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得了H5怎么
鸡得了H5怎么,养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生态养殖,家禽产业未来养殖方向
什么是生态养鸡?就是将传统舍养与自然放养相结合,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新型饲养模式,主要将鸡群在荒地、山坡、林地、果园、灌木丛等开阔地进行散养。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采用自由觅食和人工补饲相结合的方式,鸡群以昆虫和杂草为主食,以山泉雨露为水源, 补饲五谷杂粮,严格限制化学药物、激素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生产的肉蛋产品风味鲜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生态养鸡能够减少农地病虫危害, 提供有机肥料, 降低空气污染,进一步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但生态养鸡与集约化养鸡在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许多养殖户盲目跟风,技术不配套,导致经济和积极性受挫,那么我们在养鸡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我们可以结合生态养鸡中常见的问题,分析总结了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
选址建舍
常见的生态养鸡主要选择在山地或林地,场地要求地势高燥、通风、排水性较好;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便于防疫;水源无污染,电力供应有保障,场地周围能隔离等。此外,鸡性情活泼、喜栖息枝头,易影响树木或竹林的生长发育,不宜选择处于苗木期的林地;选择的山地坡度不宜过大,较少发生地质灾害。棚舍是鸡群夜晚休息、遮阳避雨的必要场所,在搭建时需考虑家禽生物学特性及环境因素。家禽怕冷热、阴湿,棚舍应注重防寒保暖、隔热通风、保证足够的采光面积,适宜建于地势较高处,坐北向南。根据饲养密度设计棚舍结构,一般宽4~5m、长6~8m、高1.8~2.2m,可采用砖瓦结构或简易木结构,需确保良好的稳定性和功能性;为防止兽害侵袭,门窗覆罩铁丝网,地面夯实;四周设计足够的进出通道,保证鸡群正常出入。此外,在主舍附近可适当搭建一些油棚, 为鸡群遮阳避雨提供方便,用油毡、稻草、薄膜由内到外分3 层盖顶,棚顶四周用沙土砖石压实, 棚架用铁丝分4 个方向拉牢。棚舍内可用铁网、竹木材料搭架一层或多层栖息架, 每层间距保持在20~750px, 在地面铺层锯末、粗糠、细谷草等作垫料。
品种选择
生态养鸡主要以放养为主, 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增多, 在品种筛选上需注重鸡的生物学特性等指标。应选择生活力强、觅食能力强、抗病力强、耐粗饲及粗放饲养的品种, 可根据地域性选择地方优良土鸡品种(如仙居鸡、萧山鸡、江山白毛乌骨鸡、皖南黄鸡等)或以地方土鸡血统为主的杂交鸡种,不适宜饲养快大型肉鸡品种,如艾维茵、罗斯308、科宝等。同时,要兼顾当地的消费习惯与市场需求量(如江淮地区喜好青脚(胫)固始鸡、淮北地区喜好青脚麻鸡等),有条件的养殖户前期可进行市场调研,切忌盲目引进导致经济损失。据调查分析, 一些中小型品种( 如三黄鸡、清麻鸡、江村黄等)环境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其商品鸡羽毛丰满有光泽,肉质鲜嫩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且经济效益高,适宜生态养殖。
鸡苗应从正规的种鸡场或孵化场选购, 需经产地检疫, 并确保同一鸡舍的所有雏鸡均购于同一种鸡场的相同批次。挑选健康雏鸡,淘汰病雏和弱雏,要求活泼好动,均匀度高,绒毛呈棕红色或金黄色整洁光亮,眼亮有神,腹部平坦,脐部干燥,腿粗壮有力,肛门无粪便,叫声清脆洪亮,手握有饱满感等。
饲养管理
育雏期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与集约化饲养模式一致, 在育雏室内待雏鸡完全脱温后转为放养。育雏期间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 若温度过低,雏鸡扎推取暖或靠近热源,易发生挤伤压伤,若温度过高,易诱发呼吸道疾病。1 周龄内,育雏室温度应保持在32~35℃(1~3d 不低于33℃), 以后每周降2℃, 至第4 周温度降至20~24℃为止;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65%。一般育雏密度以每平方米30~40 只为宜, 在第1 周可增加至40~50只,以利于雏鸡的保温;随日龄增长,饲养密度应逐渐降低。应合理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第1~5d采用24h 光照,5d 后逐渐降低直至采用自然光照,如30m2 的育雏室可装2 盏40W 的白炽灯。采用全价饲料和清洁饮水,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雏鸡入舍后应先饮水后开食。
放养期
适时放养因舍内外温差较大, 雏鸡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脱温后还需在室内饲养一段时间(一般一周左右),逐步适应外界环境。为减少应激反应,雏鸡转群宜安排在晚间;放养前几天应选择晴朗暖和天气,每天2~4h,逐渐延长放养时间;注意天气变化,谨防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引导训练为引导鸡群养成自由觅食的习惯,需安排饲养人员训练鸡群:以哨音为信号,吹哨的同时抛撒饲料,使鸡跟随采食,必要时安排人员在鸡群后方驱赶, 如此反复训练4~5d, 即可形成条件反射。合理调整密度放养密度以地形和牧草、昆虫数量而定,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若密度过大,则草虫等食料不足,增加补饲量,影响肉蛋品质;若密度过小,则造成资源浪费,降低生态效益。可将放养地划分为多个片区, 用尼龙网或篱笆进行分隔,实行分区轮流放养或公母分群放养,进行周期轮牧,合理规划土地的恢复。适量补饲饲料以玉米、豆粕为主,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混合均匀后饲喂鸡只,一般早晚各补饲1 次,按“早半饱、晚适量”的原则确定补饲量。此外,有报道显示,山林养鸡可采用人工育虫或灯光诱虫的方式补充动物蛋白, 既节约饲料成本,又减少农作物虫害;采用中草药作为饲料,可提高鸡群抗病力,改善肉蛋品质,提高风味。
疫病防治
生态养鸡要注重疫病防治, 建立可靠的免疫程序,做好马立克氏病、新城疫和法氏囊病等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同时加强对球虫病、鸡白痢、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搞好放养地及器械的消毒和卫生管理,控制鼠蝇、野兽等传播疾病,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拒绝引进来源不明的种苗。此外,对于果园林地养鸡,应先将鸡粪进行堆肥发酵后再施用, 防止粪中病原微生物侵入鸡群。
写在最后
生态养鸡具有绿色环保、节约资源和福利养殖等优点,解决了集约化笼养过程中抗生素、药物的滥用问题,符合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要求。
怎样判断鸡得禽流感而死?
病禽主要的症状表现为高度沉郁、昏睡,张口喘气,流泪流涕(在水禽有时可见眼鼻流出脓样液体),冠髯发绀、出血,头颈部肿大,急性死亡。部分病例出现共济失调、震颤、偏头、扭颈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特征是眼角膜混浊,眼结膜出血、溃疡;翅膀、嗉囊部皮肤表面有红黑色斑块状出血等;还常见脚胫出血(脚胫鳞片出现红褐色出血斑块)、水肿;皮下水肿(尤其是头颈、胸部皮下)或呈冻胶样浸润;肺脏出血水肿,脾脏有灰白色斑点样坏死,胰脏有褐色斑点样出血、变性、坏死;法氏囊出血;从口腔至泄殖腔整个消化道黏膜出血、溃疡或有灰白色斑点、条纹样膜状物(坏死性伪膜),其他组织器官亦可能有出血,并常可见有明显的纤维素性腹膜炎、气囊炎等。有的病鸡心肌有灰白色坏死性条纹。 建议按时接种禽流感疫苗,国家免费发放的有H5re-4和re-5的苗,只要按照免疫程序走平时加强消毒和卫生管理等。
农家土鸡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
农家土鸡营养丰富,是很多城里人梦寐以求的美食之一。只要了解了农家土鸡这几个标志,你一定不会把养殖鸡当成农家土鸡,花了冤枉钱。哪怕你是城里人,鸡贩也不可能骗得了你。
鸡肉的营养很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鸡肉,而农家土鸡更是我们的首选。农家土鸡味道纯正,纯天然喂养,不吃饲料,只吃农村谷物、野草等,农家土鸡吃起来相当有嚼劲,其营养价值是养殖鸡无法替代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在吃穿方面更为讲究了,更懂得享受生活。大多数人的生活已经不再停留在温饱线上了,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我们知道在城里的人想要吃什么都是直接去集市上购买,至于一些食物的来源并不是很清楚。就拿鸡来说,大家都知道农村土鸡很好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好。特别是家里有产妇、青春期孩子时、老人时,都想买只土鸡来炖汤滋补身体。
由于城里人对农村土鸡没有太多的认识,想吃土鸡就去集市上号称是“农村土鸡”的卖场去购买。通常这些土鸡的价格比其他养殖鸡要贵出很多,甚至高于几倍的价格。对于想要买土鸡的人来说,他们是愿意出高价买真正的土鸡,他们也认为高的价格才配得上农村的土鸡。毕竟农村土鸡的喂养周期很长,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高点价格也是值得的。
事实上,很多城里人在购买农村土鸡时,在集市上是很难买到真正的农村土鸡,大多数情况下是受了鸡贩子的蛊惑,花了高价只是买了一只有点像土鸡的养殖鸡罢了。
有些鸡贩子为了多赚钱,想尽办法把养殖鸡装扮成农村土鸡的样子,使得那些对土鸡没有概念的城里人无法辨别。只有当那些城里人把鸡买回去吃的时候才会发现,鸡肉完全跟自己平时买的养殖鸡没什么区别,没有任何嚼劲。
这个时候,城里人也不可能拿着鸡肉去找那些鸡贩子,只能自认倒霉,下次不去买就是了,就当花钱买教训了。
农家土鸡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鸡贩为何屡屡哄骗城里人得逞?农村土鸡常年生活在野外,由于其觅食、生存的习惯不同,农村土鸡会存在很多明显的特征,只要有点经验的人都会发现。只要你掌握了这几点,哪怕你是城里人也会了如指掌。
在乡下长大的人一定知道,农村的鸡苗通常都是自家的母鸡用鸡蛋孵化出来的,每次孵化的小鸡数量是很有限的。例如用30个鸡蛋去孵小鸡,可能只有26个幸存下来,有几个可能还没孵化出来就意外夭折了。
加上在生长过程中,小鸡可能会生病,或被一些土鸡追咬等发生意外,最后能顺利从小鸡长大到成鸡恐怕就为数不多了。
正因为农村土鸡的特殊生长过程,在土鸡的生长会留下一些特有的标志,通过这些标志就很容易分辨出来是不是真正的农村土鸡。
1、从羽毛来看
生长在农村的土鸡因为常年在土里、地里觅食,身上会带有一些泥土,在其脚爪上是很明显的,这是养殖鸡所没有的。
另外,农村土鸡的鸡毛光滑亮丽,看上去很顺,因为农村土鸡通常在8个月左右会更换新的羽毛,把之前的初生羽毛换掉,看上去很漂亮。而养殖鸡生长周期短,还没到更换羽毛的时期就已经被卖被吃了,养殖鸡的鸡毛看上去非常凌乱,不会那么整洁。
2、从体重上来看
一般来说,农村土鸡因为没有喂养饲料,不会被催化,整个生长过程是自然的,不会突飞猛进而是循序渐进。农村土鸡的体重一般就4斤左右,很少会超过5斤。而养殖鸡就不一样了,6、7斤都是非常常见的。从体重上来判断是最直接的方法了。
3、从鸡的性格上来看
在农村自然生长的鸡,性格上会比较狂野,富有战斗性,这是它们在觅食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的事情。养殖鸡就不同,养殖人员通常不会亏待哪只鸡,都是均匀分配鸡食。而农村土鸡是要自己觅食的,有点优胜劣汰的状态。性格强势点的鸡,生存能力更强,性格太弱,很可能就吃不饱、长不大,自然而然,这些鸡的性格就变野了。
4、从鸡的脚趾来看
小鸡在刚出生时,脚趾一般只有四个,因为鸡后面的脚趾还没有完全长出来。鸡的后脚爪通常是需要在8个月以后才会凸出来,后脚爪越长,说明土鸡的年龄越大。而养殖鸡通常不会有那么长的生长周期,其后脚趾是看不出来的。
5、从鸡的嘴型上来看
鸡的嘴巴是鸡战斗的武器,在觅食过程中,鸡为了抢夺食物会发生战斗,就会用自身的嘴巴去啄对手,而且土鸡觅食的地方通常会是一些土地里,石沙里,时间长了,土鸡的嘴巴会摩擦得很尖。这种嘴型的锻炼是养殖鸡所不能代替的,养殖鸡通常是吃分配好的鸡食,不需要自己去艰苦的环境中觅食,嘴自然不会那么用力,嘴型会更漂亮、完整。
6、从汤料或鸡肉上来看
很多城里人买土鸡是为了煲汤,土鸡煲出来的汤是黄黄的。如果是直接清蒸的话,是不需要添加一点水的,直接蒸熟会有一层厚厚的油。
另外,农村土鸡生存在野外,而且好斗,身上的肉很结实,咬起来很有嚼劲。而养殖鸡缺乏锻炼,鸡肉很松垮,煮个几分钟就熟了。而一只年龄稍大的土鸡,可以要炖几个小时才能炖熟,这是最明显的差别了。农村土鸡吃起来的口味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农村土鸡由于其自身的生存环境等原因,土鸡会具备很多养殖鸡所没有的特点。农村土鸡主要有以上几个方面的显著标志,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很容易分辨,不会再上鸡贩子的当了。
鸡贩为何屡屡哄骗城里人得逞?鸡贩之所以能成功哄骗城里人,主要还是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1、城里人对土鸡没有概念。城里人生活在城里,没有真正接触过土鸡,对土鸡的显著特点并不了解,只是相信鸡贩不会哄骗他们。
2、城里人觉得价格高就是好鸡。鸡贩是很聪明的,他们会对不同的人卖不同的鸡,当面对不太懂鸡的人,他们会拿着像土鸡的养殖鸡当土鸡卖。土鸡的价格比养殖鸡的价格要高出两倍甚至更多,城里人会简单从价格上来判断,价格高就是好鸡。
3、城里人不缺钱。城里人不缺钱,只要是土鸡,花高点价格也无所谓,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鸡贩子卖的并不是真正的土鸡。
如果真要买土鸡,最好自己去农村,或委托在农村的朋友去当地购买,这样知根知底,不容易买错。毕竟农村人养鸡通常是为了自己吃,而不存在什么商业价值。这样买到土鸡的概率自然就会更高。
写在最后农村土鸡一直生活在农村的野外,富有战斗性,生存能力强等特点,其身上会有很多生存留下的显著标志,只要学会了以上几种辨别方式,你也可以轻松学会如何辨别农村土鸡,不要再花着土鸡的钱只是买了只养殖鸡。
想要吃到真正的农村土鸡,最好亲自去农村购买,价格不贵,还很地道。土鸡营养丰富,是餐桌上不可少的美味,是身体虚弱者的滋补首选。一定好好掌握土鸡的识别方法,千万不要买错了哦。
四川发生家禽H5N6亚型禽流感?
近期,四川地区发生了家禽h5n6亚型禽流感发病死亡1840只,这种病毒是一种禽流感高致病性病毒,死亡率是100%,而且流行性非常的厉害,有可能感染人类的现象,感染人类属于个案。在四川地区这种人禽流感发生之前,湖南地区早就发生了一起禽流感病毒,这种高致病性也是亚型禽流感病毒,比四川这一期的禽流感病毒要弱一些,当时7000多只的养殖场死亡达到了1 4500只,捕杀了18,000多只。每年春季因为气候的原因,禽流感都会发生一点,尤其这些年来禽流感始终不断的发生。主要是现在气候污染造成的禽流感病毒发生的直接原因,当然春季由于天气相对比较的干旱,温度非常的适宜,正适合一些禽流感病毒的发生。目前一些候鸟开始向北移动,这样也会造成禽流感发生的主要原因,因为一些鸟类在迁徙过程当中会被一些病毒的感染,引起了家禽类的感染。目前这种高致病性的禽流感风险性是极高的,所以近期我国对于活禽的交易进行了限制,关停了活禽的交易市场,并清除了活禽的宰杀点。从这方面就可可以看出这种禽流感病毒的严重性,当然也是因为宜城的原因,为了限制疫情的扩散,也对活禽交易市场进行了限制。这也就使得现在活禽养殖陷入了低谷,现在活鸡的价格仅仅在2.2~2.9元每斤,鸡蛋价格在两元左右一斤的批发价,当然消费市场上的价格相对高一些。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对于禽流感病毒的治理当中,而且各个地方禁止运输活禽,防止禽流感的发生或者传染,而且禽流感对于人类如果不注意的话会造成污染,这对于人的健康是极其不利的。比如四川的这个白石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至少造成了目前一人死亡,一旦被感染的人无法抑制。所以这种禽流感病毒是非常严重的,风险性是非常大的。就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还处在关键时期,也处在攻坚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禽流感再进一步的感染的话,将会雪上加霜。总之,对于这次四川地区发生的禽流感不是首例,所以现在禽流感是比较的高风险性的一种家禽类的传染性疾病,而且这是一个致病率很高的一种感染的疾病。一旦人被感染死亡率100%,而且目前还没有医治的方法,风险性是非常大的。禽流感如果不得到限制,有可能造成感染人类的现象,而且每年都会因为禽流感感染人类出现悲剧的状况。所以对于h 5n6这种高致病性的禽流感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监控,防止其进一步的事态扩散和蔓延,这对于家禽类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家禽得了H5N6是什么反应?
一、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禽流感病毒的命名规则
(为什么禽流感病毒用H5N1、H7N9、H5N6等命名)
禽流感病毒是以H(血凝素)和N(神经氨酸酶)的序号命名的, 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容易发生变异。根据糖蛋白变异的情况,HA分为H1—H16十六个不同的型别,NA分为N1—N9九个不同的型别。现在大家看到H5N1,H7N9,H5N6等相关报道,大致明白为什么这么称呼了吧。
二、禽流感病毒的分类
(家禽感染不同类型的禽流感病毒后有哪些表现差别)
根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和毒力大小,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下面我们来看看家禽感染不同类型的禽流感病毒后有哪些表现差别:
(1)非致病性禽流感
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是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
(2)低致病性禽流感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症状表现相对较轻,通常为鸡冠边缘呈紫红色,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采食量减少,产蛋量有所下降,腿部鳞片下有少量出血,死亡率相对较低,有零星死亡;
(3)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H5与H7型为高致病亚型)危害最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家禽感染2周内(快的3-5天)全部死亡,死亡率几乎100%。
三、家禽得了H5N6有什么症状?
按照禽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性和毒力大小,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根据临床及病理变化特点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H6N6属于H5亚型,家禽感染2周内(快的3-5天)全部死亡,死亡率几乎100%。最急性型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鸡群直接出现死亡。
四、如何确诊
高致病性禽流感表现的一些症状与其它一些疾病表现的症状有时比较相似,比如高致病性禽流感与新城疫同属禽类烈性传染病,都具有传播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征,同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这两种疾病有一些相似的症状,一旦造成误诊、误判,不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而且可能延误病情造成更大的损失和更广泛的传播。
尽管可以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得到初步的诊断,但要想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方法,比如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
了解更多养鸡知识,关注农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