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葡萄繁殖方法
山葡萄繁殖方法,巨峰葡萄怎样剪枝育苗?
主要采取高干自然伞形,定干高度 1.4~1.6m,选留 3~5 个主蔓,将各主蔓向架面不同方向均匀引缚在铁丝上。第 1 年每个主蔓留 13~15 个芽短截;第 2 年每个主蔓留 2~3 个新梢,修剪时根据新梢强弱保留3~10 节不等;第 3 年每个侧蔓留 2~4 个新梢,冬剪时新梢长短留2~8个芽;第4年通过绑缚基本成形,保证结果母枝 25~30 个。
2 修剪
2.1 冬剪
冬剪时间在 1 月中下旬至 2 月中上旬。修剪方法:以中长梢修剪为主。留枝量要适当,主蔓上每隔80cm左右留 1 根枝,强壮枝留 7~12 个芽,中庸枝留4~7 个芽,短梢留 1~3 个芽。弱枝不留芽。注意选留低位枝条。防止结果部位过快外移。
2.2 夏剪
2.2.1 抹芽 春季巨峰葡萄萌芽后,及早抹除双芽、弱小芽和其他没用的潜伏芽,每个芽眼只保留 1 个强壮芽。第 2 次抹芽在第 1 次后挂芽 10d进行,持续 2~3 周,选出主芽,其余芽全部抹除。
2.2.2 定梢 当新梢长到 10~20cm时,花芽现蕾后定梢,去细弱密养枝,结果枝每平方米留新梢 6~8个,每个结果枝上要有 1~2 个成熟饱满的花穗。结果枝与营养枝比例为 3~4: 1,卷须及时剪除。此时期要严格控制新梢数量,保证新梢质量,避免争夺养分,互相遮光。
2.3 摘心
巨峰葡萄结实率低,落花落果较为严重。花前适度摘心可控制营养生长,提高坐果率。摘心宜在开花前3~5d或花穗上方留5~7片叶时进行,结果枝留 4~7 片叶,3d之内突击完成;营养枝留 15~20 片叶摘心;果穗以下副梢全部抹去,果穗以上副梢留1~2 片叶,反复摘心,保证有充足的养分供给花序的生长发育。
2.4 疏花蔬果
适当地疏花疏果可提高坐果率,穗形紧凑,果粒美观整齐,提高果实品质及商品价值。
2.4.1 疏花 开花前两周疏花序和掐花序尖儿同时进行,一般枝条留一个花序,强壮枝留两个花序,掐去穗尖的 1/3,剪除副穗。疏去过密不整齐的病弱花穗。
2.4.2 疏果 坐果后进行,先疏除无核小果和畸形果,最后疏除过密果。大穗留果 35~40 粒,中穗留果 35~40 粒,小留果 25~30 粒。
2.5 除须绑蔓
巨峰葡萄栽培,在生长季节修剪时期,及时摘除卷须,以免缠绕果穗和枝蔓,减少养分消耗,同时摘除黄叶、病叶和虫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引缚: 当新梢长到 30~40cm时,对强旺枝梢要从基部1~2 节位置扭伤并压平绑缚,以缓和其生长势;中庸枝与花前进行倾斜引缚;弱枝可直立绑缚,使其生长势转强。
2.6 采后修剪
果实采收后进行短截,能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枝条成熟,提高下一年的坐果率。及时疏除过强枝、下部过密枝和病虫枝及位置不当的枝蔓,减少养分消耗,保持架面通风透光,延迟落叶。
青蛙人工繁殖方法?
青蛙的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一、种蛙管理:种蛙时期,要加强蛋白饲料的喂养,经常喂足,不能缺料。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二、青蛙产卵:青蛙产卵分为人造产卵场和蛙池自由产卵两种,人造产卵场需要在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蛙池产卵法要及时采收蛙卵,经常巡池,一有蛙卵就要收到孵化池,集中管理,集中孵化,以免损伤的蛙卵。
三、蛙卵孵化:蛙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5-7天饲养后即可放入饲养池喂养。
产卵池、孵化池如何建设?
产卵池主要用于亲蛙产卵,亦有土池和水泥池两种。如果要进行人工催产繁殖,为避免人员活动造成水质浑浊,影响孵化率,最好采用水泥产卵池。若是采用自然产卵繁殖,土池同样能够满足繁殖的需要。产卵池面积可大可小,一般为10~15m2。产卵池水深0.15~0.2m。池内种上水生植物,如马来眼子菜、聚合菜和水葫芦等,以促进产卵和黏附卵块。棘胸蛙产卵时,要求周围环境安静,不能有响声和震动等干扰。因此,产卵池宜在养殖场较偏僻的一隅。
孵化池用于孵化受精卵,培育早期蝌蚪,通常采用水泥孵化池。为便于排水,池底要缓缓倾斜于排水口。面积以8~10m2为宜,池深1m,其中地下部分0.5m。池中放入经消毒清洁的水草,供附卵和孵出的小蝌蚪依附。水泥池设注排水口,水位恒定,水呈缓流状态。水质要清新,DO高,水深0.25~0.35m。孵化池近排水口处略凹下,以便收集蝌蚪。
棘胸蛙的卵粒大,且多呈串珠状和葡萄状,动物极转位后,如再人为捞取搬动,极易造成动物极无法复原,严重影响孵化率。现在养殖场均采用一池多用、原池产卵孵化的方法进行人工繁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建池时,要考虑一池多用,结构上尽量互相顾及。实际上,一池多用即亲蛙培育、产卵和孵化,对水池结构的要求大同小异,只是孵化池的要求略高,而且最好是水泥池。水泥池可减少水质浑浊和底部泥沙对解化的影响,可提高孵化率。如果都采用水泥池,池中种上水生植物,池边砌筑洞穴等,基本上就能满足多用的要求。
人工孵化方法?
青蛙繁殖时间一般集中在3—4月。每天清晨收集卵块,应在产卵后2~3小时采卵。这时受精卵外的卵膜已充分吸水膨胀,受精卵可以在卵膜中转位,从而使受精卵的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受精卵动物极呈黑褐色朝向上方,植物极乳白色或淡黄色,朝向下方。)注意不要随意翻转卵块,避免受精卵的植物极和动物极发生颠倒。
青蛙如何养殖?青蛙人工养殖技术
孵化池中可放置网箱进行孵化,网箱材料采用100目以上的尼龙网。架设网箱时,网箱上下全部固定,避免风吹导致网箱晃动,吃水深约50厘米。网箱中间放置塑料框,用于盛放卵块。通常一个塑料框中放5~10个卵块,每个卵块约2000粒卵。若没有准备充足的孵化池,也可将卵块直接移至成蛙养殖池,此时的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投放0.2~0.5个卵块。养殖池水位要保持最高水位。将卵块投放于塑料框中,同时塑料筐固定在环沟中。
嫁接葡萄什么根好?
很多客户购买都问是不是嫁接苗葡萄苗,嫁接苗和自根苗的区别,进行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葡萄栽培除北部寒冷地区使用抗寒的“山葡萄”和“贝达”作砧木进行嫁接育苗外,主要以扦插方法繁育自根苗。近年来,随着葡萄生产的发展,许多育苗单位开始大量繁育嫁接苗,加之一些品种如藤稔扦插生根较难或自根苗表现生长缓慢,葡萄生产者认识到栽培嫁接苗的必要性,但在砧木选用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葡萄砧木大致可分为生长势强的和生长势弱的两种类型。生长势强的砧木表现为生长旺盛、根粗、深根性,嫁接后地上部表现丰产、长势旺,但果实成熟延迟、品质变差。生长势弱的砧木表现为浅根性、根细,嫁接树生长势弱、树龄短、产量低,有所谓的“小脚”现象,但葡萄早熟、着色好。
葡萄嫁接苗和自根苗的选择应因地制宜,一般来说,能用自根苗的地区首选自根苗,国内培育自根苗技术相对成熟,选择无菌的自根苗,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植物学特性没有改变生长稳定,管理好会有理想的果品品质。
嫁接苗同样有其优势,在抗寒抗涝上要强,但是国内砧木发展缓慢,嫁接技术落后,培育最多的以“贝达”、“so4”、“5bb”为主,主要特点也仅仅在于抗寒抗涝,增强生长势。但是这类生长势强的砧木普遍造成成熟期延迟,口感变差,多年后嫁接部位瘤状生长,长势越来越差,不稳定。而且在抗病性上表现并不明显,基本上自根苗得的病嫁接苗也会得。
随着问题出现,国内苗木研究所引进了一些中庸的砧木品种,如“3309”、“3309c”等品种,但是在砧木引进时母株就存在病菌感染,因而出现直接进口无菌苗的现象。例如“3309”砧木在日本普遍用于阳光玫瑰的嫁接,生长良好,但是引进国内后,因气候条件差异,生长状态并不好,仍然出现卷叶,果锈等问题。
因为欧亚种抗性弱,在某些地区嫁接苗有其必要性的一面,但砧木的国内环境适应性选择是国内嫁接技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种植户在选择嫁接苗或者自根苗时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盲目迷信嫁接苗就好!一定要注重苗木质量和纯度,选择无菌的苗木,注重田间管理,这样更能起到降低成本达到理想的种直效果。
葡萄套种最佳模式?
一是葡萄——畜禽养殖模式。在葡萄园内养殖羊、鸡、鸭、鹅等食草动物。在园内种草供应动物食用,草的品种主要有:黑麦草、紫花苜蓿等。每亩田养鸡8—10只,养鸭或鹅6—8只,养羊1-2只。不仅节省了葡萄园除草用工费用,而且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二是葡萄——水果套种模式。即在葡萄架下套种草莓。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在葡萄行间定植草莓,草莓定植株行距为60 cm×50cm,所选品种主要是“宝交”;如是大棚栽培,元月份草莓上市,露地栽培,次年4、5月份草莓上市。三是葡萄——蔬菜套种模式。即在葡萄架下套种叶类蔬菜。每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在葡萄行间套种绿叶蔬菜,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增加经济效益,春天以青菜、甘蓝、苋菜为主;夏季以地豇豆为主;秋季以大蒜、大白菜、菠菜、生菜等为主。四是葡萄——小苗种植模式,即在葡萄林下扦插、嫁接葡萄小苗或繁殖绿化小苗。春季在葡萄架下行间,用修剪的葡萄枝条作插穗,培育葡萄小苗,每亩可培育葡萄小苗1500株左右。或在春季和秋季繁殖绿化小苗,如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大叶黄杨、金边黄杨等,每亩可培育2万株左右小苗。五是葡萄——中药材套种模式。即在葡萄架下套种中药材半夏。5月份在葡萄架下行间条播中药材半夏,条播宽度为80cm,覆盖地膜,出芽后揭膜,半夏生长期间一定要保持田间无积水,建好田间配套排水系统,确保涝能排,雨后田间无积水。葡萄避雨棚架⑴葡萄园行距2.5米,每块以30厘米宽的水沟相隔,沟深以便于排水或灌水为度。葡萄避雨棚架 ⑵避雨棚顶部离地2.1米,于1.8米以上处建避雨棚,棚宽2.2米,棚高0.3米。棚顶与棚边用木条固定,用竹片做成弓形并扎钉。每50厘米钉1竹片。竹片上覆膜,膜厚0.08毫米,每50厘米用一压膜线(可用机用包装带代替),膜的宽度以盖至棚边或稍宽为宜。⑶每一单架加两根横梁,离地105厘米处一根(60厘米长),离地140厘米处一根(80-100厘米长),横梁可用钢管或杂木条或粗楠竹等。⑷每一单架有三层六道铁丝,第一层离地80厘米,双道(绕柱),第二层铁丝,第三层铁丝分别固定在横梁两端,一般采用10号铁丝。⑸端柱粗12厘米×12厘米×270厘米,埋入土中60厘米,用铁丝绑锚石埋于土中或用柱作边撑以固定,防止倒塌。⑹中柱10厘米×10厘米×270厘米,横梁固定处可留1孔穿铁丝,柱间距4米,中柱埋于土中60厘米。⑺在离地180厘米高处的220厘米宽的棚面上,每隔55cm拉一道铁丝,分别拉3道等分成4块,然后以55厘米的间距将整个棚面用铁丝划分成55厘米×55厘米的正方形。葡萄的支架
生产上常用的葡萄支架是水泥柱、石柱、木柱等。华北部分干燥少雨的地方,也有采用无架栽培而省去支架。个别地区为了节约建园开支,利用园内现有的树木做活桩。具体采用何种支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但无论用那种材料,都要注意架杆的牢固性。⒈水泥桩桩柱总长2.5-2.6米,直径12厘米见方,制作时在地面上0.5米、1.0米、1.5米、2.05米处留4个孔(穿铁丝用),水泥桩下端要埋入土内50-60厘米。一般在栽植行中每8-10米立一根水泥桩,每666.7平方米需水泥桩40根左右。⒉木柱选用长2.5米左右,直径12-15厘米左右的硬质木材做支柱。使用前将支柱下端埋人土内的部分涂上沥青。经过沥青处理的可用3-4年,否则只能用1-2年。木拄用量同水泥柱。⒊无架栽培无架栽培只适用于干旱地区和一些直立性较强的品种,如红玫瑰等。实际上无架栽培是靠整形修剪的方法把葡萄植株培养成一个直立的树形,但挂果后还要靠一部分短的支柱支撑。为了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实行有架栽培,这样不但便于田间管理,而且能使架面充分伸展,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和空间。庭院葡萄采用的支架,可根据庭院内的建筑、树木等情况灵活决定。葡萄能用扦插法栽培吗?
葡萄既能用扦插法繁殖,也能用压条法繁殖,扦插以春季为宜,气温在15-25℃之间为宜,剪取一年生的健壮枝条,每3-4芽为一段插穗(节间长者3个芽,节间短者4个芽),顶芽以上要留有3厘米左右的枝条段,留的短易造成芽脱水,下端要在最下芽的1厘米处左右剪齐,扦插于事先整好的苗床上,浇透水后覆盖塑料薄膜,先期要在半阴的条件下,在3-4周后逐渐见全日照,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湿度在80%左右即可,约30-40天左右即可生根移植。
扦插基质以疏松透气无肥料者为宜,一般用河沙、蛭石、珍珠岩、泥炭为主。在生长出新叶时,可以喷施0.1-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促使小苗健康壮实。在温度高时要及时通风散热,避免刚要生根的小苗受到闷热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