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殖怎样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怎样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时间2022-11-04 16:28:43发布三农农人分类养殖浏览80
2.挑选雏鹅①雏鹅应来自具有该品种典型特征和特性、无疫病、体健、生长快、产蛋多、预防免疫到位的经产种鹅。②提前或延后出壳的雏鹅胚胎多发育不全,二、饲养雏鹅饮水和开食前要按品种、大小、强弱等分群饲养,应在出壳7~24小时内饮水和开食,会致雏鹅...

怎样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雏鹅机体发育不健全,适应环境能力较弱,免疫力较低,管理稍有不慎,极易感染疾病,导致大批死亡。比如雏鹅染发小鹅瘟病,若防控不力,几天内死亡率就会超过50%,严重时达到90%~100%。养殖户应足够重视雏鹅的购入、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等,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雏鹅成活率,达到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雏鹅的购入

1. 选择种鹅场

雏鹅应从正规的种鹅场购入。鹅场要求证照齐全,技术力量强,讲诚信、信誉好;品种纯正,饲养时间长,免疫到位等。

怎样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2. 挑选雏鹅

①雏鹅应来自具有该品种典型特征和特性、无疫病、体健、生长快、产蛋多、预防免疫到位的经产种鹅。

②提前或延后出壳的雏鹅胚胎多发育不全,对成活率和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不良影响,不可选用。

③优质雏鹅绒毛顺滑、干爽、较粗、有光泽;反之,绒毛稀而细、黏结、潮湿、光泽暗。健康雏鹅喜动活泼、眼睛有神、叫声清响,站立平稳、步态稳健、背较粗宽、四肢有力,脐部收缩好且无炎症、腹部柔软有弹性、肛门四周干净无粪污,体重中等偏上、抬头较高、用手提颈挣扎有力、将其翻仰能迅速翻起站立。相反,跛脚、头歪、眼瞎的雏鹅发育不全、体质差,死亡率高,应坚决淘汰。

④体重过轻的雏鹅,多数体质差、生长慢,易感染疫病。狮头鹅等大型品种,要求每只雏鹅体重在120~140克;朗德鹅等中型品种,要求每只雏鹅体重在90~110克。

⑤雏鹅在出壳后24小时内成活率最高,24小时后成活率将明显下降,所以雏鹅最好在出壳后24小时内到达目的地。

3. 运输

①运输车辆和装雏鹅的篓或筐等,事前用水冲洗,待水干后用0.2%~0.3%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②在寒冷季节,运输车辆应做好防风、保暖、防寒、防冻等工作;在炎热季节,运输车辆应做好通风、降温、防雨、防漏水等工作。气温低时,选择晴天和白天温度较高时运输;气温高时,以早、晚或阴天时运输较适。车辆在运输途中尽量保持平稳,避免颠簸。

③为缓解雏鹅在运输途中的应激反应,可在运前1~2小时为其饮用0.1%维生素 C 溶液。雏鹅篓(或筐)内的温度以27~30℃为宜。雏鹅最好在出壳后24小时内运达目的地。每个篓(或筐)内的雏鹅数量以20~30只为好,不可过多装入,以防因拥挤踩踏造成伤亡。

二、饲养

雏鹅饮水和开食前要按品种、大小、强弱等分群饲养,以后1个月内每隔10~15天分群1次,以避免以大欺小,致弱的更弱、小的更小,增加疾病发生和死亡率。

若是自繁自养的雏鹅,应在出壳7~24小时内饮水和开食,并且宜早不宜迟。饮水和开食过晚,会致雏鹅发生脱水和营养缺乏等。开食前应先让其饮水,过1小时后再开食。

1. 饮水

外购雏鹅到达场后应先休息1~2小时再饮水。为让雏鹅尽快恢复体力和提高抗逆性,可在前1~2天饮用5%~6%葡萄糖水或7%~8%蔗糖水。为防止雏鹅感染肠道疾病等,可在2~3日龄饮用0.02%高锰酸钾水,或在3~6日龄饮用0.02%土霉素水。出壳后的前5~6天,应让雏鹅自由饮水,之后每天饮水8~9次即可,并随着雏鹅的长大逐渐减少饮水次数。气温低时,雏鹅饮用28~30℃温水,不可饮用冷水,以防体温下降加剧。

怎样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2. 开食

将大米或小米等煮至7~8成熟,如煮熟的大米黏性较大,影响雏鹅取食,应先淋水沥15~20分钟再开食。当天煮熟的大米等当天喂完,喂不完的改为它用,不可第二天再喂雏鹅。投饲时,要在煮熟的大米中拌入5%~10%切碎的黑麦草或白菜等青绿饲料,以后逐渐增加青绿饲料的投饲量。为给雏鹅补充矿物质和增进食欲,煮熟的大米中还要加入1.5%骨粉、2.5%贝壳粉、0.3%食盐。饲粮可放于食盘或食槽内,也可在地面铺上干净的塑料薄膜等,将饲料撒上面供雏鹅采食。开食时有的雏鹅不会或不愿取食,要人工饲喂几次后才会自己采食。

不同日龄雏鹅每天的投喂次数不同。向雏鹅饲喂专用全价料,1~3日龄时,精饲料占日粮的50%,每天投饲9~10次,其中每晚投饲2次;4~10日龄时,精饲料占30%~35%,每天投饲7~8次;11~20日龄时,精饲料占15%~20%,每天投饲5~6次;21~30日龄时,精饲料占7%~8%,每天投饲3~4次。11~20日龄的雏鹅可选在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时放牧,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随着日龄增加,适当增加放牧次数和时长。投饲做到少量勤添,雏鹅自由采食,投饲量以每次吃完不剩为适。为提升雏鹅的肠胃功能和助于消化,4日龄后每周可投喂1次干净河沙。

三、管理

1. 育雏室

要求避风向阳、冬暖夏凉、地势高燥,有保温和降温设施,能较好通风换气,无鼠害等。

2. 温度

冬季和早春气温低于20℃时,雏鹅会发出尖叫声,常拥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喜靠近热源,有时会打堆,造成挤压或死亡,易染发肠道疾病等。育雏室温度过高,雏鹅烦燥不安、喜饮水、张口喘气、食欲下降或不食,易患感冒并变成僵鹅。室温较长时间超过32℃以上,雏鹅易脱水,染发腹泻等多种疾病,引起大批死亡。室温忽高忽低对雏鹅有致命危害,应保持室温相对稳定。雏鹅1~5日龄的适温在28~30℃,6~10日龄25~27℃,11~15日龄22~24℃,16~20日龄22~23℃,20日龄后18~20℃。

怎样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3. 湿度

育雏室和垫料等要始终保持干爽,不可过湿或潮湿,否则易滋生各种病原,引发疫病。垫料要干燥、新鲜、柔软、无病虫,每隔3~4天更换1次。低温时育雏室湿度较大时,应适当加热通风;温度较高且湿度大时,应增加开窗通风的次数及时长,以降低空气湿度。育雏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高湿加高温时,雏鹅极易患病死亡。

4. 光照

适宜的光照对雏鹅生长发育很重要。1~3日龄雏鹅光照时间为24小时,4~15日龄18小时,16日龄以后行自然光照。育雏的适宜光照强度为:1~7日龄每平方米1只40瓦灯泡(灯距地面1.6~2米),8~15日龄每平方米1只25瓦灯泡。

5. 通风

育雏室温湿度较高,潮湿的垫料加上雏鹅排出的粪便等,为微生物繁殖创造了条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氨氮等有害有毒气体,对雏鹅生长发育危害很大,所以要高度重视通风换气工作。气温低时,每天选在晴天中午或无风雪时开窗通风或开排风扇1~2次,每次通风换气15~20分钟;气温偏低但超过18℃时,白天可打开所有或部分窗户通风换气。防止育雏室空气恶化的最好方法是及时全面清扫粪便、积水和更换干燥垫料等。

6. 密度

育雏密度要根据雏鹅品种、大小、体质强弱和温度高低等来灵活确定,气温高时可稀些,反之稍密;大型品种可稀些,反之稍密;体质强健的可稀些,反之稍密;网上育雏可密些(网上育雏每格1~2米 2 ,离地高60~70厘米),地面育雏要稀些。饲养密度要根据雏鹅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1~2周龄20~25只/米 2 ,3周龄14~15只/米 2 ,4周龄10~12只/米 2 ,以后再逐步降低密度。

四、疫病防控

1. 消毒预防

①育雏室进雏鹅前先全面打扫干净,对墙面和地面等粪污用水洗刷,待水干后用戊二醛癸甲溴铵1∶3 000溶液进行喷洒消毒。为彻底达到消毒灭菌等目的,育雏室清扫、冲洗并待水干后,将食槽、水槽等所有用具搬入其内一同进行密闭消毒。操作方法:保持室温3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每立方米空间用20克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含甲醛40%)40毫升、水15毫升,将高锰酸钾倒入瓷碗等容器内,然后倒入福尔马林,工作人员迅速撤离,密闭熏蒸消毒24小时后开窗通风,待药味散去再进雏。

②育雏室每隔3~5天打扫1次,垫料每隔3~4天更换1次。无疫情时,育雏室每隔5~6天喷洒药物消毒1次;有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

③采用网上育雏,有利于改善雏鹅生长环境和粪污的清扫,可明显减少疫病的发生。

2. 药物预防

①在雏鹅日粮中加入0.02%复方新诺明或0.5%磺胺嘧啶,连用4~5天,可有效预防腹泻、禽霍乱、鹅流行性感冒、鹅副伤寒等疾病。

②每只雏鹅口服10毫克维生素D,每天2次,连用3天,可预防软脚病的发生。

③3周龄雏鹅每千克日粮中加入50毫克氯苯胍,连用4~5天,可预防球虫病的发生。

④生姜、辣椒粉同等份,混合后放锅内小火炒香,随后加入30%米糠,炒香后放凉备用,每只雏鹅每次口服1~2克,每天2次,连用3天,可预防白痢的发生。

3. 免疫预防

①1日龄雏鹅,每只颈皮下注射小鹅瘟油乳剂灭活苗0.5毫升,或每只肌内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1毫升,可较好预防小鹅瘟的发生。

②14~16日龄雏鹅,每只肌内注射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能够预防鹅副黏病毒病,保护期2个月,首次免疫后2个月左右进行第二次免疫。

③易发生鸭瘟的地方,5~10日龄雏鹅用鸭瘟弱毒苗2~3只份,用0.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肌内注射,可预防鸭瘟病。

雏鹅
虹尊鱼多少斤 虹鳟多钱一斤蜂框尺寸多少 标准中蜂十框箱巢框制作和标准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