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稻田可以养什么鱼

稻田可以养什么鱼

时间2023-01-10 13:44:04发布人大建设分类水产浏览71
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 ,其中轮叶黑藻、苦草、小茨藻、菹草、眼子菜、聚合草、嫩芦苇和禾本科植物以及淹没在水中的陆生高等植物的茎叶都是草鱼最喜吃的天然饵料。取食红虫(枝角类 的夏花草鱼生...

稻田可以养什么鱼,什么稻种混养鱼?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 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1990年中国稻田养鱼面积达67多万公顷,平均亩产鱼50千克左右。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

稻田养鲤鱼好还是草鱼好?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楼主您好,非常愉快解答你的问题和提问,我来谈谈我的观点吧,因为对此类问题有很多的研究,针对这个回答,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又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在有适口的动物性食料时,它先吃动物性的后吃草料,如芜萍与孑孓—起放入水中,草鱼先吃孑孓后吃芜萍。体长10cm以后,转入以食高等水生植物为主。目前稻田里所知的常见杂草有30-50种,其中轮叶黑藻、苦草、小茨藻、菹草、眼子菜、聚合草、嫩芦苇和禾本科植物以及淹没在水中的陆生高等植物的茎叶都是草鱼最喜吃的天然饵料。可是在没有喜食型的草料时,其他水生植物也都可摄食,即所谓迫食型草料。此外,商品饲料草鱼也很喜食。

草鱼在幼鱼阶段,完全以动物食料为生,体长1cm左右的鱼苗,食物主要还是以小型浮游动物以及小型水生昆虫的幼虫为食,长达夏花鱼种时,就逐步转入草食性了。

草鱼种,其肠内主要食物组成为水生植物占40%-50%,水生动物和昆虫占20%-40%。据报导,取食红虫(枝角类)的夏花草鱼生长甚快,其日增重率为11.55-14.3%;取食浮萍次之,为7.3%-8.2%;取食豆饼的最慢,为4.9%。随着时间的推移,草鱼长大,杂草长出来,即被草鱼吃掉,其除草既经常又彻底。每平方米面积放2条草鱼就能控制住杂草生长,故不用人工除草和投喂任何饲料。据试验得知,草鱼的回收率为94.77%,亩产35.73kg,草鱼的成活率和亩产量均高于其他鱼类。

稻田里的草鱼不易生病稻田养鱼对养殖鱼类的防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多病难养的草鱼意义更大。

稻田环境为草鱼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草鱼在稻田这块透明浅薄的水层中,吃食丰富而新鲜的活饵料;水稻吸收肥料,净化水质,加上稻田灌水,使水质得到更新,有机质含量低,溶氧较稳定;放鱼密度较稀(每平方米最多放2尾)。草鱼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中,病原体相互感染的机会较少,因而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稻田中所养的草鱼种即使带有病毒,发病率也只有3%,死亡率为2%,而池塘养草鱼种发病率高达85%,死亡率为75%。在一般情况下,池塘细菌数为稻田的2.6倍。

饲养

传统的池塘饲养鱼种都是草鱼、鲢、鳙混养在一起,实行肥水下塘。因为最初食性是一致的,各种鱼类于一池,相安无事。但日后草鱼从食性转化起就喜欢在清爽透明的水质中生活,而实际上混养的水体则日渐转浓变不断地长大,吃食量和排粪量也逐日递增,1尾春片草鱼,排粪量为吃草量的72%,如稻田养鱼90天饲养期,按50尾鱼计算,每亩稻田的鱼粪量在38.25kg以上。据测定,养草鱼的稻田磷含量为3.6mg/L,为不养鱼田的2倍。所以稻田养草鱼的稻谷增产比养其他鱼类品种的增产幅度要高。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农村稻田养鱼收益高?

你好,现代的稻田养鱼与传统的稻田养鱼在目的和性质上是不同的。以前在稻田养鱼,一般都是自己吃。现在不一样啦,现在的稻田养鱼基本上都是在增加自己的收入。现在新型的稻田养鱼鱼群。能吃草,在稻田中主动积极地帮助农民消除与稻米争夺阳光,肥料,空气的杂草,使稻谷增产。同时鱼的本身也利用稻田中的杂草,浮游生物,还有各种动植物为食料。为自己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一个稻米和鱼的共生生态系统。不仅稻米可以得到很好的生长。而且稻田里面养的鱼也为农民增加了很大的收入。现在我

稻米养鱼的好处和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点就是使稻谷增加收成一成以上是促进到增长的一项有效措施。因为鱼粪也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可以为稻田增肥。

第二点,鱼在田中来回吃虫,起到疏松土壤,除草除虫的作用,替代了人工的跟踪除草,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力,这是稻田养鱼非常突出的作用之一。

第三,稻田养鱼,每亩可以收获10–20的鱼种350尾以上。食用鱼每亩可收获十到40公斤。非常可观。

稻田养鱼的前景也很广。现在有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稻田养鱼。近年来的稻田养鱼水产事业发展不快,市场供应紧张。许多省份都派有相关人员赴先进单位参观学习,结合本省实际,加强了对稻田养鱼产业中所起作用的认识。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

小龙虾近年来到行情都不太好,很多人养小龙虾都亏了很多的钱。但稻田养鱼跟小龙虾比起来,稻田养鱼的收入前景更可观一些。

稻香鱼怎么养?

1.选苗放养。水稻播种时间是三四月份,四月底进行移栽,鱼苗放养在插秧后一个月后进行,具体时间应该是五月下旬。尽量选择适应能力强的鱼苗,可以提高鱼苗成活率,然后鱼苗数量不宜过多,需要严格控制,一般可以控制在三百尾左右。

2.合理喂养。稻田养鱼既要满足鱼的生存需求,又要避免对水稻生长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鱼饵为沼气渣,及其它绿色有机物。尽量避免将未腐熟的农家肥施进稻田中,这样不仅会影响鱼的健康,还可能烧坏水稻,造成鱼苗死亡和稻田减产。

稻田养鱼怎样饲养管理?

稻田养鱼怎样饲养管理?

稻田养鱼是以水稻生产为主,利用稻田水面进行养鱼,实现稻鱼双丰收。我们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利用稻田养鱼,采用平田养鱼和垄稻沟养鱼,因为是初养,经验不足,鱼产量不是很高,垄稻沟养鱼亩产成鱼35公斤左右,平田25公斤左右,每亩养鱼稻田增加稻谷产量8%左右。

稻田养鱼的水比较浅,管理上与池塘养鱼不一样。稻田养鱼怎样饲养管理?

1、控制稻田水位,稻田中要保持一定的水位,为鱼的生长提供适当的生活环境。在放养草鱼等食草性鱼类的稻田,网络防止鱼类对水稻的损害,可以采取控制水位,防止鱼类加入稻行的方法。如稻秧生长前期、分蘖期将稻田的水放浅,让鱼只能在鱼坑、鱼沟中活动,以免伤害水稻。

2、投饲和施肥,稻田中的杂草、底硒动物、浮游生物、水稻害虫都可以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但是数量毕竟有限,要想获得高产还需要适当施肥和投喂饲料。投喂饵料要在稻田鱼坑中设置投饵台,将饵料投在投饵台上,分上午和傍晚两次。投饵量一般为田内鱼体重总量的5—10%,青饲料以鱼群每天恰好吃完为好。投放饵料一般用菜籽饼、米糠、麦麸、豆粕等,以人工配合饵料效果最好。10厘米以上的草食性鱼类除投喂精饲料外,可以开始投喂红萍和陆生青草、水生植物等。实际投喂量可以根据下列情况灵活掌握。

①稻田中生物饲料丰富时期,如插秧初期田水比较肥。水稻杨花期,大量的稻花落下可以作为鱼类饲料。套养浮萍茂盛等,可以少投或者不投饵料。

②流水坑沟式稻田养鱼,鱼类关养在流水沟、坑时,要全部投喂饵料,每天要喂饱。当养鱼稻田晒田阶段,鱼类关在沟、坑中时,在保持沟、坑水质良好的条件下,每天也要喂饱,如果水质不好,可以少喂以免影响水质。

③晴天,田水比较深,鱼体健壮,行动活泼,可以多投喂。阴天,闷热,即将下雨,田水比较浅要少投喂。

④投放的饵料很快吃完,次日要增加投饵。如果很长时间才吃完,甚至到第二天还有剩料,要适当少喂。

施肥,养鱼稻田要保持一定肥力,鱼坑水色保持油绿色、绿青色为好。施肥原则是少量多次,一般每亩一次施放发酵腐熟的农家肥25—30公斤。稻田中适时撒施人粪,既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又可以作为杂食性鱼类提供部分饲料。

3、日常管理,鱼入田时就开始管理直到秋天收鱼后方能结束。插秧前放养的鱼种要将鱼关在鱼坑中暂时喂养,等秧苗返青后使鱼游入田中。流水坑沟式养殖草鱼为主的稻田,插秧时让鱼集中回流到鱼坑中,等秧苗返青后,在鱼坑、坑堤埂的切口处装高15厘米,宽3.5米的拦鱼栅,让小规格鱼种游入田中,把大规格鱼种关在于坑内精养,插秧30天后再将拦鱼栅抽起,让鱼游入田中觅食。

每天坚持早晨、晚上两次巡田,清晨观察鱼类有没有浮头、患病等情况,发现鱼群浮头要及时灌入新水,最好是保持不断进水和出水使田水形成微流。傍晚要检查鱼群吃食情况。注意田埂有没有老鼠洞、崩塌、渗漏等情况。经常疏通鱼沟鱼坑,防止田泥堵塞,保证鱼类正常活动的空间。要及时铲除鱼坑边的杂草,捞出鱼坑中草渣和残饵。春耕打田和插秧时间要严格防止田中泥浆流入鱼坑内。高温季节,要在鱼坑上面的一侧搭棚遮阴避暑,同时加深稻田的水位,防止高温浅水造成缺氧等不利影响。经常检查进出口的拦鱼栅,发现漏洞要及时修补。暴雨和长时间大雨时,要注意观察田中水位,及时排水,以防止田水翻埂。

另外,还还要注意防旱、防偷、防毒、防电鱼,防敌害动物等工作,发现敌害生物如蛇、老鼠等要立即组织人员捕捉和消灭。

4、鱼病预防,要定期用漂白粉、生石灰、硫酸铜与硫酸亚铁等消毒药物对鱼坑、鱼沟进行消毒,并且定期投喂药饵。为预防寄生虫每个月投喂一次驱虫药饵,每次连续3天,每天喂一餐药饵,驱虫药饵的制作:每100公斤饵料中加入50克敌百虫或者磺胺脒,将药物用水稀释后与饵料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压制成颗粒,现配现喂。水温25℃以上时,为预防鱼类肠道疾病,每个星期喂一次土霉素、或者氯霉素,或者氟哌酸,每100公斤饵料中加入上述药物50克,将药物用水稀释后与饵料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压制成颗粒,现配现喂。每次投药饵连续3天,每天一次。

在鱼坑中要吊挂消毒药袋。①生石灰挂袋,每次2—公斤,分3—4个点挂在鱼坑中。②漂白粉挂袋,每袋0.3—0.4公斤,分2—3处挂吊。③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3)合剂,每袋0.2—0.3公斤,分2—3处挂吊,每10—15天换一次。上述几种药物交叉轮流使用,效果最好。

5、轮捕轮放,稻田挖沟、鱼坑后可以进行轮捕轮放,捕大留小,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时调节淡季活鱼的供应,进一步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6、养鱼稻田施放农药,要选择高效低毒没有残留的农药。

施药方法,养鱼稻田在施农药前要将田水加深到7—10厘米。使用粉剂农药要在清晨露水没有干时施放,以减少农药掉落入水中。使用水剂、乳剂农药最好在傍晚(下午4点以后,夏季高温时最好在5点以后)喷洒农药,可以减少农药对鱼群的毒害。喷洒农药时要细喷雾、弥雾,增加药液在稻株上的粘着率,喷雾时要喷头向上,横扫水稻茎叶,尽量减少农药的药液淋到田水中。下雨合作雷阵雨前不要喷洒农药,否则植物株上的农药会随着雨水流入田水中容易引起鱼中毒。养鱼稻田不宜采用农药拌泥土撒入田中施药的方法。

总结,稻田养鱼能够增加水田的收入,养殖方法简单,只要水田灌溉有保证,挖一个鱼坑,开一条鱼沟,年初购买大规格鱼种进行放养,按照上述方法养殖和管理,就能够获得水稻、鲜鱼双丰收。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可以
四季海棠多久浇一次水怎么建蛋鸭大棚