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收购小猪(2022年第4次猪肉储备计划开启)
哪里收购小猪,2022年第4次猪肉收储计划开启?
4月14日国家开启猪肉第4轮,收储计划联合地方进行收储猪肉计划,猪肉价格是否迎来大涨的行情呢?
近期生猪市场不容乐观,猪价不断地下跌,一度跌破了成本线。养殖户苦不堪言,尤其规模化养殖企业亏损更大,例如牧原股份第一季度亏损20亿元。
从猪肉市场价格行情来看,可以说是非常低迷的一个价格,前一段时间江西某超市猪肉促销价挂出了4.98元一斤。尽管这是对市场的一种吸引顾客的做法,但是也说明了猪肉价格非常的低迷。的确近期猪肉价格始终维持在8~12元一斤,甚至比蔬菜价格都低,一般的蔬菜辣椒、茄子等等都在10元一斤。即便是大家非常普遍的土豆,在上海的市场价也达到了8元,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行情。
国家为了保障养殖户的养殖利益,开启了今年第4次猪肉储备计划。第4次猪肉收储计划是从明天(4月14日)开启,任务为4万吨。也有其它的地方开启猪肉储备计划。比如四川省按照规定启动1500吨省级冻猪肉临时储备收储工作;甘肃省启动猪肉临时储备收储,共安排收储计划1000吨,省级500吨、市州500吨;江西省再下达1000吨临时收储计划。
这次国家联合地方开启猪肉收储计划,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刺激生猪价格的上涨,但是涨幅不会太大。因为猪肉收储的价格不是特别的高,只是略高于市场价格用于稳定市场,调节市场的生猪供应量。
为什么近期生猪价格不断地下跌呢?
一是从根本上来讲,那就是供过于求,生出的养殖规模过大造成的。目前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为母猪4,268万头,这已经超过了我国的生猪的基本养殖规模。其实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在3,900万头,就适合国内的生猪养殖规模需求。
二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使得物流行业停滞不前,这也是生猪出售量比较少,屠宰企业开工率比较低的一个原因。毕竟生猪屠宰是屠宰企业的垄断行为,由于疫情的原因停工,造成了很多生猪无法出售。更使得上海、吉林等这些疫情比较严重的区域,猪肉以及猪肉制品的都无法运送到这些地方,造成了一些地方缺猪肉而另一些地方滞销的现象。
三是近期就是猪肉的消费淡季,也是使得猪肉价格下跌的一个原因。春天可以说是蛋类供应量非常充足,新鲜的蔬菜应季而生,加上猪羊肉等价格也在下跌。毕竟春夏之交,这使得这些肉类产品的需求量下降,人们喜欢吃一些清淡的。
四是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人们的收入大幅度的下降,这也使得消费能力下降,而且好多城市的美食行业关停,饭店等餐饮行业也停止营业。这从某方面限制了猪肉的消费量,的确使得猪肉的价格下跌。
近期生猪价格会上涨吗?
目前国家正在制定一些刺激性的计划,使得猪肉的价格进一步地上涨。根据农业农村部专家推测,生猪价格回到成本线之上,处于盈利状态是在7月份。也就是说距离7月还有近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住这一段时间的亏本经营。
从目前仔猪市场来看,仔猪的价格每头上涨了50元左右,这说明了很多人正在储备小猪等待着猪价上涨的势态。毕竟疫情的原因使得一些散养户不得不投资养殖行业,更何况现在仔猪价格非常的低,好多人还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猪价大涨的行情。
尽管大规模的养猪企业亏损了,但是目前依旧是暗流涌动,还在不断地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大量的收购仔猪。从某方面来说,未来几个月猪价会有所回升,但真正的猪价上涨应该是在年底了。所以对于农村散养户而言,不要盲目地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因为目前还处在供过于求的行情。
总之,对于国家今年持续的收储猪肉,其其实这表明了我国市场上生猪和猪肉供过于求。国家为了保护养殖户的利益,调节市场的生猪和猪肉的供应和需求的关系,采取了收储计划干预市场的行情走势。
所以对于收储计划的开启不会太大的影响猪价的上涨行情,只有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进一步的缩小,才能稳定生猪价格上涨的行情。不过猪价已经持续4个月下跌的态势,意味着将会迎来一轮小波上涨。
养殖户需要如何应对?
猪价掉头急转,养殖户需要如何应对?
面对急转往下的猪价走势,我们不应该有恐慌心理。从价位猪价下滑并没有太大的波动迹象,每斤仅仅下跌了1毛多钱。从这个情况来看,这应该是正常上涨途中的调整阶段,或者说是前期涨幅较大释放压力而为。
对于春节后市场上出现过“十连涨”的行情,如今2月17日猪价不涨反跌,编者认为:对养殖户来讲这应该是一次不错的补栏机会,可以趁机在此行情下及时补充母猪和猪崽子的存栏量,增强后期出栏生猪的竞争力。低价补栏扩大规模,后市涨价了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次的猪价掉头急转,为啥编者从不过于担心呢?
首先,编者小希时间认为,掉头急转只不过是烟雾弹而已,后市猪价大幅度上涨趋势依然没有改变。一方面当前的母猪和育肥猪的存栏量不足,再加上能繁母猪的数量急剧减少,后市在育肥猪出栏时市场上的生猪将会是供应紧张的局面,对价格回暖是有利的事情。根据一些数据显示,目前的能繁母猪存量才4200万头左右,相比较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约8%左右。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养殖户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科学并合理的安排补栏、出栏的规划方面,在猪价下跌时要理智分析猪价为啥下跌。在出栏时也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亏损的成本;从养殖的方面分析,建议养殖优质的外三元生猪品种,争取压缩育肥猪的出啦可能时间,只有养殖成本降低了,无论是何种行情时,养殖户均能对价格有回旋的余地,让自己在养殖行业立足不败之地。
2019年2月份的猪价难以把握,期间有春节和元宵节两个重要的节日。在近期正月十四时,猪价下跌也与元宵节生猪交易冷淡、需求减少有很大的关系。春节已过很多消费者也已离家开始上班,聚餐消费的次数减少,导致需求量跟不上。以编者认为,养殖户在此时下跌要有耐心,上涨行情会很快来临,预测2月底时将再次开启上涨模式。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019年养猪大赚一笔让一些人红了眼?
2020年养猪前景会非常不错
2019年的养猪行业确实让养殖户大赚一笔。
分析2020年及未来几年的养猪前景: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野生动物交易、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给予沉重打击。
在这种趋势下,对于养殖业,尤其是生猪养殖,确实是一个好消息。所以2020年生猪养殖,给养殖户带来的会是稳定上涨的行情:
第一、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猪养殖的政策,对养殖户来说,就有了稳定发展的大环境。
第二、禁止滥食野生动物,势在必行。
中国发生的两次疫情都是由野生动物传染而来,野生动物携带的细菌和病毒非常多,全民都有了意识,加上国家出台滥食野生动物的政策,对人类养殖的动物需求量会大大增加,人类养殖是经过品种优化和科学喂养,所以食用是安全的。
第三、肉类制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我们除了食用各种绿色蔬菜,但也同样不能缺少肉类制品,尤其是对猪肉的需求。
第四、2019年,由于生猪养殖规模的减少,生猪供给紧张,从而导致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猪肉的价格从十几块一直涨到30多,价格虽然是头几年的两倍甚至3倍,但是猪肉的需求量还是高居不下,所以说生猪养殖仍然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第五、2020年生猪肉的价格虽然没有去年最高峰的时候那么高,但总体上仍然处于高价位的水平。进一步扩大生猪的养殖规模,在2020年仍然会有很好的利润。
关于生猪的养殖前景,您有什么好的看法,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屠企这次压不动是谁的功劳?
产能过剩,猪价反而冲高“10元”,屠企这次压不动是谁的功劳?
现在是市场经济,猪价是由市场供求状况来确定的,肥猪出栏量多,猪肉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跌,如果肥猪出栏量少,市场猪肉供不应求,价格很涨价,很明显,国内生猪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不足才会造成猪价大幅度回升。今年国内的生猪产能不足,前段时间网络上一些所谓养猪经济专家说国内生猪产能过剩,事实上是国内生猪养殖数量不足,根据统计今年生猪养殖数量仅恢复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前的2017年的水平,我国每年生猪递增必须达到5%以上才能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要,三年就是要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15%以上,所以按照正常发展速度,缺额在15%以上,因此,国内的生猪生产并没有真正的饱和,与正常发展速度比较,缺口还是大的,进入猪肉消费旺季后,肥猪供应的缺口就会显示出来,猪肉价格是要上升的,而且上涨幅度是相当大的。一进入冬季,肥猪养殖数量不足就表现出来了,从十月十日政府启动新一轮收储后,市场肥猪价格大幅度回升,现在大多数地方肥猪价格每斤已经8.5元,有的地方已经突破了每斤10元的大关。屠宰企业也没有将价格压下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的肥猪价格回升如此剧烈呢?
一是养猪人减少肥猪的出栏数量,囤积居奇,一反过去的恐慌心态,继续饲养大肥猪,养猪人没有像往次那样,只要肥猪价格稍微回升就匆忙大量出栏,造成猪价如同昙花一现,很快又恢复下跌的趋势,这次养猪人囤积不出栏,祈求猪价能够继续回升,果然猪价继续回升,已经超过大多数养猪人的养殖成本,进入了获利线了。实际上现在出栏的肥猪一般生产成本每斤在9元左右,主要是育肥仔猪的费用仍然很高,现在出栏的肥猪是在5—6月份开始育肥的,当时的育肥仔猪价仍然高,每斤价(外三元)是30—40元,在每斤肥猪的生产成本中仔猪费用就占2.7元左右。现在大多数地区的肥猪价在每斤8.5元左右波动,养猪人仍然是亏损的,如果超过10元就进入盈利时期了。
二是在农历十月通常是市场缺乏肥猪的季节,养猪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农历冬月前是不出栏肥猪的,肥猪要全部留到冬、腊月出栏,因为一年中猪肉消费量最多,价格最高,这个季节出栏肥猪,利润是比较高的,在十月市场出栏的肥胡减少,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猪价大涨。
三是政府今年十月十日启动新一轮肥猪收储,收储肥猪的价格比第一次收储的价格高得多,在十月份,国内规模养殖企业能够达到出栏体重的肥猪不多,市场缺乏肥猪,从而有效地拉动了肥猪价格的大涨。
四是消费的拉动,过去人们都是在冬、腊月份才能开始制作腊肉和灌装腊肠,今年不同了,人们担心猪肉价格会像去年那样暴涨,去年猪肉涨价首先是四川,入冬时有报道一户制作的腊肠挂在阳台保险柱上,有几百斤,随着制作腊货的人群增加,市场猪肉价格持续涨价。因此今年人们看见猪肉价格下跌就抓紧时间购买猪肉制作腊肉。随着制作腊货的人群增加,生产猪肉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造成市场猪肉供不应求,这就促进市场猪肉价格的涨价。
五是今年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地区非洲猪瘟流行,这些国家生猪生产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也大幅度减少,这就使得这些国家不得不加大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同时,国际粮食价格的涨价,造成肥猪生产成本的增加,国际猪肉价格上涨,附近一些国家猪肉价格直线上涨,因此国内近期进口的冷冻猪肉数量大幅度减少。
六七十年代农民家家都养猪?
我是64年生人,那个农村家家都养猪的年代,我才不到10岁,我们家就年年养猪。
我一边上学,一边扯猪草喂猪,大人们要忙着挣工分。
喂猪,就自然而然是我们小孩子的事。
我们家的猪栏里,年年都是两头猪,一大一小,大的杀了过年,小的是接槽,继续喂到下年就长大了,再喂到年底又杀。
就是这样循环着喂。
那年代,猪跟人一样,没吃个好,天天吃的是猪草,不肯长,喂一年,只长的百把斤毛食。所以要捉接槽猪,翻过年,到过年的时候,喂的好,有一百六七十斤毛食,杀出来的肉,精肉多,肥肉少。
那时候农村人看猪喂的好不好,不依现在的标准,看杀出来的猪,膘厚不厚,有的两指厚以上的膘,就是抢手货,如果连一指厚的膘都没得,就沒人要。
过年砍肉、分肉,肯定是选膘厚的。
我小时候,最高兴的,也是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有肉吃。
有人问:那年代农民家家都养猪,为什么养猪的平时却得不到肉吃,要到过年才有歺肉吃,猪肉都卖到哪去了?第一,派购生猪。
那时候的大队、生产队是有派购任务的,只所以家家户户都养猪,那是年年都要上交到公社食品站,价钱只有两三角钱一斤的毛食,国家定的统一收购价。
第二,社员自吃。
送完派购猪以后,每个生产队就剩不了几头猪,农民家养的猪都不能自己支配,必须由生产队统一分肉,谁家养的猪可以折成工分。
过年的时候,生产队集中杀猪,按人头分肉,抽肥补瘦,分好后抓签,基本上公平。
一个五六口之家的农民家,一年上头,大概有十到二十斤肉的样子。
那年代搞计划经济,国家对猪肉没什么进囗,所有的城市居民、国家机关吃肉,都是农民提供的。
所以,城里人呐,不要忘记农民,那年代,农民是作了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