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畜牧养牛如何防偷(养殖户道出背后心酸)

养牛如何防偷(养殖户道出背后心酸)

时间2022-12-22 09:53:03发布创业家分类畜牧浏览98
如今的农村已经很少能见到成群的牛了,以前我家也养过牛,养牛简直成了累赘但是我也跟那些养殖户交谈过,圈养的经常要出去割草,又赚不到多少钱我家也种了很多玉米,那个养殖户说割去喂牛,哪怕是到了过年也要赶出去放养牛的数量太多,别人也不愿意做2、投资...

养牛如何防偷,为啥农村养牛的人少?

牛可比猪值钱多了,可为何养牛的人越来越少,有些地方甚至绝迹了,养殖户道出背后心酸,看完我可是不敢养!

如今的农村已经很少能见到成群的牛了,就拿我们这边来说,二十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养水牛,有的甚至养了七八头,但是现在基本没人养了,很多村庄再也见不到牛的身影,放牛娃也成为了历史!

以前我家也养过牛,每个周末回家都要去放牛,那个时候养牛的主要目的就是耕地,后来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也就没有人愿意养牛了,但是在20年前,一头强壮的水牛,还是能卖上万块钱

如今的牛肉基本上都是菜牛,很多人都建立起了一个养殖场,形成了圈养的模式,牛肉的口感、品质都好,价格也要比猪肉贵很多,可是依然没有多少人愿意养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太过于辛苦

在我们这边只有少数人在养殖肉牛,养殖水牛的更是少之又少,毕竟,除了微耕机,还有大型的拖拉机可以耕地了,养牛简直成了累赘

但是我也跟那些养殖户交谈过,他们告诉我牛的利润虽然不错,但是养牛实在太辛苦了,没有多少人能够长期坚持

就拿我接触过的来说,有两种养殖模式,一种是放养,另外一种就是圈养,无论哪种都是辛苦的,圈养的经常要出去割草,数量比较多的,每天要割几吨的草才够,专门从事这个行业,如果养的太少了,又赚不到多少钱

我家也种了很多玉米,等玉米收回来之后,就有人过来割秸秆,而且还要出钱买,每次一割就是满满的一农用车,看上去都有好几吨,虽然我们也养过水牛,但是从来不割玉米秸秆喂,天冷的时候喂点稻草

所以好奇地问他们要割去干嘛?那个养殖户说割去喂牛,而且隔三差五就要来,牛的食量特别大,一头牛每天要吃六七十斤草料,一次要喝两大桶水,这个我是深有体会,因为小时候放牛,要放好几个小时牛才能吃饱!

就算是散养的,也要每天赶出去放,离我家不远处,就有一个老大爷养了20多头黄牛,虽然不用每天去割草料,但也是很辛苦的,他年纪大了,跟不上牛的步伐,而且这些牛又不听话,老是祸害别人的庄稼,经常有人来上门,晴天还好,要是雨天就特别的麻烦,要淋着雨出去放牛,因为这是风雨无阻的差事,要不然牛就要饿肚子了,哪怕是到了过年也要赶出去放

养牛的数量太多,那个粪便很快就会积堆积如山,清理粪便更辛苦,而且特别的臭,如果请工人的话,工资开得少了,别人也不愿意做

2、投资太大

牛虽然很值钱,但是投资也是很大的,一个小牛犊就要两三千块钱,品质好的,甚至要三四千块,而且还要建设场地、牛舍,如果你有地基的话还好,没有那么光场地的租金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们这边那个养殖户,养了三十多头牛,大概需要260个平方的场地,建设牛圈就投资了六七万,场地的租金也花费了两万每年,购买30头小牛犊,又花费了九万多块,这么多的牛,每天要吃好多草料,这笔开支更不小,假如每头牛要吃4000块的饲料才能卖出去,30头就要吃12万,就算是为了省钱去割一些草或者玉米秸秆,一头牛每天要吃60斤草料,30头要吃掉1800斤,可想而知,养牛投资是多大多辛苦!

在农村,又有多少人能够拿出几十万来养牛呢?何况养殖的风险很高又没有多少经验,还要考虑市场、疾病等不确定因素!

3、风险大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风险太大了,所有养殖业的风险都是很大的,比如我们这里有一户人家,用大棚养肉鸡,最终是亏得血本无归呀!前几年遇上了非洲猪瘟,又让一些养猪大户赔了个底朝天,我家养的两头猪也死掉了,无论怎么医也医不好

在养猪场上班的工人,亲眼目睹了那些死猪被一车一车的拉出去,很多老板是弄得负债累累!

养牛同样存在风险,因为牛也会生病,有且容易得消化不良的疾病,我们以前养水牛的时候,动不动它就不吃东西了,每天都要请兽医来打针,而且很难看好

有的病还会传染,要是一头牛得了传染病,整个牛舍的牛都会被感染,所以风险是很高的,要是没有经验,不能解决牛生病的问题,最终也可能赔得血本无归,虽然说牛的疾病要比猪少一些,但也不代表它不会生病,还记得小时候我们这边就得了牛五号病,往事简直不堪回首!

总结

总的来说养牛的投资太大了,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有那几十万块钱,还不如安安心心地存着,不要瞎折腾,毕竟现在也可以出去打工了,而且那个是稳赚的,牛肉虽然值钱,但谁也不敢说,养牛就是稳赚不赔,很多农村人辛辛苦苦几十年才攒了一点钱,可不敢摸着石头过河,表面上看,牛比猪值钱,但是养殖周期太长了,我们以前把一头牛养到能卖大价钱,是需要好几年的,所以现在没有多少人愿意养,有些人出去外省打工,一年也能稳赚六七万,一家四口一个月就是两万多,而且也不用太过于操心,当养殖户老板,永远让你有操不完的心!以前也有人鼓励我养牛,但是听完这些养殖户的讲述后,我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都遇到过什么奇特的事?

10年前的一个夏天,已经60岁的阿四回到乡下老宅避暑,这是建在大山脚下的一处房子,已经有些年代了。那天,他坐在堂屋喝茶,突然从房梁掉下一样东西,他低头一看,房梁掉下的竟然是一条蛇。令人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条蛇让他无意中找到了爷爷曾经丢失的一幅画,是不是觉得很奇特?事情是这样的……

先来说说阿四的老房子。

这老房子说起来还是阿四的爷爷留下来的,据说当时盖房用的青砖绿瓦都是从山外运来的,房子盖好后着实让一众山民好不羡慕。阿四的爷爷具体干什么营生不清楚,反正自阿四记忆起,家里的日子就比别人过的好。

家里有牛车、有伙计还有很多田,这是当时只有五岁不到的阿四记忆中一些模糊的东西。他记得爷爷总是背着他,而他的嘴里有吃不完的糖果,所以后来阿四牙齿早早的就坏了,只能装了一口假牙,不过他还是爱吃糖果。

这个老宅是爷爷和奶奶居住的,阿四的家和伯伯叔叔们的家都建在不远处,当时是一个大家族,多么热闹啊!后来,老人们相继去世以后,后人一个一个都搬到城里或别的地方去了,老房子也拆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了爷爷曾经住的这座老宅,还是阿四的坚持才留住了房子,他想守住这最后的念想。也许人老了就容易怀旧。

阿四花了钱请人把老宅外部重新翻修,屋子内部原封不动,这里有阿四快乐的童年!

现在,阿四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他在这个夏天,又回到了大山里的老宅。真好啊,这里依然山是山,水是水,空气怡人,屋后的竹林每天都有各种鸟儿“叽叽喳喳”,仿佛“世外桃源”!这一直是阿四喜欢和向往的!

阿四看着地上这条蛇,又看了看房梁,想起爷爷曾经说的话……

老人在世时曾经对阿四说过:家蛇是“镇宅之宝”,千万不能伤害,否则家里就会发生不测。当然,这是老一辈人的迷信说法。

在阿四的学识里,他知道刚刚从老宅房梁掉下的这条还活着的蛇是“家蛇”。难道蛇还分“家蛇”和“野蛇”吗?

其实所谓“家蛇”是指生活在住宅的周围、以及房子里的蛇的统称。这些蛇对人无害,它们住在房子里也是为了捉老鼠,那是它们的食物。因为以前的老房子都是木质结构,是老鼠最喜欢的地方,所以自然就引来了它们的天敌——蛇。

阿四观察着这条蛇,不过半米长,全身土黄色,他一时也想不起这是什么蛇?不过,阿四知道,这条蛇也许已经在老宅生活了很久,可能天热,不当心从梁上掉了下来。于是阿四把蛇装入一个袋子,然后走到不远处的深山把蛇放生了。

天真热啊,阿四回到家衣服已经湿透,他换了衣衫,又在院子里的古井打上一桶井水,用毛巾洗了一把脸,真是凉爽啊,立刻把刚刚的暑热驱散了。

阿四又回到了堂屋,惬意的喝着茶,他想着刚刚这条蛇,于是又朝房梁上看了看,没想到,还真被他看到了一样东西……

阿四记得小时候经常听见村里的老人说“古宅的蛇都是喜欢守护宝贝的”,阿四一直觉得这些都是那些没有文化的老人说的迷信话。

可是今天,阿四真的看见房梁上有什么东西?于是他搬来了木梯子,当他爬上木梯看向房梁的时候,他发现有根已经被老鼠咬烂的木头,里面露出一卷纸或是画?

阿四兴冲冲的,难道以前老人说的“关于蛇守护宝贝”是真的?已经一把年纪的阿四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房梁上真的藏着祖上留下来的宝贝吗?”

阿四伸手取出房梁上的那卷东西,小心翼翼的下了木梯。他吹了吹灰尘,然后把东西好好的铺在桌子上,戴着老花镜仔细看了起来。

这是一副题诗山水画,当略懂书画的阿四看到画的落款,这是乾隆年间非常出名的一个画师。他摘下眼镜,用手揉了揉眼睛,脑海中的记忆不断在复苏,画面渐渐清晰……

那是爷爷还活着的时候,有一次从不发脾气的爷爷竟然让小叔叔跪在老宅,爷爷一边骂还一边用鞭子抽,而小叔叔不讨饶,只是直着嗓门喊:“我没偷,那幅画真的不是我拿的,你打死我也不知道……”而爷爷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怒气:“家里上上下下除了你,还有谁会干这种事?你今天说不说,不说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后来还是奶奶跪着求爷爷才住了手,否则小叔叔的腿真的要被爷爷打断。当时还是孩子的阿四透过门缝看到这一幕,他是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后来小叔叔去了另一个城市,几乎很少回家,不知道是不是和那次挨打有关。

阿四慢慢回忆着,记忆也越来越清晰,他现在终于明白了。当年,爷爷发现他珍藏的这副字画不见了,就怀疑一向游手好闲的小叔叔偷了这副画,可是,那真的冤枉了小叔叔。因为今天,阿四在老宅的房梁上发现了这副画。

阿四不由得感慨万千,他想着小叔叔挨打的样子:身上肯定很痛,可是心里更加委屈。小叔叔也早已经过世,现在,阿四可以证明,小叔叔真的没有偷爷爷的那副珍贵字画。

“阿四住在老宅,看见了房梁掉下的一条蛇,后来竟然找到了爷爷曾经丢失的珍贵字画”。是不是感觉很神奇?难道古话“蛇会守护宝贝”是真的?当然不是真的,我来解释(个人观点):

(一).阿四家的老宅是木质结构,长久无人居住,所以房子里有很多老鼠做窝。而蛇最喜欢吃老鼠,自然而然就游到老宅,爬上房梁从此以后以鼠为生。

(二).那个夏天暑热难耐,房梁上的蛇不小心掉了下来,正巧被在老宅避暑的阿四看见,于是被阿四发现了“不知道是谁藏在房梁上爷爷曾经丢失的古画”。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和那条蛇真的无关。蛇只是在房梁捉老鼠为食而已!

“老宅、房梁上的蛇、还有古画”,就会有人意会它们之间的关系。人是喜欢幻想的,特别是有些影视、小说中的“巨蛇守护着宝藏”,更让人相信这些都是真实的。其实,就是巧合!你们说呢?

农村盗窃粮食牲畜案件频发怎么办?

这个故事有些长,是真正的案件,写出来能帮助一些人要注意周围一些不良人赶的坏事应得到的下场。农村盗窃粮食,牲畜的案件情节严重的照样是判刑的。盗窃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只是按盗多盗少来定律。情节严重在当地造成影响力特别大的,给被害人损失惨重的人家还有判无期徒刑或者是几年十几年的都有。

本人老家十几年前就有一对夫妻真正的盗窃农民耕牛的,盗窃犯也是本地人盗本村及周边农户家的耕牛。这对夫妻盗红了眼,利益已薰了他她们俩的头,连挨着他她们邻居家的耕牛,并且这牛还怀孕了小牛在肚子里,他夫妻俩都盗窃走了,农户恨的牙痒痒但又抓不到这盗窃犯。因为农户的耕牛等着要用牛耕地耕田,这下子牛被人盗窃了,很是伤心。

这对夫妻也不认人,连最亲的人的耕牛也偷,因为那个时候老家的通信,手机也不多,就算有手机的人也是按键手机和翻盖手机,没有象现在人人一部手机,到处都有监控,连乡村也有了监控的。这样的事情在当地影响太大,都报警了。一些还有没有被偷的农户家里的牛,农户也急,生怕某个时候自己的牛被偷走,连睡觉都在牛圈边搭棚子守牛。

多数农户报警后,镇里公安,县里公安和一些干部联合起来调查这样严重的案子

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侦察,把马路还是村口安了监控器才查出来。这对夫妻抓了对偷牛的事情供认不讳。他们说,先把牛脖子上围套着圈绳上的铃铛用东西堵住,然后把牛牵出圈门后才把四肢牛脚用布包起来,才查不到脚印,所以说才得那么顺畅,然后把牛牵到村口时,那里有人接应,开了一辆不大不小的车,把牛赶到土坎高的地方,牛就上了车。上了车后并不把牛赶出县外卖也不赶到县城里的牛市场或宰杀场去卖,他们把牛拖到一段路后,又把牛赶下车直接牵着往山路走到一个他们的亲戚家(是养殖户,专门养殖的人),养殖一段时间后再偷偷卖出省。不过这一家亲戚的牛赿来越多,被当地人发现(因为这家人从来没有出去买牛进来,哪里有一天天多了起来些牛的呢?)。也反应给公安了,然后公安叫失牛的农户去养殖那家认自己的耕牛,一看不要紧,没有来的及岀售都认识是自己牛了,失而复得,高兴。而那些已出售的牛却永远也找不回家了,因为多半被宰杀了。其实这一系列的偷盗牛并没有把牛运多远,算起来也都是在本镇的养殖户家里收藏起来的,只是没有人想到有这么大胆子的人敢这样做。最后一网打尽,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盗窃犯偷牛了,再说现在养牛的农户也少了。那对夫妻判了刑要关很多年,不过那个女盗窃犯因家里孩子还在喝奶(夫妻俩个是半夜三更不睡觉偷牛,把小孩哄睡着了才行动的,胆子真大,再说运牛是车,只牵牛走一段山路),所以说把女放回带孩子去了。不过也是被监视起来了。下面图片中的牛不是偷的牛是配图,如有不适,我马上删除。这些牛是叔叔婶婶家的养殖的牛,近几年养殖的。

玉米芯粉碎后适合喂牛吗?

问:玉米芯粉碎后适合喂牛吗?

玉米芯粉碎后可以喂牛,不但玉米芯,玉米秸的全身都可以粉碎喂牛。

现在,我们这里就有养牛场的收割机来收购整块地的玉米来收割粉碎,价格是每亩七百块钱。

收割机是连玉米秸带玉米粒一起收割粉碎,满车后拉回养殖场就是青贮饲料,这玉米芯,就包括其中。

牛是草食的反刍动物,主要的食物就是草和秸秆,它能消化秸秆和吸取其中的营养物质。玉米芯中的营养比秸秆更丰富,所以,玉米芯粉碎后是适合喂牛的。

玉米芯不只能喂牛,灾荒年时人也可以拿来充饥。一九六一年我六岁时,就知道集体大食堂用粉碎的玉米芯来做糕干给人们吃,玉米芯粉碎后放糖精蒸的糕干,那时只给大人们吃,不给我们小孩吃,我趁大人们不注意,偷了一块放嘴里一咬还很甜,可把甜味嚼完了就咽不下去了。

那时人们吃玉米芯却不吃秸秆,说明玉米芯中的营养是高于秸秆的。

玉米芯人饿了都能吃,对于草食的牛们来说,更是美食了。

为何喜欢在牛脖子上挂个铃铛?

我对牛很有感情,特别是水牛,因为水牛这种家畜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道挂在天空的彩虹。

假如“童年”是一棵长在我记忆中的果树,那么发生在水牛身上的种种就像甜甜的果实挂在果树一样,现在我早已长大了,我时常用记忆走回头路,我用记忆走过青年时代,走过青年时代后就走到了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我还朝前走就走到了我的童年时代。

在我的童年时代我看到了我自己正蹲在墙角下刮砖硝用来制造土火药。

我看到我自己正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上插着竹蔑圈,竹篾圈里面缠上了蜘蛛网,这是农村小孩自制的一种捕蝴蝶、捕蜻蜓、捕蝉的一种器具,我就叫它捕捉器吧!

我看到我推开菜园门,我幼小的身子轻轻地走过菜圃之间的小径,许多蝴蝶正在菜园里面开pati跳飞天舞。

我看中其中的一只蝴蝶,这只蝴蝶最大,色彩最艳丽,只有它跳舞跳得最好的,我打算把它捕获当成自己的俘虏,当我正把捕捉器轻轻地朝它探过去的时候我听到了我爸爸的声音。

我爸爸的声音来得真不是时候,因为他叫我放牛。

我把捕捉器藏在了猪圈上面,吃过中饭我就来到了牛圈。

我的牛圈里面躺着两头水牛,一头是母牛,浑身漆黑,牛角弯弯的像月亮。

另一头是一头小牛犊,黄黄的绒毛还没有褪掉,脑袋上刚刚露出了一点小小的牛角。

它们母子俩身上有很多道伤痕,这是我爸爸用竹梢制成的牛梢棍子打的,因为它们母子昨天下午闯祸了。

它们母子昨天下午把人家整整一丘稻田的稻子全部啃食光了,它们母子被稻田的主人扣押了,我爸爸花了两百块钱才把它们母子赎了回来,在牛圈里面我爸爸就把它们母子狠狠地揍了一顿。

实际上水牛母子闯祸也不能全怪它们,我爸爸也有一定的责任。

因为我爸爸这人不仅喜欢看书,而且还喜欢说书。

昨天下午他坐在山顶软绵绵的草甸上说书,说《薛仁贵征东》这本书里的精彩情节,很多放牛羊的人围着我爸爸听我爸爸说书,听我爸爸讲唐天子李世民被陷入污泥河;听我爸爸讲大唐军营里面只能有一“贵”,不能有两“贵”,只能有张士贵,不能有薛仁贵;听我爸爸讲薛仁贵三打摩天岭,打败猩猩胆,收复红曼曼。

我家水牛母子就是在我爸爸讲《薛仁贵征东》讲得正兴奋的时候闯祸吃了别人家的稻子的。

我打开牛圈把水牛赶出了圈,山顶是一座游乐园,可以骑牛玩、可以看牛打架、可以摘野果、可以挖个小碳窑学大人烧炭。

在路边有一棵很大的松树,这棵松树的树枝生得特别独特,小孩爬到上面可以躺在树枝上睡觉。

这棵树是制高点,这棵松树就像瞭望塔一样可以观察牛羊的动静和走向。

远处山坡上牛羊在啃食着青草,挂在牛羊脖子下面的响铛把叮叮当当的声音悠扬进了牧牛羊人的耳朵里。

太阳喝醉了脸红通通的时候就可以关牛羊回家了。

牧牛羊的人就爬下树到处去寻找自己的牛羊。

“咩、咩、咩。”有的牧羊人学羊叫召唤自己的羊,羊听得出自己主人的声音,它们也回应主人发出“咩、咩、咩”的声音朝着主人的声音聚拢走来。

并不是所有的牛羊都听得懂主人的呼唤声,这个时候挂在牛羊脖子下面的铃铛就成了线索。

牧牛羊的人只需把手搭在耳朵上,响铛的声音就可以定位到牛羊所处的大概方位。

这一天有一个牧牛的小孩不敢回家,因为他找不到他的牛,他怕他爸爸骂,太阳已经完全沉没到山坡的背面了,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他在那里哭,我说你别哭我们一起去找吧!

我把牛的缰绳吊在一棵树上就陪他去找他的牛去了。

他的牛脖子下面是挂在响铛的,我们竖起耳朵希望能倾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但是我们听不到牛响铛发出的叮叮当当声。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我发现远处有两道手电筒的光,原来我爸爸和他爸爸看见我们天黑都没有赶牛回家就来找我们。

我们把具体情况跟大人说了。

我爸爸把手电筒交给我然后交待我们先把牛牵回去,他们两个大人还要去找一下牛。

我解开牛的缰绳就和他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我来到那个小朋友的家里,我发现他的牛圈里有牛,我说你的牛昨天晚上找了个回来呀!

他回答我说找了回来,得感谢你爸爸和梁先生,主要得感谢梁先生,因为梁先生算法高超,他掐指一算就算出了牛一定是在东边走失的。

昨天天黑的时候我爸爸和那个小孩的爸爸在山上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走失的牛,他们回家来到梁先生家。

梁先生是道人师傅,他起坛做法,然后掐指一算,当他睁开眼睛就说牛在东方。

山路上有三道手电筒的光芒,我爸爸和他爸爸还有梁先生他们各拿一个手电沿着山路朝山顶走去。

他们在东边的山顶搜寻,嘴里喊着“哞、哞、哞”的呼唤声,夜深时分,山上的林海松涛阵阵像海浪一样发出“哗哗”的声音。

终于他们三个在一个叫做“摇船过海”的山坳坳里找到了那头母牛。

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听不到牛响铛发出的声音了,原来牛响铛是挂在一个皮圈⭕的下面的,那个皮圈套在牛的脖子上,摇船过海这个山坳坳里面有牛爱吃的那种草,但是摇船过海这个山坳坳里灌木也茂密,刚好一个小小的树枝卡进了皮圈里面,所以牛被困在这个叫摇船过海的山坳坳里面动弹不得。

虽然牛响铛有这么一个小缺点——容易被树枝卡住,但总体来说牛响铛利大于弊。

当然道人师傅梁先生掐功也行,他掐指一算就算出走失的牛在东方的位置。

虽然童年已经离我很远了,但是童年就像一首意味深长的唐诗,现在回忆起来都让我觉得意味悠长。

养牛如何
茶花怎么授粉(油茶树与茶树可以混交种植吗)肉蟹怎么养殖(螃蟹养殖投资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