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如何刺种(小鸡养殖的方法和方法是什么)
鸡痘如何刺种,小鸡养殖的技术和方法是什么?
感谢邀请!大量养小鸡,就要有规模的鸡苗养殖鸡地。
鸡苗养殖技术基本要点:
一、注意饮水:初生雏鸡首次饮水叫初饮,初饮水最好用18℃的糖开水或温开水,初饮应在第一次喂料之前进行;饮水可防止刚出壳后的小鸡虚弱或缺水,促进体内卵黄的消化吸收;有条件的,每50只小鸡配备1个4.5升自动饮水器,饮水器应常消毒,水要卫生,可在每0.5kg的水里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让小鸡饮服,可预防疾病。
二、注意温度: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刚出壳雏鸡一般要求环境温度为32—35℃,而后每星期下降2℃,温度是否适宜,除通过温度计测量外,还要观察小鸡的精神、活动表现,若小鸡堆在热源中心,发生“唧唧”声、不安、行动慢、羽毛蓬乱,说明温度过低;若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饮水,说明温度过高;若小鸡分布均匀、精神活泼、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说明温度适中。
三、注意喂料:出壳后雏鸡第一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在出壳后12—24小时开食为好,出壳后12小时内,鸡体内有5克蛋黄足够自身能量;用玉米粉、小碎米混和拌湿或干料开食;开始几天一般以“少喂勤添八成饱”为原则,将饲料撒在深色的塑料布上,以后逐渐改为食槽饲喂;第5天可在喂料中添加1%的砂砾,以帮助消化,并在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青绿饲料。
四、注意湿度:育雏初期,湿度应大一些,有利于腹内蛋黄吸收,以防体内水分散发;10日龄前湿度一般为60—65%,10日龄后为50—60%;因高温高湿环境下,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小鸡蒸发散热受阻而导致体温过高,使鸡群发病,特别易发球虫病,因此平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地面少洒水、勤换垫草。
五、注意光照:随着雏鸡日龄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一定或稍减,不能增加;1—3日龄因雏鸡视力弱,为保证采食和饮水,每天采用22—23小时光照,以后每周逐渐减少20分钟,直到每天光照9小时为止,持续到20周龄;为使室内照明均匀,灯宜挂在饮水器与食槽上方,育雏的光照强度可按30瓦/10m2计算。
六、注意通风:通风换气才能保证育雏室空气新鲜,鸡舍内的细菌、病毒、尘埃通过换气可以排出;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利用内外温度差,敞开部分门窗,使室内外空气得以交换。
七、注意分群:依雏鸡大小、强弱进行分群,每半月调整一次;若鸡群密度过大,小鸡生长缓慢、且易发生啄癖。
八、注意防病:“防重于治”是养殖场养好鸡的有效措施;接种疫苗是预防鸡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小鸡如何脱温?
土鸡也叫草鸡、笨鸡,是指放养在山野林间、果园的肉鸡。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公害污染,肉、蛋属绿色食品,近年来颇受人们青睐,价格不断攀升。 1、效益分析:目前,市场上良种肉鸡的价格为每公斤10元,而土鸡价格约在每公斤18元至20元之间,饲养一只2公斤重的土鸡,扣除饲养成本,可净赚16元。另外,每只鸡年产蛋125枚,每枚价格为0.5元,至少收入50元。如果一个农户饲养500只土鸡,一年可赚到1万元。 2、山地选择:放养地必须远离住宅区、工矿区和主干道路,且要求环境僻静安宁、空气洁净,附近有无污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洁水源。 3、搭建棚舍:南方地区可在放养区找一背风向阳的平地,用毛竹、帆布、油毡等搭一坐北朝南的简易鸡舍,也可搭建塑料大棚,给鸡提供午休、憩息场所。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可依山势建土窑洞,并搭建鸡架,供鸡晚上休息所用。 4、放养规模:一片林地以放养2000羽为宜,规模大不便管理,规模小效益低。晚春到中秋可放养,冬季气温低,虫草减少,应停止放养。 5、放养方法:土鸡要选择抗病力强的良种鸡,3-4周龄前与普通育雏一样,选择保温性能较好的房间进行人工育雏,脱温后再转移到山上放养。小鸡刚开始放养时没有上山觅食习惯,要人为地训练才行。一般需2人配合,一人在前边吹哨并撒抛颗料饲料,让鸡随后抢食,另一人在后用树枝驱赶,直到鸡全部上山。每天中午还应在山上补哨补食1次,强化训练,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训导鸡归舍,训练10天左右,鸡群就建立了条件反射。 6、注意事项:开始放养的几天为防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出笼前3个月不用抗生素和驱虫药。 山区群众居住稀散,天然草场、林地面积广阔,饲养资源非常丰富,为现代土鸡放牧饲养提供了优良的地理条件。地方土种鸡以肉质细腻、昧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而著称,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将土鸡的放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饲喂前的准备工作: 1、场地选择:鸡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环境幽静 的草地、河谷、林地、果园等,阳光充足的地点。 2、鸡舍建设:在林地较高平坦处建鸡舍。鸡舍可用竹木框架、油毛毡(石棉瓦或尼龙布)做成顶棚,棚高2.5米,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圈围(冬天改用塑料布保暧),鸡舍内用竹木架起,距离地面0.3米左右,使鸡体与地面隔开,鸡舍面积大小根据养殖数量确定,一般以每平方米15--20只为宜,主要用于夜间栖息和风雨天避雨。 二、雏鸡品种的选择 为了堵绝外来疾病的侵袭,在选雏前要进行实地考察,尽量在本地无传染病史的鸡场,选择种鸡普系登记齐全、管理规范、防疫制度健全的育雏厂调运,鸡的品种可选用抗逆性强的优良地方品种,如三黄鸡、麻鸡、来航鸡等。 三、雏鸡的饲养 1、适时开食和饮水:雏鸡先在舍内饲养,在雏鸡入舍后1-2小时即可给以饮水,可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维维生素或配制0.01%的高锰酸钾溶液饮水,以增强鸡的体质,缓解应急反应,便于胎粪的排出。水温一般要接近舍温(20-22℃),雏鸡一般在出壳24小时后开食,最初时可喂碎米,3日龄后改喂全颗料饲料。 2、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刚出壳的雏鸡温度要求摄氏35℃(指与鸡背部同高处的温度)以后每5天降低1℃,在35-42日龄时温度最后降至20-22℃。在保温的同时,还需要通风换气,常用的保温方法有纸箱、热炕、育雏笼等。热炕的育雏方法是:炕上用砖砌成墙,用竹片做成拱形,棚高0.8-1.0米,四周用塑料薄膜覆盖做成简易小温室,在炕上铺垫短麦草、干锯末等,炕上的垫料2-3天要更换一次。 3、光照要适当:1日龄小鸡光照相23小时(灯泡不要过大,一个炕一个15-25W的即可),2-15日龄每天减少1小时,16日龄后不再补充光照。 4、舍内饲养密度要适宜:0-10日龄的雏鸡每平方米40-50只,10-20日龄30-40只,20-30日龄20-30只,42日龄每平方米20只。 5、注意通风:鸡舍内要通风,它能给鸡保证足够的氧气,但要防贼风。 6、定期喂不溶性沙砾。沙砾能增强鸡的消化功能,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四、放养的时间及放养的密度: 在舍内饲养20天后,即可选择晴天放养。最初几天,每天放2-4小时,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夏天30日龄、春秋35日龄、冬天45日龄即可转入舍外饲养,初进林地时要用尼龙网限制在小范围内,以后逐步扩大,最好用丝网围栏分区轮放,放一周换一块地方,每亩地100---150只即可。 五、饲养管理: 雏鸡阶段用全价饲料。第一周龄每天喂6次,第二周龄每天5次,第3-4周龄每天4次,第5-6周龄每天3次,第7周后逐步过渡到成年鸡料,并减少饲喂数量。放养第一周后,早、晚各喂1次,第二周每晚一次,对品质较高,生长快的土种鸡5周龄后可逐步换为谷物玉米等杂粮。 六、疾病防治 1、防疫:1日龄时雏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疫苗;5-7日龄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疫苗点眼或滴鼻;10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饮水;12-15日龄用新城疫Ⅱ系或Ⅳ系苗首免;20日龄胸部肌肉注射或颈部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30日龄、75日龄各接种鸡痘疫苗一次、皮下刺种,2月龄进行第二次新城疫免疫。在接种疫苗后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Vc、速补14、氨基酸葡萄糖口服液等可增强免疫效果。 2、药物预防:4-21日龄鸡白痢最易发生,从第3日开始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预防药物如青霉素、土霉素、大蒜汁等;15-60日龄易发生鸡球虫病,可用克球粉、氯苯胍、青霉素等,加入饮水中,药物连喂5天后停2天,可继续饲喂。在肉鸡中后期防治疾病尽可能不用人工合成药物,多采用中药及采取生物防治,以减少和控制鸡肉中的药物残留。 七、适时销售:合适的饲养期是提高肉质的重要环节。饲养期短肉中水分含量多,营养成分积累不够,,鲜味素及芳香型物质含量少,肉质不佳,味道不鲜,达不到优质土鸡的标准。饲养期过长,肌纤维过老,饲养成本太大,不合算。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分的积累特点,以及小公鸡生长快于母鸡,性成熟早等特点,小型肉公鸡约100天上市,母鸡120天上市;中型肉公鸡约110天上市,母鸡130天上市。此时上市,鸡的肉质鲜嫩,是体质、质量、成本三者的最佳时期。 八、加强管理 1、病死鸡的处理:如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死鸡应立即深埋或烧掉,对场地用具和物品用0.2-0.4%的过氧已酸进行消毒。 2、鸡舍卫生及消毒:舍内用具及物品应经常清洗、保持干净。舍内鸡粪每隔半月清理一次,用10%-20%的生石灰水消毒,并用尼龙布密封鸡舍用40%福尔马林溶液熏蒸。同一块林地放养2-3年后要更换另一块林地,让林地自然净化2年以上,待全面消毒后再养鸡。 3、严防鼠害或其它动物侵害:林地或草地用铁丝网、尼龙网或竹栅栏圈围,防止鸡外逃或野兽入侵。 4、注意天气变化:要及时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在雨、雪来临前要做好鸡舍的防风、防雨、防漏、防害工作。
四川白天吸人血的黑猫子默蚊子?
四川白天吸人血的黑猫子(默蚊子,麦蚊子)不止是四川那边有吧,国内很多地方应该都有,像乡居小菜是广西这边的,老家跟现在生活的地方是相隔几百公里的乡下农村,也是有那种吸人血的小虫子,特别特别小,拿量尺大概比划了下,大概就0.3mm那么大,我都看不清楚它长什么样子,嘴巴在哪里,就知道它一身黑黑的,咬人特别的痒。
乡居小菜查了下资料,那种麦蚊子应该是叫蠓,是种昆虫,种类蛮多的,全世界已知4000种左右;乡居小菜山区农村老家土话称呼那种麦蚊子叫袅哑(大致的音译,普通话说不出来),跟蚊子、蜱虫一样,是会吸人血的小动物,特别让人讨厌。
这种麦蚊子的活动也是有一定的特点,一般是在夏天白天出没,傍晚五点多之后就没见有了,白天准备下雨前,天气异常闷热,麦蚊子也特别多;而像乡居小菜住的这边农村,有时候冬天天气也特别好,高温天气像夏天一样,人们都可以穿短袖呢,白天也是有这种麦蚊子的,总的来说,一年四季,天气偏热的白天就有这种麦蚊子出来吸人血。
之前乡居小菜也在城里生活过,我发现城里也有麦蚊子,但比较少,而乡下特别多,像乡居小菜山区农村老家那里山林多草木茂盛,房子就在山脚下,房子周边就是菜地、农田,种各种庄稼,麦蚊子特别多;而像现在我住的海边农村这里,周边是破烂的老房子没人住,杂草乱长,还种有树菠萝、龙眼等多种果树,各种昆虫多,麦蚊子也特别多。
平时坐在门口摘菜,若不穿长袖长裤,被咬的就是脚、腿、手臂,有时候同时被几十只一起咬,一巴掌拍下去腿上都是血点点;而就算是在家里吃东西,只要开着门,它能飞进来咬人,别看麦蚊子特别小,吸的血不多,被咬了特别痒,手抓痒了却越抓越痒,还肿小包呢。
尽管现在人们起楼房了,窗户也装了防蚊虫纱窗,平时不常敞开门,但麦蚊子实在是太小了,还是能从纱窗小洞中飞进来,家里点熏香有特别的味道倒是可以驱麦蚊子,在村里人们一般会在家里点蚊香的,而像乡居小菜平时经常干活,为防这种麦蚊子咬,一般是穿长裤长袖衣服的,最多就是脚背被咬点,若是坐在家里的话就喷些稀释过的花露水在手臂、腿上,可以防止被咬。
若是被麦蚊子咬了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处理方法跟平时被蚊子咬一样,可以用蒜片来涂一涂止痒的;若是被麦蚊子咬过的皮肤太痒了,被自己抓破皮了,可以用双氧水涂下消炎,然后再涂上促进伤口愈合的药膏。
应该怎么防治呢?
鸡得鸡痘了,应该怎么防治呢?
蚊虫叮咬是鸡痘主要的传播媒介,进入夏季,高温高湿条件蚊虫滋生和繁殖迅猛,导致鸡痘频发,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困扰。今年鸡痘的流行趋势尤为特殊,往年发病较少的北方地区也频频曝出因鸡痘流行导致养鸡户严重损失的案例,养殖户当如何防范呢?
防治要点:防治鸡痘应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以免疫接种为主,配合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选择优质稳定、口碑好的大品牌疫苗厂家,严格把控疫苗存储条件,科学制定免疫程序,掌握正确的免疫接种方法等,是决定免疫成败的关键。
1、 免疫接种目前用于本病的疫苗主要是鸡痘病毒鹌鹑化弱毒疫苗,它是用鸡胚或细胞培养制备的,以细胞培养制备的弱毒苗,效果较好。
接种方法主要是翼翅刺种法(以前有毛囊法,此方法已被淘汰),可用钢笔尖或鸡痘疫苗专用刺种针蘸取稀释的疫苗在翅膀内侧无血管的翼膜三角区刺种,避免伤及肌肉、关节和血管。首次免疫多在10日龄--20日龄左右,二次免疫在开产前进行。一般于接种后10~14天将产生免疫力,雏鸡免疫期(保护期)2-3个月,成鸡5个月。
在生产实践中,鸡痘疫苗免疫失败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什么免疫过鸡痘疫苗的鸡还会发生鸡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鸡痘疫苗的免疫途径不当
鸡痘疫苗属于粘膜免疫,只有皮肤刺种才最有效,肌肉注射效果不好,饮水则无效。
(2)鸡痘疫苗使用剂量过低
鸡痘疫苗在稀释后的刺种本身剂量小、受干扰因素较多,很多养殖户使用剂量偏小或是稀释浓度不恰当。农家营建议采用4倍量以上,最简单的浓度配置可以按照1毫升稀释液配置1千羽份鸡痘弱毒活疫苗。只要操作到位,免疫成功率是较高的。
(3)接种技术不过关
比如:有些养殖户刺种鸡痘疫苗时免疫刺种部位不规范,免疫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些养殖户用传统的刺种针蘸疫苗时,容易出现疫苗液没有浸过刺种针的槽,未蘸取到疫苗或者蘸取疫苗的量不足,又或者是刺种时刺种针针槽向下(应该向上才对)导致还没有刺种,疫苗就已经滴落。不过,目前已经出现鸡痘疫苗连续接种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4)疫苗使用时操作时间过长
鸡痘疫苗必须现配现用,坚持“少配、快用”原则。一般鸡痘疫苗从冰箱取出稀释好后在40分钟内用完效果最佳。实际生产中,很多养殖场因人员配置不足或粗心大意,时常会超过最佳使用时间,甚至将疫苗稀释后数小时才用完,这样很容易导致免疫失败。
(5)未及时补种
鸡痘疫苗接种需要注意:刺种7-10天后必须对刺种部位进行检查,如见到刺种部位有谷粒大小结节,中央有干痂,证明已经接种成功,若无结痂就要重复接种,很多养殖户嫌麻烦,没有进行认真检查,免疫失败后没能及时发现,导致发病。
2、加强管理争斗、啄癖、交配等造成外伤,鸡群过分拥挤、通风不良、鸡舍阴暗、潮湿、体外寄生虫、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及饲养管理太差等均可促使本病发生和加重病情。
因此,预防鸡痘还应该注意提升管理技术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合理规划场地,科学建设鸡舍,注重场地排水,加强鸡舍内外环境清洁卫生、消毒工作。高温、高湿季节应注重通风和防潮;
(2)坚持全进全出制度,不同龄期的鸡分群饲养,饲养密度适宜;保持日粮营养全面,增强鸡群的抗病力。
(3)夏秋两季加强鸡舍内外的蚊虫驱杀工作;
(4)避免各种原因引起鸡的啄癖或机械性损伤;
如果您打算想做种养结合生态土鸡养殖,缺乏行业支持和技术指导,可以找【农家营】,符合条件还可以参加【农家营】养鸡训练营,系统学习生态土鸡养殖技术,与【农家营】平台合作发展。创业养土鸡,农家营来帮你,了解更多生态土鸡养殖技术,关注农家营!
【农家营】介绍
农家营致力于种养结合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模式规划与设计, 提供土鸡养殖一站式解决方案,全力打造全国土鸡养殖联盟。
鸡冠上长痘?
一般鸡冠子上长豆,在我们河南发生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春末夏至这个季节,到这时蚊虫繁衍诞生,大多数都是蚊虫叮咬的后果,尤其是蚊子,应多多消毒,做好隔离防护,一般用纱窗做好隔离就行。还有赶紧找兽医去治疗拿药等等,以免严重造成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