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育王新方法
蜜蜂育王新方法,蜜蜂笼的养殖方法?
饲养笼蜂的方式有以下数种:
1.供北方养蜂场生产饲养
北方的养蜂场春季从南方购买笼蜂,过入蜂箱饲养,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秋季无蜜源时将蜂群杀死,还可以取得蜜蜂虫蛹。将蜂箱、巢脾、养蜂用具清理消毒以后,妥善保存备用。这种饲养方法可以节约蜂群越冬饲料蜜20千克左右,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还省去了半年管理蜂群的工作。
2.用笼蜂加强弱群和无王群
北方越冬的部分蜂群,由于饲料不佳、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越冬以后,群势削弱到难以独立生存,或者丧失了蜂王,可以将笼蜂与它们合并,使它们在大流蜜期到来时能够投入生产。
3.推广良种
出售笼蜂的蜂场必须保证质量,必须是蜂蜜、蜂王浆高产的蜂种,以青年蜂为主,蜜蜂健康无病虫害。南方的种蜂场将蜂蜜、蜂王浆高产良种或者将选育的抗病虫蜂种以笼蜂的形式推广。
4.辅助强群长途运输
在炎热季节,3~7日的长途运输,蜂群容易受闷死亡。如果采取开巢门运蜂的办法,会有部分蜜蜂飞失,使蜂群削弱,同时影响车站作业的安全。在起运蜂群以前,可以从强群分一部分蜜蜂,放人1个王台,装笼运输,到达目的地以后,除去处女王再与原群合并。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群长途运输的安全,又能防止蜜蜂飞出。
5.为农作物授粉
利用笼蜂给植物授粉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6.南北合作
南方和北方的养蜂场互助合作或者联营从事笼蜂饲养是理想的办法。这样可以减少蜂群在北方越冬、在南方越夏的损失和蜂蜜的消耗,并且节约非生产期的人工开支。
(二)生产和饲养笼蜂的条件
生产笼蜂的蜂场除去在蜜源植物丰富的地方建立场址以外,需掌握蜜蜂良种繁育技术,不断选育高产、抗病的蜂种;掌握人工育王技术,及时培育出大量的优质蜂王;掌握蜂群的快速繁殖技术,使蜂群尽早、尽快地发展壮大,以便提早供、多供应笼蜂。
饲养笼蜂的地方,同样需要具有1个以上的主要蜜源植物和丰富的辅助蜜粉源。由于笼蜂是不带蜂箱和巢脾的蜂群,所以必须预先准备好蜂箱、巢脾、巢础框和饲料(糖、蜂蜜和花粉或者花粉代用品)。购入笼蜂以前,要掌握笼蜂的运输、过箱和饲养技术。
(三) 蜂笼的构造
圆筒蜂笼是用瓦楞纸或者纤维板制造的,长350~400毫米,大头口径200毫米,小头口径180毫米。筒内安一个Z字形铅丝纱网,在其中部捆扎饲料罐和蜂王笼,让蜜蜂攀附在铅丝纱上。蜂筒两头安装铅丝纱网和由数根25毫米宽的通风鳍片组成的塑料筒塞,以防止蜜蜂飞出和防止通风不畅。
(四)饲料的配制
空运笼蜂使用固体饲料,铁路或卡车运输使用液体饲料。
1.炼糖
笼蜂运输期间的饲料与邮寄蜂王使用的炼糖相同。配制的炼糖软硬度和含水量要适宜,以在15℃时不干不硬,在37℃时不流动为宜。用优质的白砂糖和蜂蜜配制。普通粉状白糖含有微量的矾,红色原糖含杂质多,均不宜做炼糖,更不能用有铁锈或者含病菌的蜂蜜配制炼糖。
(1)加热法
优质白砂糖2份加水1份,加热,搅拌,使糖完全溶化,双层纱布过滤。蜂蜜l份加热到60℃,过滤。将清 洁的糖汁加热到112℃,对入蜂蜜混合均匀,继续加热并且不停地搅拌,直到118℃时撤火,放温到70℃左右,继续搅拌到成为乳白色的糖团为止。调制好的炼糖装入容器,密封,放于凉爽、干燥处储藏。
(2)研磨法
将优质白砂糖研磨成细粉,经80~100目细筛筛过,粗粉再研磨、过筛,直到全部成为细粉。先取70%的糖粉,放在案板或者厚玻璃板上,加入25%的蜂蜜(蜂蜜经过加热、过滤),然后来回进行揉搓,如同和面一样,揉时逐渐加入剩余的糖粉,直到揉成白色的糖团,不软不硬,不粘手,放置不变形为止。糖粉和蜂蜜的比例约为4比1。
1.5千克的笼蜂在运输期间平均每天约消耗固体饲料100克,通常每笼加入炼糖500克。如果个别蜂群在运输途中吃完了饲料,可以随时添加。
可以采用转化糖代替蜂蜜调制炼糖。转化糖的制法是:1千克白砂糖加800毫升水,加酒石酸3克,煮沸30~45分钟。
中蜂养殖人工育王总是失败?
在看惯了意蜂养殖的蜂农们成功的移虫育王经验后,很多养中蜂的朋友也受到了启发,想要对中蜂进行人工育王。在中蜂的人工育王上很多新养蜂的朋友不知道这种想法是不是可行,蜂部落小编告诉您,中蜂人工育王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是要注意操作,这样才可以提高我们移虫育王成功的可能性。那么我们新养蜂的朋友该怎么来进行中蜂的人工育王呢?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准备好工具。中蜂人工育王主要的工具有移虫针、育王框、蜡碗、蜂王浆、小铁片、蜂刷几种。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小铁片主要是为了方便我们取走王台方便,用来垫在蜡碗底下的。
第二:移虫环境的布局。中蜂人工育王最好选择在室内进行,室内要清洁明亮,毕竟幼虫太小,如果您眼睛实在太好倒也没关系。对于外部温度,最好在二十五到三十摄氏度之间,室内相对湿度要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如果相对湿度达不到,我们可以通过在室内喷洒水来达到要求。
第三:固定蜡碗。我们可以将蜡碗固定在育王框上,记得在蜡碗的底部垫上一块小铁片,一个蜡碗垫上一个,最好以后就把育王框放进我们选择的育王群中让工蜂进行处理,时间是三个小时,然后我们把育王框取出来,如果育王框上有蜂蜜,我们可以使用蜂刷刷干净,之后就向每个蜡碗中滴入蜂王浆,这就就算是我们的移虫工作准备好了。
第四:移虫。这是一个比较精细的一步,很多新养蜂的朋友移虫很慢,而且存活率不高,根据蜂部落的经验,主要原因在于看见幼虫太小胆小不敢移虫,导致在时间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不知道从虫的那个位置开始下针,导致了很多幼虫没有移出来就已经被挑死。所以小编建议移虫的朋友们从虫的背部下针,一步到位,不要多次下针,一般出现两次下针幼虫大多已经死翘翘了。
当我们移出幼虫以后,将幼虫放到我们已经放了蜂王浆的蜡碗中,然后轻轻将移虫针从幼虫身体上慢慢抽出来,这里要注意快而稳,因为幼虫毕竟太嫩了,如果我们长时间的进行蹂躏,就算移虫成功了也会对幼虫造成一定的伤害,培养出来的蜂王品质也会收到影响。
这就是今天小编向朋友们分享的中蜂人工移虫育王的一些小方法,我们的老蜂农别忘了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或许我们的养蜂新朋友们也发现了中蜂移虫育王的妙招,一句话,养蜂重在研究,更重在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删除。
分享中蜂人工如何育王及换王需要注意的事项1?
在蜜蜂养殖中,我们养蜂的朋友经常会遇到如何人工育王?以及换王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蜂部落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育王和换王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如何人工育王第一步:工具的准备。移虫工具主要有三样,一是蜂蜡台基、二是育王框、三是弹性移虫针。过去这些工具我们可以自制,但是现在这些工具市面上已经很多了,而且做工也比较精细,价格也不贵,所以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制作这些工具,建议在市场上进行购买。
第二步:蜂蜡台基的安装和调整。在移虫那天,将蜂蜡台基按照30毫米每个的距离固定在育王的台基条上,同时在每个蜂蜡台基的底下垫上一块小铁片,方便今后取下培育王。每个台基条上不要安装得密密麻麻的,大概在7到10个。
在移虫前的两小时,将安装好的育王框插入育王群两脾幼虫之间,让蜜蜂清理两小时后取出就可以移虫了。
第三步:移虫。这个有制作蜂王浆的朋友有经验,方法和蜂王浆制作时移虫的方式相同,但是育王移虫对虫的要求要比制作蜂王浆的要高,日龄选择在18到24小时的幼虫。移虫完成后,将育王框上面的王台口向下,然后放入到育王群中。
这里面会出现补移的情况,也就是说有的为了保证虫的存活率高会进行二次移虫,所以我们两次移虫的时间虫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为了保证今后的统一管理,如果我们是多次移虫,那么第一次移虫选用的蜂种可以稍大一点,一天或者一天半的都可以,而第二次移虫的时候则选择标准的种用虫。
到了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又要问了,既然可以多次移虫,那么第二次移虫选择在什么时候呢?其实这里所说的多次移虫最多也就两次,我们根据时间差来算,那么第二次移虫则在第二次移虫的第二天,我们从育王群中取出育王框,将王台中不成功的幼虫去除后进行第二次移虫,这样我们的两次移虫就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等,按照前面文章中小编说过的办法对育王群进行饲料奖励,同时每三天检查一次育王群中的急造王台,去除那些多余的,一般蜂王在移虫后的第12天就可出房(这里说明一下,是移虫,不是移蛋,所以不是16天,记住一个口诀:蛋3虫5蛹8),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将新王介绍到其他王群,那么我们最好在移虫后的第10天就将新王介绍到其他蜂群准备交尾。
好了,这就是人工育王的移虫方法。那么人工育王之后,蜂王出房了,换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二、蜂群换王注意事项一般在养蜂的时候出现更换老王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蜂王老旧,产卵量下降、二是蜂群新分群了、三是蜂群失王需要补充新王,出现这些情况我们都必须对蜂群进行新王的引入。
那么我们在引入新王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是天气,气温要适宜;第二是蜜源,蜜源要充足;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观察蜂王的状态,选择一只健康的新王至关重要。
对于失王的蜂群,如果时间不是很长,也就是没有出现工蜂产卵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引入新王比较容易。
可能很多朋友关心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引入新王比较好,以下几种下都是引入新王的最佳时间:在外界蜜源丰富,蜂群中没有出现盗蜂的时候进行蜂王的引入也比较容易;对于弱群蜂王的引入也比较容易成功;在夜间进行新王引入比较容易成功;安静的蜂王引入比较容易成功;当外界温度比较低,蜂巢内饲料充足的时候引入蜂王也比较容易成功。
最后一点,再引入新王前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首先是对蜂群的检查,将原来蜂群里的王台全部毁掉,对老蜂王要提前一天进行囚禁拿走,这就是一般蜂群更换新王办法。其实可能很多养蜂的朋友还听说过间接引入法、直接引入法、更替老王法等等蜂王的引入方式,那么这些引入方式又是如何来实现的呢?
今天蜂部落和大家分享人工育王和换王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大家。同时也别忘了给其他的蜂友分享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删除
意蜂双王压蜂技术?
1、选择合适的育王群
在意蜂前首先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育王群,这样的育群最好选择在一个拥有蜂王的强群中,这是因为强群育王接受率高,而且对王台哺育王浆也比较有利。虽然在无王群众也能进行育王,但是没有蜂王的蜂群中蜜蜂的情绪极为不稳定,而且育出的蜂王出台较早,质量较差,不利于蜂群的发展。
2、人造王台
意蜂育王是王台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所以在建立人工王台时,最好选择自己蜂场中的蜂蜡,这样适应较快,而且蜂蜡溶液的温度不宜过高。将人造王台放入到育王框中以后,可以把育王框放在育王群中让里面的蜜蜂去清理一下,清理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
3、育王母群选择
意蜂育时母群选择也极为重要,应该选择那些产卵能力强的房屋作为母群,还要看这个蜂群的抗病能力和产蜜量如何,如果都比较适合的话就可让它为母群。在选择蜂王卵前,要控制母群中蜂王的产卵数量,以便于让它产出高质量的蜂卵,在幼虫出现以后的二十四小时,用移虫针把幼虫移送到安放好的王台之中。过两三个小时以后看看是不是已经有少量的蜂王浆出现,如果有就说明移虫成功,做好这一步,就等蜂王出台就可以了。
怎样使它一年发展到10箱?
一箱蜂一年发展到10箱是有可能的,但是没有成熟的技术,没有充足的蜜粉源条件也是难办到的。养蜂不能凭一厢情愿像当然的做,想发展蜂群也一定要有正确的管理才能办到。
下面我就把怎样的稳步发展蜂群的方法说一下吧。
想要蜂群发展快就必须要有好蜂王,蜜粉充足,正确管理。一个蜂群只有一个蜂王,蜂王必须要有足够的产子能力,才能维持旺盛的繁蜂速度。但仅仅是蜂王多产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足够的工蜂抚育幼虫,有充足的蜜粉养大幼虫,保证蜂脾相称,蜂巢环境正常,蜂群才能稳步发展。
养蜂人在管理蜂群时,就必须要注意蜂王是不是年轻优秀的?蜂王产子量高就会衰老的快,所以要勤换蜂王,才能让蜂群保持良好的状态。为了让幼虫能健康发育,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工蜂维持蜂巢环境,要让蜂群维持基本蜂数,不能随便多加脾乱分蜂。
在气温低于15摄氏度的情况下,必须密集繁蜂,要有两脾左右的蜂群。如果急于繁蜂,多加脾乱分蜂,蜂群过于弱小稀疏反而更难发展起来。
蜂是蜜换来的,想要蜂群发展快就必须蜜粉充足,让蜂群吃足蜂蜜花粉才能发展快。不能随便取蜜,不能以为靠饲喂白糖浆就能让蜂群发展快。只有优质的蜜粉才能抚育健壮的蜜蜂,工蜂寿命长,抗病力强,才能健康发展。在蜜粉源枯竭时蜂群蜜粉不足,还要及时饲喂,让蜂群维持发展状态。
要在气候温暖,蜜粉充足的时候抓紧时间繁蜂。养蜂讲究天时地利,必须依赖于气候条件和蜜粉源条件才能发展好。当气候温暖蜜粉充足的时候,蜂群才能发展快发展好。繁蜂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进行的,在四季分明的地方,气候变化多端必须要抓紧适宜的气候条件,认真繁蜂。
当气温在25摄氏度左右时,是最佳的繁蜂时候。这时候可以进行合理的分蜂,同时进行奖励饲喂刺激蜂王多产子,加快繁蜂速度。
奖励饲喂的目的不是补充饲料,饲喂是为了让蜂群兴奋刺激蜂王多产子。哪怕蜂巢里有蜜粉储存,在外界没有多少蜜粉源花可以采集时,给蜂群喂一点点糖浆,让蜂群处于采集兴奋状态,蜂王就会多产子加快繁蜂速度。
奖励饲喂是让蜂群加快繁蜂速度的最有效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在温度适宜时,给蜂群里准备饲喂盒,把优质白糖按照糖水1:1.5的比例化成糖浆,或者是蜂蜜按照1:0.8的比例化成蜜水,在傍晚后倒入饲喂盒子里。一两天喂一次,少量多次的饲喂,糖浆量只起到兴奋的作用就可以了,只要蜂巢里比较有储存蜜糖足够。不能喂得太多,一定要在天亮前采食干净,不能造成蜜压子脾的现象。
要充分利用自然王台换王,要合理的人工分蜂。只有一箱蜂想要人工育王肯定是不好办的,但是想要蜂群发展快就必须要勤换王,使蜂群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不想人工育王就要充分利用自然王台换王,或者从其他地方引入产子蜂王子介入。
当蜂群出现自然王台时,我们就可以把自然王台连着蜂巢脾提出来进行人工分蜂。提出一张子脾和蜜粉脾,只要保证分蜂群蜜粉充足,避免盗蜂的发生,蜂王成功了就成为新的蜂群,正确管理就会加快发展的。
从一箱蜂变成十箱蜂的繁蜂方法。繁蜂是根据气候条件来的,具体的操作也得根据蜂群状态来。所以我把繁蜂要注意的问题先说明了,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进行操作。最后把大概的操作方法说一下。
一,在第1个蜜源期要注意培育新蜂王。
很多地方第1个蜜源期都是油菜花开的时候,一般在4月份左右。这时候气候已经比较温暖的,花期结束后就是繁蜂的最佳时期,这时候蜂群处于旺盛的发展状态,很容易出现自然王台。如果有自然王台出现,一定要充分好利用好自然王台。
只要是比较端正粗壮的自然王台,就可以利用起来培育新蜂王。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进行人工分蜂,只要一群蜂有一两脾左右蜂数,蜜粉源充足,有一个优质的王台,新蜂王就容易成功,人工分蜂也能顺利发展的。
如果没有自然王台出现,一箱蜂已经有四五脾以上的蜂数了,最好还是要进行人工分蜂。要想办法弄来产子蜂王或者成熟的王台,介入王台或者新蜂王,分出新的蜂群。这样一箱蜂就有可能变成两三箱蜂了。
在繁蜂时根据蜂群发展状态适当的安础造脾,扩大蜂巢。只要蜂巢上堆满的蜂,开始造赘脾了,就可以加脾造脾。千万不能急于繁蜂而胡乱的加脾,多加脾会严重影响风群的发展,带来麻烦的。
二,要进行奖励饲喂,加快蜂群发展。
第1次人工分蜂完成以后,蜂群比较弱小,必须要尽快发展起来。这时候气候适宜,正是繁蜂的最佳时期,养蜂人就要进行奖励饲喂加快繁蜂速度。
奖励饲喂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坚持饲喂一两个月左右,哪怕一次只喂一点点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每群蜂有两三张子脾,蜂数就会增加很多了。一定要记住,想要蜂群发展快就要舍得饲喂,而且最好是优质的蜜粉。不能以为蜂群没有挨饿就可以不管,不能把蜂蜜取光,靠喂白糖浆蜂群是发展不起来的。
三,在度夏前进行第2次人工分蜂
经过一两个月的繁蜂,分蜂群就比较强盛了,6月份左右就可以进行二次分蜂。两三群蜂就可以分成七八箱甚至10箱的蜂了。方法与第1次分蜂是差不多的,如果有自然王台就充分利用自然王台进行人工分蜂,没有自然王台出现,就只能想办法弄来王台或者产子蜂王介入。
分蜂完成以后,只要蜂王成功,再适量地进行奖励饲喂,让蜂群在盛夏来临前有一两张子脾就成功了。在气温比较高的地方,如果气温高于35摄氏度,就不能再刺激蜂王多产子了,要及时停止繁蜂。在高温下工蜂付出的代价大,而且容易造成卷翅病,想要继续防蜂不可以的。
四,在冬天寒冷的地方,必须要认真进行秋繁。
气温低于10摄氏度以后,蜂群就会停止抚子,进入越冬期。为了避免在漫长的冬天蜂群衰竭,就必须要进行秋繁培育越冬蜂,储存越冬饲料。
秋繁实际上就是根据入冬时间,安排好繁蜂的时期,进行奖励饲喂刺激蜂王多产子 ,同时加大糖浆的饲喂量,保证有足够的蜜粉脾作为越冬饲料。秋繁时间一般有一个半月左右,在入冬前一个月左右结束。
在北方,8月上中旬就要进行秋繁,9月中下旬结束秋繁。中部地区8月中下旬开始秋繁,10月上中旬结束秋繁。决定秋繁时把蜂群调整好,保证每群蜂的蜂王状态良好。然后饲喂糖浆,一两天进行奖励饲喂一次。饲喂的糖浆量要灵活掌握,要保证子脾增加多少蜜脾就增加多少。要让工蜂充分酿造蜜糖,成为封盖蜜脾,要注意盗蜂的发生。只要每群蜂有三五张子脾,三五张蜜脾基本上就可以了。
秋繁时就不要再考虑加脾扩巢的事情,让蜂保持密集。等秋繁结束,没有子脾的时候,入冬前还要调整蜂群状态,把多余的空巢脾拿走,把弱小的蜂群合并了,让蜂群在密集强盛的状态下越冬,工蜂的死亡率低,越冬更容易成功。
五,如果是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可以常年繁蜂
气候不一样,养蜂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没有冬天就不会操心越冬的事情。等到秋天气候凉爽时,还可以继续繁蜂,直到蜂群发展到满意程度为止。
养蜂如果想要扩大蜂群,只要不让蜂群发生意外,还是很容易办到的。只要记住,把蜜粉都留给蜂吃,让蜂群里有好蜂王,舍得进行奖励饲喂,发展起来还是很快的。
在南方四季差不多都能繁蜂,只要舍得投入,一箱蜂变成十箱百箱都可能达到。
好了,说的够多了,希望能够明白正确繁蜂的方法,明白合理的繁蜂,正确的繁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