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人是怎么回事
猪人是怎么回事,猪便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猪便秘的原因、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法 猪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腔内蓄积变干变硬,使肠腔完全阻塞的疾病,可发生于各种猪,尤以小猪多发。引起猪便秘的常见原因有:喂给加工不细或含粗纤维过多的饲料;饮水和运动不足;喂精料过多,缺乏青绿多汁饲料;突然变换饲料;用纯米糠喂刚断奶的仔猪和妊娠后期或分娩不久伴有肠弛缓的母猪。此外,一些热性病、传染病也可继发便秘。 猪便秘临床症状 (1)症状:猪患病初期食欲减退,饮水增多,常拱腰举尾,表现排粪姿势,但排粪较慢,排出的也是干硬且带黏液的粪球。病猪坐卧不安,发出“咕噜”声,手按腹部有痛感。随着病程进一步发展,病猪精神沉郁,食欲消失,眼结膜充血,口腔干燥。体小或瘦弱的病猪,腹部触诊可摸到大肠中干硬的粪块。病猪尿少或无尿,体温一般变化不大。 (2)治疗:停喂粗、精饲料,可喂少量青绿多汁饲料,并给予充足的温盐水,同时进行药物治疗:硫酸镁或硫酸钠30~100克,加水600~1500毫升,一次灌服;植物油100~300毫升一次灌服;对怀孕母猪可灌服液体石蜡油100~300毫升;大黄50~80克或酚酞1~2克灌服;也可用芒硝50克,大黄15克研细,加蜂蜜100克,调入150~200毫升水给中等猪一次灌服。 病猪腹痛不安时,可肌肉注射20%安乃近注射液3~5毫升或2.5%盐酸氯丙嗪2~4毫升。病猪极度衰弱时,可用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静脉或腹腔注射,每天2~3次,连用3~5天。 预防猪便秘 要注意饲喂全价饲料或青绿多汁饲料,对于干硬或含纤维多的饲料,应先进行粉碎和发酵。缺乏青绿多汁饲料的猪场,应经常供给充足的饮水。定时定量饲喂,避免过食,让猪做适当运动。
-----
疾病或运动不足导致
猪价却开始上涨?
猪粮比价回落,猪价却开始上涨,咋回事?
自从今年11月4日政府投放了第七批中央储备肉以后,市场肥猪价格应声下跌,到现在生猪价格连续近十天的回落,一些地方已经跌破了每斤12元,回落至“二级预警”区间。大多数地方仍然处于下跌的趋势,一些地方猪价却开始缓慢上涨,但是上涨乏力,也就是今天下跌五角,每天回升八角的状况,围绕每斤11—13元进行波动。生猪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是人为炒作猪价,从9月份以来,各个网络上突然增加大量的炒作猪价的自媒体,有平常在网络上带货卖药的、卖种子的、做广告的,由于到了年底,养猪人和消费者都比较关心猪价走势,这些猪价炒作者相互抄袭,无中生有,今天没有结束,明天的猪价已经产生,就是猪价已经下跌了,他们仍然鼓吹猪价大幅度上涨,每天为了增加点击量声嘶力竭地炒作猪价,呼吁停止出栏肥猪。在这些炒作者的蛊惑下,许多养猪人被弄蒙了,不知道是出栏好还是继续压栏好,因此盲目大量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或者压栏,人为造成肥在缺乏状况,导致一些地方猪价回升。二是一年中真正的猪肉消费旺季即将来到,也就是每年冬至节前后加工制作腊肉、腊肠、火腿、坛子肉等,能够明显增加猪肉的消费量,价格就会适当回升。
随着一年一度的腊肉加工制作季节的到来,猪肉的需求量会明显增加,价格会适当上涨。许多一猪人把今年猪价最后一次涨价的希望寄托在11—12月份。但是现在市场猪肉消费疲软,引起猪肉消费疲软的因素很多,猪价再上涨,也就是在目前的价位上稍有上涨,每斤肥猪平均价大概率在11—13元,很难突破每斤13元的价位。因此今年可能要重复去年春节期间猪肉价格变化的覆辙,先高后低。我认为年底的猪价仍然与去年一样呈现走低的态势,每斤肥猪价在10—13元之间波动。引起市场猪肉消费疲软的因素主要是猪肉消费习惯和购买力等。
一是今年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主要是由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引起的,今年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这些冬季加工制作腊肉的大省频繁发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连续三年来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明显减少,特别是今年疫情比较严重,众所周知,如果某地发生了疫情,将会被封闭管理,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实行静默防控,禁止人们聚集和外出,这样造成人们没有办法外出工作,不上班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商店关门,工厂停工。我们这里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今年长期不能外出打工,经过长时间的封闭,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普通百姓购买力大幅度下降,现在重点是解决温饱问题,对于加工腊肉来说上小事,由于购买力下降,今年的腊肉加工数量将大幅度减少。有人说现在农贸市场卖猪肉的比买猪肉的人多,也就是说购买猪肉的消费者大量减少,过去农贸市场的猪肉摊位前是人头攒动,现在可以说是门可罗雀。社会购买力的下降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猪肉的消费,从而抑制了肥猪价格的上涨。四是前段时间形成的肥猪断档期积累了大量等待出栏的肥猪,今年9—10月份这两个月养猪人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减少造成上市的肥猪数量,人为形成了肥猪的断档期,在这近两个月的断档期内,各个养殖场大量减少肥猪的正常出栏,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肥猪,现在的肥猪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市场肥猪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
二是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渐发生了改变,首先是由于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消费者转向消费价格稍低的鸡和鱼,同时由于现在大多数饲养的肥猪是国外品种,味道差,有腥臭味,而且瘦肉比较柴,人们逐渐减少猪肉的消费量。另外是一年一度的腊肉加工制作习惯逐渐改变,过去价格腊肉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气候炎热湿润,过去由于没有电冰箱,肉食品很难贮藏,只能加工成为腊肉便于储藏,人们的肉食品和食用油主要依靠年底屠宰的年猪,熬制的猪油可以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而新鲜猪肉就不能长期保存,因为南方地区炎热潮湿,不利于肉食品的保存,老祖宗们在长期的探索中,摸索出肉食品保存的最佳方法就是制作成为腊肉、腊肠和坛子肉后就能够长期保存,这样可以均衡的满足一年四季肉食品的需要。因此形成了每年在腊月加工腊肉的习惯。现在加工腊肉的人户逐渐减少了,引起腊肉加工量的减少因素首先是因为2019年猪肉暴涨,人们没有能力购买猪肉加工腊肉,久而久之这个传统习惯逐渐削弱了。其二上腊肉的加工是经过腌熏的,腌熏肉吃多了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这是因为腊肉在熏烤过程中如果火温升到160-200度,会导致腊肉产生如苯并芘、四二甲苯等一级致癌物,多吃这种腊肉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腊肉保存条件差,腊肉就会生长许多的黄曲霉菌,黄曲霉菌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吃了感染黄曲霉菌的腊肉当然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为了追求健康食品,现在吃腊肉的人越来越少了。其三是现在腊肉已经作为一种商品进行销售,腊肉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自己加工是非常麻烦和辛苦的,过去我们村子中的农户每年每家加工腊肉一般都是超过100斤的,自从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后和村寨内限制畜禽的养殖后,加工腊肉数量大幅度减少。其三是现在农贸市场平常都有新鲜猪肉销售,没有必要去加工腊肉,加工腊肉是非常费时的,腌制、熏烤、储藏等损失也比较大。许多人认为到农历冬、腊月由于加工腊肉,猪肉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一定上涨,我认为在每年加工腊肉的季节猪肉大幅度涨价是不现实的,销售量没有增加,价格就不可能上涨。猪总是咀嚼是怎么回事?
猪只患有慢性胃肠炎等病时,一方面由于胃肠消化机能紊乱,吸收营养物质不全,造成猪只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D、钙的缺乏,容易引起猪只发生磨牙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胃肠内容物贮积发酵产生酸性有毒物质刺激消化道,引起中枢神经机能紊乱而发生磨牙现象。
治疗方案: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给生猪饲喂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并在日常管理中给猪只加喂甜砖或饮水中添加猪用富含维生素AD、钙多的多种维生素,从营养上和外界因素上杜绝猪磨牙病发生。
2、驱虫健胃。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阿维生素、伊维菌素其中一种定期驱虫;用健胃散健胃,使生猪食欲旺盛,多采食营养物质,体质更加强壮,从先天上预防猪磨牙病的发生。
母猪一窝产子?
这不是动物的什么行为而是变异现象。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之间的不相似的称为变异。
仔猪是母猪又是公猪是怎么回事?
仔猪一般都是公猪,不会是母猪 ,因为猪小除非看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