月中旬
广东 9月下旬~10月上旬 广西 9月下旬~10月上旬
海南 10月上旬~10月中旬 重庆 8月下旬~9月上旬
四川 8月下旬~9月上旬 贵州 8月下旬~9月上旬
云南 8月下旬~9月上旬 西藏 8月上旬~8月中旬
陕西 8月中旬~8月下旬 甘肃 8月中旬~8月下旬
青海 8月上旬~8月中旬 宁夏 8月上旬~8月中旬
新疆 8月上旬~8月中旬 香港 9月下旬~10月上旬
台湾 9月上旬~9月中旬 - -
注:中蜂秋繁开始时间因各地气候不同而不同,但整体上看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要晚,而东部地区往往也比西部地区要晚。
秋繁奖励饲喂方法是怎样喂?
“处暑”过后天气逐渐转凉,外界零星粉源多了起来,但蜜源还很少。接下来要对调整过的蜂群进行奖励饲喂。中蜂有很强的恋子习性,巢中有成片卵、幼虫或封盖子脾的蜂群恋子性强,不易发生飞逃。在停产期外界蜜粉源稀少,中蜂没有育虫积极性,为了尽快激发蜂群的育虫热情,人工模拟不流蜜的繁蜂蜜源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是调动蜂群育虫积极性,刺激蜂王产卵的有效措施。但在中蜂群奖励饲喂初期,不能借鉴意蜂的饲喂方式,必须遵循“稀、少、勤”3 个原则:
(1)饲喂的糖水要稀,糖水的浓度掌握在 35% ~50% ,在高温季节若糖水浓度高了,中蜂群易“伤热”。
(2)饲喂量要少,刚开始饲喂的前几次一定要控制饲喂量,以仅够当天消耗略有盈余为准。
(3)有效的奖励饲喂还要喂得勤,就是每天晚上饲喂,连续 20 d 为 1 个周期,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南方中蜂九月份管理方法?
秋季是一年养蜂的重中之重, 是蜜蜂秋繁的关键,也是越冬蜂的 准备期,下面我将20多年秋季养蜂 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抓紧秋繁工作
初秋,正是荞麦、紫苏(又 名荏)、桂花、各种菊花和许多山 花盛开时期,每次取蜜不能取得过 净,始终给蜂巢内足够的繁殖蜜, 才能培育出大量强壮越冬蜂,为来 年春繁早做准备。
二、淘汰老劣蜂王
发现有产雄蜂卵的老王和产卵 少的蜂王应及时更换,中蜂有母女同 巢同脾的习性,可采用双王繁殖,过 一段时间老王就会自动消失。
三、调整蜂群强弱
仔细检查蜂群强弱及每群蜂的 巢脾数量,如果发现有个别蜂群较 弱,可把强群的子脾调整给弱群, 达到蜂场全部蜂群群势相当,巢脾 数量相当,保证安全越冬。
四、防止中蜂飞逃
中秋时节,由于连阴雨较多, 采集蜂不能出巢,到蜂巢缺蜜时, 会使中蜂受饿而飞逃。此时要勤检 查,特别是弱群,发现缺蜜,及时 喂糖(糖水比是2∶1)。
五、防止病敌害
秋季是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 中囊病)多发期,西北地区每年都有 小发病期,三五年一次大发病期。例 如,甘肃陇东地区2008年秋季一次大 发病期,病情蔓延,中蜂几乎灭绝, 损失惨重。预防中囊病,牢记四个字 “蜂多于脾”。中秋过后,抽出多余 空脾,确保蜂多于脾。如果发现蜂箱 巢门外有清巢蜂叼出零星囊状幼虫, 千万不要慌张,及时用药物治疗。如 果发现病情严重,出现花子脾,立即 将发病群隔离,移至距蜂场5km外的 沟边让它自生自灭。秋季也是敌害猖 獗的时期,晚上防青蛙、蟾蜍,应把 蜂箱垫高。白天有胡蜂和地窝蜂来蜂 巢周围盘旋,应及时拍打。秋季蜘蛛 对蜜蜂的危害也很严重,不可忽视, 蜂箱周围的空中、树枝上、墙壁上到 处都布满许多捕蜜蜂的蜘蛛网,应及 时清理。
六、防盗蜂
霜降前后,九月菊是每年最后 一个花期,当这个花期出现过早降 霜,外界既无蜜源也无粉源,这时 就要将蜂箱巢门关至最小,减少开 箱次数。必须开箱时尽量做到快开 快查,以防盗蜂。如有盗蜂发生, 轻者可在被盗蜂箱巢门口抹些煤 油,驱赶盗蜂。如果盗蜂严重,巢 门抹煤油无济于事,立即将被盗蜂 群搬到5km以外,在此放空蜂箱可 消除盗蜂。
七、饲喂过冬糖
立冬之前,产卵停止,蜂箱内 全都是蜜脾,检查蜂箱内蜜脾是否 充足,如有欠缺,必须补足糖浆, 糖水比例仍是2∶1。笔者多年的经 验,越冬蜂死亡,不是冻死而大部 分是饿死,要舍得喂糖。
八、“穿棉衣”
蜜蜂过冬北方就要给蜂箱“穿 棉衣”。棉衣不能穿的过早,过早 会使蜂箱内温度过高,大量蜜蜂飞 出活动,耗糖费蜂。在冬至前几天 给蜂箱“穿上棉衣”最为合适。方 法很多,应根据材料而定,如麦 草、稻草、树叶、棉絮等,覆盖在 蜂箱上保暖,确保安全过冬。
蜜蜂的秋繁是不是已经开始了?秋繁有几种表现?
感谢邀请:关于蜜蜂秋繁是不是已经开始,秋繁的表现有几种的问题,蜂部落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根据不同的地方来看,因为蜜蜂秋繁的时间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而每个地方的气候变化是不一样的,所以完全以一种方式来应对秋繁,作为秋繁的开始,这有可能导致适得其反。
秋繁过早与过晚的危害对于秋繁来说,其实和春繁也是一个道理,只是方式不一样,所以早了晚了都是不好的,我们先来看看过早秋繁或者过晚秋繁对蜜蜂的伤害。
第一:过早秋繁
由于季节是我们人定的,而蜜蜂需要的是适合的气候条件,所以对于蜜蜂来说,我们说的秋季未必就是蜜蜂认为的秋季。如果我们在秋季刚开始的时候就秋繁,这个时候其实很多地方还处于高温阶段,而高温繁殖对蜜蜂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蜂王已经自动断子,我们促进蜂王产卵在恶劣的环境下会影响蜂王产卵,幼蜂孵化率也不高,还增加了工蜂负担,容易造成真正秋繁的时候蜂群群势达不到,甚至影响蜜蜂越冬,所以过早秋繁对我们的蜜蜂影响是巨大的。
第二:过晚秋繁
对于秋季来说,秋季蜜蜂繁殖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采蜜、二是越冬。在秋季开始以后的第一批繁殖我们主要考虑采蜜,所以这个时候繁殖的蜜蜂主要以采集蜂为主,而后续随着温度的下降,我们要培育大量的越冬蜂,以便于提高蜜蜂越冬的成功率。如果我们秋繁时间过晚,必然造成我们培育适龄越冬蜂和夺取秋季蜜源受限,不管是从生产的角度还是蜜蜂越冬的角度来说都是不利的,所以选择恰当的秋繁时间,不但影响到秋季蜜蜂采蜜,还严重影响到蜜蜂越冬。
如何知道秋繁开始时间?这是很多朋友都最关心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对于有经验的养蜂人来说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过程,由于对当地的季节了解,能够很明确的知道当地的秋繁时间。相对来说蜂部落认为秋繁对于中蜂来说比较严格,因为中蜂大多采用定地养殖,而意蜂冬季的时候养蜂人都会进行转场,相对来说越冬比较简单。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当地的秋繁时间呢?蜂部落在这里分享几种方法。
第一:求助当地老蜂农
蜂部落认为这是比较靠谱的方法,因为每个地方的气候不同,有经验的养蜂人经过在某个地方长期的养殖后已经对当地气候了如指掌,可以有规律的进行秋繁,这种经验是进过长期的尝试后总结出来的,比起我们看到的书本知识更加可靠。
第二:以稻花为参考
对于我国的南方大多数地方来说,一般在稻花开的时候开始秋繁比较好,可以较好的培育采集蜂,也有充足的时间培育越冬蜂。
第三:以当地第一个寒潮作为标准
一般来说,如果秋季以后天气还炎热,其实是不适合秋繁的,但是如果秋季以后天气开始下降,我们以当地的第一次天气大幅度下降的时间作为秋繁时间,后续就算温度再次升高,一般升高的时间也不会很长,而且气候会逐渐变凉,也是适合秋繁的。
秋繁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关于秋繁的主要工作,蜂部落认为可以分为中蜂和意蜂来看,虽然说意蜂以转场为多数,但是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有较长的冬季,就算转场意蜂在很多地方还是需要越冬,只是在温度较高的地方越冬时间要短一点,所以意蜂的秋季管理同样重要。下面我们就从意蜂和中蜂的秋季管理来看看秋繁不同蜜蜂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第一:中蜂
中蜂在秋繁开始时需要做的工作我们可以总结为病敌害的检查、繁殖准备、蜂王检查、饲喂四个方面。
1.病敌害检查:对于中蜂来说,病害不多,主要检查巢虫,所以在我们秋繁工作开始以后,首先看蜂群中是不是有巢虫,有的话要及时取出来,更换新的蜂脾进去,利用中蜂夏季断子的特点,及时更换蜂群中的老旧蜂脾,避免巢虫再次滋生。
2.繁殖准备:由于夏季温度较高,为了利于蜂群散热,在夏季的时候一般保持蜂略少于脾,但是到了秋季以后温度下降,蜂王也要恢复产卵,这时候如果我们再继续保持蜂略少于脾则容易引发幼虫保温不良,孵化率低的现象,所以这时候我们要调整蜂路,紧缩巢脾,保持蜂多于脾,合并弱群,加速蜂王产卵,提高蜂卵孵化率。
3.蜂王检查:在秋繁开始以后,要注意观察蜂王情况,如果有出现不产卵或者失王情况,要及时补充蜂王,如果要育王,最好在蜂群完成新老工蜂交替以后进行,然后对蜂群中的老劣蜂王进行淘汰。
4.饲喂:对于饲喂来说,我们这里指的是喂养糖浆和花粉,对于秋繁的开始时来说,首先奖励饲喂是必须的,在蜂王恢复产卵以后,是不是应该喂养花粉,则根据当地的蜜源情况来看,如果当地蜜源充足,有足够的花粉供给蜂群使用,则可以不用喂养花粉。
第二:意蜂
意蜂的检查中我们可以总结为病敌害检查,繁殖准备,蜂王检查和饲喂四个方面,其中繁殖准备、蜂王检查、饲喂三个方面与中蜂是相同的,但是意蜂有主要的敌害蜂螨,在我们开始秋繁以后,如果夏季蜂群断子,我们可以借助断子时间对蜂螨进行两次杀灭,这样杀螨的时间会比较短,中途不用断子,更加利于蜜蜂的繁殖。
中华蜜蜂秋繁如何养殖?
中华蜜蜂是中国独有的蜂种,千百万年来在中国的土地上繁衍生活已经进化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能抗螨虫也能抵抗蜂病的。
只是人工饲喂时因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违背了蜂群的习性,所以饲养困难,爱得蜂病。
一定要保证中蜂有足够的蜜粉吃。中蜂体质比意蜂弱,不能大量喂白糖和人工饲料。其实中蜂的食量小些,蜜源结束前留足一巢蜜会吃很常时间。只要尽量让蜂群吃自己采集的蜂蜜花粉,体质会好得多,能抵抗各种蜂病,容易发展起来,收益高得多。
中蜂在饲料不足时也要进行饲喂,春繁秋繁时也要进行奖励饲喂促进繁殖。但蜂巢里要留有蜂蜜,不能长期喂白糖。少量多次的饲喂,白糖浆要是一比一点五以上的比例,不能太浓了。让蜂群充分酿造幼虫吃了才安全。
千万别浓浓的喂一次管几个月,隔一两天喂一点,这样会刺激蜂王产子,也不担心白糖吃多了中毒。不要急着加蜂脾。中蜂王产子量少,繁殖能力有限,不要以为蜂脾加多了就可以让蜂王多产子,繁殖快点。
永远要保证蜂脾相称,要记住蜜蜂是喜欢密集的蜂,也是喜欢吃蜂蜜的蜂,要保证整个蜂脾都是密集的蜂,这样工蜂容易护子抚育,幼蜂能健康成长!体质好,寿命长,对蜂病也有抵抗力,密集的蜂可以繁殖起来,如果加成两脾可能永远不能繁殖起来。
中蜂盗性强,爱分蜂,怕惊扰。所以要保证蜂巢里有足够的饲料,不能因为饥荒产生盗心,这样互相偷盗就麻烦了。
想养出强群中蜂,得用标准蜂箱,蜂箱底窗得打开。这样通风透气可以使蜂箱病菌滋生少些,不易发生蜂病,而且通风透气会让蜂群不产生分蜂念头,易维持强群。蜂多了加继箱取蜜容易,也便于管理。
还有,因为透气窗打开了,巢门可以缩小,这样能避免盗蜂,夏天时热空气不能大量进入蜂巢,更容易维持蜂巢温度,使幼虫发育健康,避免发生卷翅等蜂病。
当然春繁天冷时,要把底窗堵上,要把蜂箱放在草垫上进行包装保暖。这些蜂群才能正常发展,再提醒一下,不要频繁开箱查蜂。要学会箱外观察,要有目的的查蜂,尽量少开箱,这样对中蜂发展好些。
中蜂不要等到自然王出现才知道换王,每群蜂保证是年轻优秀蜂王是养好蜂的首要条件。要了解每群蜂的优劣品性,要发现优秀蜂王,及时淘汰劣质蜂王,要学会选择优秀蜂王的虫卵进行人工育王,提前换王,不要等到工蜂嫌弃了再换。蜂王的强盛期只有几个月,老劣后产子量下降,蜂群积极性降低,也会造成分蜂热……所以只要发现蜂王比以前差点了,就要准备育王了。
最好是根据季节和花期育王,春末夏初蜜粉充足时育的蜂王最好,入秋有蜜粉时也可以育王。但不要在炎热的夏天,蜜粉不足时育王。这时育王成功率不高,育出的蜂王也不会好,中蜂虽然可以不用费心管理,不进行饲喂就可以有蜜取,但这样的产量太低了,蜜源不好时可能一年也收不到蜜。必须学习科学的养蜂技术,把蜂养好,才能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