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猪5行缺什么
水猪5行缺什么,猪细小病毒是什么样的病?
题目中想问的应该是猪细小病毒病,这是一种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猪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特别是对于感染此病毒的初产母猪,极易导致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但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猪细小病毒的介绍猪细小病毒,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一种。病毒粒子无囊膜,对热和酸碱具有较强抵抗力,例如在56℃环境中存在48小时其感染性和血凝性均无明显改变。
猪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通常,猪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木乃伊胎、窝仔数的减少、母猪难产和重复配种等,而且母猪在受孕的不同时期感染猪细小病毒,其发病症状也有所不同。
母猪在受孕期30-50天感染,易导致胚胎死亡或被吸收,使母猪不孕或反复发情;受孕期50-60天感染,猪胎死亡后则形成木乃伊胎;受孕期60-70天感染,大多数猪胎靠自身免疫力可以存活下来,但将长期携带毒。
猪细小病毒病的传播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猪均可以感染猪细小病毒,其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和携带毒的公猪,此外该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而带毒母猪所产的猪仔可能长时间或终生带毒。
感染的种公猪是猪细小病毒病最危险的传染源,在公猪的精液、性腺中均能分离到该病毒。种公猪通过配种将病毒传染给易感的母猪,使该病大面积传播扩散。
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疫苗预防:接种猪细小病毒疫苗是预防猪细小病毒病,提高母猪抗病力和繁殖率最有效方法。疫苗包括活疫苗与灭活苗两种: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高,维持时间较长;灭活苗的免疫期比较短,一般在半年左右。
疫苗注射可在配种前几周进行,以使怀孕母猪于易感期获得较强的免疫力。为防止母源抗体的干扰还可以采用两次注射法,免疫时间可以通过测定HI抗体滴度确定,抗体滴度大于1:20时,不宜注射,抗体效价高于1:80时,就可以防治病毒感染。
综合防治:上面提到,猪细小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一旦传播开来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因此维持一个猪场的无感染状态,必须要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猪场尽量坚持自繁自养,特殊情况下需要引进种猪,必须做好猪细小病毒的检测工作。
结语除了疫苗防治和综合防治,还要做好猪场的隔离饲养和管理工作,对病死猪的尸体、排泄物和饲养场地,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并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
用水洗澡的动物有哪些?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猛地一想,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只要是洗澡,都应该用水啊,难道还有不用水洗澡的动物吗?!
其实除了本身就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陆地上的动物洗澡基本都是用水的,但是也有一些动物即使不用水,也可以洗澡。听起来不可思议对不对,下面我就列举一下哪些动物即使不用水,也能洗澡。
1、鸡的“沙浴”
鸡是一种怕水的动物,如果用水洗澡了,就会变成传说中的“落汤鸡”。那么鸡有洗澡的需求吗,它们又是怎样洗澡的
任何动物都是有清洁身体的需求的,鸡也不例外,鸡洗澡主要是为了去掉身上的寄生虫。虽然鸡不能用水洗澡,但是它们可以用沙子来清洁身体,具体怎么做呢?
公鸡如果想洗澡了,它们会找一块有干净沙地的地方,在地上打几个滚,为的是让沙子进入羽毛里,等到羽毛里的沙子充斥得差不多了,公鸡就会抖动羽毛,让沙子落下来,那些寄生虫和其他小虫子也就随着沙砾一起掉出来了。
母鸡洗澡之前会在地上刨个坑,然后卧进去煽动翅膀,沙子就进入羽毛里了。然后像公鸡一样把沙子抖出来,小虫子也就跟着出来了。
母鸡沙浴尤其重要,因为沙浴能提高母鸡得产蛋率,也减少了母鸡患病几率。
2、驴的“土浴”
驴不像马似的可以用水洗澡,如果驴用水洗澡了就会生病,不过驴也有自己独特的洗澡方式,那就是——打滚!
当然啦这个打滚可不是在哪都能进行的,而是必须要在土地上进行。因为不能洗澡,驴身上会有很多小虫子,弄得驴很痒。并且在脱毛季节,脱掉的毛也附着在身上,使驴非常不舒服。所以每当这个时候,驴都会躺下来在土地里疯狂打几个滚,这样身上的小虫子和多余的毛就被蹭到土地上了,驴也就舒服多了。
相信大家都吃过“驴打滚”,万万没想到“驴打滚”其实是由此而来的吧~
3、马的“风浴”
马是可以用水洗澡的,但不是所有的马都有条件用水洗澡。比如草原上的野马,就很难有机会碰到水,那么这种情况下,马如何洗澡呢?
马还是挺聪明的,在没有水的时候,马会站在风口处,任风吹拂自己的皮毛和鬃毛,风越大越好。这样它们身上的草尘和虫子就都被强风吹走了。虽然这种方法没有用水洗澡来的那么爽,但也聊胜于无呀!
4、猪的“泥浴”
猪总是给人脏兮兮的印象,其实猪是一种非常爱干净的动物,甚至有点洁癖。对于一个洁癖的物种,洗澡就是生命中的必须了。
当然了猪也不可能总是有机会在水里洗澡,即使没有水,猪也要克服困难洗澡!毕竟猪身上会有很多小虫子附着,还会有一些寄生虫,想必也是很痒很难受。这时候如果没有水,猪就会找个泥坑,在泥坑里滚一圈,把身上沾满泥。
你可能会问,这样不是越洗越脏吗?!其实不然。猪身上的泥干了之后就变硬了,小虫子和苍蝇之类的就没法再去咬猪的皮肤,而且身体覆盖上了泥,也能帮助猪的皮肤散热。
大千世界,肯定还有许多用别的方法洗澡的动物,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欢迎大家进行补充哦~
喂玉米杆可以吗?
猪拉稀怎么办?为玉米秆可以吗?
猪拉稀的症状很常见,母猪,标猪,仔猪,架子猪都会拉稀;并且原因各种各样,说起来很麻烦,下面仅就养猪人最头疼的仔猪拉稀,说一下本人的经验。
小猪拉稀,可分为断奶前拉稀,和断奶后拉稀,给养猪户造成严重损失的往往是断奶后拉稀;记得一个同行,初春时节进了400多头小猪,一个月之内,这些小猪几乎死亡殆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造成小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拉稀。我本人初春也会保持300多头的小猪,但成活率可以保证在95%以上,下面说说我的做法。
我主要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自己饲养老母猪,老母猪产子自己留着饲养;猪舍是单向半封闭结构,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最大限度的让猪舍内进入阳光,利用阳光杀死猪舍内的病菌,并且,母猪可以晒到阳光,由于阳光的照射,能够促进母猪对钙的吸收利用;这种结构还有一条好处,通气良好,猪舍一直保持干燥状态,猪舍内的小环境几乎处于自然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养猪,猪几乎不会生病。
另外,母猪栏与母猪栏之间会建有一个供仔猪活动的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仔猪出生三天后,就能够自由活动,七天后就有觅食的习性,把它们引诱到预留的空间,放些易消化的饵料,让它们吃食,这样做,一来可以补充营养,二来可以锻炼它们的消化系统,为断奶早做准备。第二,小猪经常在一个地方找到吃的,就会经常在一个地方活动,吃饱以后,会在那个空间嬉闹休息,不会过分的依赖母猪,到了断奶时间,直接把它们赶到育肥猪舍就可以了,免得硬捉引起应激反应。
经过这样锻炼的小猪,已经适应了独立生活,消化器官也得到了锻炼,断奶以后,保持温度,很少会出现拉稀现象,即便有个别拉稀,也很好治疗。
断奶小猪拉稀的原因,无非是消化不亮,应激反应,受凉和一些细菌感染,但只要培养出健壮的仔猪,拉稀的几率很小。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点个赞。谢谢!
母猪缺钙怎么办?
引言:猪体内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就是钙和磷,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中。因为二者是按一定比例在骨中沉积的,因此日粮中钙和磷也应保持适当比例。日粮中钙和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会造成二者在骨骼沉积异常,使骨骼发生病变。幼猪表现为为佝偻病,成年则为骨质疏松症。通常青饲料中含钙和磷较多,比例较适宜。精料和粗料中则含磷相对较多,钙较少。
如果猪缺钙可以多喂一些以下几种料。
1.青饲料蚕蛹粉
蚕蛹粉含粗蛋白55%以上,消化率85%以上,赖氨酸含量也高,蚕蛹粉钙和磷含量较高。蚕蛹粉含脂肪较多,姑能量较高,但不易储存,用量过大时还会影响酮体的脂肪风味,日粮中蚕蛹粉喂给量一般占日粮的10%为最佳。
2.青饲料肉骨粉
因肉骨比例不同,各种肉骨粉的蛋白质含量均有差异。通常肉骨粉含粗蛋白质40%-60%,蛋白质中含有较多的赖氨酸。肉骨粉中含钙、磷较多,而且比例适宜。
3.能量饲料甘薯干
甘薯干是一些地区喂猪的主要饲料,含淀粉70%以上,含钙和磷比一般谷物多,是优良的能量饲料,注意霉烂的甘薯干不可用做猪饲料,以防中毒。
4.青饲料水花生
水花生又被称为空心莲子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利用期长,比水葫芦和水浮莲耐寒。其干物质含量为10%、粗蛋白质1.3%、无氮浸出物5%,且含较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水花生宜切碎或打浆生喂,也可用来制作发酵饲料。
5.粗饲料干草
青草烘干或晒干就成了干草。干燥会造成部分养分损失,所以干草的营养价值没有青草高。用豆科植物制作干草,饲用价值较高,含干物质85%-90%,其中约有15%~38%,无机盐,尤其是钙和磷含量丰富。豆科干草制成的干草粉和颗粒饲料可作为猪冬季日粮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的良好来源。
最后,以上只是含钙较多的饲料,平常可以多喂一些,如果缺钙严重那就要相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石灰粉、蛋壳粉、碳酸钙(石灰石制成的)等等添加比例2.0%左右。
猪背部出血水怎么治疗?
背景: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经常见到母猪或者肥猪后背有出血情况,有的是出血点,有的是血疹块,有的是有血液渗出也就是血水。根据不同的出血表现,可能由附红细胞体、体表寄生虫、猪瘟、蓝耳、霉菌毒素等。
关键词:母猪;肥猪;出血点;渗血;附红细胞体;猪瘟
一、寄生虫:破溃出血☆出血特点:寄生虫引起的母猪或者肥猪后背出血,主要是以体表寄生虫,如疥螨,引起的猪身发痒,蹭墙和圈舍、栏杆导致的身体损伤、破溃,物理性出血。与常规的病理性出血相比,寄生虫引起的出血多数是鲜血,也就是血水。
★治疗方法:
1)止血:肌肉注射止血敏
2)隔离:使用甘油或者熟豆油等涂抹在伤口表面,起到隔绝作用,减少外界接触。
3)抗炎:使用青霉素或者选择其他抗生素,可以与上一步一起混合涂抹,也可以肌肉注射。
4)驱虫:先使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拌料,1kg/吨,连用7天,待伤口愈合,使用双甲脒体表喷洒。
二、附红细胞体☆出血特点:猪附红细胞体主要是导致血液凝固不良,血液稀薄,发病猪呈现全身发红,慢性感染的母猪和肥猪后背表现“血条”,像渗血一样,密密麻麻一片,一般不会有血水流出。鉴别诊断,需要结合附红细胞体其他临床表现,如有呼吸道和腹泻症状,母猪有繁殖障碍问题,眼睛有“血泪”,身体发红,用手按压不褪色。
★治疗方法:
1)特效药:血虫净,主要成分贝尼尔,此药物毒性大,肌肉注射时严格按照标准剂量,同时注意怀孕母猪禁用。
2)敏感抗生素:四环素类和磺胺类,如多西环素、土霉素、磺胺间甲氧,拌料和肌肉注射都可以。
3)防控时机:附红细胞体一般夏末秋初,蚊虫活跃时期高发,注意猪场灭蚊和提前药物预防
三、霉菌毒素和内毒素☆出血特点:霉菌毒素长时间蓄积母猪体内,会造成体内带毒问题,还有细菌异常增殖产生的内毒素和抗生素滥用引起的种度,都会加重母猪亚健康状态,损伤肝肾等内脏器官。长时间带毒,内脏器官会向体外排毒,如肝开窍于目,眼屎、泪斑增多,又如肺主皮毛,皮毛脏乱,皮下有出血点,严重表现渗血。
★治疗方法:
1)保证原料清洁:保证玉米、豆粕、麸皮原料的清洁,定期检查料库,保证干燥。夏天磨碎的玉米要定期使用完,避免二次没变。
2)保持料槽清洁:定期检测母猪料槽和料线,尤其是夏天,防止料槽水料发霉,定期清洗。
3)保肝护肾解毒:可以使用脱霉剂,但不要常年添加,高温、高湿天气添加。另外可以添加清热排毒类中药,加强机体排毒、解毒。
四、猪瘟、蓝耳等病毒☆出血特点:猪瘟、蓝耳等病毒性疾病,会导致体表出血和渗血。猪瘟主要是引起全身散在出血点,包括背部、肚皮、腹部等。蓝耳由于会损伤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加强,血液渗出,表现渗血情况。
★治疗方法:
1)加强疫苗免疫:病毒性疾病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疫苗,猪瘟疫苗比较成熟,可以定期免疫。蓝耳疫苗有争议,可以根据猪场自身情况而定。
2)中药保健:加强猪群健康度,提高疫苗免疫效果,解除猪群免疫抑制,提高抗病力。另外通过中药可以抑制蓝耳病毒,减少猪场波动情况,利于猪场生产。
3)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对待病毒性疾病除了选择疫苗,还要注意原发感染后,细菌的继发感染。如蓝耳防控效果较好的替米和泰万,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添加。
五、其他因素阳光照射导致全身发红,有的像出血一样;猪群争抢打斗、掐架,外伤引起的出血;还有个别猪由于缺乏维生素引起的渗血。
综上所述,对于猪体表出血水,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