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缺铁怎么治疗
猪缺铁怎么治疗,猪维生素B12缺乏症防治措施有哪些?
维生素B12(抗恶性贫血维生素)又名氰钴素、钴胺素,是惟一含有金属元素(钴)的维生素。在维生素中,猪对它的需要量最低,但作用最强。维生素B12是正常血细胞生成、促进生长和各种代谢过程所必需的。维生素B12作为辅酶,参与由甲酸盐、甘氨酸或丝氨酸衍生的活性甲基的重新合成和它们转移成同型胱氨酸再合成蛋氨酸,与叶酸作用相互联系,提高叶酸利用率,它能防止猪的贫血。维生素B12与体细胞的形成也有密切关系,主要是在尿嘧啶甲基化形成胸腺嘧啶的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胸腺嘧啶可转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后者用于核糖核酸(RNA)的合成。此外,还能提高日粮中植物性蛋白质的利用率。用维生素B12可弥补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不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猪日粮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仔猪生长,可得到较好的饲料报酬。所以,维生素B12在猪的营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维持猪正常生长、繁殖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猪日粮中缺乏维生素B12,表现为正常红细胞性贫血,仔猪生长迟缓,呈贫血状态,饲料利用率降低,食欲不振,甚至死亡。生长猪维生素B12不足,表现为生长停滞,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毛粗乱,皮炎及后肢运动不协调。胚胎的病变主要是发育缓慢,皮肤呈弥漫性水肿,肌肉萎缩,骨髓增生,肝脏和甲状腺增大。母猪缺乏维生素B12导致流产,胚胎异常和产仔数低。育肥猪无特殊表现。维生素B12在自然界中仅有微生物可合成,而植物性饲料中通常不含有维生素B12。动物性饲料中特别是鱼粉含维生素B12丰富。各种动物的肝脏中维生素B12含量最高,鱼粉、肉骨粉及其他动物性蛋白质的产品饲料中含量也多。此外,在抗生素制造工业中,生产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后的残渣,可作为抗生素饲料,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B12。猪的肠道微生物也能合成维生素B12,所以,粪便中也富含这种维生素,一般情况下,粪便也可成为圈养猪的维生素B12的来源。但在集约化猪场,使用漏缝地板圈时,则必须给猪补加维生素B12。猪对维生素B12需要量为每千克饲料11~20微克。
怎样防治猪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症?
微量元素是猪不可缺少物质,它能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在畜禽业中起着不可估量作用使用方法不当或超量时,造成猪生长受阻发育缓慢,机体代谢紊乱,母猪造成胎儿生长受阻,发育不良死胎或畸形胎,给畜禽业带来威胁和经济损失。 微量元素是形成猪体内多种酶分的主要物质,它能促进畜禽的新陈代谢,缺乏时就会引起多种代谢疾病。猪摄入过量,会引起不良或中毒症状。
铜是造血起促化作用,它促进血红素的合成,它是红细胞的成分,促进红细胞的成熟,主要是参与铁的正常代谢。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主要来源,主要是协同过酶及碳水化合物,参与机体内的物质代谢及生物氧化过程,促进各种酶的转化,还有预防机体感染疾病的作用。
缺铜时,影响动物正常的造血功能,缺铜时影响动物正常的造血功能,表现症状为贫血,皮毛褪色,仔猪缺铜时被毛蓬乱,出现阵发性神经症状,后肢瘫痪等多种等多种症状,猪缺铜时骨质疏松或发育不良,容易骨折。
猪业是微量元素中,不可缺少一部分它起着动物调理生理功能,生殖器官的输送胎儿营养功能,多种酶分形成和解毒,防止猪骨质疏松,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机体抗病力和免疫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加工过程中怎么去脂?
我分享下观点啊!!猪头肉有很多搞法!
你说去除油脂的话,
最厉害的就属腊猪头肉了!熏的,油都掉了!然后切成片根本就没啥油脂了!
腊猪头肉
1.炒法,切片,过水!控水!
2.锅里放油,下腊猪头肉爆香,后加点姜蒜末,小米椒,加点干辣椒节,喷点料酒,翻炒均匀!后加少许耗油,鸡精味精,加少许红剁辣椒,调下颜色,加点大蒜叶就可以起锅,香油一点点,就可以装盘了!
或者,青椒泰椒炒也行!各有各的味!等等!最属于油脂最少的!
第2种, 干锅拆骨肉,或者小炒!
1,就是猪头过水,上高压锅压十五分钟左右!看怎么砍!
2压好之后把它全部拆出来,然后切成小段!切整齐点,容易入味就行!
3.油锅冒烟了放油,加菜籽油,烧好,放小姜片,蒜子坨,把拆骨肉爆香,喷点料酒,外壳炒硬一点,加点朝天椒,野山椒,爆香,在加点点辣妹子,豆瓣酱少许哦,喜欢跺椒的加点点,加点十三香!最后放点青红椒,最好吃的是切粒!因为辣椒都好吃了!辣椒上面加点点盐,然后拌匀加点鸡精味精吵香放点香油就行了!
干锅底部加点大蒜叶!香一点!
第三种就是卤的了!!给你个图!参考一下吧!也没说多好!
6个月的宝宝缺铁该怎么办?
我国,7个月—7岁儿童缺铁总患病率为40.3%,其中婴幼儿缺铁率高达44.7%。人们对缺铁危害的认识仅限于贫血,在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之前,会有一个相当长的隐性贫血期存在,缺铁给婴幼儿健康带来的危害不可轻视。
“铁宝宝”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如果准妈妈在怀孕期间贫血,在妈妈体内时获取的铁就少,生后容易贫血。宝宝从母体获得的铁一般能满足出生后 4 个月左右,缺铁以 6 个月~2 岁最为常见。
宝宝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宝宝饮食结构不合理、挑食偏食导致的。
(1)铁摄入不足: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因母乳、牛奶中含铁量较低,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2)生理需要量增加:婴儿快速生长,血容量增加迅速,而未及时补充铁。
(3)储铁不足:如妈妈孕期贫血、早产儿、双胎、多胎等。
(4)铁吸收障碍及丢失过多:如慢性腹泻、反复感染、牛奶过敏导致大便带血等,需要及时就诊医治。
“铁宝宝”有这些表现出现时,可以作出判断!
主要通过观察口唇和面部是否苍白,年纪大点的宝宝就会说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
症状一:神经系统:智力多低于同龄儿,孩子不活泼,比较爱哭,对新鲜事物反应不灵敏。
症状二:消化系统:出现食欲减退,异食癖(吃沙子.纸),经常呕吐、腹泻,口腔炎的情况。
症状三: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严重时,出现心脏扩大、心衰等症状。
症状四:宝宝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各种如流感、手足口等流行性疾病;严重贫血时出现髓外造血(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宝宝指甲脆弱、反甲,头发细黄,无光泽的情况。
血红蛋白降低,含铁血黄素和血清铁蛋白减少,骨髓象改变可以明确诊断。
四项措施减少“铁宝宝”出现
1、出生前照顾和围生期措施,在怀孕后半期补铁;预防早产、出血和感染;推迟脐带结扎时间----出生后让脐带继续搏动至少1-1.5分钟;尽早进行母乳喂养。
2、食物强化,如铁强化婴儿配方奶粉等,宝宝满6个月后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动物肝脏、瘦肉、猪血、黑木耳、海带等;也要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猕猴桃、柑橘、橙子、西红柿,以帮助促进铁的吸收。
3、补充铁剂:提倡从断奶开始对3岁前的孩子进行补铁;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来说,建议从2~3个月起开始补铁。
4、环境卫生和感染的控制(包括控制寄生虫病、反复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改进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健康和营养方面的交流和教育。
小儿缺铁性贫血应该怎么治疗治疗方案根据贫血严重程度分为食补和药补。血红蛋白大于 100 g/L 时,建议采用食补。当血红蛋白小于 100 g/L 时,食补的同时需口服补充铁制剂,不是说吃点好的,就能把铁补回来。 大部分补铁剂一到两周血色素都会上升,但要达到正常标准的话则需三到四周。血色素正常了,仍要再服六到八周储备。
小贴士:
补铁”绝对不是越多越好!,补铁过多可能有什么危害?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粘膜细胞对铁的吸收有调节作用。当体内铁充足时,吸收减少,反之则吸收增加。各年龄小儿每天摄入总量不宜超过 15 mg,以免引起胃部不适、便秘、黑便等反应。若儿童误服过量药物,则会造成急性铁中毒,可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养猪过程中怎么防治猪丹毒呢?
感谢题主问题!
猪丹毒是夏季猪场常见病。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夏季梅雨季节最为盛行,死亡率高达80%,多半由猪场管理不到位、圈舍卫生环境脏、乱、差及气候突变应激等诱发引起。1.猪丹毒症状表现👎急性猪丹毒:突然死亡,表现为败血症。
👎亚急性型猪丹毒:为良性病变感染,主要在颈、背、四肢外侧呈现多少不等疹块,形状各异,菱形或方形,俗称“打火印”。疹块稍突出于皮肤表面,大多1-2日恢复正常,大约1周后会痊愈。
👎慢性猪丹毒:以猪只跛行及皮肤坏死(关节炎)、胸腹下水肿(心内膜炎)为特征。
👎👎一般患病猪体温升高42℃以上,喜卧,大便开始干后转为腹泻。耳、背、腹部及大腿内侧呈现大小不等的紫红斑,指压不褪色,呼吸困难。
2.猪丹毒预防👍做好饲养管理,搞好精细喂养。夏季适时防暑降温,预防热应激及热源性疾病。优质高效饲料中加入荆防败毒散及高效阿莫西林,充足干净饮水中加多维素及葡萄糖。
👍做好环境卫生及合理栏舍卫生消毒。保持圈舍干净干燥,防止粪污满圈,影响猪只充分休息。避免打破猪群免疫平衡。
👍防疫保健,防重于治。用猪丹毒疫苗,对猪群提前免疫接种。
3.猪丹毒治疗👍强化圈舍合理卫生消毒。
👍当猪群有一定比例出现发病,建议做个药敏试验,看何种药物好用。
👍确诊时用选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2次/天,连用3天。
小结:生猪养殖最怕大群感染发病。因为有的热源性疾病一旦感染,加之治疗不当,便会继发混感,此时可能再高明的妙手恐怕也难回春。就像刚刚过去的盛夏时节,不少猪场母猪就中招高热混感,伤亡率极高。生猪养殖细微见章,防重于治。术业有专攻,让我们一起努力……201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