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畜牧猪化尸池怎么建

猪化尸池怎么建

时间2023-01-10 16:48:03发布三农打工人分类畜牧浏览92
病死动物集中处理中心臭味异味是最让人受不了的事情一、病死动物集中处理特殊臭味问题的解决方案购买专业微生物产品“将激活的菌液兑水30倍对处理前的病死动物、粉碎过程中分别进行喷雾加入,并在有机肥或加工成其它产品出口处再次喷雾加入(全部用量以2吨...

猪化尸池怎么建,病死猪处理太恶臭分解慢如何解决?

答:只要是一个有点规模的猪场,就会有病死猪,按照法律法规,除部分地方政府组织有专业公司收取集中处理外,当前非洲猪瘟严重许多猪场不愿意病死猪被收走,害怕收死猪车和人带来病毒,许多的猪场一般只有三种处理模式:超大型养殖场的焚烧模式(这个成本高,法律规定是采用这种方法)、中大型猪场的病死动物化尸池(这个最常用)、小型养殖场运用的填埋或沤堆法处理模式。

下面就几种处理模式中存在的臭味与对环境危害,而采用专业针对性的微生物技术进行解决方案,达到生物无害化或降低危害的目的。

病死动物集中处理中心臭味异味是最让人受不了的事情

一、病死动物集中处理特殊臭味问题的解决方案

购买专业微生物产品“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剂”这个产品,200g/包,市场价格约25元/包,这个由嗜酸乳酸杆菌,侧式芽孢杆菌,溶菌酶、复合溶葡萄菌酶,乳酸,甲酸,乙酸,柠檬酸组成的产品能够进行生物除臭并具有消毒功能。

用200g红糖与1包“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剂”放入5公斤红糖中激活24-72小时后备用。

将激活的菌液兑水30倍对处理前的病死动物、粉碎过程中分别进行喷雾加入,并在有机肥或加工成其它产品出口处再次喷雾加入(全部用量以2吨病死动物使用1包“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剂”为衡量),同时加工环节也全面喷洒,即可达到显著降低臭味异味的目的,明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对比效果非常明显。

二、病死动物集中填埋的对环境影响的解决方案

购买专业产品“病死动物无害化生物处理剂”,5升/桶,市场价格约200元/桶,这是一种专门针对规模化捕杀的动物、养殖场病死动物化尸池(或沤堆处理模式)、走私冻肉等集中处理过程中产生严重持久的恶臭、分解慢等问题而设计的产品。不仅具有快速大幅度降低腐尸过程中产生的恶臭味、降低胀气爆炸风险,还能够加快分解(比自然分解速度快约3倍),能够有效减少对空气与地下造成的污染,并具有生物消毒的作用,从而达到或接近无害化生物处理的目的。最关键是,本品对活体动植物生命体无害。

“病死动物无害化生物处理剂”与“高热腐熟菌”的区别是:“病死动物无害化生物处理剂”是已经激活的微生物产品可以马上使用,成本稍高;“高热腐熟菌”是没有激活的产品,需要自己激活(激活方法见后面介绍),使用成本稍低。两个产品的使用效果是基本差不多的,但如果是进行沤堆处理病死猪还是建议使用“高热腐熟菌”。

规模化处理大量动物尸体上的运用:将“病死动物无害化生物处理剂”兑水50-100倍,喷淋到动物尸体上(底部等采用生石灰或烧碱等不需要理会),以所有地方都喷湿润且量越多越好,出现透气口(产生气体或臭味出来的地方)采用本品再次进行喷淋或灌入,能够大幅度降低臭味产生。直到无明显臭味出现为止。一桶本品大约能够出来10-50头猪的用量(不同猪大小,一头大猪需要成本约15元)。

目前此类专业微生物产品很少,集中处理加入效果对比明显

在化尸池中的运用方法:停止使用烧碱等化学消毒剂(以后都要停止使用),第一次使用每2L“病死动物无害化生物处理剂”兑5倍清水倒入到10立方的化尸池中,3天、7天后各再倒入一次,一般在3-7天臭味会明显下降,分解速度加快(比加入烧碱模式快2-5倍速度),如果臭味下降不明显,再倒入1-2次即可。以后一般只要半个月补充一次或者再出现臭味时补充一次即可。一次性放入较多的病死猪时,要适当增加补充菌种,每次投入菌种和投入病死猪后要将投入口封起来。

使用前每5L“病死动物无害化生物处理剂”加入红糖或白糖2公斤、玉米粉2公斤(全价饲料、淀粉都可以)、清水100公斤左右密封活化24小时以上使用效果更好。

中大型养殖场几乎都有病死动物化尸池,也是养殖场最恶臭的地方

当化尸池满后,要停止投入病死猪,加入一次菌种,封口废弃不用或者半年以上后抽取做有机肥(液体,稀释后使用),骨骼在底部不要管它,再次重复使用。

投入菌种后一段时间化尸池内PH值在3.5左右,一般病毒如非洲猪瘟病毒是无法存活的。一定要记住投入菌种后要长期定期补充菌种(出现分解缓慢、再次出现臭味时),且不能再使用烧碱等化学消毒剂。

三、病死猪在沤堆模式上存在严重臭味与化解慢的解决方案

购买专业产品“高热腐熟菌”,500g/包,市场售价约60元/包,将“高热腐熟菌”1包500克与500克糖(葡萄糖、红糖均可)、30-35℃的温水5公斤混合浸泡24小时以上后使用(我们称做激活菌液)。

病死动物不多采用沤堆法比较简单省事

病死动物与屠宰场下脚料等的沤堆法处理技术:将病死小动物或屠宰场下脚料埋入动物粪便中沤堆一起发酵,每2-3立方米使用“高热腐熟菌”1包激活菌液(加入少量玉米粉效果更好),一般一个月左右变为有机肥,且处理过程中无臭味、不会污染环境。

自然腐烂的农作物枯杆能做有机肥吗?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是自然腐熟还是人工腐熟的农作物秸秆都是可以做有机肥的。只是单单是秸秆的话养分没有秸秆和粪便一起发酵的高,而且自然腐熟需要的时间是很长久的,用生物发酵剂发酵既可以加快发酵腐熟,又可以增加很多有益菌种,改善土质。 比较有效的生物菌种如高热腐熟菌,该产品由多种的微生物、真菌、复合酶制剂等组成,如枯草芽孢杆菌、侧式芽孢杆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米曲霉、黑曲霉、假丝褐霉菌、固氮菌、磷钾菌、放线菌等及其培养物,含有水解酶、复合溶葡萄菌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等复合酶。活菌及孢子含量≥100亿/克。 高热腐熟菌在2019年1月再次升级,主要用于一般微生物产品难以发酵起来的场所使用,为特别设计的超强力专业高温发酵剂产品,主要用于动物尸体快速分解与消除恶臭、网床养殖禽畜床下粪便直接发酵、一复杂垃圾堆肥与畜禽粪便快速发酵腐熟、有机肥厂流水线专业发酵、秸秆及农副产品加工下脚料加工有机肥发酵。使用简单方便,产热量大、升温快速超过80℃,缩短发酵时间,并具有消除臭味,抑制粪料蝇、蛆、虫等有害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使用方法:直接泼洒到物料上或使用前激活,操作方法是:将本品500克与500克糖(葡萄糖、红糖均可)、30-35℃的温水5公斤混合浸泡24小时以上后使用(我们称做激活菌液)。

1.病死动物尸体处理上的运用:

①.养殖集中区病死动物集中处理上运用技术:如果是集中处理是化尸池,每10立方米池每1-3个月使用本品1包(根据臭味与投入量多少确定再次菌种加入时间),可以达到加速分解、溶解(幼小病死动物大部分尸骨都会化掉),消除恶臭,停止投入新病死动物的池再次加入本品发酵一个月池内液体成为无臭味、无害的液体有机菌肥,可以抽出农用;如果是采用对病死动物碎尸后进入发酵设备中发酵,在进入发酵设备中每3吨料(含填充物)使用本品1包激活液混入料中,可以加快发酵温度和速度,发酵处理过程中臭味异味显著降低,发酵完成后无臭味成为生物有机肥。

②.病死动物与屠宰场下脚料等的沤堆法处理技术:将病死小动物或屠宰场下脚料埋入动物粪便中沤堆一起发酵,每3立方米使用本品1包激活菌液(加入少量玉米粉效果更好),一般一个月左右变为有机肥,且处理过程中无臭味、不会污染环境。

③养殖场病死动物化尸池上的使用:每10立方的化尸池每1-3月添加本品一包激活菌液,可以加速化尸、消除恶臭、抑制有害微生物、寄生虫、蝇蛆等,有效防止病原传播等作用。化尸池满后再加入本品发酵一个月左右液体可以作为有机肥使用。

2.顽固性恶臭的动物粪便、堆肥、有机垃圾的快速发酵:将粉剂或上述激活液与3-5立方米粪便混合,含水量控制在55%-75%(水分过大可以将粪便摊开露晒几天,或者在粪堆中添加少量秸秆),沤堆高度不低于0.5米但不超过2米,采用条状发酵模式(每条0.8-1.2米宽度),一般第二天温度明显上升,一周即可发酵完成,纤维重的原料一周后进行一次翻堆,直至堆肥中无臭味,明显感觉腐熟即可做肥料使用。

3.有机肥料加工发酵:①工厂流水线发酵加工有机肥:每3-5吨有机肥使用本品1包激活菌液喷入,通过翻堆可以在一周左右完成发酵成为生物有机肥,且降低氨氮等速度快。进行包装时,每吨使用本品1包粉剂混合到发酵完成的有机肥中,即可成为高质量的生物有机菌肥;②各种秸秆、果蔬加工下脚料、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等堆成宽1.2米左右、高1米以上,每5吨使用本品1包激活菌液喷入,压实盖膜发酵,必要时翻堆1次,全部腐熟即可成为无臭味的生物有机肥(加入部分动物粪尿发酵效果更好)。

4.网床养殖直接发酵:将上述激活菌液兑适量清水直接洒在300-500平方米的养殖网床下,即可除臭和进行发酵,根据情况每15天左右补充一次激活菌液。从此养殖环境将大大改善:由于发酵产生热量使粪便中的水分大量蒸发,粪便变得较过去明显干爽、疏松,臭气大幅度下降、蚊蝇减少、清理粪便的次数减少且比较容易。清理出来的粪便堆制过程中还会自然发酵(可以适当补充少量激活菌液)。

5.舍外发酵床高温发酵:舍外发酵床也叫场外发酵床、离舍发酵床、异位发酵床,垫料厚度1.2-1.5米,翻耙深度90-120厘米。每20平方米使用本品一包(激活菌液撒入),每30天左右添加1次(温度下降时添加),可以连续产生80℃左右的高温蒸发水分,将猪粪“吃掉”,剩余的猪粪渣变成了垫料成为有机肥。锯末做垫料根据不同材质与管理方法更换,需要垫料使用时间更长,将本品与本公司另外一个产品“加强型活力发酵床复合菌”按3:7比例使用量使用,需要快速变成有机肥不考虑垫料使用时间,全部采用本品。

注意事项:①.本产品不能用于饲喂动物;②.处理堆肥、垃圾和非正常死亡动物过程中要注意防护,如带上手套和口罩等;③.本产品不能与抗生素或碱性重(如生石灰、烧碱)的产品同时使用,动物化尸池中之前含有这些物质第一次使用本品需要加大使用量,并进行多1次添加即可解决,之后不需要再使用碱性物质到动物化尸池中等。

养猪场的病死猪都去了哪里?

病死猪的处理方式

以往都是采用深埋,焚化等方式,现在比较先进的开始用生物化尸机,直接把病死猪做成高档有机肥,厦门那边有一家叫厦门康浩科技,可以去看看要看怎么病死的。一般是:

交有关部门:

1、深埋。

2、焚烧。

3、高温消毒。

按照国家要求,应该对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对大多数养殖户来说,处理死猪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和金钱。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随意扔掉,有人甚至将其偷偷卖掉,给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现实中,死猪如何处理?有没有更稳妥科学的方法?

“无论你养殖水平有多高,死猪总是会存在的”。的确,即便是养殖水平一流的广东温氏食品集团,也难以避免死猪的现象。温氏集团常务副总裁严百草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漏,每年的养殖过程中都会出现5%左右的死亡率。而2012年第一季度受年初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的影响,死亡率一度超过了6%。

大集团尚且如此,中小的养殖户更无法独善其身,新兴县的一位存栏150头的小型规模养殖户为记者算了一下全年的上市率,“一般情况下,100头猪中最后大约有90头上市,而出现疫情的情况下,上市率远没这么高。”整体看来,死亡率最高的是处于乳仔猪阶段的小猪,记者在几个月前针对流行性腹泻作调查发现,不少处于断奶阶段前的仔猪在部分猪场的死亡率一度超过了50%。

事实上,除了腹泻外,近几年的疾病感染渐渐呈现出致死率过高的现象,同时中大猪死亡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博罗和记兴牧动物保健总经理翟元旭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总结,近几年的复杂猪病导致的死亡率确实有所上升。即使是以前致死率很低的五号病,近几年也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一旦发病,并发症很多,在某些猪场,死亡率竟然能够接近30%。

死猪难以避免,而事实上,国家对死猪肉的处理早已做了明文的法律规定。按照规定,养殖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现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生猪,都应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做无害化处理,无法做无害化处理的要一律销毁,严格禁止生产经营病死猪肉,严格禁止流入食用环节。

在实际操作上,处理病死猪有两种无害化方法,深埋和焚烧。

焚烧法比较复杂,目前在疫区实行存在一定困难,当前使用最多的还是深埋法,即挖一个2米左右深的坑,在坑底铺上一层至少1.6厘米厚的石灰或消毒药,把病死猪密封后放进坑内,再铺一层消毒药,最后用土盖严。不少专家认为,只要农户按照规定,对病死猪进行深埋,就可以减少疫情的发生。

购销病死猪已成一条黑色利益链

据了解,私宰病死猪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也存在高额的非法利润。有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成年病死猪的收购成本一般仅为300~500元,但经过屠宰,再用其他化学方法处理后,令人担忧的是,对病死猪的处理一直存在着一条地下的黑色利益链条。

不少病死猪肉进入私宰场

国家实施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病死猪肉的上市。

但实际上,仍有不少地方存在着违法的小型私宰场。而大部分的病死猪借助一些专门从事收购病死猪的猪中介流向了这些地方。

一些养殖户也对这些猪中介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就一针见血的指出:目前政府并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补偿方案,养殖户如果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死猪直接进行无公害处理,既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同时也得到不任何的经济补偿。“特别是将近上市阶段的肉猪,像去年猪价好的时候,一头能卖到2000元以上,即使在上市前死掉,卖给猪中介也会卖个300元以上,若只是出现了疫病,则卖价更高,甚至能卖到1000多元。”

在0元和近1000元之间,不少养殖户选择了后者。甚至一些有规模的养殖场出现了较大批的病猪、死猪,可以直接打电话叫这些猪中介来收购。“他们(猪中介)随叫随到,除非发生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疫情,一般都会把这些猪低价买走。”新兴县的一位养殖户阿牛(化名)告诉记者。

据了解,私宰病死猪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也存在高额的利润。有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成年病死猪的收购成本一般仅为300~500元,但经过屠宰,再用其他化学方法处理后,甚至能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终端的消费者。利润至少在3倍以上。

早在去年,记者仅在韶关南雄一带就发现存在不少私宰场,这些大量存在的私宰场甚至垄断了当地不少镇上的猪肉供应,而当地的国家定点屠场竟然有半数效益不好而关门。记者在其中一个私宰场发现,私宰的猪大多是没有免疫耳标、来历不明的猪。有人当时告诉记者,私宰场屠宰死猪已经是当地公开的秘密。

类似的情况不仅在南雄一带出现,私宰现象在各地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即使是在深圳这样的城市,私宰也屡禁不止。2012年4月份,在深圳光明高新技术园区内就发现了一个藏匿多年的死猪肉的私宰点。据媒体记者暗访资料估算,每天,数十只死猪病猪在这里被宰杀漂白后,私宰人员用几辆小面包车将上万斤“黑猪肉”送入肉市和工厂。

加工厂:更高的暴利

除去这些猖獗的私宰场外,一些加工厂也是不少死猪肉的主要流动区域。以腊味、灌肠、火腿等为代表的传统美食,近几年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仅仅近几年,南方就有不少地区查处了以病死猪肉为原料制作腊肠的大型不法加工厂。

由于一般的消费者很难从表观上判断这些猪肉加工食品的来源和质量,这类产品的来源不仅如此,相比屠宰后进入市场,这类加工厂的利润更高,目前,市场上的腊肠一般每斤价格在15元以上,利润翻了5倍以上。

相比大的腊肉加工厂,小型加工作坊更是数不胜数,新兴县某镇的一位养殖户就告诉记者,不少小作坊是家庭式的,生产、加工、销售都是由老板的几个亲戚完成,每天的加工量也不大,这类加工厂更难被发现和查处。

养户建议政府收购病死猪

多年来,病死猪肉的种种不规范处理普遍存在,虽然各级政府也不断对不法处理的方式进行打压,却始终未能从根源头上杜绝。病死猪肉一直很“顽固”,似乎随时成了一个可以引爆食品和生物安全的“定时炸弹”。

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解决死猪肉首先要解决终端存在的不法加工厂。”在他看来,这些加工厂从根本上为病死猪提供了“另外一条出路”。由于不法加工厂同时也能给养殖户提供某种意义上的“高额资金补助”,于是不少养殖户对其形成了一种依赖。在他看来,如果国家能够加大对这些不法加工厂的处理力度,并在全国范围内消灭它们,也就掐断了这个利益链条,养殖户也只能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

另外,适当的提高对一头病死猪的补贴是必要的。据了解,目前不少地方政府虽然都有具体对病死猪无公害处理的补贴政策,但实际上补贴的发放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有不少养殖户透漏给记者,补贴的申报、审核和领取“比较麻烦”。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的补贴标准是80元/头猪,相比卖给收购病死猪的贩子,“少了好几百块”。

同时,不少养殖户并没有进行国家无害化处理的条件,同时将病死猪上交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收猪贩子的随叫随到相比,政府基层的工作人员似乎更像“大爷”,“要么要等比较久的时间,要么就要亲自送到这些规定的地方”,增城养猪老板胡寿乐告诉记者。出于形象和防疫考虑,养殖户并不希望死猪留在场里太久,于是不少人就直接打电话给收购病死猪的了。这些人员的这种“快捷方便”的服务似乎更迎合了养殖户最基本的需要。

相关阅读

病死猪变废为宝,不污染还能赚钱!

江山,一直以来是传统养猪大县。曾经,生猪排泄物对水体的污染高达70%。直到实施“五水共治”,江山果断关停了4198个养殖场,生猪养殖量从170万头骤减至22.98万头。

近日,江山推出落实控量监管、严格排放监管、实施智慧监管、推行联动监管,创新零排放养殖模式的“4+1”监管模式,对生猪从出生到死亡实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管。

石门镇溪底村,举目望去,是腾龙生态养猪场一排排整齐的房子。这里占地12000平方米,圈养了11000头生猪。走进养猪场,成百上千头生猪正在“床”上欢快地蹦跶着,边上一个挖掘机正在松土。

“锯末、稻壳和真菌拌成土,生猪排泄物一产生,就会自然发酵、分解、消失。”说起发酵床的神奇功效,养猪场老板刘小龙赞不绝口。在这里,生猪从断奶长至70公斤,排泄物被分解得一干二净。

超过70公斤的生猪排泄物,刘小龙统一收进沼气池,经过化学分解、生化处理和氧化,12至15天后,原本乌黑发臭的池水逐渐变清,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这里,每天产生约110吨排泄物。这些排泄物经过近十道工序处理后,变废为宝,可滋养600多亩农田。

“我们将在每一个养猪场的排污口安装视频监控,进行数据实时上传。”江山市农业局局长江勇介绍,为确保水质百分百达标,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江山还进行定期抽检,对于不达标的企业,将责令整改,甚至取缔。目前,江山现有的197家养猪场,都已经签订视频安装协议,并将覆盖到全市。

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亦是此次创新之举中的重要一环。据江勇介绍,江山市全部生猪都已上了保险。养猪户给生猪上保险,一旦出现病死,每头猪可获赔30元至600元不等,母猪最多可获赔1000元。

“凤林镇三十二都村的前山猪场有3头病死猪。”菲尼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红左手拿着手机,右手在纸上记录下信息。拿好相关资料后,工作人员协同保险人员一同奔赴现场。

了解情况、核对信息,养猪户签字确认后,工作人员将3头病死猪装上车,运往公司。现场,保险理赔人员整理完相关资料后,正式进入理赔程序。

“真没想到,病死猪不用我们处理,还能拿到钱!”养猪户欢呼雀跃,王国红也很开心。原先处理一头病死猪,他还要从政府补助的80元中拿出10元来返还养猪户,而现在这笔返还费用也不需要了。

当病死猪大批运进菲尼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破碎+高温灭菌+生物发酵”一体处理机随后启动。每头病死猪排列整齐,被一一投进机器,经过高温灭菌生物降解,3个小时后,病死猪完全消失。在病死动物收集运营全程监管下,去年9月至今年8月,江山全市共处理病死猪266667头。

生态养猪场怎么建设?

【猪友巴巴】今年生猪养殖不易,生猪价格低迷,猪友巴巴与您一起同风雨,共命运!一起走下去!

国家政策因素,很多猪场被拆迁。那么新猪场的建设问题也成为很多养殖户面临的首要挑战。下面老厂长告诉你猪场应该怎么建设。

一个规模化养猪场内至少应包括生产区、生产捕助区和管理与生活区。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室等。生产捕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 上述猪场内建筑安排的总原则是利于防疫、方便工作、整齐紧凑。因此,在建猪场之前必(1)猪场内各区要合理安排:生活区应安排在其他区域的上风方向;生产辅助区安排在生产区的上风方向;生产区中,种猪舍、仔猪舍应安排在肥猪舍的上风方向,公猪舍安排在母猪舍的上风方向,隔离区安排在下风方向。在地势的安排上也是如此。

(2)选好猪舍的朝向。这关系到猪舍的通风、采光和排污效果,应根据当地主导风向和日照情况综合考虑。经计算,沈阳地区猪舍的最佳朝向是南和南偏东20°之间,不宜朝东北至西北之间。

老厂长告诉你猪场怎么建设?合理安排猪场内的建筑!

(3)建筑物要整齐、紧凑。猪舍建筑之间的距离既要考虑工作方便,又要考虑防火、光照、通风和卫生防疫的要求一般以3一5倍的猪舍房檐高度为宜。

(4)减少道路。运输饲料的道路和运输粪污、病猪和死猪的道路不重复,并尽量不交叉。

此外,生产区的人口必须要设置消毒池、消毒间和更衣室;场区内排水设施是为了排除雨水和雪水,不要和尿污的排除系统混用;场区内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不仅能美化坏境,而且对改善场区内小气候有重要意义,能够吸尘灭菌、降低噪音、净化空气、防疫隔离、防暑防寒等。

堆粪场建设标准?

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标准

粪污治理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生态至上,以人为本,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饲养规模、场区所在地周边种植业结构的自然条件等具体环境因素,建设相关设施,通过产前、产中、产后控制,使畜禽粪污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一、粪便贮存处理设施

粪便贮存处理设施主要有储粪池和沼气池。

储粪池一般应选在生产区的下风向,靠近污道,便于粪便的清运。一般为地上式、半地上式,也有采用全地下式。地上式一般高出地面1.5-2米,半地下式一般地面上下各1米,储粪池一般为长方形和正方形,设有进、出粪口,要求两个单元以上,可做到轮换使用。由钢筋水泥底(15厘米左右)、四周砖墙(三七墙)和钢筋混凝土(20厘米左右),并进行防水处理,底部留有渗沥液排出口通向污水池,上覆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防雨上盖。

在干清粪方式下,粪便堆放场所容积为:每10头猪(出栏)约1立方米,每1头肉牛(出栏)或每2头奶牛(存栏)约1立方米,每1000只肉鸡(出栏)或每250只蛋鸡(存栏)约1立方米。

沼气池采用沼气池处理粪便,沼气池容积:每1头猪(存栏)应为0.5-1立方米,每1头牛(存栏)2-3立方米,每100只鸡(存栏)2-4立方米。沼气池具体建设标准和使用应按新能源技术指南操作。

二、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池可分为舍边的一级沉淀池、流通过程的二级沉淀池和最终汇集的三级沉淀池。一级、二级沉淀池要靠近污道,三级沉淀池应选在生产区的下风向的储粪池附近,便于粪便的清运。三级沉淀池为全地下式,深度在2--2.5米,一般为上大下小的梯形,设有进污口和清污口,建成3个以上梯度单元,由水泥底(25厘米左右),并进行防水处理,加盖防雨,做到“防雨、防渗和放溢流”三防要求。为避免沼气产生应注意留有通风口。

三级沉淀池体积应容纳2个月以上的污水尿液产生量,每出栏1头生猪(肉牛和奶牛可以按照相应关系换算,出栏1头肉牛或存栏2头奶牛相当于出栏10头猪)三级沉淀池体积不少于0.3立方米。

3、废弃物处理设施

废弃物是指病死畜禽、孵化繁殖废弃物(蛋壳、死胎、胎衣等)、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等。养殖场要在粪污处理区建设小型焚烧炉或化尸池,对废弃物和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小型焚烧炉设在专门场所,一般位于粪污处理区附近,主要用于蛋壳、死胎、胎衣、过期兽药、残余疫苗、疫苗瓶和要求必需进行焚烧处理的动物尸体(牛、猪等大动物需到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的处理,养殖场配备的焚烧炉处理能力应在25-50公斤/小时。

化尸池应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且与生产区有一定的距离,主要用于小型动物尸体的处理。化尸池一般为地下圆井型,深4-5米,口径2米左右,由水泥底、四周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并进行防水处理,加盖防雨,并注意通风,使用时定期填加消毒药品。

4、雨水、污水分离

养殖场建立严格的自然雨水、生产污水两个独立的排水系统和排水设施,一般采用斜坡式,并保持畅通。雨水沟主要用于收集场内的天然雨水,可采用方形明沟,深度为30厘米,沟底有1%-2%的坡度,上口宽30-60厘米,要防止污水流入,收集后的雨水可直接向农田和坑塘排放,也可流入专门的水窖,以备以后生产使用。尿液和生产生活污水采用暗沟布设,深度到达到冬季冻层以下(约1米以下),可用水泥管和PVC管作为管道,注意防止冬季冻结,如果过长可增设沉淀井(15米左右),可防止堵塞,污水最终排入沉淀池,经沉淀池处理利用。

5、净道、污道分设

净道是指供健康畜禽周转、人员进出、运送饲料的专用通道。污道是指粪便和病死、淘汰出栏畜禽出场的通道。场区内净道与污道应严格分开。

6、功能区改造

建立办公区、生活区、生产辅助区、生产区及粪污废弃物处理区、各功能区应用围墙、水渠或防疫林严格分离,有明确的标志。生活区、办公区应位于生产区上方向;生产区应位于粪污和废弃物处理区上风向。

7、大型沼气工程建设

采用全混式厌氧发酵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将养殖场废物转化为沼气、沼液、沼渣,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具体建设标准和使用应按新能源技术指南操作。

四季樱草有毒吗?雀梅怎么样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