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畜牧养泥鳅怎么样

养泥鳅怎么样

时间2022-11-23 18:04:04发布黑灰化肥灰会挥发111分类畜牧浏览68
然而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对泥鳅生存和生长不利。在黏土底质的水域中养出的泥鳅则体黄色,最好应选择含丰富腐殖质的黏土底质的地方进行泥鳅养殖。不建议使用草鱼料、罗非鱼料等其它鱼类配合饲料饲料,为了及时了解台湾泥鳅喂料量,建议在池塘四周...

台湾四号泥鳅养殖技术?

1.水质选择

台湾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井水、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然而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对泥鳅生存和生长不利。

除水质外,土质对泥鳅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在以沙土为底质的水域中养出来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质较差;在黏土底质的水域中养出的泥鳅则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味鲜美。所以,最好应选择含丰富腐殖质的黏土底质的地方进行泥鳅养殖。

2.池塘选择

养殖台湾泥鳅,池塘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池塘需整修池埂、田埂,加设防逃设施。要求池埂高出水面30厘米,水深1.5-2.5米,池边无杂草,做成斜坡状,四周池壁无缝隙。池塘内可配2台叶轮式增氧机(一台备用),一台水车式增氧机。等泥鳅长大至100头/斤左右规格后,可在池塘中种植水葫芦、空心菜等漂浮性水生植物,占池面10%左右,起到遮阳、吸收水中过剩养分的作用,吸引水生昆虫作为泥鳅活饵料。水生植物的嫩根、嫩芽也可被泥鳅摄食,以增加营养供给。

nq2

3.放养密度

建议台湾泥鳅苗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选择大小均匀、饱满有活力的泥鳅苗,可套养鳙鱼10-20尾/亩、白鲢15-30尾/亩,用以调节水质,防止蓝藻爆发。

4.投喂管理

由于台湾泥鳅的惰性以及喜游边性,为保持台湾泥鳅长势均匀,饲料沿池塘四周进行投喂。建议放苗后的前一个月投喂粉料和小破碎饲料,一个月后可饲喂小粒径浮水料,预防泥鳅翻肚及肠道疾病。

在饲料选择方面,由于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高,更需选择营养均衡、蛋白优质的配合饲料,选择大厂家口碑好的配合饲料。不建议使用草鱼料、罗非鱼料等其它鱼类配合饲料饲料,由于食性和品种差异,没有针对性,不利于泥鳅的营养均衡与健康快速生长。

注意事项:每天实际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温度、水质等情况做出调整,为了及时了解台湾泥鳅喂料量,建议在池塘四周设置4-6个喂食观察盆(如图3),以3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在7-9月高温季节,建议每半个月停料一天,以调节泥鳅肠道健康,降低肝胆负荷,预防肠炎以及肝胆疾病等。此外,建议每10天拌EM菌投喂一次,以增强台湾泥鳅免疫能力。

水缸养泥鳅的方法致富经?

一、准备一口稍大的水缸。泥鳅比较能长,个头大的会到20公分左右,根据泥鳅数量来选定缸的大小。

二、缸底铺上泥沙或碎石,白沙。泥鳅喜欢有底沙或泥沙的水底,如果是观赏就别缸泥沙,泥沙会被泥鳅搅动起来一片混浊,无法观赏,所以不推荐泥沙,用小碎石或者白沙或细沙都可。

三、准备有气孔盖子。泥鳅喜欢跳缸,所以没有鱼缸盖的需要加盖,盖需要留气孔。

四、喂食。泥鳅喜欢吃红虫、丰年虾,也可喂各种鱼饲料都,切记不要喂多,会浑水。平时它也会吃鱼缸壁上的青苔和一些微生物。虽然它很好养,但最好还是准备增氧泵和过滤器。

鱼缸养泥鳅的养殖方法?

泥鳅很皮实,对于水温、水质没有特殊的要求,甚至还可以过冬,属于比较容易饲养的生物。适合没有饲养经验的新人入手。

根据泥鳅的种类不同,个头也有差别,大的能够长到20公分左右,选用多大的鱼缸要根据成年泥鳅的体长而定。那么泥鳅该怎么养呢?

准备底砂

如果想要再现自然界中泥鳅的生长环境的话,需要在鱼缸底部铺上5公分左右的泥土、或细砂。泥鳅原本是潜藏在水底的泥中生长的,虽说泥土是它们的最爱,但是如果在鱼缸中铺上5公分的泥土的话,这些小家伙一旦藏进去就很难再找到,失去了观赏的价值,所以最好还是选用河边的细砂。幸好这些差别对泥鳅的日常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

泥鳅的进食特点是将饵料连同砂砾一同吞进嘴里,然后再把砂砾从腮里单独排除,从这一点来看的话还是河砂比较合适。另外,冬季泥鳅还需要潜入砂砾中借用冷水护体来进行冬眠。

在选取河沙的时候,要注意挑选那些没有棱角、细小的沙子,太过锋利的棱角容易划伤泥鳅或其他鱼体。

选用大点的鱼缸

建议选用45公分*(高)*30公分(长)*30公分(宽)的大缸。这个尺寸的鱼缸可以饲养10条左右的泥鳅。考虑到成年泥鳅体长10~15公分,不适合在小缸饲养。另外,建议尽量将鱼缸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如果是阳光直射的地方的话,要注意控制水温。还有就是,泥鳅耐寒性差,冬季的话需要注意水温过低,否则它们很容易进入冬眠状态。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们放在室内向阳处,控制水温不要过低。水温控制在夏季27~31度,冬季7~10度即可。

鱼缸需要加盖

泥鳅夜间的运动量比较多,它们身体细长,很容易从鱼缸的空隙中跑出来。除此之外,它们对于震动很敏感,一旦受到惊吓也会从缸里跳出来,所以说,必须要给鱼缸盖盖。从这一点来说,鱼缸的深度要尽量高一些,40公分以上的鱼缸的话它们基本上跳不出来了。

自来水消除氯气再使用

跟金鱼一样,自来水放置一到两天、或者加入几颗明矾,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水质脏了之后也需要换水,具体的换水频率要根据饲养泥鳅的数量,鱼缸的大小来定,基本上两个月一次,换掉三分之二左右的水即可。

加入氧气泵、水草

水草有净化水质的作用,看上去也美观,除此之外还可以为缸里提供氧气,有助于泥鳅的生长。一定要添加氧气泵和水草。需要注意的是,泥鳅在底砂中移动很容易将水草的根部崛起,因此在栽植水草时最好把根部用小石块固定一下,或者直接栽种到迷你花盆中。泥鳅呼吸不光是依靠腮,它们会时不时的把头伸到水面用口直接吸入空气,用肠子代替腮进行呼吸。为了它们有足够的呼吸空间,缸中要控制水草的数量。

属杂食性动物

泥鳅是杂食动物,水蚤、藻类等几乎什么都吃。家里自制饵料的话可以给它们吃一些豆腐、麸皮之类的,市场上贩卖的饵料的话只要是金鱼、青鳉鱼、鳗鱼等吃的都没问题。如果是跟其他鱼类混养的话,最好投放一部分下沉的食物。泥鳅的食量非常大,有优秀清洁工的美誉。

泥鳅的繁殖

泥鳅的繁殖非常的困难,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不过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为了诱产卵,需要给它们注射荷尔蒙剂。有勇气的朋友可以挑战一下。

综合来看,饲养泥鳅的难度系数不算高,可以跟金鱼等一起饲养,可以帮助清除水底的饵料残渣,可谓是一石二鸟。

泥鳅该怎么养殖?喂什么料?怎么捕捞?

泥鳅该怎么养殖?喂什么料?怎么捕捞?

泥鳅也被人们称之为“水中人参”,因野生的越来越少近几年出现了很多养殖泥鳅的养殖户,那么对于泥鳅该如何来养殖,喂些什么、后期如何来捕捞呢?踏火几年前也养殖过泥鳅,来说下个人的操作方法:

如何养殖:泥鳅的养殖模式,目前用的比较多的还是池塘精养模式、另外不有稻田养殖、连云港的囤养模式,以池塘养殖为例,每个塘的面积以3到5 亩为好,这样好捕捞泥鳅,如果是养殖台湾泥鳅的话可大一些,水深至少要有1.2米以上,因为这关系到泥鳅的产量,如果是台湾泥鳅水位至少在1.5米以上,在放苗前做好池塘的消毒、清塘工作,这个可参考放鱼苗的用法,但要注意的是要做好泥鳅的防逃工作,特别是进水口、出水口处一定要用网片拦好,同时做好防敌害的工作,泥鳅的主要敌害有蛇、老鼠、水鸟等,如果是苗期的话还得注意下水蜈蚣、杂鱼之类的生物,(更加具体的养殖讲解,踏火之前的文章中有详细介绍,有需要的可去翻阅参考)。

喂什么饲料:这个可根据当地资源和不同的生长期来灵活选择合适的饲料,通常苗期可饲喂一些高蛋白的粉料、鲜活的水蚤之类的浮游动物都可以,当长度达三公分后可开始喂颗粒料,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泥鳅专用料(一般的养殖户都是用的这种料),可就近选择合适的料。另外泥鳅也吃一些动物的下角料、小杂鱼、和蚯蚓之类的,但喂之前一定要绞碎,并且不宜喂的过多。怎么捕捞:这个很简单,对于本地泥鳅来说,大都数是用地笼来捕捉,这个不难,只要将水放浅一些,将笼放于塘中就可以,最好是将塘用地笼隔成几个小块,这样会捕的更快更干净;对于台湾泥鳅可用鱼网直接拉网捕捞(注意网孔不要过大),这种也能捕的很干净。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希望对您有帮助,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养泥鳅最好办法?

(池塘选择)1、养殖泥鳅的池塘可以使用废弃后的家禽池塘,鱼虾池塘,小泡子,河沟,等等很多池塘内都可以进行养殖泥鳅,池塘周围没有污染源,交通便利,这样的池塘最适合养殖泥鳅,池塘挑选完成后要进行改建工作。

(池塘改进)2、池塘选择完成后要把池塘内的水都放掉,然后把池塘内的淤泥进行清理,淤泥清理完成后并且把池塘内的杂物一并清理干净,使用纱布包裹好出水口,进水口,池塘内放入水后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池塘周围使用渔网进行隔离防止家禽的进入,池塘放入水后要观察5天至7天,没有渗漏的现象才可以进行放养。

泥鳅怎么样
火鹤如何水培美女樱和五色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