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畜牧小猪白痢怎么治

小猪白痢怎么治

时间2023-01-14 18:19:07发布北大荒二代农垦人分类畜牧浏览44
对饲料中的豆粕蛋白等营养物质消化能力下降而引起仔猪腹泻。从饲养管理上防止仔猪腹泻的发生。给猪群造成应激发生仔猪腹泻。仔猪饲喂开口料过晚或断奶后引起的过料性仔猪腹泻。细菌性仔猪腹泻有仔猪黄痢(大肠杆菌出生3d内易发病粪便为灰黄色、黄白色。...

小猪白痢怎么治,小猪一出生第二?

仔猪腹泻是猪群常见的一种疾病,尤为仔猪多见,应用抗生素效果不太明显,仔猪腹泻死亡率很高,且伴有发热,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有的还带有咳喘现象,而且久治不愈,常常复发,仔猪腹泻给养猪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防治提倡“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仔猪腹泻防治措施,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仔猪自身的生理缺陷导致仔猪腹泻。尤其是奶猪和保育期的仔猪因消化系统的功能不健全,再加上断奶应激的影响,肠绒毛受损,胃酸分泌不足,对饲料中的豆粕蛋白等营养物质消化能力下降而引起仔猪腹泻。 寒湿环境导致仔猪腹泻。比如现在的入冬季,气温忽升忽降,温差很大。仔猪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对温度、湿度和风速都很敏感,很容易因天气的骤变一时难以适应而引起仔猪腹泻的发生。不论是仔猪还是中大猪对环境的要求都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且保持不变,才利于猪的快速生长。 从饲养管理上防止仔猪腹泻的发生。饲料霉变会引起仔猪腹泻。饲料中添加蛋白豆粕量过高或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导致仔猪腹泻。 圈舍结构不合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潮湿阴暗的圈舍环境特别利于细菌滋生。防止粪道贼风入侵。夏季每天冲洗圈舍时,用凉水对着猪体冲洗,给猪群造成应激发生仔猪腹泻。仔猪饲喂开口料过晚或断奶后引起的过料性仔猪腹泻。 疾病导致仔猪腹泻。细菌性仔猪腹泻有仔猪黄痢(大肠杆菌 出生3d内易发病 粪便为灰黄色、黄白色,有腥臭味,糊样),仔猪红痢(魏氏梭菌 出生7d内易发病 粪便为红褐色、血样、糊样),仔猪白痢(大肠杆菌 出生30d内的哺乳仔猪易发病 白灰色、糊样),仔猪水肿(大肠杆菌 仔猪断奶至1-2.5月龄 腹泻不太明显,有神经症状),猪副伤寒(猪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 断奶至4月龄易发病 灰白色、淡黄色、褐色稀薄或糊状粪便) 病毒导致的仔猪腹泻有猪瘟(各个阶段猪都易发病 病初粪干后腹泻带有血丝,高热),伪狂犬(哺乳仔猪至保育猪都易发生 呕吐,黄色、石灰样水泻,常伴有神经症状,高热),轮状病毒(哺乳期和保育期均可发生 呕吐、黄白色或黑暗色水泻),传染性胃肠炎(各个阶段均可发生 呕吐,黄绿色、灰白色、白色水样或喷射样腹泻),流行性腹泻(症状和发生阶段同上),圆环病毒性腹泻(断奶前后和育肥期均可发病 黄色、石灰色水样稀便,体温正常或升高) 治疗仔猪腹泻:仔猪腹泻发生时,首先要保证机体不脱水,而且不要急于人为的用药止泻,腹泻本身就是机体一种防御性生理功能,只有腹泻才能排出体内的有毒物质,防治内毒素中毒而导致死亡。应先补液饮水,再找病因,对症治疗。病毒性可用幼畜康4ml/天/头,连用1—3天,严重病毒性腹泻首次用量加倍。细菌性使用痢克舒每100g,拌料200公斤,或饮水400公斤(拌料效果最佳),每天1次,连用3-5天。

仔猪眼圈肿?

仔猪大肠杆菌是由于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新生仔猪而引起的性传染病。由于猪生长期不同,所涉及的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产生的疾病也不相同,常见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所以发生肠炎,肠毒血症为特征。

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通过消化道传播,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高,春秋季节多发,主要传染源是带病菌母猪和发病仔猪。

做好猪舍消毒工作,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仔猪出生后及时吃到足够的初乳,做好仔猪的保温。

对于大肠杆菌引起的俘俘虏,仔猪腹泻,应在母猪产前接种大肠杆菌。三价灭活疫苗或者是双价基因工程苗,按照疫苗生产商提供的疫苗说明书使用。

仔猪大肠希氏菌病三价灭活疫苗推荐免疫程序,七日林仔猪免疫一次。每头每次1ml。头胎母猪产前六周三周各免一次,每头每次两毫升,经产母猪产前三周免疫一次,每头每次两毫升。

治疗方案:仔猪发病早期治愈几率较高,发病中期后都对于只猪黄痢和仔猪白痢,恩诺沙星请大霉素,卡拉梅素,硫酸粘杆菌素等药物同时进行补液,防止酸中毒等措施均有治疗作用。

用微生态制剂乳钱冠福或者补料时添加,加强乳猪的胃肠菌群平衡改善,增强肠道平账房解功能。

对于水肿病,目前还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必须必要时在18日仔猪,接种仔猪水肿病灭活疫苗,补硒和维生素e,减少应激因素,一般用抗菌药物口服用眼泪腐解剂以抑制和。排除肠道内的细菌及产物。

以上是小洋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来交流和学习,你也可以关注@天府小洋 我每天会更好养殖技术信息!

仔猪在哺乳期间为什么还会出现黄白痢?

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后3到10天,仔猪白痢发生在出生后10到30天,仔猪水肿发生在断奶后1到2周内。病原是由带度母猪和带毒病猪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仔猪通过接触母猪的乳头、皮肤经由消化道感染,感染后发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气候骤变、温度达不到仔猪的需要以及硒和维生素E的缺乏。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母猪分娩时专人守护,所产仔猪放在有干净垫草萝筐内,待产仔完毕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乳头。圈舍消毒,注意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干燥,尽可能安排母猪在春季或秋天天气温暖干燥时产仔,以减少发病。产前母猪48h内用产前母猪48h内用奥克米先(长效土霉素) 10-15mL,分点肌肉注射,1d 1次氧氟沙星0.3-0.4 mg/kg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给药两天进行预防。另外,注意保持猪舍环境的清洁、干燥,尽可能安排在春、秋天气温暖干燥的季节产仔,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7天的仔猪拉稀打什么针?

谢邀,根据你的描述,初步判断应该是大肠杆菌病,分为三类,分别是黄痢,白痢,和水肿病。

①黄痢:

易感性: 多发生于出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最为常见,随着日龄增加而减少,7日龄以上很少发生,同窝仔猪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很高,甚至全窝死亡。

临床症状: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12小时后突然有个别全身衰弱,迅速消瘦,脱水,很快死亡,其他仔猪相继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糨糊状,也迅速消瘦,脱水,昏迷而死亡。

②白痢

易感性: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最为常见,1月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生,发病率约为50%,病死率也比较低。

临床症状: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糨糊样粪便,灰白色,或者黄色,气味腥臭,体温和食欲无明显改变,并注意逐渐消瘦,拱背,皮毛粗糙不洁,发育迟缓,病程3-9天,多数能自行康复。

③猪水肿病

易感性:常见于断奶后的1-2周的仔猪,发病率低,但是病死率高达90%。

临床症状:突然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者不食,心跳加快,呼吸浅表,病猪四肢无力。共济失调,肌肉震颤,不时抽搐等。

根据你的描述估计应该是黄痢。具体的可以自己对照下判断。比较简单的就是肌注恩诺沙星,用量根据说明而定。庆大霉素,乙酰甲喹也是可以的,边用药边注意观察效果,找到合适的药物才是正确的!

对于大肠杆菌病提出一下几点防制:

①抓好母猪的饲养管理,保持产房的清洁和消毒,哺乳前要对乳房进行清洗和消毒,有乳房炎的母猪要尽早治疗。

②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保健工作,产前一周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仔猪出生后1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投药,注射敏感的长效抗菌药可以有效减少发病和死亡。

③加强新生仔猪的护理,尤其是新生仔猪的保暖防寒措施,及早哺喂初乳,并且做好补铁补硒等工作。

④仔猪应该提早喂料,选择优质全价的带乳料,补充饮水。

⑤断奶的时候注射长效抗菌药可以有效防制水肿病。

⑥进行免疫预防,具体根据情况而定。

希望能对养猪的朋友们有所帮助,有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

在农村养猪怎样诊治猪仔黄痢和白痢?

这个就必须要弄清楚黄痢白痢形成的原因,找到原因,才好防治,对吧。那么我们该怎样来诊治黄白痢呢,请看接下来的分析:

过好初生关(黄痢关)

1、接产前准备:母猪专用接产护理液、干净的抹布、翦齿断尾钳、菌毒痢绝喷剂

2、接产操作:首先要掏出仔猪口鼻粘液以防窒息;其次用干净的抹布擦干身上的粘液;然后进行断脐、断尾、在断位用母猪专用接产护理液喷涂消毒,剪齿,剪后喷服菌毒痢绝喷剂;最后放入保温箱。

3、保证在出生后1.5小时内吃上初乳;(初乳营养丰富是常乳的3倍、含Mg离子有轻泻作用有利于胎粪的排出、含免疫球蛋白增强仔猪抵抗力;

4、固定乳头

5、对产子数量较多的要实施寄养(寄养的原则:产期相似、寄早不寄晚、寄强不寄弱、寄前要吃上初乳、寄前要混味)

保障措施

1、三针保健:出生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分别肌注贝尔健

2、两次补铁:出生后第3天、第10天分别肌注牲血旺

3、按程序做好预防接种(猪瘟、伪狂犬等)

过好补料关(白痢关)

1、早期(出生后7天)补料意义

(1)、刺激消化器官的发育

(2)、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3)、为旺食打下基础

(4)、防止仔猪出现异食癖

2、早期(出生后7天)补料的方法:在仔猪活动地方放置仔猪料槽并加入优质乳猪颗粒料,对不食的仔猪可以人工喂料;每天要及时清理料槽。最好是可以像我前面说的,提前几天教槽,搞个塑料瓶,可以给仔猪玩的同时可以教槽。

我是乡村老兽医,更多更详细的仔猪腹泻诊治方法,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小猪白痢
兰花的种植方法养什么鱼可以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