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头蚤是什么样子
锚头蚤是什么样子,锦鲤出现体外寄生虫?
锦鲤出现体外寄生虫,用什么药好?
不论是室外养殖还是室内养殖,也不论是养殖食用鱼还是养殖观赏鱼类,在养殖鱼的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鱼类寄生虫的问题。寄生虫又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一般都是寄生在鱼的肠道内,而体外寄后虫则是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部为主。那么在养殖锦鲤时,当出现了体外寄生虫时,用什么药好呢?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你现在的养殖模式是什么样的,是室外大水面养殖还是室内鱼缸养的?同时也要弄清是什么样的寄生虫才好用药来处理。
正常来说如是大水体养殖的锦鲤当鱼出现寄生虫时通常都是对症用药,如专杀指环虫的药物、专杀车轮虫的药物现在市面上都有卖。如果你弄不清楚是什么样的寄生虫,一般都是用一些比较广谱的杀虫药物来杀虫。例如体外一些比较大的寄生虫(鱼虱、锚头蚤之类的)则可以用敌百虫来杀,这一类药物正常用量为90%的晶体敌百虫每方水用0.3-0.5克的量;而一些小型的寄生虫则可以用阿维菌素之类的药物都可以,另外要注意的是对于小瓜虫则可以将病鱼捞出来单独通过加温、加粗盐来处理。
若只是小水体养殖的锦鲤,则也可以将鱼单独捞出来用药消毒,这样可以防止因药物而对过滤系统造成伤害。一般的小型的寄生虫(小瓜虫除外)可以将鱼放在5%的粗盐水中或者15-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5-20分钟,之后再放入鱼缸中整个水体用一次杀菌药物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什么寄生虫我们在全水体用药时通常都会先用一次杀菌药物之后再来杀虫,这样效果会更好;如果是治疗性的用药则通常用过杀虫药之后过一周需要再次用药,这样才行将寄生虫控制住。因此踏火个人以为,对于锦鲤出现体外寄生虫,用药时要根据水体大小和寄生虫种类来用药才是最好、最合理的方法。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6876020514017297"} --}鲫鱼身上有红色出血点?
从题主提供的图片来看,这几条鱼的症状是感染了锚头鳋所致。
图一,可见鲫鱼的体表有针状的寄生物,这就是锚头鳋。不过,这些锚头鳋已经是"老虫"(此虫分幼虫、壮虫和老虫三个时期)了。虫体已变得浑浊不透明,其虫体本身还寄生有其它的原生动物,如累枝虫、钟虫等。这样的锚头鳋不久即将自然脱落(死亡)。
图二,就是锚头鳋脱落后的样子,鱼体的红斑是由于受虫体叮咬,造成局部组织炎症形成的。至于锚头鳋脱落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锚头鳋本身已经达到了生命的极限,又或者是施用药物杀虫后导致的。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也能造成锚头鳋自然脱落。即少量锚头鳋寄生时,如果鱼体健壮,鱼被叮咬处就会长出一些肉芽组织,而在这些肉芽组织的包围下,锚头鳋也中途死亡脱落。说白了,这就是强壮鱼体自身免疫系统发生了作用。
如果从养殖的角度来看,虽然图一的虫体已处于老虫阶段,图二寄生虫数量也并不多,情况并不是十分严重。但还是应该对该鱼塘里的鱼进行对症治疗。治疗鱼类因感染锚头鳋所引发的疾病,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的比例,并加入少量的沸石粉),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6~0.7g,兑水全池泼洒。也可以用晶体敌百虫,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5g,兑水全池泼洒。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锚头鳋是一种寄生于淡水鱼类身体的常见寄生虫,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因此这样的鱼虽然看起来会让人没有味口,但实际上是可以食用的。当然,在食用时,彻底烹熟肯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