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如何维持生物絮团

如何维持生物絮团

时间2023-01-16 08:23:03发布中农服分类水产浏览76
其技术核心在于通过调节水体C/N来培养异养菌优势。由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死藻以及粪便都会增加养殖池塘的N,人为添加的有益异养菌在营养源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快速成为养殖池塘的优势菌群,生物絮凝团在水体中存在会遮掉部分阳光。...

如何维持生物絮团,生物絮凝剂养虾原理?

生物絮凝实际上是微生物群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的颗粒物,微生物群主要为异养细菌,也有一些原生动物、浮游动物等。其技术核心在于通过调节水体C/N来培养异养菌优势。

由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死藻以及粪便都会增加养殖池塘的N,所以一般养殖池塘水体C/N小于10,达不到异养菌繁殖代谢的最佳营养需要比例,多出来的N在水里积累会使水质变差,危害对虾的健康。

我们通过添加足够的碳(比如葡萄糖)让水体C/N维持在15-20,则异养菌就可以将大部分的N转化成自身的菌体蛋白,从而有效控制水质,虾子也会摄食絮团,利用这些菌体蛋白,形成营养源的再利用,降低FCR(饵料系数)。

同时,人为添加的有益异养菌在营养源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快速成为养殖池塘的优势菌群,抑制有害菌的滋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生物安全防御系统。另外,生物絮凝团在水体中存在会遮掉部分阳光,并与藻类争夺生存空间和营养源,从而控制藻类的生长和丰度,减少倒藻的风险和危害

葡萄糖养鱼用量多少?

1.培养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养殖水体通过补充葡萄糖(每亩水面1 米深度施0.5 ~2.0 公斤)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生物絮团,能有效改善养殖水体水质,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同时能降低水体嗜水气单孢菌、柱状黄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浓度,降低水产动物发病率。

2.降低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按照0.5 ~5.0 克/ 米3 的剂量(每亩水面1 米深度施0.3 ~3.0 公斤)全池泼洒葡萄糖,可以有效降低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罗氏沼虾、草鱼、鲫鱼、团头鲂和甲鱼等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生物絮团高密度养殖成本?

每立方水体能产出13~15斤对虾,养殖过程中采用生物絮团技术调控水质,全程零换水,每斤虾三养殖成本为12元左右,且能达到稳定、持续的高产出。

鱼缸壁上有白色附着物是什么生物?

如果鱼缸壁上是白色的绒毛状,难么就是生物絮团物。这种生物絮团物通常我们叫菌膜。

开缸或是清缸以后不久,鱼缸壁上最初会有一层摸上去滑滑的黏性膜,那是微生物系统附着的薄膜,水基本算是养成了,可是慢慢地水质变化以后就演变成菌膜。

一般情况下,像我们放入新的沉木或是新缸刚刚开缸种植的水草上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菌膜,这些少量的菌膜随着微生物系统的的平衡和鱼缸里鱼虾的啃食会消失,所以我们不用过于担心。只是菌膜脱落以后会吸到你过滤系统里,你需要把过滤滤材里的菌膜及时处理掉,不然积聚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影响水质。

如果出现你描述的这种菌膜在鱼缸壁上,而你的微生物系统和过滤系统不能让它脱落和循环处理掉,那么就说明你的过滤系统出现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水质出现问题了。按理说菌膜的存在还有一定的净水作用,只是你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就会水里富营养化,甚至出现蛋白虫。

鱼缸里菌膜的处理相对简单,物理和生物的处理方法都可以。因为你鱼缸菌膜是出现在鱼缸壁上,所以我建议你物理处理,就是擦掉。用刮刀处理既快速又干净,不过注意刮下来的菌膜最好是直接用吸管抽走,不行也要跟着清洗过滤系统的滤材。至于生物处理,放黑壳虾是很高效的,一次多放几只,一夜之间就清除掉。只是黑壳虾处理水草叶片或是沉木上的菌膜更合适。

菌膜对于鱼缸来说并不用太过于担心,但是也不能不管。鱼缸壁上的菌膜直接自己动手清除,而附着在水草或是沉木等上面的菌膜就借助工具鱼或是虾来处理掉。

养殖水槽怎么保证清水?

如果现在的水质特别浑浊,有明显颗粒悬浮物的浑浊的:

可以用我们的“生物络合解毒剂”500克/亩,直接加水直接泼洒到池塘中即可,一次不行,再用一次,最终会变成比较清澈的水质的;这是一种兼有解毒功能 的高分子有机络合物,可牢固的络合沉淀颗粒悬浮物,以及有机碎屑和生物絮团,都可以被它络合沉淀下来,水质从而变清澈;

2.如果水体浑浊,是因为有机粘稠物造成的:

有机质过多造成的,甚至有污浊的泡沫等,漂浮的有机死藻等造成的,可以用“强微污沫浊消爽”250克/亩+“强微复合微量元素”200克/亩进行处理,适当加强增氧措施;原理是“强微污沫浊消爽”是分解力极强的芽孢杆菌类产品,繁殖力也比较强,所以,可以快速分解悬浮的有机残骸和碎屑,以及把粘稠的水体变稀,增加水体流动性能;

但也因为繁殖力太强,所以,担心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有限的微量元素,所以,建议再配合“强微复合微量元素”200克,以免造成和藻相竞争微量元素,而造成更多的死藻等;

3.如果水体的PH值极高,藻相浓厚,藻色浓厚:

则有必要预先把PH降下来,把浓藻处理好,方法是用“发酵玉米液”50公斤/亩+“强微浓绿蓝裸甲藻清”500克/亩处理1-2次;

4.要想维系相对清爽的水质,最好是保持水体高的乳酸菌相:

定期的培育好水体乳酸菌相,例如每隔5-15天(视情况而定),用“强微降氨靓水乳酸菌相”500克/亩;或“强微保苗救急乳酸菌相”250克/亩,或用“强微乳酸菌扩培液制作菌”制作的“乳酸菌扩培液”50公斤/亩,泼洒用于定期做高水体乳酸菌相;

然后定期泼洒“发酵玉米液”作为乳酸菌相的碳源,“发酵玉米液”的制作方法:1包强水产碳肥氮肥发酵剂 + 1包降氨靓水乳酸菌相 + 75公斤玉米粉 + 500公斤水+红糖(或葡萄糖白糖)25公斤,夏天发酵2~5天,在缸或桶中发酵,密封发酵,发酵到PH4左右,即可使用;密封于阴凉处可保存一个月用完;,自制成本才0.55元/公斤;

如何
燕鱼的养殖方法鲜花物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