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虫克星会杀什么
纤虫克星会杀什么,稻田养殖小龙虾?
"稻田养殖小龙虾,应该如何去管理?"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稻田养殖小龙虾,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稻田种植的收益。通常情况之下,稻田里面养殖小龙虾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8月份投放幼虾,养殖到次年的5~6月份捕捞上市;二是4~5月份投放幼虾,养殖到7~8月份的时候开始捕捞上市。那么,在稻田里养殖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如何进行管理呢?
幼虾投放幼虾投放到水田里面,这里以7~8月份投放为例。投放幼虾要坚持早放、放足以及注重质量三个方面。首先,选择附肢齐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躯体光滑以及活动能力强的幼虾进行投放;其次,投放的量要控制好,不是越多越好。规格为30克/尾的幼虾,每亩稻田可以投放300斤,雌雄小龙虾的比例是2~3:1;最后,投放时间,可以在中稻收割前往稻田里的环形沟或者附近暂养池中投放亲虾。
饵料投喂稻田养殖小龙虾,一般不要求投喂。虽然,稻田可以给小龙虾提供食物,但是建议还是需要进行人工投喂。可以选择投喂的东西有黄豆、麸饼、破碎的螺以及蚌,或者屠宰厂的下脚料等。投喂的方法有:一是投喂的饲料,在8~9月份的时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10~12月份的时候,可以投喂一些动物学饲料;二是,每日投放量是小龙虾体重的6%~8%。
注意补钙小龙虾在水稻里养殖最可能遇到的问题就是缺钙。缺钙会导致小龙虾蜕壳未遂而死亡。所以,需要注意补钙。具体方法就是在肥水的时候,添加一些钙能或者磷酸二氢钙。或者可以定期使用生石溶化成水全田泼洒。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在稻田养殖小龙虾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感谢邀请!
稻田养虾模式,是近年水产养殖业比较流行的一种高利润、高风险的一项热门养殖。正因其高利润的诱惑,很多人在并不精通小龙虾稻田养殖模式情况下,重金投入小龙虾养殖行业,对技术需求尤为突出。稻田养虾模式,要做到高产量、高利润、低成本、低风险这“两高两低”的养殖水平,就需要从虾塘基础管理的细节做起,需要从龙虾行业的整体趋势来决策买卖龙虾,养的好很重要,卖的好更重要,大多数人往往只能做好其中一项,就很难做到“两高两低”的养殖水平。简单来说稻田养虾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虾塘基础设施改造的坡比要合理,严防坡度比例过陡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1.坡度过陡,不利于小龙虾随气温变化调整栖息位置。科学合理的外埂坡比一般为3:1,这种坡度有利于小龙虾在季节、水温的更替时,更好的选择适宜自身温度的水位栖息生长。如果坡比过陡,小龙虾在低温或者高温时,只能在池塘底部同一水温栖息,不能随着气候变化而调整栖息位置。而小龙虾繁殖生长的科学温度是17-28度之间,超过这个温度,就不利于小龙虾的快速生长,拉长了小龙虾生长周期。
2.合理的坡比,在池塘缺氧的情况下,更加有利于小龙虾保存体力、减少死亡。坡度过陡,池塘缺氧爬坡时小龙虾有效爬行距离少,爬三步掉两步,耗费的体力将更多,返回池塘时体力资金消耗殆尽,这时小龙虾自身抵抗低氧水体能力很差,进而有产生应激性反应死亡的风险。
二、稻田新池投苗时,要注意投苗规格,投的越大长的越快。
一般新塘稻田,投苗时间区间为3月15日——4月15日之间。最安全的投苗时间为4月1日前,能够在生长速度和虾苗价格上保持两者均衡。如果投苗时间较早,但是规格小于150尾时,要选择缓投,大小不能低于150尾。
选择投早苗也应该投大一点的,原因是3月中下旬,早晚温差仍然很大,苗子太小适应环境能力就越差,因此长的就慢,并且小于150尾规格的在20-30天的养殖周期内很难达到商品虾规格。但是很多新手,急于投苗很容易跟风随大流,不论规格大小,单纯讲究买到苗投进去就行,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投苗规格太大也不行,太小更不行。
三、新塘投苗切忌不能忽视消毒杀菌这个环节。
消毒杀菌是投苗前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很多新手入行,拜很多刚从事一年养殖的老乡为师,就很容易在新塘杀菌消毒问题上走过场。有时候也许时间和天气不允许,投苗时间又到了,这个时候很多新养殖户会有妥协将就的现象,但往往将就都出了问题。比方说,新塘到底长不长青苔呢?去年冬季,很多新塘由于听信别人说不用生石灰消毒杀孢子都不长青苔,最后青苔长的最多的是新塘。
这说明虾塘管理,无论是新塘还是老塘,在预防季节性问题上,不存在新老之别,好坏之分,每个环节不仅不能省,还要扎扎实实的做才行,所以管理上坚决不能将就,消毒杀菌、改底解毒、培菌培藻和补钙一样都不能少。
四、成虾上市越早越好,切忌贪得无厌延长养殖周期带来损失。
大多数养殖户失败,都是已经达到了商品虾规格,总觉得长的太小,然后继续养殖最后过不了4月20日以后风险最大的五月瘟,明明可以卖的虾子因心态贪最后全部死亡功亏一篑,颗粒无收。
我一直有这么一种观念,在水里的东西都不是我们的,是老天爷的。只有卖给了贩子,拿到了钱才算安全,否则,只要能卖就要卖。小龙虾最贵的时间都是从一开始就出来了,这个最高价格我们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越往下价格越低,所以拖延上市越晚百害而无一利,先不说价格是否持续稳定,能不能过每年的五月瘟都是未知数。
〖多多虾谈专注于水产领域的各种疑问解答,有疑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后私信我保持一对一沟通,记得点赞哟!!〗
为什么以前农村随处可见的鳝鱼消失得无影无踪?
记得多年前,我去安徽的一个朋友家小住了一段时间,当时田里的黄鳝特别多,可以这么说吧,作为一个从小没吃过黄鳝的人,我竟然吃腻了。前几天,跟朋友通电话,聊到了多年前抓黄鳝的趣事,他却说如今再也回不去了,不仅是因为年龄,还因为如今的黄鳝越来越少了。
之后,我们探讨了一下如今黄鳝减少的原因,发现无非就是以下四个原因导致的,下面我们来一一地说一下。
首先就是人为的捕杀了黄鳝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淡水鱼类,它们不像其他淡水鱼那样有许多的肌间刺,只有一根主刺,而且刺比较大、没有鱼鳞处理起来也比较的方便,再加上黄鳝的营养价值较高、肉质细嫩,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尤其是在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下,吃顿肉都不太容易,所以黄鳝更是人们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小孩子拿着黄鳝钩去钓黄鳝,大人嫌麻烦,直接用黄鳝笼抓。甚至有些人还会用电鱼机电鱼。
除此之外,稻田是黄鳝的主要聚集地,但是在稻田中,黄鳝擅长打洞,会使得稻田中的水流失,所以即使不出于捕来吃,许多人也会主动的清理稻田里的黄鳝,不然三天两头的跑水,不但麻烦,还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因此,在“全民捕黄鳝”的大背景下,黄鳝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了。
其次是水的污染黄鳝主要栖息在稻田、池塘、沼泽等具有淤泥的水环境中,其中稻田是它们的主要分布地,但是稻田作为一种农作物,它同样也是容易遭受病虫害的,所以与北方种植小麦一样,稻田也需要除虫。
在当下,稻田除虫主要有两种方式:喷洒农药和太阳能灭虫灯,其中喷洒农药成本是最低的,最为常见的,但是喷洒下的农药不但会杀死害虫,还会污染水体。
黄鳝本身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它在低溶氧的水中依然可以靠露出水面直接用口腔内壁溶解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呼吸,而且在寒冷的季节,它们可以躲进洞里长时间的不进食,对水质的要求也相对的比较低。
但是,这并不代表黄鳝具备耐药性,一些农药溶于水后,会直接杀死黄鳝,而且黄鳝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植物上的昆虫被农药杀死后会落入水中,从而成为黄鳝的食物,这也会导致黄鳝死亡。
第三是食物的减少黄鳝是一种凶猛的鱼类,它们的猎物主要以水生昆虫和幼虫为主,也会吃一些蝌蚪以及小型的蛙类,这些动物原本在水体中是非常常见的,因此,黄鳝们才有了充足的营养生长和繁殖。
但是,如今杀虫剂等药物的使用,使得昆虫大量的减少,这就导致了黄鳝的食物骤减,尤其是在夏季是黄鳝的觅食高峰期,但是在夏季同样是水稻病虫害的高发季节,所以,灭虫也比较的频繁。
除了农药灭虫外,许多人会将鸭子赶到稻田里捉害虫,这是比较生态的做法,但是鸭子吃掉了大量的昆虫,也会使得黄鳝的食物减少,而且鸭子除了吃昆虫还会吃一些体型较小的黄鳝,因此,食物减少也是黄鳝减少的原因之一。
最后就是与种植有关了以前种植水稻,全部靠人工,尤其是插秧,但是随着机械化的推广,如今用机器插秧,虽然这样更加高效了,但其实对黄鳝是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的,比如插秧机可能会碾和扎死黄鳝,从而影响了它们的数量。
写在最后在自然界中,黄鳝的天敌其实有不少,比如一些水鸟、大型的肉食性鱼类、水蛇等等,但是它们的数量一直都比较的稳定,这就是大自然的平衡,但是如今的黄鳝大幅度较少,显然就是有了一个不在自然界中的外力,而这个外力其实就是人类。
人类各种疯狂的捕杀、电鱼、毒鱼,不仅让黄鳝减少,连其他的鱼类、小虾、小河蟹也都清了场,再加上化肥农药的使用,机械化的种植和收割,使得稻田这种原本最适合黄鳝栖息的水体,也不再适合它们生存了。
虾蟹塘里水草虫害如何处理?
虾蟹塘里水草虫害如何处理
水草是小龙虾养殖成败的关键,要池塘有好的水草,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水草及时栽种。小龙虾养殖池塘要混合栽种几种水草,这样可以让小龙虾在不同季节都有水草可以摄食、栖息。
2,搞好水草维护。在养殖过程中,水草要维护好,避免水草出现大量水草死亡或者池塘缺水草的问题。维护水草主要包括控制水草密度、高度,处理水草挂脏,处理水草虫害。
水草的虫害主要是由于池塘中一些线虫、纤毛虫以及节肢类等虫体。它们寄生或者附着在水草上吸食水草的营养,造成水草挂脏、生长不利,严重的导致水草发黄甚至死亡。所以,对于水草的虫害还是应当引起重视。
一般,池塘中经过日常的杀菌消毒,池塘中的寄生虫等对水草的影响不会特别大,如果虫害比较严重的,可以考虑使用伊维菌素来进行清杀。
伊维菌素是一种杀虫范围广的药剂,主要对池塘中的线虫、桡足等寄生虫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一般每亩每米水用25-30ml即可。不过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最好白天使用,如果晚上用只能局部使用而不能全塘使用。使用后要及时增氧。另外,对于纤毛虫引起的水草衰败问题可以用纤虫净来杀虫。
以上是清水塘一些简单看法,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欢迎大家关注我,与大家一起共同交流、探讨、学习三农问题。小龙虾纤毛虫病如何治疗?
淡水小龙虾目前出现的大量死亡问题主要表现为:虾活动减 少、无力上草、摄食减少、体内出现积液、头盖壳易剥离、肝胰 腺颜色变白,死亡量迅速上升等症状或现象。通过实验室PCR 分子检测病毒,确认几乎全是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所致。
小龙虾 绝大部分种苗的体内携带了病毒,早期病毒量极低,虾正常,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温度的上升、水环境的恶化、词料摄入量的 增加以及营养不全面、虾抵抗力下降、虾体内病毒大量增殖、水 体中病毒病原和致病菌数量迅速增加、病死虾被摄食致传播病毒 感染加剧,形成暴发病,导致虾大量死亡。
防控方法。 ①改善水质,确保水环境稳定。 ②投喂全价词料,添加抗病毒中药(渔经120)或者免疫促 进剂(渔经壹号)的伺料。 ③切忌高温期间或温度变化期间过度投喂。 ④保持水深,注意水温剧烈变化而引起温度应激。
⑤水体消毒杀灭病毒,采用聚碘溶液全池泼洒,每立方水 体0。3〜0。5mL,连续2~3次,隔天1次。 ⑥避免捕捞小龙虾时过度干扰小龙虾,以免惊吓引起应激。 ⑦注意放养密度,密度应激是小龙虾短时间大量死亡的重 要原因之一,包括捕捞时地笼的小龙虾极易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死 亡都是密度应激造成的。
⑧药物治疗。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渔经壹号对小龙虾白斑 综合征治疗效果显著。内服剂量每80kg饲料加500g,每天2次, 连续投喂5~7天即可。 ⑨无害化处理。白斑综合征病毒传染性极强,死亡虾或病 毒污染水体可迅速传播疾病,尽可能捞出病死虾,切忌将患病虾 池水排人进水沟渠。
渔经公司生产的渔经120,纯天然植物复配而成,可高效抑 制病毒的复制增殖,对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小龙虾、河蟹以及南美 白对虾等的病毒性疾病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使用时,按伺 料重量的2%~5%,称出药品,再用2倍左右的沸开水,盖盖浸 泡30~60分钟,或用文火煮沸20〜30分钟,冷却后均匀拌词料 制备成药饵投喂,连续投喂4~6天。
效果极其明显。使用前一定要沸水浸泡或煮沸,浸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此外,有条件 的养殖场如果能将“渔经〖20”按照每吨词料30 ~ 50kg的添加量 制备药饵饲料投喂,效果更佳。药饵的投喂方法是:疾病流行高 峰期每10~ 15天投喂3 ~4天药饵,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小龙虾白斑综合征。
渔经壹号,为小肽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能有效抑制病毒 的繁殖,增强小龙虾的体质,控制疾病的发展。渔经壹号需冰冻 低温保存。使用时解冻,用少量清水稀释,和伺料拌和均匀,投 喂龙奸。每80kg干饲料用渔经壹号500g,1天2次,连续5~7天。
118。如何防治小龙虾的细菌性疾病? ①彻底清塘。为小龙虾准备优良的生活环境。 ②运输和投放小龙虾虾苗、虾种时,注意不要堆压和损伤 虾体。 ③伺养期间,伺料要投足、投均匀,防止小龙虾因饵料不足 而相互争食或残杀 ④经常清除小龙虾饲养池中的残饵、污物,注人新水,保持 良好的水体环境和养殖环境的卫生安全,控制水体中溶氧量在 4。
0mg/L以上,避免水质污染。 ⑤定期按照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 0g,全池泼洒,可以起 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如何防治小龙虾的纤毛虫病? (1)病原与症状 纤毛虫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有聚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
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体和受精卵的体表、附肢、鳃等部 位,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游泳、活动、摄食和蜕壳机 能,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 交换,甚至会引起虾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幼体在患病期间,虾体 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幼体活动力减弱,影响幼体的发 育变态。该病对幼虾危害较严重,成虾在低温时候容易患病。 (2)防治方法 一是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对该病有一定的预防作 用;二是用3。
0%~5。0%的食盐水浸洗,3~5天为1个疗程;三 是用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季铵盐含量为50。0%)全池泼洒, 浓度为0。3mg/L;四是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连用3天,有一定 的效果,但福尔马林是限用药物,要慎用;五是保持合理的放养 密度,注意虾池的环境卫生,经常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