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育种怎么样
荣昌育种怎么样,哪个品种的猪最优秀?
一、金华猪
金华猪又称金华两头乌或义乌两头乌 ,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猪种之一。金华猪具有成熟早,肉质好,繁殖率高等优良性能,腌制成的“金华火腿”质佳味香,外型美观,蜚声中外。
优点:肉脂品质好,肌肉颜色鲜红,吸水力强,细嫩多汁,富含肌肉脂肪。皮薄骨细,头小肢细,胴体中皮骨比例低,可食部分多。繁殖力高,平均每胎产仔可达14头以上,繁殖年限长,优良母猪高产性能可持续8~9年,终生产仔20胎左右,乳头数多,泌乳力强,母性好,仔猪哺育率高。性成熟早,小母猪在70~80日龄开始发情,105日龄左右达性成熟。公、母猪一般5月龄左右即可配种生产。适应性好,耐寒耐热能力强,耐粗饲,能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环境。
缺点:体格不大,初生重小,生长较慢,后腿不够丰满。
二、宁乡猪
宁乡猪又称宁乡土花猪,产于湖南长沙宁乡县流沙河、草冲一带,所以又称草冲猪、流沙河猪,是中国四大名猪种之一。
优点:宁乡猪属偏脂肪型猪种,具有早熟易肥,边长边肥,蓄脂力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性情温顺,适应性强,耐粗饲,体躯深宽短促,体质松疏等特点。
缺点:需要精细饲养,除喂以青绿饲料外,还喂以大米、甘薯、米糠等饲料。皮下脂肪含量也比较高,瘦肉率只有34.7%,而一般的地方猪种瘦肉率可达43%以上。
三、太湖猪
太湖猪属于江海型猪种,产于江浙地区太湖流域,是我国猪种繁殖力强,产仔数多的著名地方品种。
优点:太湖猪以繁殖力高著称于世,是全世界已知猪品种中产仔数最高的一个品种。湖猪遗传性能较稳定,与瘦肉型猪种结合杂交优势强,最宜作杂交母体。太湖猪早熟易肥,肉质鲜美独特。
缺点: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如果在太湖母猪与长白公猪交配所产的后代中选留母猪就可以客服这些缺点。
四、陆川猪
陆川猪,因原产于广西东南部的陆川县而得名陆川猪,现主要分布于陆川县大桥镇、横山镇、乌石镇、月洞镇、滩面乡、良田镇、清湖镇、古城镇等地。
优点:陆川猪体小、早熟易肥。肉质好、营养丰富。母猪母性好,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力稳定,杂交优势明显。
缺点:陆川猪的屠宰适期为8月龄,体重70千克左右,屠宰率为69%。成年公猪体重87千克,母猪79千克左右。相较于我们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它的育肥周期有点长了。
五、东北民猪
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三种类型。除少数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东北民猪是华北猪种,在世界地方猪品种排行第四。
优点: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缺点:饲料利用率低,肌肉不丰满,皮过厚,影响肉用价值。
六、荣昌猪
荣昌猪主产于重庆荣昌和隆昌两县,后扩大到永川、泸县、泸州、合江、纳溪、大足、铜梁、江津、璧山、宜宾及重庆等10余县、市。体型较大,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旋毛,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坚实。
优点:荣昌猪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耐粗饲、性情温驯、易于调教,公猪采精容易,母猪泌乳性能好,护仔能力强。以其适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瘦肉率较高、肉质优良、鬃白质好等优良特性而驰名中外。
缺点:尚存在前胸窄、后腿欠丰满,卧系,个体差异大和毛色不一的缺欠。
七、八眉猪
八眉猪分大八眉猪和二八眉猪两种,目前绝大部分是二八眉猪。因其额具纵行倒八字纹,故称八眉猪,俗称为“大耳朵”。
优点:具有适应性强、性早熟、抗逆性好、产仔多、母性好、沉积脂肪能力强、肉质好、能适应贫瘠多变的饲养管理条件、遗传性状稳定、对近交有抗力等特性。
缺点:生长发育慢,皮多皱褶,后肢软弱,多卧系。
八、合作猪
合作猪隶属于猪科、猪属。也称蕨麻猪或山猪,是高寒牧区饲养的小型原始地方品种。是一种生长较慢的小型猪种。适于放牧饲养,主要分布在半牧区的夏河、碌曲、卓尼、岷县等县。
优点:合作猪是高原小型放牧猪种,采食力强,适应高寒粗放管理条件。皮薄,后腿发达,肉质好。猪鬃粗长,量多质优。
缺点:体小,生长缓慢,成年公、母猪体重分别为28.5公斤和32.5公斤。育肥期长,繁殖力低。
有哪些相对好考的211高校?
我来说几句
俗话说,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
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三分货。
好考的211,甚至好考的985,肯定是有各种不为人知原因的。
一般不是专业冷门院校,(如西农。。)
就是边疆偏远偏远省份。没有像样的专业学科。
现在很多偏远211竟然在二本招生,甚至招收专科生。这类院校肯定好考。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让你300分实现200梦想。
中国多少个211工程院校。中国现在有112所211院校。基本把中国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牛叉院校一网打尽。其实中国高校也分n多档次。
211里面也分n多档次最牛的比如说985。
985里
最牛的第一阶层是清华北大。
第二阶层呢是c9。
其他985是第三阶层。
然后最差的211是那几个。
咱就介绍这几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他们二本招生,甚至专科招生。基本可以不废吹灰之力就能考上。西藏大学-二本招生的211工程重点大学。西藏大学都知道,是隶属西藏自治区的国家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
最后一批进入211。
西藏实力在211基本垫底。他们比较穷。一年经费只有4亿。而清华一年是近300亿。
考着非常容易。2018年在河南是二本招生,专科招生。分数线是484分。而2018河南的分数线是:
不到一本线的低分就可以上高原的211工程重点大学
一个字:爽。
站在高原上。这个知识学习更快。
2.石河子大学。石河子大学是隶属新疆建设兵团的全国211工程重点大学。也是最后一批211。又在石河子。实力弱一点。石河子大学比西藏大学富点,不过也很穷。预算6亿。
石河子大学是博士,硕士 ,一本,二本,专科都有招生。。
这人才培养跨度很大,就差再来个中专了。
石河子大学
一本录取分数线是541,比一本线高42分。
二本录取分数线是485,比一本线低14分,专科录取分数线是378,比二本线374高了3分。比高职200线高了174分。
石河子大学,300多分都可以上的211工程大学,爽。吃着羊肉。
3.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是隶属青海省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主意,是省,不是自治区。
青海大学还是比较有钱的。一年经费突破10亿
青海大学不招生二本,只有一本和专科。一本录取分在557,比一本线高58分,也很厉害了。
而高职高专批378。比二本线高一分。
4.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让大家感觉更陌生,比西藏大学,青海大学都陌生。只在二本,高专录取。二批分数线啊516,超过本科线17分。
大专录取分数线是393。比二本线高16分。
5.宁夏大学。
隶属于自治区等我211刚才重点大学。一本二本都有招生。没有专科批。
一本分数567,比重点线高68分。块相当高了。
二本录取507。比重点大学高8分。
宁夏大学生源还是不错的。
其他专科还有几个院校。比如安徽大学。南昌大学等。都是可以三四百分上211的。
结论,低分想上211,就选宁夏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延边大学。石河子大学。。等等你。
最后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高校专业那些事。
中国土猪的现状如何?
中国“土猪”的现状如何?中国的“土猪”,就是传统的黑猪了。我们现在食用的白毛猪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适合育肥的猪种,也有少部分国内自主培育的适合育肥的白毛猪种。我没记错的话,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东北农村饲养的猪还是传统的黑猪。特别是很多农村的老人,都会在过年的时候去猪圈烧香、叨咕几句,说黑猪是“黑煞神”,有点说道。当然了,是真是假还需要您自己去判断。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白猪开始在国内逐渐的普及饲养。
白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育肥快、体型大、屠宰之后猪皮上不会有黑色的毛茬,外观较好。这类进口的白猪只要饲料跟得上,长到300多斤是很平常的事情,不稀奇。而且,饲喂工厂化饲料,生长速度尤其的快。现在一些养猪场大概3个月左右就能长到200斤左右出栏吧。生长速度是相当的快的。但是缺点也明显,肉质口感差、不香、瘦肉呈粉色,没有小时候吃的黑猪肉香。
现在国内饲养传统黑猪的基本都是走的中高端市场,饲喂数量相对较少、养殖面积也不大、推广范围也小。可以说,现在想看到规模养殖黑猪的挺难。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育肥速度慢,但是黑猪肉的售价是比白猪肉高一些的。而且,养殖黑猪一般都是采取笨养的传统方式,饲喂时间长、养分积累充足、瘦肉呈暗红色、脂肪能炒出来“大油”、味道还香。可以说,吃黑猪肉要比吃白猪肉更健康。而且,现在黑猪的饲喂面积有了逐渐增加的趋势。特别是黑猪这类传统的猪种来说,抗病性、抗逆性要比白猪好很多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重庆有哪些高校?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CQU),简称重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重庆市、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为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波大学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1942年,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1952年调整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在职教职工53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1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余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3人,部、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700余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22个。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9个、重庆市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重庆大学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另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专业学位授权19种。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9个(含培育2个),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38个。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双一流”农科联盟成员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百校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
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心理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生态学、果树学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共37个):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水产、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法学、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兽医学、中药学西南大学有专任教师2968人,其中,教授572人、副教授1115人教授,博士生导师331人、硕士生导师139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资深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9人、""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农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植物保护、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园艺、历史学、化学、农林经济管理、语言文学、物理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比较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土壤肥料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学、语言学导论、数学教育学、逻辑学、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写作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位于美丽的山城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批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学校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成为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包括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学校现有经济法学科和诉讼法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法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安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及公共管理等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自主设立了目录外二级学科“人权法学”。我校设有23个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6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项目。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重邮”,坐落于直辖市——重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2011计划”核心协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四所邮电高校之一,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创办于1950年3月,前身是东川邮政管理局邮政人员培训班;1951年1月,改建为西南邮电分校;1953年3月,分建重庆邮电学校;1955年5月,更名为重庆电信学校;1959年3月,升格为重庆邮电学院;1970年4月,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7月,再次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5月,恢复为重庆邮电学院;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校现有学院16个,本科专业5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特色专业和“三特”专业21个、“三特”学科专业群4个,涵盖工、理、经、管、文、艺、法、教等学科门类。拥有重庆市“双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重庆市特色专业(11个):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广播电视编导、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移动通信接入网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10]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微电子专业实验中心、制造技术工程实训中心、电路实验中心、通信技术与网络实验中心、高等学校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重邮-惠普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重邮-四联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重邮-移动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重邮-中兴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重邮-渝德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主要学什么?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于2017年7月由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原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水产系组建而成,已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抗战时期为中央畜牧实验所、中央血清研究所、中央农业实验所所在地。形成了“植根牧渔业沃土,产学研紧密结合,培育行业英才”的办学特色。
动物科学学院位于中国畜牧科技城、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重庆市荣昌区,为中国畜牧科技城、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成果转化,是中国畜牧科技城、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的主要建设、支撑单位。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24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在职教职工1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75人,讲师等中级职称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12人;教育部动物医学类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兽药审评专家、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学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等20余人;研究生导师44人。
近80年的办学历程,学院(系)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畜牧学科和兽医学科优势突出,水产学科特色鲜明,覆盖现代牧渔业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院设有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等6个普通本科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为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试点专业,动物科学和水产养殖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拥有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草业科学、水产养殖学、基础兽医、预防兽医、临床兽医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第三轮(2012)全国学科评估中,畜牧、兽医和水产学科位居全国前列。畜牧学为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兽医学、水产学为重庆市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