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殖母猪(母猪平时应该怎样保健)
如何养殖母猪,母猪平时应该怎样保健?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保健。保健一词来自于人,大家不要想歪了,并不是“大保健”,哈哈。保健的意思是保护健康,通过一定的综合性措施来保护和增进人体的健康,预防生理和心里疾病。
而猪群保健,大家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给猪群加药,各种保健方案脱口而出:母猪围产期保健用阿莫西林、林可大观,断奶仔猪保健用硫酸粘杆菌素、替米考星,呼吸道保健使用泰妙菌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母猪平时保健使用磺胺+强力霉素等。众多的猪群保健方案都与抗生素有关,但是这样的保健方案真的合理吗?
其实很明显,猪群保健并不仅仅是加药,尤其是把抗生素作为主体的猪群保健方案更不可取,试问我们哪个人没病天天用抗生素保健,那不就成了化疗?如果哪个猪群把抗生素保健捧上神坛,那么这个猪场的生产成绩一定是不好的。猪群保健是通过饲养管理、环境控制、药物保健、疫苗免疫、生物安全等措施来提高猪群健康度和预防疾病。
那么,有人会问,真正的猪群保健是为了猪群健康,为什么还要把猪圈养在狭小的空间里,呼吸着氨气味,趴卧在猪粪上,饲喂抗生素,一年重复免疫着十几次疫苗,把猪放养在山头上饲养是不是会更好?想法是很好,但是做法不可取,因为养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盈利,所以要兼顾猪群健康和赚钱,在最大限度内调整猪群健康,提高生产能力,谋取更大利益。基于以上原因,猪群保健好就需要:
一、严格的生物安全:我们平时严格控制生物安全,减少外来病原进入,及时消毒,控制猪群内病菌繁殖与传播。
二、细心的饲养管理:猪群疾病都能在饲养管理漏洞上找到原因,养殖并不是多么高深的技术,养猪就像养孩子,细心、耐心、恒心才最关键。
三、精准的环境控制:集约化的养殖环境下,很难做到最佳温度、湿度、密度、通风等条件,但是我们可以尽量满足猪群需求,减少猪群应激。
四、疫苗免疫:疫苗免疫越多,猪群健康度越差,一头母猪一生3-4年要免疫70多次疫苗,蓝耳、圆环、伪狂犬、猪瘟、口蹄疫、细小、乙脑、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众多疫苗,一年2-4次,疫苗也是病毒,猪群接种后,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或者细胞因子,有利于疾病的防控。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外界环境做到传染疾病净化,谁还会给猪免疫这么多种疫苗呢?从提高猪群生产成绩来看,猪群疾病净化是未来一个趋势。
五、药物保健:猪群药物保健,不仅仅局限于抗生素,抗生素只是针对细菌感染,使用量过大反而会有损猪群健康,因此抗生素是把双刃剑,从国际养猪环境来看,禁抗已经十个大趋势。在养猪过程中,中药、益生菌、维生素、植物精油、抗菌肽等都是可选择的保健药物。
同时我们要注意保健措施的灵活多变,一个保健方案并不适用于所有猪场,有的母猪群蓝耳波动大,需要中药结合替米保健;有的母猪群伪狂犬野毒转阳率升高,需要疫苗和猪群健康度提升角度去处理;有的母猪产后不食、产生三联症,需要围产期做好抗菌保健,提高饲养管理措施;有的仔猪断奶腹泻,需要合理过度饲料,减少断奶应激,适当使用益生菌和抗生素。因此,保健是要结合多方面措施来进行,并不是单一的加药。除了以上跟大家说的五个猪群保健的关键点,另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驱霉保健
饲料原料不清洁或者储存不当会导致母猪霉菌毒素中毒,表现流产、产程长、死胎多、木乃伊等繁殖障碍,以及母猪体内毒素蓄积,眼屎、泪斑增多,出生仔猪腹泻等问题。
保健措施:保证原料清洁,严格挑选,注意原料车间干燥、通风,定期检测霉菌毒素指标,在炎热高温高湿天气,使用脱霉剂和解热排毒类中药。
二、母猪驱虫保健
母猪生活环境条件中会不断接触到寄生虫病原,因此猪场需要定期针对母猪群进行相应的驱虫保健。一般的驱虫保健方案是使用常规驱虫药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一年四次,产前14天驱虫效果更佳,根据猪场情况,可以配合体表驱虫剂,如双甲脒。
三、猪群应激保健
猪是一个应激性动物,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导致猪群应激,尤其是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减少猪群应激能够减少猪群抵抗力下降,对于防非有着重要意义。在母猪转群、换圈、打疫苗、上下产床、天气变化时,可以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维生素、黄芪多糖、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以减少猪群应激。
四、母猪引种保健
后备母猪引种到家后,经常容易出现波动,大多数是由于应激导致体内病毒活跃,引种保健措施主要是让猪群适应新的环境,饲养管理措施要到位,另外要配合粪便天然驯化,中药排毒稳定方案,疫苗免疫等措施。
五、季节性保健
一年四季季节变化时是动物发病的重要时期,因此要格外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环境控制来调整猪舍温度、湿度等动态变化。春秋两季保健一般会针对附红细胞体、弓形虫保健,使用磺胺和多西环素,另外要注意乙脑疫苗免疫。秋季要注意猪舍保暖,提高做好猪群预防流感,添加板蓝根+阿莫西林。另外注意秋季是母猪排毒保健的黄金时期,经历了一个夏天,体内湿热蓄积过多,可以添加一些解热排毒类中药,如金银花、黄芩、板蓝根、柴胡、枇杷叶等。
关于母猪保健就跟大家分享这么多,切记一句话,猪群保健不仅是加药,是通过多方面措施共同作用来提升猪群健康度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猪业前沿,定期为养殖朋友分享技术知识,服务三农,喜欢的朋友请点点关注,谢谢。
太湖小母猪养殖技术?
1、搭建猪舍
给太湖猪搭建猪舍可是和别的不一样,它的猪圈要分两边,一边是饲养圈,是喂食和休息的地方,一边是运动圈,是日常走动和晒太阳的地方。搭建猪舍必须采光好、通风好,饲养圈的地面以水泥为地板,可以铺一些干草,运动圈的地面以泥土为地板,两圈相连的地方排水要方便。2、准备饲料太湖猪不挑食,很多人为了省时省力,就喜欢喂单一的饲料,这样养出来的猪肉质干燥紧致,非常影响出售,建议在饲料里加一些蔬菜类的食物,增强猪的体质,保证猪的健康。如果嫌麻烦,可以每2天喂一次纯蔬菜类的食物,如青草、南瓜等,如果蔬菜类的食物不够,可以每3天将猪放出去自己觅食。养殖10头母猪?
新手养殖爱问能挣多少钱!没人盘算自己能抗住赔多少钱!
养殖单纯预测一年利润有点骗小孩玩,因为那年行情都不一样,那年你面对的复杂情况都不一样。
养殖需要很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新手前几年都在学习技术阶段,很难挣到钱。
想养殖首先得看你能不能耐得住寂寞,能不能抗住一两年不挣钱甚至赔钱。坚持不住就谨慎跳坑,到时候割肉离场更痛苦!
哪些大学有母猪养殖专业?
大学里是没有母猪的产后护理专业的,一般为畜牧兽医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是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畜禽环境卫生、动物遗传繁育、畜禽饲养管理及疾病诊疗基本知识,具备畜禽饲养管理、选种繁殖、日粮配合和畜禽主要疾病的预防及诊疗能力;
从事畜禽的日粮配合、饲料加工、环境调控、繁殖改良、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扩展资料:畜牧兽医的就业面向主要面向规模化畜禽养殖、饲料加工与销售、基层畜牧兽医等企业,在畜牧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和营销岗位群,从事畜禽养殖与繁育、饲料加工与营销、疫病诊断与防治等工作。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动物病原体检测技术、动物繁殖、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技术、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牛羊生产与牛羊病防治等。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畜牧类专业
怎样养好母猪?
很多养猪人在饲养母猪时总是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养的母猪明明食欲好睡得香,发情也照常,可就是配不上种,到最后因为不能创造生产价值,只能做报废处理。其实只要了解了母猪不孕的原因,对症下药的话,这个令养猪人头疼不已的问题是很好解决的,那么母猪屡配不孕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精液问题
这个就不能怪母猪了,有时候种公猪的精液出现了问题,或者外购精液的精子活力较差,都会引起母猪的返情,所以如果猪场要外购精液,一定要去那些精液质量有保证的猪场购买。
二、饲喂问题
母猪日常的饲喂对母猪配种来说十分关键,其日粮中的营养元素一定要均衡,若只给其成本较低的粗饲料,会影响母猪的生殖器官发育和恢复,进而难以完成受孕。而饲料中的能量过高,又容易引起母猪肥胖,从而影响母猪的发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霉变饲料喂猪,霉菌毒素会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而影响受孕率。
三、维生素缺乏问题
除去膘情,维生素也是影响母猪受孕的关键因素,日粮中维生素A不足,会影响母猪卵泡成熟,进而引起不孕。日粮中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其钙磷吸收,而母猪对钙的供给不足极为敏感,会出现受胎难的情况。所以在母猪的日粮中,可以适当的添加有助于母猪受孕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四、疾病问题
排除了上面三种情况,那就只能从母猪自身找原因了,母猪若患有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内膜炎,子宫积水,子宫积脓等疾病,都会影响其正常受孕,这些疾病大多是因母猪产后护理不当而造成的。所以在母猪产仔后,养猪人一定要做好其产后的消炎护理工作,避免母猪患上生殖系统疾病。
由此可以看出,为了让母猪能正常配种,养猪人必须科学的管理饲喂母猪,如果遇到了屡配不孕的情况,不要乱用药,要对症治疗,问题解决了母猪自然就能受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