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苗如何做(仔猪去势三天后发热至405度)
副猪苗如何做,仔猪去势三天后发热至405度?
仔猪去势三天后,什么是“去势”三天后。提问用词错误容易造成答案误解。您说仔猪发烧40.5°,比较常见的引起猪发烧的疾病有:(1)猪瘟病;(2)猪流感;(3)猪肺疫;(4)猪链球菌病;(5)猪弓形体病;(6)猪传染性胸膜肺炎;(7)猪伪狂犬病;(8)副猪嗜血杆菌病;(9)猪附红细胞体病;(10)猪丹毒;(11)猪焦虫病;(12)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13)猪口蹄疫;(14)猪圆环病毒病;(15)葡萄球菌皮炎等等。
具体治疗方法,用黄芪多糖(抗病毒)、多维(增强免疫力)、阿莫西林(防继发细菌感染,比如:链球菌)2.个体治疗:黄芪多糖、板蓝根、头孢噻呋、长效六甲等抗生素分边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仔细记录,以便找到效果比较好的药物。
小猪拉稀黄白痢太常见?
1、免疫接种。
在母猪临产前3周左右,按剂型及新产品说明标签的要求日期及使用方法,给母猪注射或口服仔猪大肠杆菌腹泻菌苗,抗体可通过初乳使初生仔猪获得免疫能力,对预防仔猪黄痢和白痢有重要作用。疫苗接种后仔猪腹泻发病率由67%下降到6%,平均死亡率从87%下降到0.7%,总保护率在90%以上,断奶成活率提高20%,也就是说,每窝仔猪可多成活1~2头,且仔猪断乳个体重比对照组提高1千克以上。由于仔猪必须通过母猪的初乳接受免疫抗体,所以一定要使仔猪在初生6小时内吃到初乳。对无力吸吮乳头的弱小仔猪,可将初乳挤出后用注射器灌服。
2、做好消毒工作
除在场、舍进门处设人员及车辆消毒池外,对猪舍要定期消毒,特别是在母猪产仔前,要预先把产房、产仔笼、育仔箱、褥草等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方式消毒。物理方法是指在阳光下反复曝晒(褥草及保温箱等)及高温蒸煮(衣服及用具等)。舍内消毒除可用火焰灼烧法(用火焰喷射器或火焰喷灯)外,常用化学消毒制剂进行消毒,例如氢氧化钠(烧碱)2%~3%溶液,熟石灰(氢氧化钙)10%~20%混悬液(石灰乳),过氧乙酸0.5%溶液,氨水5%溶液等
4、加强饲养管理。
①在妊娠后期的母猪饲料中添加脂肪可提高乳脂率,有助于提高初生仔猪的抗寒力,减少腹泻的发生。
②母猪饲料的改变会影响乳汁成分的变化,常引起仔猪消化障碍,故泌乳母猪的饲料不要突然变更,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要过高。
③保证仔猪有充足、清洁的饮水。
5、利用好有机酸和微生物制剂。
由于初生仔猪胃底腺不发达,生理上缺乏产生足够胃酸的能力,胃的酸性环境主要靠乳中的乳糖发酵产生乳酸来形成。仔猪断乳后,乳酸没有来源,初生1-7天胃内的氢离子浓度(pH值5.8~6.5)之间,7天后PH值开始下升,而大肠杆菌生存最佳氢离子浓度是(pH值6~8),当氢离子浓度(pH低于4)时,大肠杆菌生长速度降低甚至死亡。在哺乳仔猪饲料中,加入0.5%~1%柠檬酸后,或用益生菌做发酵料,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减少,乳酸杆菌和酵母菌明显增加,母猪饲料加白醋饲喂有一定效果,从而减少了治疗腹泻药物的使用。
5、药物防治。
对仔猪腹泻尽量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发病。一旦发病就要采用有效办法治疗,尽量缩短病程。目前,市售治疗仔猪腹泻的药品很多。为提高疗效,减少浪费,应对细菌性腹泻进行药敏试验,从中选择最适合的药品使用。现介绍几种常用药物预防治疗方法:
①抗生素预防。母猪产前1周,按千克体重500毫克的剂量喂精制土霉素,仔猪出生后立即滴喂链霉素2滴(约5万单位),1小时后再进行哺乳。这样,仔猪从初生至7日龄内几乎不发病,8~20日龄的发病率比对照群大大降低。
②补液疗法。造成仔猪腹泻死亡的根本原因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疗效良好的口服液(10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20克葡萄糖、3.5克氯化钠、2.5克碳酸氢钠、1.5克氯化钾),任腹泻仔猪自由饮用,或按每千克体重100毫升灌服,每天灌服3~4次,直至痊愈。这种口服液需现配现用,而且早服用效果较好。
用土霉素可以治疗猪腹泻吗?
猪腹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引起猪腹泻的原因有以下3种!
1、寄生虫引起的腹泻
猪圈内卫生状况不佳,通过寄生虫容易引起猪腹泻,并且在粪便中发现有虫体。可用阿苯达唑、吡奎硐、左旋咪唑等药物来驱虫,效果较好。
2、消化问题或气候原因引起的腹泻
秋天季节交替,早晚温差大,猪通常出现腹泻现象,且食欲不振,停止喂料一天,在水中加入15克/头的盐,给猪引用,就可以缓解腹泻症状。
3、细菌、病毒引起腹泻
猪通过细菌或病毒引起时,一般患病的猪体温升高,食欲减少,不吃不喝,可以用环丙沙星肌注,黄连素拌料饲喂猪,解决猪腹泻症状。
猪场常年存在的底色病?
中国养猪场有些因为管理不严格导致猪场常年存在的底色病,附红细胞体等疾病,这两种疾病一个是因为饲料等霉变因其的中毒现象,另一个是因为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我们应在加日常的生产中加强管理,做好卫生防疫,精心选料等工作,从根源上预防疾病的发生。首先我们来聊一聊什么是底色病、附红细胞体疾病。
底色病猪场中极易被忽视的就是“底色病”。之所以称为底色病,是因为霉菌毒素可以像蓝耳病和圆环病一样引起猪群免疫抑制,从而引起各种继发疾病,是万病之源。目前引起底色病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霉素、T-2毒素、烟曲霉毒素或伏马毒素、桔霉毒素、麦角毒素等八种,其中前六种比较常见也是影响生猪患底色病最常见的霉菌毒素。
日常生产中,养殖户会大量选择粮食作物作为生猪的饲料,而粮食饲料很容易产生霉菌毒素,且霉菌毒素在日常中不好辨别,通过肉眼很难观察到,而且霉菌毒素来源十分广泛,毒素较大,比如玉米、花生、小麦、豆粕等饲料,其中玉米是其主要的来源渠道。最好通过毒素含量检测来判定饲料中是否含有霉菌毒素。
附红细胞体疾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又叫红皮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红细胞内或者血液中附红细胞体上。猪附红细胞体病会造成猪的身体贫血,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在近年来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种流行病,其病发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对养猪业影响很大,且附红细胞体病人、猪可交叉感染,需要及时防治。附红细胞体病主要是寄生虫引起的,生猪发病主要看其症状,有急性跟亚急性两种。
1.猪突发性死亡从症状上分为急性跟亚急性,耳部及腹部的皮肤呈淡红色,体温高且不易消退,一般在40摄氏度到42摄氏度之间,呼吸急促,不吃食物,伴有咳嗽、抽搐等症状,极严重的表现为四肢末梢出现紫斑。
2.猪进食少或不进食,一两天后显得消瘦,并且全身出现黄疸症状,四肢无力不能正常站立,口鼻分泌物为带血性泡沫。
3.易造成母猪在孕期内流产、早产和产弱胎、死胎,哺乳期的母猪没有奶或少奶等症状。
4.仔猪患病易呼吸急促,有拉稀症状,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
利用现代兽医医学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等手段进行初步诊断,需要确诊要到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预防及治疗1.底色病预防及治疗
霉菌毒素会对生猪免疫系统造成抑制作用,且对内脏损害较大,很难有效的进行治疗,且治愈率极低。经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其实控制霉菌毒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从饲料的根源抓起,防治饲料霉变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饲料防霉变
购买饲料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越新鲜越好,且购买后及时使用,不要长时间储藏以免霉变,做到先买先用的原则。
自配饲料购买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有霉变、虫蛀等,且购买的粮食饲料随分不宜过高,最好找到当地检疫部门进行化验后使用。
饲料槽中经常会留有之前的饲料残渣,要做到及时清理,以免霉变。
粮食饲料购买后要按照一定比例添加脱霉剂进行储存,饲料的储存应保持干燥且通风,不能因受潮而使饲料霉变。
治疗
发现有生猪因为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的底色病后,应立即停止饲喂霉变的饲料,使用优质全价料,可适当投喂青绿草料。猪霉菌毒素中毒的治疗原则是保肝护肾、排毒、提高免疫力、肠道抗菌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建议基础方案为:倍克林1kg/T+爱康肝宁1000g/T+绿解宁1000g/T+益美康1000g/T+葡萄糖10kg/T拌料投喂,采食量低下时可饮水给药,连用7天。同时需要结合中毒猪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定期检测猪瘟、伪狂、口蹄疫等疫苗抗体水平,及时补免,防止因免疫失败造成的发病。
2.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及治疗
1.需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给予猪舍卫生的环境并加以保持,减少冷热应激产生的不良反应。
减少或切断传染源,为防止蚊虫叮咬,需要经常喷洒杀虫防虫药物并做好猪舍卫生。
在疫苗注射、断尾、打耳号、阉割等饲养管理时,切记做到勤更换消毒器械,并严格执行消毒方案。
2.新引进的生猪需要进行采血化验,防止病猪或传染源引进。
3.在流行病高发季要做到及时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金霉素添加剂,或中药消红五加一800g/t或每公斤饲料添加90毫克阿散酸或45毫克洛沙砷,连续使用30天。
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的药物及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贝尼尔(血虫净)。在猪发病初期,采用贝尼尔疗效显著。按每千克体重5~7毫克,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深部肌肉注射,间隔48小时重复用药1次,连用2~3日,对病程较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无效。
2.对氨基苯胂酸钠。对病猪群,每吨饲料混入180克,连用1周,以后改为半量,连用1个月左右。
3.可配合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症治疗。
4.用牲血素、维生素B12、维生素C及补血王等辅助治疗。
5.虫克星,按说明书使用,给全场猪喂服做预防性治疗。
总结
以上就是对底色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和治疗。在归根结底,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日常管理的不到位,饲料霉变、猪舍卫生不到位导致寄生虫病,所以在日常的生产中,一定要勤打扫、常消毒,定期检测粮食饲料的霉变情况,从根源上预防疾病的发生。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有效的预防疾病,达到节约成本产生效益的的目的。
什么时候做副猪苗最好?
答:由于副猪嗜血杆菌主要发生在断奶前后,5至8周龄发病率高,最好在断奶前一周打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