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背膘厚怎么办
猪背膘厚怎么办,产仔数量少有什么改善方法吗?
一、母猪产死胎的原因
(一)营养水平
1、母猪营养水平过低时导致家畜生长发育不良,配种后胚胎容易发生早期死亡。
2、母猪营养水平过高时,母猪膘情过肥,使胚胎死亡率增
高。
3、维生素A、E缺乏时,胚胎生长发育受阻,死胎率增高。
4、钴、硒元素缺乏时,胎儿生活力降低,死亡率增高。
5、饲料中含有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如豆科植物,其含有的植物雌激素,会使母畜发生流产和死胎。
(二)、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母猪的选育工作加强对母猪的选育工作,凡选作种用的母猪,必须符合选育标准,对存在遗传缺陷、繁殖障碍等生殖疾病的母猪一律淘汰。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饲料营养全面在配制母猪日粮时,必须按照母猪的营养标准、妊娠阶段进行合理配制,以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均衡,质量过硬,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充足。
防止有毒有害物质中毒在饲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或少用棉籽饼和豆科牧草、葛科牧草;应尽量避免使用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饲料;不要喂发霉变质、有刺激性和冰冻的饲料。
做好环境控制工作在场地选址和畜舍建筑时,不但要考虑有利于环境控制,还应注意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同时还应尽量减少运输、气温、饲养条件的改变等应激反应。
加强对母猪的管护工作根据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如在妊娠后期可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每次给量不宜过多,避免胃肠内容物过多而压挤胎儿等。
防止母猪跌倒,挤压,长途运输,惊吓,咬斗和跳圈等,不能追赶或鞭打母猪,夏季防暑,冬季保暖防冻;有条件的应对妊娠母猪进行高床饲养。
合理安排母猪的生产周期,使母猪的配种和怀孕避开高温高湿季节,怀孕母猪圈舍应冬季保温,夏季通风遮荫,当母猪怀孕期间外界温度超过35℃时,应采取淋浴、喷淋的方式降温,同时给予一些多汁青绿饲料。
做好催产和助产工作。对于孕期超过114天,仍没有分娩征兆的母猪,应进行药物催产;如果出现难产,则应请兽医助产。
加强繁殖管理,适时配种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确保适时配种;进行人工授精时,应严格执行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降低母猪的胚胎死亡率,提高情期受胎率;加强母猪的选择,最好选用最佳繁殖年龄的母猪;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
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好相关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瘟、猪圆环病毒病、弓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加强母猪繁殖疾病的控制一旦发现母猪患有繁殖疾病,则应及时治疗,如无法治疗的则一律淘汰。
二、母猪产活仔数少原因分析
目前在养猪生产中,困扰养猪着的难题为产仔数少,造成猪场的繁殖力下降,猪群补充困难。如果加大母猪存栏,提高产仔窝数,势必增加母猪的饲养成本,而且还造成母猪舍的栏位紧张,不加大母猪的存栏,育仔、育成、育肥栏位相对空置,造成浪费及增加成本。在生产实际中,要分析造成产仔数少的原因,以便在生产中加以防范。
1 品种原因
1.1 有些品种的繁殖能力低,产仔数少如:皮特兰、杜洛克等,由于品种的原因,产仔数提高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中,尽量避免有产仔数少的品种的血缘。
1.2 品系原因
有些品系如:英系大白、比利时长白,在培育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选育过程中只注重猪种的瘦肉率,而没有注意其它指标,造成产仔数指标下降。
1.3 遗传原因
同一品种,由于家系和个体的差异,也会造成产仔数的减少。
2 、年龄原因
猪的年龄及胎次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活产仔数的多少。
2.1 胎次
1-2胎的母猪就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3-5胎繁殖性能最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最高,6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下降。
2.2 猪的年龄
1-2胎、6胎以上母猪,由于体力的影响,产仔过程易产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仔的间隔时间。
3、 饲养管理不当
母猪群的饲养管理为猪场的关键,很多产仔数少和产活仔数少都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如:驱赶、鞭打、咬架。
3.1 饲料的原因
3.1.1 没有给母猪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
有的生产者认为母猪不用或少用添加剂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纠正,有些饲料公司也认为母猪的饲料不重要,做配方不认真,不全价,偷工减料,造成养猪者加不加添加剂效果不明显,造成思想误区。
3.1.2 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
原料中,玉米的黄曲霉超标;豆粕的尿素酶偏高;麸皮的质量不重视;矿物质的消化力不强,钙、磷无法吸收,氟含量超标;均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及产活仔数。
3.2 管理上的问题
3.2.1 配种前的管理
后备母猪配种体重及月龄过低,由于现在猪的品种生长速度太快,配种过早,没有达到体成熟,造成产仔数减少,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应该在7月龄以上。
3.2.2 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
后备母猪没有限饲,造成配种时体重过大过肥,产仔数减少。基本母猪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母猪过肥,影响母猪的排卵数,从而影响产仔数。
3.2.3 配种前没有短期优饲
为了增加排卵数,后备和断奶母猪配种前4-5天要短期优饲,喂给优质全价的饲料,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
3.2.4 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
妊娠前期1个月要少喂1-1.5㎏,中期适量2㎏,后期2.5-3㎏,同时要视母猪的个体体旷随时调整饲喂量。
3.2.5 减少并群、追赶和咬架等问题。
3.2.6 疫苗接种时间不合理
母猪在妊娠期间,尽量减少疫苗的注射,除大肠杆菌、红痢外,其它疫苗都应在配种前注射,减少因疫苗注射对胎儿的影响。
4、 疫病的影响
很多疫病都能造成繁殖障碍,造成产仔数下降,死胎、木乃伊比例增加,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口蹄疫、猪丹毒、链球菌病和猪流感等。
对于传染病造成的母猪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减少的原因复杂,症状相互重合,不做血清学检查很难判断,有的症状作血清学检查也难判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做为养猪生产者,在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防疫工作,减少外来野毒的感染。
2、减少外引种猪的地区,因为各地区的种猪健康状况不同,减少地区就减少感染的机会。减少引种次数。不要从疫区引种。引种后要隔离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引入。
3、对母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针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工作。
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由于管理的原因造成产仔数的减少。
5、引种时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猪种,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母猪产子数的多少,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条件。
养好妊娠母猪,要注意抓“两头”,即抓好怀孕前期和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母猪怀孕20天后,是受精卵着床阶段,此时,对外界条件刺激相当敏感;怀孕后期,尤其是最后一个月,胎儿发育很快。而母猪分娩后前10天的泌乳量又主要靠妊娠期的储备,因此,无论前期或后期,对妊娠母猪都要供给全价营养的日粮。尤其维生素不能缺乏,所以日粮可多搭配青饲料。还要在分娩时做好产前准备,搞好接产和难产救护工作,以保证母猪安全分娩产子,提高子猪的成活率。
提高母猪的泌乳力,保证子猪活泼健康。
母猪泌乳力与饲养管理和营养有关,而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是根据其产子数、猪乳的化学成分、泌乳量的多少进行考虑的,一头哺乳母猪以产8头子猪计算,每天营养中需要16500大卡~18000大卡消化能、700克~800克蛋白质、钙37克~41克,如每增加一头子猪,就要多供给1200大卡消化能。除满足营养外,还要在分娩后6小时~8小时喂饮清洁水,应适当多加一些含有较多青绿多汁的饲料。
1 科学饲养母猪。
目的是使母猪正常发情,有利配种受胎,增加产仔数。
母猪在空怀期间应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使母猪在配种前保持中等膘情。科学喂养原则是:太肥的母猪,少喂精料,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太瘦的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多喂些精料和动物性饲料,促进母猪尽快康复。
饲喂生料。生料喂猪多产仔。据资料报道,生料喂猪比熟料喂猪平均窝产仔猪增加2.4头,提高产仔数30%;成活率提高12%;平均每头断奶体重增加2.5千克;日增重提高14%。在母猪冬季的日粮中添加2-3公斤生马铃薯,饲喂1.5-2个月,然后给母猪配种,平均每窝比不喂生马铃薯者多产仔1.4头。这是因为生马铃薯中含有多酚氧化酶,有促性腺作用。
配前优饲。母猪在配种前10-20天,多喂1-2公斤优质饲料,可以刺激母猪多排卵,从而在分娩时至少多产1头仔猪。用此法催情,在母猪配种之后,要把日粮减回到正常喂量,否则会造成胚胎死亡率提高。此法对纯种母猪、年龄较轻的母猪、断奶后体质较差的母猪较适宜。
改善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提高胚胎死亡高峰期的胚胎成活率。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期是配种后9-13d,此时期是合子附植初期,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死亡,死亡率在50%左右。因此,应尽量减少此时期各种应激因素,一般是在配种后3-4周内,要保持母猪原圈原饲养方式饲养。第二个死亡高峰期是妊娠后大约第三周,此时期是器官分化时期,死亡率大约是30%-40%,应注意各种应激和营养缺乏因素。在此时期胎盘停止生长,而胎儿迅速生长,可能由于胎盘不足以支持胎儿发育,以致死亡,死亡率大约是15%。因此,应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
2 增加母猪排卵数 。
配种时肌肉注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1000IU或注射促排3号25微克,能刺激母猪多排卵。经常用试情公猪去爬跨不发情的母猪,通过公猪分泌的外激素气味和接触刺激,以及神经反射作用,引起脑下垂体分泌促卵泡素,促使母猪发情排卵。另外,还可以注射促性腺激素诱导发情,如给母猪一次注射孕马血清(PMSG)750-1500IU,并配合使用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500-1000IU,可诱导母猪发情
3 掌握好初配年龄。
母猪配种过早,不仅产仔少,还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一般初配母猪的年龄为8-9个月,体重为60-70千克;杂种母猪为10-11个月,体重为80-90千克;引进的良种母猪为12个月左右,体重为90-100千克以上。
4 适时配种。
母猪一般18-22天发情一次,持续时间为3-5天,为此,必须注意观察母猪的发情,做到适时配种。但因品种、年龄、季节、气温等不同,在配种时间上也有所不同,较佳的配种时间为:土种猪在开始发情后的第二天;杂种母猪在发情后的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的上午;外来的良种母猪在发情开始后的第3-4天,待母猪的阴门红肿刚开始消退,并有丝状黏液流出(民间称吊线),按压母猪后躯呆立不动时为较佳配种。从年龄看,引入猪种青年母猪发情期比老龄母猪短,而我国地方品种则相反。
5 一个情期多次配种。
即用一头公猪的精液给母猪进行2-3次人工授精,第一次配种后,隔12-18小时配第二次,配第三次需隔6-12小时后再进行,这样,受孕机会就多了。但一个情期配种次数不要超过3次,否则,其受胎率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
6 用混合精液配种。
将两头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公猪的精液混合在一起给母猪做人工授精,这样不仅产仔多,且仔猪成活率高、生长快、体壮。
7 注意保胎。
母猪配种后9-13天和分娩前21天易流产,应注意保胎,此时肌肉注射黄体酮毫克。尽量供给高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维生素等丰富的精料和青饲料,忌喂冰冻、变质的饲料,忌舍内拥挤、咬架、滑倒、鞭打、惊吓等。整个孕期及哺乳期,皆应注意饲料原料及饲料不能霉变。霉变饲料所含的黄曲霉素极易造成死胎、流产及影响仔猪增重。
8 仔猪早期断乳
传统养猪仔猪哺乳期较长,一般是2月龄断乳。仔猪早期断乳是指仔猪3-5周龄离开哺乳母猪开始独立生活。早于2周龄的断乳称为超早期断乳,目前对超早期断乳仍有争议,在养猪生产中,多数推广4-5周龄断乳。仔猪5日龄开始认料,7日龄开始补料,依次是:7-14日龄给料量为10克;15-20日龄给料量为20-30克;21-30日龄给料量为100-150克;31-40日龄给料量为100-150克;41-50日龄给料量为450-550克;51-60日龄给料量为600-650克。35日龄断奶,仔猪早断奶,母猪早发情,早配种,分娩次数多,产仔多。
9 寄养与并窝。
寄养是指在猪场同期有一定数量母猪产仔的情况下,将多产或无乳吃的仔猪寄养给产仔少的母猪,是提高猪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也使部分母猪尽早发情配种,缩短了这部分母猪的产仔间隔。并窝是指将哺乳仔猪少的两窝或多窝仔猪合并由一头母猪代养,可使不哺乳的母猪提早发情。
10合理选留母猪,及时淘汰不良母猪。
第一胎产仔少,第三、四及第五胎时产仔数最多,而后随着胎次增加,产仔数保持稳定或稍下降。乳头数目多的母猪一般产仔也多,所以选留母猪时,切记要多乳头的母猪。长期不发情、假发情或屡配不孕、产仔少和年老体衰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纯种苏太公猪介绍?
苏太猪
苏太猪是以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太湖猪为基础培育成的中国瘦肉型猪新猪种,保持了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及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优点,与外种公猪杂交,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杂种优势显著等特点,是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理想母本之一。
太猪是近年来由苏州市苏太企业有限公司培育而成的国家级瘦肉型新品种,具有产仔多,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点,是目前生产商品瘦肉型猪的理想母本品种之一。
苏太猪全身被毛黑色,耳中等大小、前垂,脸面有浅纹,嘴中等长而直,四肢结实,背腰平直,腹小,后躯丰满,结构匀称,具有明显的瘦肉型猪特征。有效乳头7对以上。少部分猪有玉鼻(鼻端白)。
苏太猪
苏太猪是以小梅山、中梅山、二花脸和枫泾猪为母本,以杜洛克为父本,通过杂交育成的。由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现苏太集团)以太湖猪为基础培育成的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种,1995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1999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苏太猪作为科技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原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联合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品种特点
肉质鲜美,肥瘦适度.繁殖力高。经产母猪平均胎产仔11.6头.经产母猪平均胎产仔14.5头:杂种优势明显.以苏太猪为母本.与大约克或长白公猪杂交生产的苏太”杂优猪,胴体瘦肉率59.33%,64日龄体重达90干克,体重25~9O千克阶段口增重720克.料重比2.98一食谱广,耐粗性能好,充分利用糠麸、糟渣、藤蔓等农副产品。
苏太猪
(1)苏太猪具有产仔多、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良特点,可作为生产三元瘦肉型猪的母本。
(2)苏太猪全身被毛黑色,耳中等大耳垂向前下方,头面有清晰皱纹,嘴中等长而直,四肢结实,背腰平直,腹小,后躯丰满,具有明显的瘦肉型猪特征。
(3)苏太猪母猪9月龄体重116.31千克,公猪10月龄体重126.56千克;育肥猪体重25-90千克阶段,日增重623.12克,饲料利用率3.18,达90千克体重日龄178.90天。
(4)苏太猪体重达90千克屠宰率72.88%,平均背膘厚2.33厘米,眼肌面积29.03平方厘米,胴体瘦肉率55.98%。
(5)苏太猪母猪平均乳头7对以上,适配年龄为6~7月龄,公猪为7~8月龄;初产母猪平均产仔11.68头,35日龄断奶育成仔猪10.06头,60日龄仔猪窝重184.31千克,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4.45头,35日龄断奶育成仔猪11.80头,60日龄仔猪窝重216.25千克。
(6)苏太猪与长白公猪杂交,其后代164.43日龄体重可达90千克,胴体瘦肉率可达到60%以上,平均窝产瘦肉量达到487.08%。
(7)苏太猪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适宜规模猪场、专业户、农户饲养。
种群分布
中国绝大部分产区均可饲养
生产性能
苏太猪
苏太猪繁殖性能较高,基本保持了地方品种繁殖性能较高的优良特性,初产母猪胎均产仔9.17头,
1、生长发育
断奶20~50千克阶段,日增重570±25.6克,50~90千克阶段日增重710±28.8克。
2、繁殖性能
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4.5±1.06头,产活仔数13.78±0.98头,35日龄断奶体重为7.85±0.56千克。
3、肥育性能
达90千克日龄为178±3.45天,育肥期饲料转化率为3.11。
4、胴体品质
胴体瘦肉率为56.10%±1.32,肌内脂肪高达3%,肉色鲜红,肉质鲜美,细嫩多汁,肥瘦适度,适合中国人的烹调习惯和口味。
杂交利用
苏太猪为母本,与大白公猪或长白公猪杂交生产“苏太”杂种猪是一个很好的模式。苏太杂种猪的胴体瘦肉率59~60%,达90千克体重日龄160~165天,25--90千克阶段日增重700~750克,饲料转化率1:2.98。
饲养管理特点
苏太猪
1、苏太猪的繁殖
公猪7~8月龄,体重80~90千克以上时可以开始配种,母猪在6~7月龄,体重70千克以上时适配。母猪发情周期平均为20.3天,发情持续期3.95天。母猪发情特征为呆立张望,外阴红肿或稍有红肿、湿润,并有稀薄粘液流出,有些母猪还出现食欲减少、爬跨其他猪或跳圈行为或鸣叫的发情征候,当出现按压背部不动,外阴红肿消退时,是配种的最佳时机,配种方式有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
2、苏太猪的饲养
苏太猪对饲料要求不高,耐粗性能好,可充分利用糠麸、糟渣、藤蔓等农副产品。母猪日粮中粗纤维饲料可高达20%左右,是一个耐受粗饲料的猪种。
供种场家
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苏太集团前身)成立于1984年,是农业部与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专门从事苏太猪选育的种猪基地,主导产品:苏太猪、苏太杂交母猪、太湖猪。
江苏省新沂市苏太猪扩繁场,是1959年8月建成的国营种畜场,位于新沂市东南18公里处。全场占地2670亩。1998年10月被江苏省农林厅确认为省级苏太猪扩繁场。2003年被定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星火计划”重点工程!主导产品:苏太仔猪、苏太母猪、苏太杂交母猪。
农村老话说一勺猪油胜过十副药是什么意思?
问:农村老话“一勺猪油胜过十副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现在吃猪油的人比较少了?
说起猪油,杍攸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用油渣炒的莲花白,不仅菜好吃,油渣也软香糯,吃起来也不闷人。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杍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问题说“一勺猪油胜过十副药”,这句话主要是说猪油的功效。猪油有哪些功效,让杍攸给你一一介绍。
功效:1、补虚。猪油可以滋养五脏,特别是对脾胃和肺,经常使用猪油可以强健脾胃,有助消化。2、治疗脱发。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而猪油有滋养肺的功效,从而对脱发有一定的功效。3、润肠通便。猪油滑腻,又进入大肠经,有助于排便,所以有润肠通便的功效。4、补肺止咳。如果肺部上火,干咳不止,这就不仅需要清热下火还需要补脾。故中医有“肺虚者补脾”之说。
那为什么现在的人们都不喜欢吃猪油呐?
杍攸一直都比较喜欢吃猪油,不管炒菜还是下面吃,都非常香。现在人们不喜欢吃猪油,大概是因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猪油的误解。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平时都是大鱼大肉的生活,饭后的娱乐项目又比较多,从而忽略了对身体的管理。吃的好,又喜欢坐着而不去运动,肥胖就找上门来了,疾病也就伴着产生。所以人们都说是猪油吃多了,导致三高的出现。谣言就这样产生了,而且流传之快,猪油也就莫名的躺枪。
第二、现在的猪喂养大多是用饲料,喂养时间短,猪油不香。目前因为市场的需求,猪的养殖也出现了大型养殖基地。对于养殖基地的猪而言,它们的“粮食”基本上都是各种各样的饲料,吃青草之类的粮食猪基本上没有。饲料猪生长的时间一般都是两三个月,这样的猪虽然看着很肥很壮,可是这样的猪肉吃起来一点嚼劲都没有一点都不香,对于这样的猪产生的猪油肯定是不好吃的。所以买猪板油或者猪焗油的就少了,吃猪油的人也就少了。
以上是杍攸对于上述问题的看法,如果觉得杍攸回答的不错,请动动小手关注杍攸吧!杍攸将不胜感激!后备猪情期管理流程?
后备母猪初次发情症状不明显且无规律,且持续时间长。发情周期一般为18-25d,平均21d,后备母猪中,第1、2次发情间隔短的有15d。持续期2-3d,有的在7d还有初次发情。发情表现:耳朵直立,眼神呆滞。急躁不安,食欲减退或不食;阴门红肿,阴道内流出透明稀薄白色的水样黏液,喜欢爬跨其他母猪;后期初现静立反射。发情检测与记录
后备母猪生长到80kg(5.5月龄左右)以上时开始出现第1次发情症状,症状一般不明显,尤其大群饲养时更不容易发现,应及时发现发情母猪,可采用公猪试情的方法,以准确确定母猪的初次发情时间。做好发情日期记录,并预算下个发情期。根据这些基础数据可以确定后备母猪的去留问题,同时也可以确定后备母猪疫苗的免疫、催情补饲及初配时间。
发情控制
在对后备母猪发情检测(每天赶2只不同公猪查情2次,时间为8:00、14:00)、记录的同时,对后备母猪进行早期诱情,促进后备母猪初情期的提早到来。在后备母猪体况适宜且到达一定的年龄后,初情期越早越好。诱情在160日龄时开始,最好的办法是公猪单独饲喂,待需要诱情时将公猪赶到母猪栏内诱情。
适时配种
最理想的是使年龄和体重同时达到初配要求标准。实践表明,当后备母猪的初配日龄在210-230d时,产仔数等各种生产性能较为理想。一般在初配日龄>210d,初配体重>120kg,背膘厚18-20mm,第2或第3次发情时进行配种。配种的有效时期是在静立发情开始后大约24h,在12-26h之间。第1次配种应当在开始静立发情被检出之后12-16h完成,过12-14h再进行第2次配种。
黑猪哪个品种瘦肉率高?
主要瘦肉型猪种:从国外引入的有大白猪(大约夏猪)、长白猪(兰德瑞斯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和施格猪;我国自己培育的有湖北白猪、三江白猪和军牧一号白猪。这些猪种的共同特点是胴体瘦肉率高(57%以上)。用这些猪种作父本或母本进行经济杂交,都能提高商品猪瘦肉的产量。
一.大白猪(大约克夏猪)(一)产地和特点
大白猪于18世纪在英国育成,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引入我国后,经过多年培育驯化,已经有了较好的适应性。其主要优点是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产仔较多,胴体瘦肉率高。我国已经引入了英系(英国)、法系(法国)、加系(加拿大)和美系(美国)等大白猪。
(二)体型外貌
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鼻直,四肢较长。全身被毛白色,故称大白猪。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230-250千克
(三)生长肥育性能
增生速度快,省饲料。生后5-6月龄体重可达成协议100千克左右。在我国,每千克配合饲料含消化能13。4兆焦、精蛋白质16%,自由采食的条件下,从断奶至90千克阶段,日增重为700克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千克左右。体重90千克时屠宰,屠宰率71%-73%,眼肌面积30-37平方厘米,胴体瘦肉率60%-65%。根据国内十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种猪场的统计表明,近几年从国外引入的大白猪,其肥育性能有很大提高。肥育期的日增重可达到800-1100克,料重比为2。3-2。81,体100千克时屠宰的胴体瘦肉率为65%—68%。
(四)繁殖性能
性成熟较晚,生后5月龄的母猪出现第一次发情,情怀周期18-2天,情怀持续期3-4天,母猪妊娠期平均115天。初产母猪产仔数9-10头,经产母猪产仔11-12头,产活仔数10头左右。60日龄断奶窝重工业133千克,哺育率85%-95%。
(五)杂交利用
用大白猪作父本与太湖母猪进行两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50%以上,与长白猪配北京黑猪杂咱母猪进行三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60%以上,与长白猪大约克夏猪金华猪杂种母猪进行四品种杂交,其一代种猪胴体瘦肉率60%以上。
二长白猪(兰德瑞斯猪)(一)产地和特点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瘦肉型猪咱之一。我国目前饲养的长白猪主要来自丹麦、英国、加拿大和比利时等国家。近几年引入的长白猪,其生长速度、饲料利用效率和胴体肉含量等性能,都比早先引入的长白猪有很大的提高。
(二)体型外貌
头小清秀,颜面平直。耳向前倾平伸略下耷。大腿和整个后向躯肌肉丰满,体躯前窄后宽呈宽线型。体躯长,有16对肋骨,全身被毛白色。
三)生长肥育性能
增生速度快,省饲料。生后5-6月龄体重可达成协议100千克左右。在我国,每千克配合饲料含消化能13。4兆焦、精蛋白质16%,自由采食的条件下,从断奶至90千克阶段,日增重为700克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千克左右。体重90千克时屠宰,屠宰率71%-73%,眼肌面积30-37平方厘米,胴体瘦肉率60%-65%。根据国内十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种猪场的统计表明,近几年从国外引入的大白猪,其肥育性能有很大提高。肥育期的日增重可达到800-1100克,料重比为2。3-2。8:1,体重100千克时屠宰的胴体瘦肉率为65%—68%。
(四)繁殖性能
性成熟较晚,生后5月龄的母猪出现第一次发情,情怀周期8-22天,情怀持续期3-4天,母猪妊娠期平均115天。初产母猪产仔数9-10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1-12头,产活仔数10头左右。60日龄断奶窝重工业133千克,哺育率85%-95%
(五)杂交利用
用大白猪作父本与太湖母猪进行两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50%以上,与长白猪配北京黑猪杂咱母猪进行三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60%以上,与长白猪大约克夏猪金华猪杂种母猪进行四品种杂交,其一代种猪胴体瘦肉率
60以上。
二长白猪(兰德瑞斯猪)(一)产地和特点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瘦肉型猪咱之一。我国目前饲养的长白猪主要来自丹麦、英国、加拿大和比利时等国家。近几年引入的长白猪,其生长速度、饲料利用效率和胴体肉含量等性能,都比早先引入的长白猪有很大的提高。
(二)体型外貌
头小清秀,颜面平直。耳向前倾平伸略下耷。大腿和整个后向躯肌肉丰满,体躯前窄后宽呈宽线型。体躯长,有16对肋骨,全身被毛白色。
(三)生长肥育性能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长白猪生长发育迅速。据国内一些咱猪场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出生后5-6月龄,体重可达成100千克,肥育期的日增重为800-1000克,料重比为2。3-2。7:1体重100千克时屠宰,胴体瘦肉率为64%-67%。
(四)繁殖性能
性成熟晚,公猪一般在生后6月龄时性成熟,8月龄时开始配种。母猪发情周期为21-23天,发情持续期刊2-3天,妊娠期为112-116天。初产母猪产仔数8-10头,经产母猪仔数10-13头。
(五)杂亲利用
用长白猪作父本进行两品种或三品种杂交,一代杂交种猪。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可得到较高的生长速度、较好的饲料利用率和较多的瘦肉。例如,长白猪与嘉兴黑猪或东北民猪杂交,一代杂种猪肥育期日增重可达600克以上,胴体瘦肉率可达600克以上,胴体瘦肉率50%-55%;长白猪与金华猪杂交,一代杂种猪日增重530-550克,胴体瘦肉率50%-52%;长白猪与内江公猪配北京黑母猪杂种母猪杂交,其三种品种杂种猪在中等营养水平下饲养,体重20-90千克阶段,日增重520克左右,胴体瘦肉率51%。
三、杜洛克猪(一)产地和特点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泽等地,俗称红毛猪。主要从美国、匈牙利、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引入,现已遍布全国。其特点;体质健壮,抗逆性强,饲养条件比他瘦肉型猪要求低。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质较好。在杂交利用中一般作为父本。
(二)体型外貌
全身被毛呈金黄色或棕红色,色泽深浅不一。两耳不一。两耳中等大,略向前倾,耳尖稍下垂。头小清秀,嘴短直。背腰在生长期呈平直状态,成年后稍呈弓形。胸宽而深,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壮、结实。蹄呈黑色。
(三)生长肥育性能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180日龄体重可达标90千克。在每千克日粮消化能12。64兆焦、粗蛋白质子15。7%的营养条件下,在体重25-100千克阶段,平均日增重650克,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99千克,在体重100千克时屠宰,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1,背膘厚2。69厘米,眼肌面积37平方厘米,肌肉内脂肪含量3。1%,肉色良好。新引入的杜洛克,如台系杜洛克,在营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肥育期的日增量可达到800-900克,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3-2。6千克。胴体瘦肉64%-68%。
(四)繁殖性能
性成熟较晚。公猪一般在6-7月龄开始第一次发情(体重90-110千克),发情周期21天左右,发情持续期2-3天,妊娠期115天左右,初产母猪产仔数9头左右,经产母猪产仔10-11头。
(五)杂交利用
用杜洛克猪作父本与地方猪种进行两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日工增重可达500-700克,胴体瘦肉率50%以上,用洛克猪作父本培育种进行两品种或三品种杂交,其杂种猪日增重可达600克以上,胴体瘦肉率56%-62%,例如,杜洛克猪与荣昌猪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50%左右,杜洛克猪与上海白猪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60%左右。
四、汉普夏猪(一)产地和特点
汉普夏猪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是美国分布最广泛的瘦肉型猪种之一。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其数量和利用不如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主要特点:生长发育较快,抗逆性较强,饲料利用率较高,胴体瘦肉率较高,肉质较好,但产仔数量较小。
(二)体型外貌
头和中、后躯被毛黑色,肩颈结合外有一白带,包括肩和前肢。头中等大,耳直立,嘴较长且直,体躯较杜洛克猪稍长。背宽大略呈弓形,体质强健,体型紧凑。成年公猪体315-41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250-340千克。
(三)生长肥育性能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180日龄体重可达90千克,日增重600-700克,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千克左右,体重90千克时屠宰,其屠宰率71%-75%,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胴体瘦肉率60%以上。
(四)繁殖性能
性成熟较晚,母猪一般在6-7月龄、体重90-11千克时,开始发情,发情周期函数19-22天,发情持续期刊-3天,妊娠期限112-116天。初产母猪仔数7-8头,经产母猪产仔数量8-9头。
(五)杂交利用
因汉普夏猪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高和肉质好等优点,在杂交利用中一般作为父本,汉普夏公猪与长白猪配太湖母猪杂种猪杂交,其三品种杂交猪体重20-90千克阶段,饲养期需用110-116天,日增重600克以上,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5-3。7千克,胴体瘦肉率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