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如何调水
鱼塘换新鲜井水之后怎么调好水?
1.这个方法适用与大规模养殖用:可以将井水贮寸在一个大水池中过上一段时间再拿来养鱼,或者是使井水经过较长的一段流程后再引来养鱼,这样做是可以使井水温度变得和普通水温度相近。使空气中的氧气大量地溶于井水中,使井水变成可用来养鱼的普通水。
2.这个方法可以适用在家庭小规模养殖中:井水冬暖夏凉,在夏天时,井水不要直接加入鱼缸,在外面用盆或罐子装着静置半个小时再倒入鱼缸,这是因为井水比较凉,如果直接倒入的话,金鱼可能感冒或引起其它疾病。冬天的时候呢,也是需要静置半个小时再倒入的,因为这时井水含氧量比较少,不适合金鱼生长。
鱼池调水是什么意思?
鱼池调水就是在生产条件下,以尽量贴近自然的方法,建立适于养殖目标的养殖水体环境。也就是,把养殖水体中生物平衡、物质平衡调整到满足或者促进养殖目标的水平。
鱼塘⽔质怎么调节
⼀、选好⽔源定⽔质
池塘应选在⽔源充⾜、⽔质清新、⽔温适宜、排灌⽅便、⽆⼯(农)业和⽣活污染的地⽅。有条件的地⽅,可设蓄⽔池对⼊池新⽔过滤消毒,以杀灭⽔源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物,⼀般可⽤25~30克/⽴⽅⽶⽣⽯灰或1克/⽴⽅⽶漂⽩粉全池泼洒;需杀灭⾍害时,还可⽤0.5克/⽴⽅⽶90%的晶体敌百⾍全池泼洒。
⼆、加⽔、换⽔调⽔质
夏季⽔温⾼,⽔质变化快,随着鱼体长⼤和饲料投喂量的增加,鱼类排泄物增多,极易造成池⽔污染,故应加强⽔质调节。⼀般每7~10天加注新鲜⽔1次,每次加⽔量为20~30厘⽶;每15~20天换⽔1次,可采⽤边注边排的⽅法,最好将排底层⽔排出,每次换⽔量为原池⽔的20%~30%。要求新加、换⽔没有污染,泥沙含量低,⽔温与池⽔温差以不超过±6℃~8℃为宜。具体加、换⽔应视池⽔的肥度、鱼群活动和池塘渗漏等情况灵活掌握,通常情况下,整个夏季鱼池应保持最⾼⽔位。
三、搅动底泥改⽔质
每15~20天,搅动池塘底泥1次,每次搅动⾯积不少于鱼池⾯积的1/3,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佳,闷热、⽓压低天⽓时不宜搅动。搅动底泥的作⽤是:使池⽔上下混合,促进池底有机质分解,释放出池底中沉积、吸附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使营养盐、溶解氧在上下⽔层中平衡分布,促进浮游⽣物的⽣长繁殖,改良浮游⽣物组成。主要⽅法有:
⼀是选择晴天上午,⽤钢丝绳或铁索链、长柄耙等往返拖动底泥;⼆是⽤⽔质改良机、吸泥机等机械搅动底泥,与泼洒⽣⽯灰⽔同时进⾏效果会更好,尤其是对淤泥较厚的池塘其改善⽔质的效果更为显著。
四、增加溶氧优⽔质
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机械增氧设备,适时开机增氧,以增加⽔中溶氧,为鱼类⽣长创造
优良的⽔质环境。⼀般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天⽓时半夜开,有浮头危险时提前开,每次开机2⼩时左右。⽆机械增氧设备的鱼塘,亦可选⽤增氧剂等药物进⾏增氧。
五、使⽤⽣⽯灰调节PH值
养殖⽔体的PH值是影响养殖鱼类摄⾷、⽣长的重要因⼦之⼀,保持PH值的稳定是保证稳
产、⾼产的重要⼿段。对PH值较低的养殖鱼塘,⼀般每半个⽉泼洒1次⽣⽯灰,⽤量为15~20公⽄⁄亩,⽅法是将⽣⽯灰加⽔溶解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晴天上午使⽤。泼洒⽣⽯灰可起到杀菌、消毒和改善⽔质的作⽤。通常情况下,鱼类养殖池⽔的PH值应保持在7.0~8.5之间。
六、使⽤⽣物制剂改良⽔质
当⽔源⽔质较差或注⽔不便时,可使⽤活⽔宝、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液、底净宝等⽣物制剂,以增加溶氧,降低⽔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抑制病菌
⽣长,改良⽔质和底质,增强免疫⼒,促进鱼类健康⽣长。⽣物制剂在分解有毒有害物质过程中需消耗⽔中的溶氧,故通常选择在晴天上午9:00~10:00使⽤,使⽤时应开启增氧设备或使⽤。
七、科学投饵稳定⽔质
夏季是鱼类快速⽣长的季节,饲料投喂量较多,对⽔质影响很⼤,为了稳定⽔质,应把握科学投喂原则,以免造成⽔质污染。投饵量应根据天⽓、⽔质及鱼类摄⾷等情况综合确定。天⽓晴好,⽔质清新,鱼类摄⾷旺盛时可适当多投,反之,则少投或不投。配合饲料以投下半⼩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吃完为宜。
⼀般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上午9:00~10:00及下午2:00~3:00各投喂1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要严格控制上午鱼类浮头时投喂和夜间投喂,以免造成病害。饵料要选择配⽅合理、营养全⾯、安全⽆害、粒径应与养殖鱼类的个体⼤⼩相匹配,并坚持“五定”原则,即定⼈、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喂,以降低养殖成本,促进鱼类健康快速⽣长。
鱼池水调节方法?
调节水质最有效的办法,是加注或换注新水。加入的新水,能增加氧气和老水中缺乏的某些营养盐类,如铁、锰、硅等,以及冲淡池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包括生物代谢的有毒物质),从而恢复正常水质所含成分(氧、氨氮、PH值、浮游生物)平衡。
在淡水养殖四大家鱼时,应该怎么调水?
养殖四大家鱼的朋友如何调水
对于四大家鱼养殖户来说,调水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为水体水色直接关系着池塘鱼类生长速度快慢,甚至还和鱼类健康紧密相连。
给池塘调水,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鱼类养殖比例,是主养草鱼还是主养鲢鱼、鳙鱼,确定主养鱼后再合理的搭配混养鱼,这对于池塘水质的调节有直接效果。
另外,调水有个最重要的日常性工作就是肥水。一般像四大家鱼养殖池塘,前期投喂饵料少,鱼个体也小,排泄物也少, 水体一般会保持比较好的质量。但是在后期随着饵料投喂增多、排泄物增多,水体中营养物质会大量的积累,这时候水体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缺氧、氨氮超标问题。
整体来说,调水的主要措施有换水、肥水、增氧、投放菌种等措施。
清水塘认为调水,最重要的是增氧,所以增氧机一定要合理开启,晴天最好是每天都开几个小时,只有水体溶氧足够,这样厌氧菌种才会被抑制。
其次就是肥水和菌种投放。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菌种可以提高施肥的利用效率,肥料对于菌种繁殖提供养份。对于池塘肥水,我们需要注意季节不同肥水用肥应该不同,特别是高温天气特别注意少用有机肥肥水。
对于池塘肥水,有几点需要注意:
不要在雨天、闷热天施肥,不要在水浑时施肥,当出现鱼病时不要施肥。特别注意施肥不要过量,所以要少量多次的施肥。
肥水时注意的是既要肥料足够,可以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但又要注意不能缺氧,所以,增氧、菌种投放措施都不可少。
以上就是清水塘的一些看法。如果有不妥的请留言交流。
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结交为朋友。如果你喜欢,请大家关注我。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冬季鱼塘需不需要改底调水?
改底频率低,效果不好,改底频率高,增加养殖成本。合理的改底频次应根据池塘底泥情况、养殖不同阶段、放养密度,饲料投喂量和藻类老化情况等因素决定。
在进入冬季后,随着投喂量的不断增加,池塘底部积累的残饵、粪便逐渐增加,可每5-7天检测一下水质指标(pH、氨氮、亚硝酸盐),根据水质指标、鱼虾摄食情况、是否有异味、水色是否浓稠等现象,决定是否进行改底。建议前期一般10-15天进行一次改底,后期7-10天进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